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文如下

                第一楼:

                阿爾阿達貝基(????~1412)

                中文傳記:

                馬摩爾克朝將軍,侍奉巴而喀刻。在位於大馬士革總督時,因受帖木兒軍的攻擊而逃亡。

                柯達按:巴而喀刻即埃及布爾吉系馬穆魯克王朝的首任蘇丹巴爾庫克(Al-Malik Az-Zahir Sayf ad-Din Barquq)就我查考,個人是懷疑阿達貝基其實是官稱(阿塔貝克,Atabeg,該職意譯為「仲父」或「父相」,突厥語的"阿塔"意為父親,"貝克"則為突厥的高級長官),不是人名,目前個人推測是巴爾庫克之子法拉吉(An-Nsir Faraj ben Barquq),雖然法拉吉的確在被帖木兒入侵時,棄大馬士革而逃,但當時他已繼位為蘇丹,因此應該不會是他才是。

                日文傳記:出處來自蒼き狼と白き牝鹿4人物事典

                ブルジー=マムルーク朝初期のマムルーク、タグリービルディー=アルアターベキの事。ギリシア人のマムルークでバルクークに購入されてその軍団で出世を重ねた。バルクークのスルタン復位の戦いで戦功を挙げてからは重用され要職を歴任する。バルクーク没後は3度に渡ってダマスカスの長官を務めたがティムールの攻撃を受けた時は逃走してダマスカスの蹂躙を許した。息子のイブン=タグリービルディは歴史家として名高く、著書に「輝く星」を残している。

                第2楼

                今天往圖書館查找《帖木兒帝國》一書,已查出其人為 Atabeg Taghriberdi,其中Atabeg,果為官稱。其子為歷史學家 Abu-l-Mahasin。

                • 家园 太谢谢了,又是一个“督邮”型的人物

                  只有官名,可是他因为有个好儿子,所以还能找到。

                  就是 Atabeg Taghriberdi,《帖木儿帝国》译作塔格里比儿的。在Barquq复位(1389-1390)的战役中立功后被重用,1400-1401年,帖木儿进攻大马士革时,是新苏丹Faraj bin Barquq手下的大马士革长官,建议加强大马士革的防守,苏丹只要屯兵加沙以为声援即可。但苏丹在左右近臣的建议下,否决了他的意见,进兵大马士革,却败给帖木儿。而埃及又传出有政变的阴谋,苏丹Faraj bin Barquq遂抛弃大马士革逃走。大马士革城居民向帖木儿投降,Atabeg Taghriberdi自己也逃走了。

                  他死于1412年。不知是否是和Faraj bin Barquq一起被杀掉的

          • 家园 第2批

            真金:蒙古帝国第4代汗蒙哥之子

            这真是扯淡的人物,按照光荣的介绍,最可能的是:

            蒙哥第四子昔里吉

            具体您看百度好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5707274.htm

            林钱恩:吐蕃武将,与从南面国境入侵的蒙古军作战

            这个南面貌似是光荣的问题,这个人不知道是不是指的1277年第二任萨迦本钦贡噶桑波与八思巴爆发冲突,忽必烈命桑哥领元军入藏杀死了贡噶桑波平息了萨迦内部的骚乱。

            邦母安:羌族将军

            这个是Ban Muang,素可泰王朝第2任国王,在位一年,他的弟弟是

            兰甘亨大帝(泰文: ,约1239年-1298年,中国史称敢木丁)

            厄贝尔:两西西里官员。跟随于夏鲁路一世。

            Herbert of Orléans,1282年西西里晚祷事件时的西西里总督

            肯拉特:德国诗人。在中世纪德国的诗人中也是有数的俊才。其流畅华丽的文风对后世诗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Konrad von Würzburg,具体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Konrad_von_W%C3%BCrzburg

            • 家园 再说那个林钱恩

              先说萨迦派得势,萨迦派自萨迦班智达、八思巴勾结了元廷势力以后,在西藏的地位上升,成了政教合一的领袖。

              1264年忽必烈总制院以“管领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命八思巴总领院事,赐珍珠诏书。

              1265年八思巴返回萨迦封授各地僧俗首领,分乌思藏为十三万户,任命释迦桑波为第一任萨迦本钦管理乌思藏地方,忽必烈为此任命并赐释迦桑波“卫藏三路军民万户”之印鉴,萨迦政权正式建立。

              1268年本钦.释迦桑波遵照忽必烈旨意任命十三万户长并协助忽必烈对各万户进行忽必烈时期的第二次清查户口,推行“乌拉制度”。

              1269年忽必烈在青藏地区设置了27个驿站并颁行八思巴所创蒙古文。

              127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又加“大宝法王”,将乌思藏地区的十三万户赐予八思巴统领。

              1277年第二任萨迦本钦贡噶桑波与八思巴爆发冲突,忽必烈命桑哥领元军入藏杀死了贡噶桑波平息了萨迦内部的骚乱。1280年八思巴圆寂。

              (本钦成为西藏萨迦地方政权最高行政长官。而本钦主要由帝师举荐,皇帝任命,所以萨迦本钦多与昆氏家族有密切关系,并代表萨迦派利益。) 

              但是,萨迦派在西藏也是有竞争对手的,1281年起萨迦派干预止贡噶举派内务,两派产生纠纷并不断升级,1285年止贡派引来伊儿汗国军队进攻萨迦派,1290年萨迦本钦阿琏,又称阿迦仑(ang-lan),就是那个林钱恩 引元军以及其他十二万户军队攻破止贡万户,史称“止贡之变”。 这才能对得上 从南部 来的蒙古军队进攻

              这事还得从 噶举派崛起说起。

              达布拉结弟子帕木竹巴(phag-mo-gru-pa 1110—1170)创立了帕竹噶举,这帕竹噶举是噶举派中最强的一派,下分八个小派。帕竹丹萨梯寺座主由朗氏家族(rlangs-lha-gzigs)所承袭。14世纪时,帕竹不但宗教上有势力,而且在政治上获得万户长的职位,到大司徒绛曲坚赞(byang-chub-rgyal-mtshan)时甚至还统治过前后藏的地方。15世纪时,这寺的座主受封为阐化王。也就是说在元末到明中叶,帕竹噶举战胜萨迦派,成了藏地的统治者。

              帕竹弟子郊巴·义敦贡布(vjig-rten-mgon-po)创立了止贡噶举派,他显密并重,严守戒律,从之学者甚多,受戒的达10万多人。闻其某次讲经听众曾达5万多人。

              关于止贡之变的具体情况,五世达赖的传记里写道:1285-1290年间,阿迦仑(ang-lan)担任萨迦本钦时,“止贡派请来上部霍尔(stod-hor,伊儿汗国)的军队,向萨迦进攻。元朝皇帝忽必烈也派遣了一支由铁木而不花率领的蒙古骑兵,进藏援助萨迦派,与萨迦本钦阿迦仑率领的十三万户军队配合行动,一举歼灭了上部霍尔的军队。止贡派的贡巴温布在春堆那乌玛(tshong-vdus-la-na-vbur-ma)地方被处死,上部霍尔人的王子仁钦(rin-chen)也被俘虏处死。

              铁木而不花和搠思班父子所部蒙古军、萨迦本钦所部十三万户军,攻占止贡辖地(包括今西藏隆子、加查、朗、工布江达、曲松、桑日、措美、错那和洛扎等县地区)。与西蒙古(即上部霍尔)军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江孜(rgyal-rtse)地方,西蒙古军被击败。止贡派受到致命打击,寺僧一万余人被杀,止贡寺被付之一炬,辖区尽为所据,剩下的寺僧逃往工布地方避难。此即“止贡寺之变”或“止贡之变”。

            • 家园 您真是高人啊,受启发了;那几个喇嘛基本上找到了

              先说那个桑菊,达布噶举派 支派 噶玛噶举派的再传弟子桑结热钦(sangs-rgyas-ras-chen)。因为年代关系,他应该和蒙古交往不多,但他曾在西夏居住33年,担任过西夏的帝师。

              噶举派 (白教)

              噶举派是公元11—12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时期发展起来的,属于新译密咒派。开始创立者两人:一是穹布朗觉巴(khyung-po-rnal-vbyong-pa 990—1140),一是玛尔巴译师(mar-pa-lo-tsva-ba1012—1197)。他们俩曾多次到过尼泊尔和印度等地,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得到《四大语旨教授》。《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承,法脉不断,遂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bkav-brgyad)。后来穹布朗觉巴在后藏发展,形成为一个传承系统,称为“香巴噶举”(shang-pa-bkav-brgyud);玛尔巴在前藏发展,也形成一个传承系统,称为“达布噶举”(dwags-po-bkav-brgyud)。虽然门户不同,但由于他们两人的大法均出自一个来源,又都亲领语旨传授,所以又都称“噶举巴”。

               香巴噶举相对实力较弱,影响较大的是达布噶举;其传承为玛尔巴译师—米拉日巴—达布拉吉(dwags-po-lha-rje),达布拉吉时期广收弟子,势力扩张,形成噶举派的“四系八支”。

              噶玛噶举 为达布拉吉弟子都松钦巴(dus-gsum-mkhyen-pa 1110—1193)所创,传桑结热钦(sangs-rgyas-ras-chen),再传邦扎巴(spom-brag-pa)。邦扎巴弟子为噶玛拔希(karma-pakshi 1204—1283)。传说噶玛拔希是都松钦巴的转世。从噶玛拔希起,开始创立了活佛转世制,来继承法位。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二世活佛(都松钦巴是追认的第一代),传承至今。

          • 家园 这太那啥过场人物了,我尽力找几个好了

            吐蕃:桑菊:西藏佛教(喇嘛教)黄教派的僧人。致力于蒙古与西藏的和平工作

            这个大概是Sakya Pandita

            蒙古王子闊端,窩闊台的兒子和的貴由弟弟,在1240年被委派入侵吐蕃(目的是制服南宋)。當時蒙古殺了一些喇嘛,毁掉一些廟。蒙古人希望找到一個單一的君主來投降,而是發現西藏宗教和政治上的分歧,沒有一個中央政府。於是找來勢力最大的法主薩迦班智達到凉州討論投降。此后西藏的宗教领袖与蒙古君主形成了布施关系。

            耶律塔列,似乎并无此人,不过他出现在陈舜臣的小说耶律楚才中

            札卡,这个酱油人物实在不知道是谁

            韦朗达:印度的宗教家。用梵文来记录有关与印度教的书籍

            这个的确是吠檀多的音译,按照光荣的记录,这里的这个人具体指的是Madhva:

            瑪德瓦

             (1197~1276)梵名 Madhva。印度吠檀多派學者。出生於卡那拉(Kanara)。其學說被視為二元論(梵 dvaita),實則近於多元論之實在論。主張毘濕奴(主宰神)、個我與物質世界乃各別之存在,然除主宰神以外,一切均依憑主宰神而存在,並主張個我可藉由神之恩寵而得解脫。其學說之特色為命運預定說,有解脫生類、墮於地獄,及在此二者間永遠輪迴等三種分類

            • 家园 谢谢啦,这个韦朗达我们找的是一样的,翻译有差别

              摩陀婆派,印度教薄伽梵派的分支。以摩陀婆(Madhva;1197~1276)为始祖。此派以《薄伽梵往世书》为依据,主张最高神毗湿奴与个我有别,一切万物依毗湿奴而存在,个我可依神之恩宠而得解脱云云。

              但年龄还是不完全一样

              耶律塔列,似乎并无此人,不过他出现在陈舜臣的小说耶律楚才中我说呢,原来是小说人物啊

              Sakya Pandita 萨迦班智达是1189剧本的吐蕃君主:“撒乞阿盘第:西藏佛教(喇嘛教)花教派僧人。被成吉思汗推崇,受其保护。奠立了其后花教派全盛的基础。”

              • 家园 可恶的萨迦啊

                的确如你所说萨迦班智达已经有了

                这个家伙的光荣日文解释如下

                サンギェー

                ????~????

                ラマ教カギュ派の分派。パクモドゥ派の僧サンギェー=キャプの事。オゴタイの子コデンのチベット侵攻に際し、統一政権の無いチベット諸氏族の首長会議を主導、モンゴルとチベットの和平に尽力した。

                4代萨迦就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蒙古入侵西藏时投降代表。5代萨迦就是八思巴了,这之后西藏就直接在蒙古的统治下了,蒙古也没啥进攻了。所以也不知道这是谁了

                • 家园 按日文,这个桑菊是噶举派的,那他是白教僧人,不是什么黄教

                  当时也没有黄教。可是和蒙古人交往的噶玛拔希(1204—1283),当时还没出世啊。

                  公元1253年,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因噶举派在康区势力较大,派人召噶玛拔希到川西北的绒区色都地方会晤。会晤后忽必烈要他长期随侍左右,他未遵命而前往宁夏、甘肃、内蒙等地说法去了。在今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有他建立的一座褚囊朱必拉康寺。公元1256年,噶玛拔希准备动身返回西藏时,接到宪宗蒙哥召他会晤的诏书,他欣然随使臣到达和林,受到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宠信。蒙哥赐给他金印、白银,还赐给他一顶金边黑色僧帽。这就是噶玛噶举派得名黑帽派的来源。1259年,蒙哥去世,忽必烈于次年即大汗位,不久又战胜了与他争位的阿里不哥。这时他想起了噶玛拔希不愿留侍身边的旧事,又因噶玛拔希有帮助阿里不哥的嫌疑,下令将噶玛拔希逮捕入狱。但最终考虑到他在西藏的影响,又将他释放了,让他回到了西藏故庙。噶玛拔希在元初的政治斗争中以失败告终

                  • 家园 另,日文网页如下

                    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查查那些你不确认的

                    http://homepage2.nifty.com/Kircheis/humanlist.htm#sta3

                    • 家园 那 这个林钱恩 还真不好找了

                      日文网站上说他是西藏南部一酋长,对抗萨迦派,1277年被元军压服。(您能确认一下我用翻译软件翻出来的大意对吗?)

                      1277-1280年呢,一个是桑哥带兵帮八思巴杀掉不从命的 本钦 贡嘎桑布,这个时间对,但是贡噶桑布是萨迦派的,只是和八思巴不和而已(八思巴随即就死掉了,年仅46,比前代几个教主短得多,据说是贡噶桑布手下毒死的)

                      另一个是西藏地方军队在贡噶顿珠率领下镇压藏南的冬仁部落,这个位置对得上,但音不一致,而且也不是蒙古军做主力

          • 家园 这十五个是纯粹的人肉背景

            不知道日本人把他们拉出来干什么...

    • 家园 阿梯落克的女婿和外孙

      侯昆六世

      挪威国王。兼瑞典王,与丹麦公主玛格雷特成婚,为北欧三国成立卡尔马尔同盟的开端。

      鸥拉夫

      挪威国王。侯昆六世之子。因母亲是丹麦的公主,所以也兼丹麦王。

      哈康六世·马格努斯(Hkon VI Magnusson,1340年-1380年9月11日)是挪威国王(1343年–1380年在位),兼瑞典国王(1362年–1364年在位)。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1319年–1364年在位)的次子。

      马格努斯四世的母亲为挪威国王哈康五世之女英格堡·哈康斯多塔,所以他同时也继承了挪威王位,为挪威国王马格努斯七世。

      1343年,Hkon VI Magnusson被选为挪威国王,为哈康六世,年3岁,由其父亲摄政,直到1355年。

      1356年,Hkon VI Magnusson的哥哥埃里克·马格努斯被瑞典贵族拥立为瑞典国王(埃里克十二世),代替老爹马格努斯,他也被牵连其中。

      埃里克·马格努斯于1359年死于黑死病。Hkon VI Magnusson于1362年继承其哥哥的位置当选为瑞典国王,与父亲共治瑞典。

      1363年,他迎娶了丹麦国王瓦尔德玛四世最年轻的女儿玛格丽特。1364年,他和父亲在瑞典的统治被来自梅克伦堡的统治者阿尔伯特推翻。

      1380年Hkon VI Magnusson逝世,其子奥拉夫·哈康松即位,为奥拉夫四世。

      奥拉夫二世·哈康松(Oluf 2. Hkonsen,1370年-1387年)是丹麦国王(1376–1387年在位),同时也是挪威国王奥拉夫四世(1380–1387年在位)。1375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四世去世,没有儿子。公主玛格丽特在瓦尔德玛四世的宰相的支持下立她五岁的儿子为丹麦国王,为丹麦国王奥拉夫二世。1380年,哈康六世去世,奥拉夫又继承了挪威王位,为挪威国王奥拉夫四世。由于年幼,由其母亲玛格丽特一世替他执政。1387年去世,去世时年仅17岁。

      奥拉夫去世后,丹麦议会在隆德大教堂承认玛格丽特为统治者。1388年2月挪威议会也选举玛格丽特为其女王。3月,瑞典议会也选举玛格丽特为女王,1389年2月玛格丽特击败原瑞典国王阿尔布莱克特,建立了统一丹麦、瑞典和挪威的卡尔马同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