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商榷】看PAUL KRUGMAN的文章,讨论中国经济 -- 西行的风

共:💬212 🌺1009 🌵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克鲁格曼不懂中国,中国经济增长不能靠消费

      按照克鲁格曼说的做,中国只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克鲁格曼的行为分析,克鲁格曼真的不是好人,可以说与中国为敌了。

      中国经济增长不能靠消费

      外链出处

      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常被归咎于利率水平偏低或者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这是一种很方便的解释,因为价格驱动资源配置的观点很容易为金融市场所接受。但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上周发表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文章,准确地找出了该问题的真正原因,这在主要评论家中是独一无二的。克鲁格曼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可由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获得诺贝尔奖的模型来解释;该模型展示了伴随着投资的增长,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现代经济领域的转移,是如何导致经济快速但不平衡地增长的。该模型还展示了,在何种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将趋紧,经济增长将放缓,中国经济也将最终更趋平衡——即达到“刘易斯拐点”——正如克鲁格曼指出,这一过程正在导致中国“撞上长城”。

      但克鲁格曼接下来错误地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连同工业化进程,“导致工资水平在经济走向富裕时仍然维持在低位”,中国为了避免经济增长严重放缓,必须尽快平衡经济增长。和很多其他人一样,克鲁格曼认为再平衡是中国避免经济增长过早放缓的解决办法。正是经济过早放缓导致了多数雄心勃勃的发展中国家未能实现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这在拉丁美洲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一现象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事实上,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只有少数几个欧洲以外的经济体成功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并且其中的绝大多数位于东亚——包括日本、韩国、台湾以及新加坡。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的是,这些经济体经历过长达数十年的不平衡增长,消费占GDP比重曾经下滑20至30个百分点,然后才实现较为平衡的增长——而目前中国所走的似乎正是这条发展道路。事实上,只有增长不平衡的经济体才成功地进入了高收入阶段,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增长势头缓慢的东南亚国家,走的才是较为平衡的增长路径。

    • 家园 国内是海外华人的最后屏障,而不是凶险之地。

      我发现很多海外华人都有思维上的误区。

      说的极端一点,万一美国完蛋了,在美华人可以立马打包回国,美国土生土长的人能去哪里?国内就算经济不好,难道海外精英们回比大多数人过的差?

      目前无非就是房价高了些,但是国内的情况和美国又不一样。只要你能找一个体制内的工作或者进一个工资还行的企业,房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我买一套精装修房子,二线城市,花了240万,公积金贷款两口子可以贷80万,每月从公积金账户里扣,基本不用自己额外掏腰包;回国时候有安家费70万,正好当首付;剩下最多从银行贷款90万,每月还6千块,自己要是还有一些积蓄,就更容易了,根本没什么大问题。

      孩子的教育,那就看个人偏好了,有的人就是喜欢国外的教育,也没什么。反正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以后就有国内的人际网络,孩子在国外,就有国外的人际网络,最终哪边好,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国内的孩子以后到美国适应环境比美国孩子到国内适应环境要容易。

      • 家园 接着你的话题说几句:

        近两年以来,每当想起或谈起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就觉得特别郁闷,有时甚至非常气愤。中国现在的社会可以说十分不公平,甚至可以说是畸形;国家,公众极其缺乏道德和理智。执政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在今后几年内,一场经济和社会风波恐怕不可避免。

      • 家园 不是凶险之地,谁愿意背井离乡

        这是常识。

        你最后一句自己加了最好的注解: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国内的孩子以后到美国适应环境比美国孩子到国内适应环境要容易。

        用心想想,这是为什么?这不是凶险之地,还能是什么。有条件的父母为什么都拼了命的把孩子向美国送,这是能用教育问题说明的么。

        狗粮,误区,这都是convenient的说法,当鸵鸟的是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富二官二的父母们也是可以用狗粮,误区就可以概括的么。

        • 家园 kids never read history

          看看1949 有些钱的(不是四大家族)逃到HK去的后来发家成为HK中坚阶层与早期留美/英的人,人家日子过得不要太爽。Many early HK industrialists were former small businessmen back in Shanghai.

          --当鸵鸟的是不愿意面对现实的。 No, because most of them never stepped out of mainland China and had any in-depth interaction with overseas Chinese. 你跟井底之蛙never could have any meaningful conversation.

          • 家园 这就是周期论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

            每一代人从世界观上没有进步,赶上机会捞一把,年景不好就出去要饭,认识水平上多少代人就在那里打圈圈,有人提出不同观点先窝里斗烧死。西方有个文艺复兴,中国的从五四到文革一段折腾看来完全没有达到那个效果。

        • 家园 二位

          F大师最近经常一起出动啊。其实你们走了好,多走一个,就省下一个人的资源,我们在这凶险之地也过的宽松些。

        • 家园 凶险不凶险,分对谁而言

          贪官捞了钱,逃遁海外,对他们而言,国内当然是凶险之地,海外华人绝大多数并不属于这一类。守法中产很多想移民,多半是对现实不满,可是世界上哪里有天堂之地?

          另外,“国内的孩子以后到美国适应环境比美国孩子到国内适应环境要容易”并非价值判断。在全球化的今日,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到美国,也会有更多的美国人到中国,就此论事。

          • 家园 动乱中,守法中惨最惨

            有钱的有人脉,有关系, 动乱了,也有资源,流氓无产,豁地出去,胆小如鼠的守法中惨,死去吧。

            贪官,动乱反而是洗白黑钱,更大的混水摸鱼的机会。

      • 家园 只是某些吃狗粮的,不是所有的,也不是大多数。

        我发现很多海外华人都有思维上的误区。

      • 家园 义和团杀的多地还是中国人

        。。。。

      • 家园 膜拜一下70万安家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