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没人来聊聊最近的小米么 -- Sheldon

共:💬992 🌺3204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感觉是预计不足,未必是有心饥饿营销

          毕竟p6全球销量400万,几乎是华为的第一销量。对于mate7估计预期最多也就是这个数,但实际上最新数据是已经出货100万了,国内。这是可以奔着1000万努力的机型了。

          不过华为营销的反应之慢也是令人发指的,基本上无能为力的感觉,没有解释,没有数字,感觉大多数还是给了传统渠道,然后弄到淘宝上了。高配加500以上都出现了,苏宁门店都直接说加300。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 家园 说实话,MATE7的定价是过高的

            而且尺寸总体来说也是相对主流大了不少

            估计华为自己也没想到竟然会卖的这么快

          • 家园 就看三个月以后了

            三个月以后价格不往下掉,才是真NB,否则现在的加价形势就变成笑话了。问题不在于出货多少,而在于网上加价的大把,而且货从某宝网上的渠道走就很容易买到,官网反而没有,单纯说产量问题恐怕很难解释。苹果也加价,但是渠道还是控制的很好的,官网没货的时候,你很难看到哪家网店可以敞开供应的。

            • 家园 所以说华为营销有问题。

              其实从当年d2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余大嘴让利于渠道的理念被玩了个底掉。华为从来在渠道管理上没有足够的控制力,也没有渠道依靠华为活着。而华为又没有足够的勇气抛开传统渠道,于是就这么半死不活的挂着。既然这条路不好走,为什么不干脆闯出一条新路,就像不做低端电信定制机一样。早点全面转型互联网。感觉任总的观念也还没完全转变过来吧。下边的人也不敢动的太大。至于已有的营销人员,习惯了跟大客户打交道,估计指望这些人转变思路希望也不大。

              • 家园 渠道是需要用钱去买的

                以及多年合作养成的信任感。没有这些,空谈渠道,神仙来了也解决不了渠道问题。

                所谓渠道,就是层层分发。资金占用,仓储转运费用,跌价损失, 零售终端的销售提成,门面费用,一台没有300块钱以上的空间,除非强势品牌,没有人愿意和你玩。OPPO就是用钱去养渠道商的典型,他们是共存共荣的典型。受到小米的压力,就搞出一加制衡小米,自己的OPPO品牌维持旧生意模式不变。

                强势品牌就是一有新机出来,就有加价,就有人抢购。底下的卖家求你供货。小米就是这样的层次了。新机发布第一周往往加价800,第二周加价600, 一个月后还可以加价400。品牌强势程度,只有苹果可以压一头,三星都有所不如。

                所以小米可以只给渠道商20块钱的差价,渠道商还是大量现款提货,目前小米大概有30%的销量通过渠道出货。溢价是客户自愿交给渠道商的。

                华为荣耀现在在复制小米的模式,能学个80%吧。

                • 家园 确实如此

                  不过当年华为还是很舍得的,d2当时的售价我记得2800多吧,结果刚进渠道,淘宝上2000就开始出货了。真不单纯是钱或者品牌的事情,一只有力的队伍很重要啊。华为没玩过这个,确实玩不转。

        • 家园 华为新机推出的速度太快,我觉得不是好事

          推出太频繁,虽然看着多了很多选择,反而不能培养忠心粉丝。

          饥饿营销是从苹果开始搞得,小米学习了这种营销手段,搞得国内各手机厂都跟着来。但是全部学的四不像,人家苹果一年只推一款,其他时间全部用在培养饥饿感。国内一年十几款新机不停推,饥饿啥??像我开始想买X1,华为又开始宣传荣耀6了,还在等着看海思920到底有多快呢,Mate7又来了。搞到最后我反而啥都不想买了

          • 家园 华为的机型也太多

            有荣耀,ascend和mate三条线,我始终搞不懂为啥要分三条线

            • 家园 战线多,产品线就多

              荣耀是网络直销为主,追求性价比,细节上多少会缩水。不图别的就图和小米刺刀见红(虽然一般来说销量pk不过)

              ASCEND是主要对传统渠道,定价高,做工相对好一点,P主打轻薄,D主打性能

              mate感觉上其实是属于ascend系列的衍生品,高价的跨界大屏机。

          • 家园 饥饿营销是个好概念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

            放长线钓大鱼。

            是不是还有足够时间让顾客习惯整个系统,并获得顾客的反馈,让app商家完善产品?

          • 家园 出的机器太多就没精力解决以前机器的bug

            导致买手机成了一锤子买卖,把最有价值的部分--用户黏性,给彻底放弃了。

            苹果之所以好用,是因为一旦你有了手机,你还想买他的pad和笔记本。等你周围的人都用iphone,大家都用IMessage或者facetime,你就离不开它了。

            不过苹果的精英路线也不好走。以前苹果App的开发者只需要处理一种分辨率,现在需要和6种屏幕尺寸打交道了。

        • 家园 心有戚戚,第一台国产机从小米变成荣耀

          就是小米的饥饿营销,大事小事一大堆,谁有时间盯在网上抢。

    • 家园 不看好小米

      最近小米新闻比较多,不是国内,而是国外。

      苹果的johny ive已经直接把小米当仇人了,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小米走出国门,甚至未来到美国上市,可能因此都会受影响。

      从另一角度讲,小米走的是优化路线,有自己的系统生态圈,是不是与安卓的生态圈分离不清楚,但是生态圈是非常本土化的事务,国内的手机上装英文的app很少见,因此小米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内的廉价智能手机们。

      生态圈对本土的高度依赖也是苹果手机在国内市场份额不可能领先的根本原因。安卓生态圈从来就不是靠买app维持的,而是类似视窗系统的shareware,加上盗版等,因此在国内很快得到发展就不奇怪了。

      但是在海外,安卓主要靠谷歌的强势带动,已经基本上沦陷进入硬体规格竞争白热化的地步。安卓没有如前两年担心的那样碎片化,但是这个硬件商拼价格,谷歌控制高端的路线,几乎就是wintel以前的翻版,与苹果无可竞争也就顺理成章了,本来就定位在不同的市场,生态圈自然发育成不同的样子。

      这里一丝亮点是一加一,这个手机硬体规格档次高,而且干脆就直接放弃了对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追求,单纯拼硬体,可谓对安卓市场的精髓摸的很准。相比之下三星还在苦苦追求与苹果的对抗,同时被谷歌卡住系统生态圈的脖子,眼看着自己沦落到廉价硬体商的地步却无能为力。

      小米的未来是个什么定位呢?是走三星的老路,还是转型跟上一加一的步伐,甘心为谷歌当搬运工,这是今明年的看点。

      想到这里,看着手机市场的风云变幻,不由想到中国的经济转型不也可以从国内手机的奋斗道路上找到一个缩影么。许多面对的问题是相似的,结果也类似。但是中国人比韩国人的一大优势是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可以不依赖于海外市场而山寨出一整套自己的生态圈。路子美国人走过,可以照着走,但是换了一个地点,避免了以领先者的直接竞争。但是如此,许多问题的解决也要靠自己了,最后弄出是个什么结果更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原因。

      如果最后都能像高铁那样的结果,信心就不应该放弃。

      • 家园 中国的经济转型十分困难,不像装配手机那么容易

        不由想到中国的经济转型不也可以从国内手机的奋斗道路上找到一个缩影么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这本书给力的程度,无需多说。其认为,黄金就是财富,集中力量出口,赚取顺差,从而获得黄金财富,国家才能强盛。

        然后,当大家发现,如果人人都出口,都创造财富,那么谁进口? 于是,就有了绝对优势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就应该出口,而生产效率低的就应该进口。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生产效率低,就一直进口,那么拿什么进口?

        于是,国际贸易理论又更新:有了比较优势理论。什么意思呢? 比如,A国适合种水果,而不适合种大米,一亩地产出1000斤水果,而只有100斤大米; 而B国,正好相反,一亩地只能产出100斤水果,而能产出1000斤大米。那么A国只种水果,B国只种大米,然后交换。结果是,不管水果还是大米,每个国家的产量,都能达到1000斤。

        比较优势理论之后,还有了一些其他理论,主要有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一国当以自己国家优势资源产品出口,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这个大家很清楚了,比如石油,森林,耕地,矿业,等。再然后,随着技术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已经逐步演化为,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整合,包括物流,资金流,等等等等。国家之间的竞争,更确切的说,就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中国等其它国家都被边缘化,只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帮工。

        比如,爱疯,研发和核心芯片技术在美国,组装在中国,组装完了UPS整飞机的拉到美国苹果的全球配送中心,再运往全球各地。

        扫一眼国际贸易的理论发展史,大家发现后清的特征么?

        看看后清的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以出口创汇为主;这个理论,还是数百年前的黄金财富理论---国富论为基础; 只是,黄金变成了美金而已;

        再然后,一步步前进,我们发现,我们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居然是人口。大家发现没有,不管前期的三来一补贸易,还是目前的低端产业,都是以人口红利为依托; 就是说,以国富论理论为基础,以人口优势为依托的赚取美元财富的过程。

        说到这里,有一个基础理论概念,叫做”谷贱伤农“,大概的意思是,农业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 原因是,农产品或者说食品的价格弹性很低,农产品丰收过剩,价格下跌,而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导致总售价减少; 为什么说这个? 因为,同一个道理,谷贱伤农的变形---这里有个新名词,叫---人贱伤人。 意思是,中国国情之一--劳动力过剩(太祖pk马寅初的结果),劳动力价格弹性很低,人一多劳动力价格就掉价。

        换言之爱疯贱伤苹果,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要造高级手机(这就是爱疯不追求最高的市场份额但是要追求垄断高端手机/高利润的道理)。

        在目前整合了全球资源的跨国公司竞争压价下,中国依然处于的是全球供应链的最低端,赚取的只是最少的加工费那部分;比如,一台爱疯,可能只赚十几块(一半被富士康老板拿走);比如,一双阿迪达斯,可能只赚几块;比如,钢铁厂炼制一吨钢材的利润可能只有5块钱(只卖白菜价)。

        那么高的中国进出口额怎么来的呢? 这很简单,河南的进出口,随富士康而动,是不是富士康很NB,赚很多钱?有那么多进出口额? 秘密在于,这属于来料加工,进口了比如芯片屏幕等部件,每台可能200美元,经过国内加工费的成本,出口价格为220美元,其中200美元是抵消,不创造任何价值,有价值的只有20美元,包括人工费。具体数字以下面的图为准,不影响理解。那么,大家看到了吧,进出口是很多,但是大多数是虚拟的,都是跨国公司供应链上的物流而已;而在中国,变成了进出口额/GDP。这些进出口,除了存在于账面,不产生任何税收和收益。

        iPhone6的成本分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以看出中国仅能提供的人工成本只占总成本的5%都不到。

        小米手机里面有多少是进口零部件,劳务人工成本占小米手机利润的比例是多少,能不能做一张类似的图表? 能不能把这么多进口零部件生产和研发放在中国?

        中国的转型就是要把研发和核心零部件在中国完成,或者去国外把研发和核心零部件厂商买下来,让美国人为中国资本家服务,而组装留给越南人玩。

        转型就是iphone零部件也变成是由中国人制造,结合计划生育成功,只有到那时中国人才能不贱。

        周小平怎么说美国人领低工资也都不可能帮助解决中国的转型问题。靠意淫来贬低美国人来显示咱中国哥们已经可以取代美日欧不是个办法,那是阿Q行为。

        美国人可不贱,他们靠设计/制造iphone为生。

        通宝推:墨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