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戚本禹回忆录》 -- bshu

共:💬598 🌺6191 🌵1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煤矿历年死亡人数统计

        年份 死亡人数(人) 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

        1949 731 22.54

        1950 634 14.77

        1951 242 4.56

        1952 513 7.72

        1953 671 9.63

        1954 794 9.49

        1955 677 6.89

        1956 622 5.64

        1957 738 5.65

        1958 2662 9.86

        1959 5098 13.82

        1960 6036 15.2

        1961 4304 15.5

        1962 2498 11.38

        1963 1583 7.29

        1964 1173 5.47

        1965 1026 4.43

        1966 1478 5.88

        1967 1238 6.02

        1968 1651 7.52

        1969 1972 7.41

        1970 2903 8.2

        1971 3585 9.14

        1972 3453 8.41

        1973 3984 9.55

        1974 3636 8.8

        1975 4526 9.39

        1976 4826 9.98

        1977 5474 9.94

        1978 5830 9.44

        1979 5429 8.54

        1980 5067 8.17

        1981 5079 8.17

        1982 4805 7.21

        1983 5431 7.6

        1984 5698 7.22

        1985 6659 7.63

        1986 6736 7.53

        1987 6726 7.43

        1988 6469 6.7

        1989 6877 7.07

        1990 6515 6.66

        1991 5446 5.78

        1992 4942 5.43

        1993 5152 4.78

        1994 6574 5.15

        1995 6222 4.89

        1996 6142 4.55

        1997 6753 4.47

        1998 6134 5.04

        1999 5518 6.08

        2000 5798 5.77

        2001 5670 5.07

        2002 6995 4.64

        2003 6702 3.71

        2004 6027 3.08

        2005 5491 2.81

        2006 6072 2.04

        2007 3786 1.485

        2008 3210 1.182

        2009 2700 0.892

        2010 2433 0.803

        2011 1973 0.564

        2012 1384 0.374

        2013 1067 0.293

        2014 931 0.257

        2015 588 0.159

        通宝推:驿寄梅花,桥上,苏仙岭,繁华事散,老老狐狸,
        • 家园 按这图,文革就是浩劫

          整个文革就是百万吨死亡率飙增的一段时期,开头两年还因为无政府状态导致总产量下降

        • 家园 帮你把数字化成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方天化几,北纬42度,铸剑,李根,老老狐狸,苏仙岭,
          • 家园 回忆起一些事情

            跃进的时候的“土高炉”,基层开始自发的折腾胡闹;那么这时基层自己挖煤死了人,有可能发生么?

            90年代初胡富国回山西,竟然敢说不清欠的就不给煤,正好90年代初红线下降了一段,实际上除出来的总产量也下降了一点,不知道有没关系

            大概是95年报导了一起案件,忘记是临汾还是阳泉,矿主瞒报矿难隐藏抛弃尸体,令人发指

            再往后90年代末,还是各种不景气。一起的朋友就调侃,当时一个村里的矿4000块也能买到,坚持到现在也是土豪啊

            03年竟然有电荒煤荒,然后就是矿难、血煤的媒体风暴。对照红色曲线、黑色曲线,似乎有夸张的嫌疑,不知道是报导找到了从未关注的兴趣,还是什么

            • 家园 估计是媒体业发达了

              而且矿难也不藏着掖着了,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下子多起来。

              • 家园 盲井,还有就是云南盐津“杀猪匠”群体

                警方称,他们到当地后发现,这里以假矿难诈骗为生的人不在少数。在当地,靠这种“职业”发家致富已经成了不公开的秘密,这种人则被称为“杀猪匠”。最开始是本地人杀本地人,把那些流浪汉和无人照顾的人带出来打工然后杀害;后来亲属慢慢加入,犯罪团伙越来越大,开始在外地找流浪汉作案。仅一个村,做这门血色生意被抓的就50多人

                5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检方对74名故意杀人伪造矿难骗取赔偿款系列案的被告人提起公诉,这74名嫌犯大多数来自云南省盐津县,74人中的约50余人更是来自石笋村。

                • 家园 “善良淳朴”的人啊,是拿电影当教材了吗

                  想起一笑话,乔治奥威尔说,我写的那几本书可不是教你们这么干的啊

                  可是要是正经写了“正能量”的书,说不定收获的是揶揄,就像现在正能量三个字几乎就是被污名化了

                  当年电影出来的时候,也正式血煤的媒体风暴刮起来的时候,互联网真正实现普及的时候(也是bt出现的时候),思想的冲击不再是口传的几个段子、电视剧里的生活场景,几本书,而是全方位的、时刻发生的、如影随形的

                  • 家园 未必是电影当教材,盲井也是源于生活

                    人性太复杂。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极度残忍麻木的一面。

                    • 家园 我只是觉得,我们只是在这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的这个角落或是那个角落里bias,从一个角落里的bias跳到另一个角落去继续bias。文革前的煤炭是这样,十年前恐怕也差不多。媒体传播的发展也不见得会让人的视野更加宽广,反而更容易让人感受的世界更加bias,陷入某个角落里。例如源于生活的东西,反过来对于生活、现实世界不也是有影响的么。一个故事被拍了电影,肯定不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统计意义”,不是普遍司空见惯,然而这个电影被像是被禁止的圣谕一样传播的时候,“统计”的情况恐怕也已经改变了

                      套用也许根本就是理解错误的说法,盲井、血煤原本在地下,和人心中的某些东西一起寂然,可是随着传播,便在多少亿人的心中鲜活起来。

        • 家园 根据该数据,大跃进开始后煤矿死人很多

          61年为前三十年的最高峰,但这以后开始大幅好转,65年出现低点,如果看百万吨死亡率,直到2003年才出现比65年更低的数字,至于煤矿死亡人数,直到2014年才出现比65年更低的数字。

          所以,戚说张霖之当政期间出现大量矿难是没问题的,不过说张霖之屡教不改,那就完全是扯蛋了。。。

          通宝推: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 家园 材料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这确实是戚回忆录的软肋

            从戚以前的文章、旁人描述以及戚回忆录本身的逻辑看,戚这本回忆录,在材料上的真实性是不差的,戚本人,对此也是相当在意、相当用心的。但真实的材料未必能反映出真实的历史,这有几种可能:材料的记载本身就不一定真实;材料片面,仅反映事实的一个局部,而不是全貌;材料过期了,没及时更新;等等……

            毛刘谈到“张霖之就是走资派”应当是64年底-65年初的会上,换一句话,影响毛对张印象的材料来源于65年以前,58-62年间高发的矿难以及引发的群众反映,材料汇集上来,和58年前不足千人相比,说触目惊心不为过,62、63、64矿难逐年减少的材料未必及时送上去了,即便送上去,以当时的条件,也未必有人能认真列出百万吨死亡率趋势图来改变人的已经固化的印象。

            再比如,戚文提到邓公留法的事,本狐怀疑这事应当是红卫兵去广安串联挖出来的,上了红卫兵的快报,材料被戚看到,但事情过了快五十年,还有人说得栩栩如生,实在是不靠谱,戚引用这个,实在是欠慎重。

            还有就是庐山一事儿,戚本人没上庐山,他只是听秀才们事后吹,即便是加上他看到的文革中整理彭的材料,给出结论性意见,也是欠慎重的。至少,一个彭最初是不打算上山的,这个事实足以否掉大多数指控。

            所以,回忆录真得对比着读。

            通宝推:桥上,北纬42度,文化体制,盲人摸象,pattern,李根,史文恭,
            • 家园 戚本禹回忆录的影印版与文字版不完全一致

              根据影印版,戚本禹在回忆录里并没有直接说286年轻时做了什么事,只是写了因传说的原因,286离家出走去了法国。

            • 家园 必须对照着看

              首先,必须对照看,而且还要存疑,很多事情是真实的,但未必细节是真实的。

              比如关于陆定一夫人和叶群的恩怨,QBY说之所以查出来是因为上述两人去友谊商店买东西,互相撞着了展开了街骂,然后严大夫人写信投诉,然后就被比对了。

              实际上,严昭的回忆说,那天她陪严慰冰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二楼购物之后,姐妹俩去附近喝啤酒。在付钱时,严慰冰找不到钱包,这才发觉钱包丢了。于是,严昭陪同严慰冰去98号内部门市部找经理反映钱包遭窃。没有想到,在98号看见叶群也在那里(两人没有“相撞”,更没有“踩”了“脚”)。严昭回忆,叶群见到严慰冰,说了句:“你也来了?”严慰冰一见叶群就来气,说道,“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两人竟然你一言,我一语,在那里吵了起来。严昭记得,叶群在争吵中,骂了严慰冰一句“神经病”,这句话深深地激怒了严慰冰。这是严昭的回忆,可以看出,严慰冰是个什么样的人。

              然后是严慰冰去所找叶群的领导,总政领导人是江西人,严慰冰讲的是上海话,双方都不太懂对方的话,只好笔谈。严慰冰在纸上写了争吵的经过。这位领导人拿着这张纸去找林彪反映情况,林彪看到字迹觉得眼熟,便联想到那些匿名信……

              但话说回来,虽然QBY不是当事人,难免有道听途说的情况,但基本事实应该不差。

              比如对彭大将军在庐山上的表现,也许他一开始并不想上去,但上去之后的表现,关灯开会这种事情放到哪里都是黑点。还有一个人要注意,张闻天的表现就是个军师的表现,还是一个暗自火上浇油的家伙。

              最后,再来说说严慰冰的匿名信,WG之后平反不外乎就是歌颂她的先知先觉提前和林叶作斗争。细节呢?却断然不提严慰冰在匿名信里的一些言词和落款,这些言词和落款证明了非但严慰冰没有神经病而且根本不是她后来说的“即便查出来,我可以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连累别人”,她在有的匿名信上署名“王光”,信里说“咱俩是同学,谁也知道谁”,还把发信地址故意写作“按院胡同”。按院胡同是王光美母亲办的洁如托儿所的地址。给豆豆的匿名信里竟说:你没发现你和刘家的平平长得特别像吗?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呵呵了。

              通宝推:楚庄王,老老狐狸,
              • 家园 严这个人厉害的很

                在秦城期间有个看守大概对她不怎么样,她翻身以后就上天入地的要找出此人来加以报复,很长一段时间没能找到,于是就拿出当年写匿名信的坚持劲儿,天天去公安部大门前蹲守,终于让她给遇见了,后面自然就是让人家家破人亡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