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共:💬252 🌺3049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将军”的演变是与客观现实密切相关的。

              “将军”本义中所谓“军”,是有特定所指的,并非泛指部队。按周礼:“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然,实际执行时未必如此教条,但显然要成一定规模的部队,才能称之为“军”。上古国小民贫,维持这样的常备军是很吃力的,所以才会有“小国一军”的现象,按12500人的标准,很多小国可能连一军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将军”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时候甚至由国主亲自统帅这一军。按周礼记载,“军将皆命卿”,其中逻辑可以这样解释:将军并非显要职位,而是必须由已经有显要职位的人来担任,这与将军不常置的现实也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地位的人,才谈得上“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才有必要“君命有所不受”,不是后世带个千八百人的将军所能比拟的。

              而秦汉时国力虽然大大增强,有能力维持较大数量的常备军,但由于秦汉都是大一统王朝,用兵方向是比较单一的,所以将军仍然没有必要常置化。所谓“掌征伐背叛”,那当然是要有军事行动,才会有将军,而“征伐背叛”并不是常有的。一旦发生,选派的将领自然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此时的“将军”,类似于加官,自然相对其本官更上层楼。

              东南西北将军地位超过前后左右将军,则是与三国时期的军事现实相关。前后左右的设置,能够满足汉朝战争敌对方基本是匈奴,作战方向单一的情况。但三国时期,战争成为常态,而且多个方向皆是前线,这时候就分不出哪边是前了,相应的,东南西北将军作为各自战区首脑日见显要。但这个问题主要见于曹魏,蜀汉则仍然是前后左右高于东南西北。

              至于谥号,文正为谥之极美的说法起于司马光,明清两朝文正确实是顶级谥号,这大概与风气逐步向重文轻武发展有关,但在宋朝,从得谥的人看,“文”字似乎比不上“忠”字。追谥本来是因人行迹,而定其谥号,而明清将谥号分门别类,厘定等级,将死者对号入座,有些失其本意了。

      • 家园 再有就是五校...廖立似乎不知好歹

        后主初年的五校,除了廖立似乎都是诸葛亮曾经的死党:

        屯騎校尉王连,領丞相長史,封平陽亭侯。

        步兵校尉向朗,代王連領丞相長史。225年,諸葛亮南征,留向朗統領後方之事。

        越骑校尉杨洪,蜀郡太守(首都地方首长,按杨洪传,杨洪绝对诸葛亮死党)

        射声校尉张裔,在诸葛亮出镇汉中后,丞相府留府长史....

        似乎五校(蜀汉五校并不领兵啊)是丞相府班头的标准挂衔

      • 家园 对了....说到廖立,我的问题可多了

        第一个就是蜀汉那莫名其妙的官制。。。。为啥校尉比将军还大

        陛下即位之後,普增職號,立隨比為將軍,面語臣曰:『我何宜在諸將軍中!不表我為卿,上當在五校!』臣答:『將軍者,隨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為卿也。且宜處五校。』自是之後,怏怏懷恨。

        这段因为是诸葛亮集 中 原表文,可信度应该是比较高的,蜀汉的政治地位,在这段里的顺位是 九卿>五校>诸将军(非重号将军),这个校尉居然比将军还大

        而且....诸葛亮转头就把廖立骗了...."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

        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建興元年,封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

        李严很快就“加光禄勋”,正式成为“卿”

    • 家园 从陈祗看陈寿

      陈祗在三国志中无传,行事系于董允传之中。他是蜀汉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由费祎提拔,于延熙九年(公元246)年接替去世的董允任侍中,又于五年后因尚书令吕乂去世,以侍中职守尚书令。费祎死后,姜维成为唯一一位有录尚书事大权的蜀汉大臣,然而姜维对政事的影响力不强,乃至陈祗“权重于维”。

      以陈祗的身份地位来讲,显然应该值得有个单独传记,而且这也不能以“失其行事”(这是陈寿最爱用的理由)为由,因为陈寿还是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他的一些事迹。只不过这些事大概都不是什么好事,陈寿在写到陈祗时反复强调的,是他与宦官黄皓“互相表里”,使黄皓“始预政事”,简单地说,陈寿直指陈祗是个阉党。

      但这件事怎么看都不是真的。陈寿认为董允的一大重要功绩是压制了黄皓,“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而陈祗去世时,黄皓的职务是黄门令。陈祗在侍中的位置上干了十二年。皇帝的头号亲信,十二年仅仅从副职转正,而且转正之后还是个小官。反观陈祗死后,黄皓立刻超升中常侍、奉车都尉。陈祗是助长了黄皓的威风还是在压制黄皓,岂不一望可知?如果说陈祗和黄皓有什么“互相表里”的话,那他显然将黄皓摆布于股掌之上。

      而且说到底,虽然陈寿把黄皓列为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但实际看黄皓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罪过。后汉不是满清,宦官干政并不违反制度,而且后汉有深厚的宦官参政的传统。通览三国志中蜀汉所谓的阉党,除了陈祗之外可疑的只有阎宇一人,而阎宇“宿有功干,于事精勤”,并不是靠巴结宦官上位的无能之辈。黄皓所谓“操弄威柄”,见于记载的也只有谋以阎宇取代姜维一事,然而这件事也并非黄皓的独断,甚至并非黄皓主谋。因为主导这件事的,是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武乡侯诸葛瞻和辅国大将军平尚书事南乡侯董厥。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蜀汉灭亡,成都无血开城,除了极少数人以身殉国,大部分蜀汉大臣都做了降虏。陈寿写书的时候,这些人或这些人的后代,或在晋朝官居要职,或在蜀地仍有很大的势力,或兼而有之,总之陈寿都得罪不起。所以把亡国之责全部诿过给没卵子的太监是最安全的,刘知几评价陈寿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就冲陈寿这么刨绝户坟,我看不算过分。

      说回陈祗,陈祗是费祎提拔的,费祎这人有个长才,就是行政能力极强。费祎担任尚书令时早晚办事,中间接纳宾客,悠游嬉戏,也不耽误正事。董允继任尚书令后想有样学样,结果旬日之内搞得焦头烂额。陈祗“多技艺”甚至“挟数术”,也是个以能力见长的人才,费祎提拔他大概是看中了他这一点。这样的人,往往手腕灵活,陈寿诟病他与黄皓表里,也不见得是完全凭空编造,他对黄皓的态度,应该是比榆木脑袋董允好得多——和领导的心腹(实质就代表着领导)对着干,于办事情有什么好处呢?把领导搞得服服帖帖的,还不耽误办事,这方是能力的表现,能办成事情的,往往也是这种人。

      实际陈祗和黄皓在政治层面上肯定谈不上有什么勾结,黄皓和绝大部分宦官一样,着重于私利,没有什么远见,而陈祗是坚定的北伐支持者。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陈祗是热衷弄权的小人,那么他首要目标就是要弄倒地位在他之上的大将军录尚书事姜维。姜维本是魏国降人,在蜀汉没有根基,是因其军事能力得到重用,如果蜀汉决定休养生息,停止北伐,则姜维的地位岌岌可危。陈祗如果想在这方面下手,机会是很多的,因为蜀汉反北伐的舆论声浪当时已经很高了,事实如前文提到的,陈祗一死,其继任者董厥就向姜维下手了。

      谯周曾经公开在朝堂上发表反北伐言论,谯周这人“无造次辩论之才”,大概被陈祗批得很惨,回到自己家里写了一篇文章讽刺陈祗。陈寿是谯周的学生,陈祗在三国志中无传,恐怕与这段公案不无关系,八面玲珑的陈祗能周旋于君子小人之间,大概也没想到得罪了文人最后落了这么个结果吧。

      通宝推:西瓜子,tt086071,煮酒正熟,何求,北纬42度,三笑,懒得起名,桥上,老老狐狸,李根,火枪手,epimetheus,
      • 家园 解甲兄分析一下为啥蜀国谥号这么难得呗

        蜀国......谥号非常难得,三国志里面还特地给了说明

        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就是说....去世后立即得到的臣子,总共6人

        追谥者,也刚好6人

        这里纯粹出于后主本意的,似乎就是陈祗、赵云,而赵云和后主的关系.....

        再有为啥.....搞到灭国临头的时候,才“三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

        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

        这时候,离蜀国灭亡,已经是倒计时状态了

        • 家园 在回答形如“为什么……”的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要确认一下问题的存在性,经确认,“蜀汉谥号难得”这个命题基本是伪命题,因为对比之下,孙吴的谥号更难得,蜀汉得谥者共十二人,而孙吴得谥者只有五人。

          当然,相对曹魏,蜀汉的谥号确实难得,而且陈寿的行文中也的确表达了这个意思。陈寿对后主时期去世时立刻得谥的五人都有解释,而对先主时得谥的法正没有做出解释,我认为陈寿也感到不好解释。因为无论是对蜀汉政权的功绩,还是与刘备本人的关系,说法正胜过关羽是很难服人的,所以干脆不解释。

          我个人的观点,蜀汉是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权,其实不光臣下的谥号,连开国皇帝刘备的庙号都是从阙了的。究其原因,大概是要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后,再最终定论。直接予谥的六人里除了诸葛亮,在蜀汉创业时期贡献都不大,而诸葛亮是刘备死后的蜀汉实际上的皇帝,所以都可以在谥号上予以定论。

          而追谥关羽等六人,是在景耀年间,景耀元年陈祗去世,朝廷内部反北伐派占了上风,蜀汉政权的愿景从兴复汉室转向了偏安。那么必然的,一大波论功行赏利益瓜分即将来袭,追谥建国功臣只不过是其前奏,可以猜测,如果不是因为亡国打断了这一进程,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多追谥。

          比起来,孙吴谥号为什么如此难得更不好解释,想来想去,只能以史书失载为理由了。首先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孙吴得谥五人中,张昭、顾雍、陆逊、陆抗皆是顶级重臣,但张昭子张承却是个不太重要的角色,这提示了孙吴予谥标准并不高的可能。其次三国志中孙权的庙号也是付之阙如的,但孙权并不是没有庙号,建康实录中记载孙权庙号太祖,建康实录对孙吴史实记载的可靠性有多处印证乃至考古成果支持,可见三国志乃至裴注对孙吴典制确实也有所缺漏。

          那么最后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五个人被记载下来了?这五人分为三家,很巧的是,这三家都与张温有联系。张温出仕的时候,曾得张昭知遇;张温二妹,是顾雍的儿媳妇;而张温的弟媳,是陆绩的女儿,陆逊的族妹。这就涉及张温那段有名的公案了:

          吴之创基,邵为首相,史无其传,窃常怪之,尝问刘声叔。声叔,博物君子也,云:“推其名位,自应立传。项竣、丁孚时已有注记,此云与张惠恕不能。后韦氏作史,盖惠恕之党,故不见书。”

          张温能以私怨直接在史书中抹杀孙吴首任丞相,那么在谥号上做点手脚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嘛——当然,我不是很认真地这么解释。

          通宝推:kiyohide,三笑,桥上,老老狐狸,环宇7504,李根,
          • 家园 擦,某些人果然不能得罪

            • 家园 似乎是索贿未成

              记得以前在哪里看过的,说是张温向传主后人索贿,给钱多的就增加溢美之词,遮掩丑事。孙邵后人严辞拒绝,分文不给。张温怀恨在心,干脆不给孙邵立传,让你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狠毒啊,比立传说坏话还狠。

              吴书里有些人的传记特别详细,屁大点功绩都要罗列出来,我很怀疑就是其后人使足了钱。比如贺齐。

              • 家园 这个是你记错了

                被传说“向传主后人索贿”的是陈寿......这个也早就有人辩驳过

                • 家园 谢纠正
                • 家园 但的确有孙邵传记简略是和张温有关的说法

                  明摆着这是把责任往失势死人身上推的好办法。连韦昭也因此被牵涉成为张温党羽,张温死的时候韦昭才20多岁,韦昭要是张温党羽,孙权脑子进水了才会让他去辅佐太子。

                  • 家园 这个也未必不可能

                    张温(193-230),吴郡人

                    韦昭(204-273),吴郡云阳人,两人是大同乡,而且,张温曾经担任选曹尚书

                    韦昭曾经得到张温的推荐和提拔,并非不可能

                    但是,韦昭版吴书......离张温案的时间太长了,硬要联系到一起,太牵强了

                    • 家园 还有就是我前面提到的

                      孙权对张温是恨之入骨了,在诏书里头用尽了各种恶毒语言,韦昭要是和张温有啥亲密关系,孙权在世期间是别指望升官的,可是韦昭在孙权生前就服侍太子孙和,除非孙权是糊涂了,否则这只能说明韦昭和张温即使有关系,也只是泛泛之交,谈不上什么心腹,更不会为此隐晦。

                    • 家园 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部分主要就是基于韦昭的吴书

                      作为能够自己出力搜罗蜀汉资料的陈寿而言,孙邵没有传记的原因只能从吴国这方面材料缺失来解释。更反常的还是裴松之注的吴录孙邵传里头仅仅提到张温暨艳弹劾他,却没有讲明弹劾理由,甚至连简略的传言都没有,作为丞相级别的官员这是很不合情理的。

                      • 家园 是的,完全不合史家笔法

                        按,汉朝制度,三公任、免、卒官都有说明.....孙邵居然悄无声息的,实在奇怪

                        又,讲韦昭因为张温的关系故意抹杀孙邵的事迹的,是《志林》,晋太学博士环济作

                        环济还作有:《吴纪》九卷,《帝王·要略》十二卷,记载了历代帝王及天官、地理、丧服等。

                        其余信息不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