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一)

      八佾篇第三

      学而重点讲忠孝,为政重点讲信,八佾重点讲礼。

      这里面礼的含义就比较复杂,既是周礼的典籍制度,也包括礼仪的施行,也包括对礼的态度等等。我们要是简单通俗地理解,礼就是对万事万物的内心的尊、敬以及其外在的表达。

      忍受还是忍心?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季孙氏咱们前面说过了,鲁国的权臣,在鲁国想干嘛干嘛。这次季氏僭礼在自己家里排演八佾,孔子痛心疾首。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才能用这种仪式。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这家伙竟然越了两级。

      孔子评论这件事说,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违背周礼)的事情是不可以容忍的!”

      我认为这段话的句读应该是: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这里的忍,不是忍心的人,是容忍的忍。因为如果是忍心的话,那孔子的意思岂不是“季氏这是要犯上作乱的节奏啊!”。事实上,季氏也没灭了鲁国国君取而代之,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应当和上一篇最后一句话连在一起来理解,这个忍心,是责备其他士大夫等人的。恰是因为他们“见义不为”,没人去规劝季孙氏不要僭礼演舞,孔子才大骂“这种事情你们都看得下去,你们还有没有底线了?” 这里表明,孔子是想要用舆论的力量来维护周礼。

      【原文】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雍》是《诗经·周颂》中的一篇,是当年周武王祭祀周文王时唱的歌。

      这句话跟上一小节内容一致,都是说孔子对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的反对态度,最后的反问,也是责备的口气。“三桓”这三家在家祭祖结束的时候让乐工唱诗竟然唱的是《雍》。孔子说:“诸侯助祭,天子庄严肃穆地主祭,这样的诗歌,难道应该从这三家的庙堂听到吗”?

      其实也还是在责备人们“见义不为”,引用这两句诗,是暗讽“三桓”家算哪颗葱啊,他们在家里僭礼唱诗,怎么就没有人劝阻和反对呢。所以最后孔子也没法子了,只能哀叹。那么三桓到底算哪棵葱呢?人家也是周天子的后代,我怀疑三桓的做法对于后世皇家无父子兄弟、卧榻旁岂容非他人酣睡思想的合理性影响深远。

      【原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礼对他怎么会有约束力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乐怎么能够教化他呢?”

      乐在古代是礼的重要部分。礼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有别”。

      所以八佾的内容中,既有礼的内容,也有乐的内容。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

      萝卜蹲的最后一位

      【原文】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罗卜蹲最后轮到了一个咸吃罗卜淡操心的路人甲。路人甲问孔子,(说起政事来你啥都明白),那你怎么不去亲自从政(当官)呢?可能说这话的人有点儿小坏,大概是在孔子教他们为政的道理的时候拿话堵孔子的。

      当然也可能是学生某太佩服老师,认为老师这样的人,就该去从政么,怎么没去呢?想让老师解释一下啥原因。

      孔子回答说:“《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我教你们这些,你们再把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在参与政事啊,难道只有我亲自当官才算是从政吗?

      孔子这话的思想高度是相当有的。从政的目的是为了山河有治,国泰民安。那么只要做于此有利的事,都是在参与国家治理呀,不一定非得自己当官才算嘛。如果非要自己当管才算,那恐怕所要求也只是一人之私罢了。现在的人考公务员,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谋求权利或者最低也是谋个饭碗。至于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也不是非做公务员不可嘛!

      每次看孔夫子的这句回答我都会瞬间忆起当年革命派的调门:“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借古喻今,提倡人人干好本职工作,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如果真的人人都做到了,岂不就是天下大同!

      这段话以前看翻译总觉不顺。后来我自己带入孔子授课的场景,才明白其全部含义。孔子说这话是在授课时,并且讲课的把内容就是关于孝悌和从政的。课堂上某个同学提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去从政?那才是参与国家治理的方法呀!孔子回答说,小子,你太片面啦。我教你们这些人如何从政,就比如教你们尚书说的孝悌的道理,你们以后从政的时候用于教化百姓,这不也是间接地从政了吗?难道只有亲自做官才算是从政嘛?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这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从政的人说话必须要算数。当官的人,很可能言出法随,所以说话一定要谨慎,说过了也必须算数。那时候文化不普及,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也没接受过专门的而教育,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就是停留在口头的解释上。当官的说话要是一天一个样,那老百姓就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所以,当政的人说话一定要有信。

      孔子说:“如果一个从政的人说话不算数,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才能得到他的认可。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车子可要怎么走呢?”

      这里的輗和軏,都是车子的关键部件,所起的作用跟现在汽车的方向盘差不多。大家试想一个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怎么开呢?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这一小节的信是取信于民之意。讲从政的人说话要算数。只有从政的人说话算数,老百姓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这里的信,和个人的品德的那个信有所区别。看了几个版本的翻译,都没有把为政里的这句话和施政联系起来,所以那些解释但看倒没什么,放在为政里,总让人感觉差点什么。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里子张问孔子:三百年后的政治制度(包括礼仪制度)老师您能够想像得到吗?孔子回答说:(往上追溯),殷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罢了,可以推演知道。周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罢了,我们可以推演知道。将来某个王朝替代了周朝,其政治制度随历经百世,也不过就是在周朝制度上有所增减罢了,是可以推演出来的。

      古时三十年为一世。那时候传说的沧海桑田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村里面年纪特别大的人看见家门口的大河几经改道,或者是大湖边上几次干涸又几次被水淹没。没啥稀奇的,洞庭湖边上的村里人也见过好几次了。只不过当年口口相传下来变成了神话,再加上人们对于沧海的理解是大海,又真的有史前海平面上升的造山运动,所以就更加玄乎了。我认为所谓的沧海就是北京人说的前海后海什刹海的海。

      再回来解读这段话的含义。这段话表明孔子对政治制度演变的理解。孔子认为,历史是有传承的。现在的制度是以前制度演变而来的,那么将来的政治制度也是从现有政治制度演变产生的。所以,将来的事情也可以略知一二。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他不是反对所有的变革,他反对的是人们开始不遵从周礼,而不是对周礼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革。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段话放在这里看似没头没脑的,其实不是的。这句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认为这一小节是应当放在下一章里的。因为祭祀是礼的范畴。而下一篇《八佾》讲的就是礼。

      孔子说:祭拜不是自己该去祭祀的神灵,就是谄媚。作为君子,看见别人这种行为(谮礼)却没有站在道义的立场上去规劝,就是没有“勇”。那么这段话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这段话说的是下一章里面的“季氏旅于泰山”这件事,或至少是类似的权臣谮礼祭拜。非其鬼,说的是非是按照周礼能够祭拜的神灵。谄也,是说这种行为是谄媚神灵妄图得到神灵的护佑。妄图得到神灵的护佑,但得之不以其道。

      见义不为,无勇也。该做的没有去做,就是懦夫、胆小鬼。

      这是在骂包括冉有在内的一干人等。知道了却不去规劝(这是君子按照周礼该做的事情),是一群只知自保的懦夫,没有维护“礼”的勇气。

      至于现行本把“其鬼”解释成某祖先,那往下,就没法说了。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九)

      【原文】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公正的人提拔起来去规范约束那些处事不公不正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统治了;把处事不公不正的人提拔了起来,把本来可以处事政治公正的人都带坏了,老百姓就不愿服从统治了。”

      这段话是孔子评说君主的为政方法。君主为政,最重要的事是选人。君主为政,不可能时时事事亲历亲为,那么君主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自己统治的代言人,并且要层层往下选。天子居中,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那么众星的选择是为重中之重。君主也是一样,要想维护一个良好的统治秩序,也就是鲁哀公问的民皆服之,做到近者乐远者来,那就是要重视选择官员。

      官员的选拔原则,便是举直错诸枉。

      现在通行本都把错解为措,据说是某位大儒考证出来的,我觉得那就是瞎考。

      根本不用引经据典,孔子诛杀少正卯就是“错”。论语书中也自有解释,举止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使枉者直,那就不是光把小人摆在一边了。是要让直者的行为修正和规范枉者的行为。荀子“蒿生麻中,不扶自直”用来注解这句话才是最恰当的。这里的错,就是取其引申义,规范修正的意思。

      反过来举枉错诸直,小人当道,直者受排挤,可能有些直者也就同流合污了。恰似“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果是这样,老百姓如何能服从统治,官逼民反的节奏么。

      所以说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大智慧还在于洞悉维护统治秩序的关键所在。

      【原文】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几节好像是从子张开始,大家轮流来问孔子为政该怎么做。我们知道这些对话肯定不是排队时发生的,是因为他们阐述的是一个共同的话题。这里季康子上场。前面是子张问,子张问完鲁鲁哀公问,鲁哀公问完季康子问。整个一罗卜蹲!

      季康子问:“让老百姓都对官员尊敬,忠心耿耿且好好干活,要怎样才能做到?”

      季康子是鲁哀公时期最有权势的人,姓季孙名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估计那时候谁要是敢提倡减肥,准给季康子抓去杀头!

      按说季康子作为政府官员,自然要问怎样才会让老百姓内心敬服好好干活。

      孔子回答鲁哀公的政治手段是好好选官。被选出来的官员来问,答案自然不会一样。孔子回答说,如果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态度恭敬;用孝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上级,用慈的态度对待老百姓,百姓就会态度忠诚;选拔擅长做事的人去教不会做事的人,百姓就会努力好好干活了。

      这段话详解就是孔子告诉季康子,要想达到你说的目的,第一,官员们自己在接触老百姓的时候内心要庄严,态度要庄重。内心不庄严,态度必然轻佻,一个人自己都没拿自己当回事,也不把老百姓当回事,老百姓自然也不会从心底里尊敬这个人了。第二,官员们要引导老百姓孝慈,且要用慈爱的态度对待老百姓。这样老百姓自然就忠诚了。孔子提倡以德治天下,官员就该做好“对上忠孝,对下慈爱” 的榜样。因为前文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犯上作乱便维护了统治秩序的和谐,也就是忠了。那么第三呢,就是选拔擅长做事的人去教会那些不会做事的人,这样就人人都努力干活了。

      【原文】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罗卜蹲最后轮到了一个咸吃罗卜淡操心的路人甲。路人甲问孔子,(说起政事来你啥都明白),那你怎么不去亲自从政(当官)呢?可能说这话的人有点儿小坏,大概是在孔子教他们为政的道理的时候拿话堵孔子的。

      当然也可能是学生某太佩服老师,认为老师这样的人,就该去从政么,怎么没去呢?想让老师解释一下啥原因。

      孔子回答说:“《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我教你们这些,你们再把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在参与政事啊,难道只有我亲自当官才算是从政吗?

      孔子这话的思想高度是相当有的。从政的目的是为了山河有治,国泰民安。那么只要做于此有利的事,都是在参与国家治理呀,不一定非得自己当官才算嘛。如果非要自己当官才算,那恐怕所要求也只是一人之私罢了。

      现在的人考公务员,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谋求权利或者最低也是谋个饭碗。至于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也不是非做公务员不可嘛!

      每次看孔夫子的这句回答我都会瞬间忆起当年革命派的调门:“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借古喻今,提倡人人干好本职工作,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如果真的人人都做到了,岂不就是天下大同!

      这段话以前看翻译总觉不顺。后来我自己带入孔子授课的场景,才明白其全部含义。孔子说这话是在授课时,并且讲课的把内容就是关于孝悌和从政的。课堂上某个同学提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去从政?那才是参与国家治理的方法呀!孔子回答说,小子,你太片面啦。我教你们这些人如何从政,就比如教你们《尚书》说的孝悌的道理,你们以后从政的时候用于教化百姓,这不也是间接地从政了吗?难道只有亲自做官才算是从政嘛?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八)

      君子做官的秘诀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小节讲的是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道却不加思考地去运用就会迷惘,不在学道的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危险。

      学,不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学,是前面讲过的学道的学。学道,不是学过就完了,学了就要运用,那么在运用道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规范的时候,要认真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具体的现实状况下,我该怎么做才更符合道?是机械地照做,还是辩证分析后再做。这就是思的作用。

      如果不思靠机械照搬,就会觉得怎么我照着道的要求去做了呀,怎么还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呢?就会迷惘。其实,这个迷惘,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解决。

      那么,思是在道的基础上思考。没有学道习道,单纯地去思考,孔子说,那就危险了,为什么危险呢?因为没有理论作指导的实践就是蛮干瞎干,很有可能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后患无穷。不以其道行之,不知其可也。

      不学道,就不会走正道。不走正道还瞎琢磨,险过“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所以下一小节直接说出思而不学的坏处,那就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通行本译文是这样的。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这是机械的文字翻译。

      【原文】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句承接上句。思而不学则殆。光思考不去依从道,也就是不遵循客观事实或者客观规律就危险了。怎么危险了?这句话是举例子:那就比如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什么是攻乎异端呢?就是看事情不走中道,不按照常理去考虑,偏要剑走偏锋,与众不同。异端,还不是两端,是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孔子说,这是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要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呢?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学道,或者学道没有学好。没有学或者没学好,什么事情不去细究物理,自家瞎琢磨,真是有害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为啥不语怪力乱神?因为这是异端,不符合正道。不是一个有序的自然界和社会要认真对待的东西。

      至于说有的书解释为“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那是瞎解。

      再接下来,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

      【原文】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里,子路出场。子路也是孔子非常喜欢的一个学生。和子贡差不多,孔夫子也经常不留面子地训他。

      孔子跟子路说什么了呢?好比书接上节,告诫大家不要走偏门,然后特意点名问子路:“由啊,我告诫你的话,你真的知道(听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也是一种智慧呀!”

      如此说来,孔子几千年前就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凡事不弄虚作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个不丢人,不知道还楞充啥都知道,那才叫丢人呢。后文“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也是强调这种实事求是的做事原则。

      这三小节是讲一个从政的人,一定要学习大道,既不能学了不知道变通,也不能光讲变通不走正道。考虑问题要站在中正的立场上,不能走歪门邪道。最后还强调从政的人一定要讲求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然后下文再进一步讲解,一个从政的人,如果不知怎么办。

      【原文】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后来官做得还挺大。这里接上文继续解说一个从政的人该怎么做事。

      这里我们还原一下师生问答的场景。

      子张问:老师,教教我们该怎么做官呗?(别光教我们如何做君子,具体的业务也教些)

      孔子也主张学以致用,所以并不排斥教别人怎么做事。不过这里的教,还是理论指导层面的。

      孔子回答说:(当官很容易啊!)遇事多听听别人怎么说(有疑问多听听人家解释)疑问就少了。剩下还搞不明白的就尽量少说自己的意见,这样一般就不会犯错误;要做事就多看看别人同样(或者相似的事情)是怎么做的(不会做就照猫画虎)做错事的风险就少了。剩下还不会做的就尽量谨慎少做,这样一般就不会后悔了。说话不犯错,做事少后悔,做官的道理都在这里了。

      这一小节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先要内心承认自己不知道,不会干,然后要多听多看,这就是君子的为政之道。要是不肯承认自己不懂不会,那自然啥也学不到。盖着盖子的瓶子是倒不进水的。

      孔子自己是非常愿意做官的,所以《论语》中处处宣扬“学而优则仕”。虽然,他也会赞美隐士的高洁,但对于出仕且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也一样不吝溢美之词。所以这就像网上说的,最矛盾的励志便是一边颂扬积极成功,一边又说“平淡是真”。

      至于怎么样才好,我估计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无法波澜壮阔,所以只好甘于平淡。自己骗自己罢了。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还是要对社会有贡献。

      上节子张问君子如何为政,紧接着就是君主问如何为政。

      通宝推:脊梁硬,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七)

      得见君子,云胡不喜?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

      这段话很好理解,孔子说:“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是论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含义可以自行百度。君子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好各种政务,对外能够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为好的统治者要能够通观全局、领导全局。当然这种思想在今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求今天的领导者最好是具有某一方面的专才然后再统领全局。

      孔子主张君子治国。因此这一小节以下,说的是君子的行为模式。

      君子不器,这里是一种劝诫。孔子告诉学生们没必要非得在某方面做的特别突出。因为作为君子,追求的不是某方面的突出成就,那时候基本不存在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原始落后,那时候孔子说的不器,是让学生不要为了学君子六艺而荒废了学道的意思。

      学六艺是为了学道,为的小道通大道,不能为了小道忘记了学习大道。乐学得再好有什么用呢?又不是为了成为乐师,御学得再好,也不是为了去赶车谋生。这也是孔子反对樊迟想学稼的原因。学得再好难道自己去种地吗?自己种地能管几个人的温饱?如果学道学好了,能够领导民众好好去种地,不是比自己亲自去种地有意义得多?

      当然我们得明白,当年是不提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所以当是时,孔子说“君子不器”让学生们抓大放小,是没有错的。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来问孔子:老师,怎么做一个君子呀,您看我行吗?孔子看了看子贡,说,子贡啊,做君子呢,也不难。比如你,先把自己说过要做的事情做掉了,然后让大家愿意跟从你就行了!

      孔子教学生,向来是针对不同的人答不同的话。比如一样问孝,针对不同的人答案就不一样。这里子贡问君子,孔子这样回答其实是教训子贡,你小子爱说大话的毛病最好改了。同样问君子,后文司马牛问的时候孔子就说君子不忧不惧。这是在劝司马牛,因为那个学生有点儿多愁善感。所以要劝。子贡这家伙傲气得狠,骂着也方便,所以,《论语》通篇孔子对子贡的态度都是吹胡子瞪眼,只有子贡问友的时候孔子才用了劝说的口气。因为这方面,子贡有点儿瞎讲义气。

      通常这句话都被翻译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我觉得这是勉强凑字。按照翻译的语意,这句话的表述应该是“先行其志而后言之”。君子先做后说,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句话说的是“其言”,按语意是话已经先说出口了。先行其言,指的是先照自己说过的话去做,是“言而习之”的意思。曾子三省自己“传不习乎”也是在反省自己说过的话自己有没有先做到。“而后从之”,是先行其言之后使大家跟从的意思。南怀瑾老先生《论语别裁》里对后从之的解释就是而后大家才会跟从。

      这话在现代职场上尤其有指导意义。小到言谈举止,大到廉洁奉公,一个领导者,如果要求下属做到的事,自己一定先做到。自己做到了,其身正,就会不令而行。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紧接上文,进一步解说君子的行为模式。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周与比,按照字面翻译是和群与勾结。我觉得周还有无差别对待的意思,而比相对于周,就是有选择地对待。

      君子是无差别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该和谁打交道就和谁打交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与人交往的行为符合“礼”且不谋求个人的额外利益。小人专门喜欢和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打交道,也就是勾结。君子是不会和他们勾结的,所以小人想周也周不成。

      后人总结君子之交淡如水,其淡如水才复合大道。小人之交如醴酪,如醴酪小人才孜孜以求。可见君子与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求道,一求利。做事的出发点就开始不同。所以才会有成语叫分道扬镳。

      所以我们周围可能有一些人,看起来总是对人没什么热情,淡淡的,但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说句到家的话,他对你不好说明他对你无所求。而你若对他有所求他也无私地帮助了你,那这个人就接近于君子了。这样的人,反而可靠。

      平日甜言蜜语与你交往的人,很可能—咱不能说全部哈—是为了谋求你给他提供某些方面的便利,而这个便利,很可能是窗口上得不到的。那他究竟是为你好呢还是为自己好呢?是不是还留着过年就需要个人自己去判断了。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六)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里开始,颜回出场。颜回,字子渊,小孔子30岁,鲁国人,孔子的最得意门生,貌似没有之一 。颜回和子贡差不多大,比曾子、子夏等大了十来岁,所以你看子贡和颜回对孔子的评价在论语里他们能说的话别人就讲不出来。

      颜回智商情商双高,可惜慧极必伤。

      这一小节,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讲了一天也不见他提出疑问,或则提点反对意见,看起来好像很笨的样子。等他退下之后,我观察思考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都能理解并尽力照着做,颜回不笨呐。”

      从此节以下3节,是孔子作为老师的一些感慨。

      这一节是说自己作为老师,愿意从多方面听取学生的意见。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他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也就是我们说的思想碰撞。

      孔子感慨道:颜回这个家伙,从来啥也不说。不过还好,我私下观察一下发现他这是对我讲学的全面的肯定,不仅肯定,还能够发扬光大。

      虽然后面对颜回给予了肯定,但是这句话,其实是在发牢骚。

      我当老师有体会,课堂上一群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吭气,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就是乖乖滴你说啥就是啥,那样的课,上得让人想死。

      所以领导开会要积极表态,积极发言,或者至少要有表情有回应。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上一小节孔子说“回也不愚”。他怎么看出来的呢?这一节就说了三句看相秘诀。

      人人都能学会算命。只要学会用这三点去看人,就可以变有道高人了。因为早几千年孔夫子就说过了:“(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的方法,考察他到底要个什么结果,这样看去,一个人能往哪里隐藏呢?一个人能往哪里隐藏呢?”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而探照灯下,谁能隐藏得了真实的自己呢?

      所以,所做事情的出发点,立场。 所由,做事所用的方法途径。所安:安于什么结果。也就是前面心理学的那个行为三段论。动机过程和结果。所以我总跟学生强调一定要把这个三段论内化于心,什么人什么事用这个去框就好了。

      知乎上有人立帖:射雕英雄传如果以杨康的视角,写本小说会是怎么样?

      我回帖:没啥,不过是一个内心极端自私的人看世界罢了!杨康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常人看起来是坏人也无奈,那是因为常人连受他迫害的资格都没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杨康做的事情,表面是无可奈何,实质上所有的行为只有一个出发点:自私。

      结果有好几个人回复我说人都是自私的,一个网友甚至说你要杨康杀完颜康,还不是自私。

      于是我写了个回帖:

      人性层面的自私是不能否认的,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道德层面的自私。

      杨康做事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且是损人利己,所以我们要批判。如果杨康为了养父的利益杀了郭靖,我们说他是坏人,这才是基于立场的判断,但杨康显然不是。

      能跟杨康作对照的悲剧人物也不是没有,金庸笔下的萧峰便是。我们说萧峰是英雄,因为萧峰所做的一切,除了立场和我们契合以外,他做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别人,或者为了信仰。

      道德之所以谴责自私,是因为作为人,别人不自私才能成全我们的自私。这就是人性的自私!那么作为社会人,我自己做不到大公无私,但我敬仰能够为他人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英雄!

      这里我没有大段地写,也是没有那个功夫,另外我觉得说这么多应该可以了。其实还可以再写好大一段:

      人作为社会人,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改造自己来适应社会。用道德的自私来约束人不能损人利己也是改造人性的自私。如果只有人性的自私,那人的世界和动物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要学习和劳动,这是强迫自己与人合作,就是社会性,如果单讲人性,谁要去学习?谁愿意去劳动呢?都不学习劳动,又怎么能建立起现代的工业文明?单为了活下去,动物也没有都灭绝嘛,比如动物园的动物,除了没有自由,其他都好,但那显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所以看一个人做什么,要先看他的行为动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了某个小团体服务?是为了某个人服务?还是就是为了自己?

      举个政治正确的例子。比如同样是贪污受贿,某些人做了是为自己就贪财,所以下场被抓住了都不怎么妙,但是某某某就没关系,为毛?因为人家是为了安皇上的心,是告诉你看我,也就这点子出息,没有觊觎皇位的野心。甚至我贪财好色就是为了自污,大家对我口碑这么不好,我哪还有脸去争皇位?谁会傻到跟我一起干?所以您就放心吧。这样,怎么贪财好色都没关系,贪的好,贪的妙,皇上喜欢哈哈哈!

      这也是动机不同的区别。

      看一个做事的动机一般用来区分好人坏人。比如同样是砍掉人一条胳膊,坏人砍人胳膊是伤害,医生砍人胳膊是救命。如果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好,那我们一般判定他是个好人,如果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坏,那我们一般判定这个人是个坏人。

      要是说坏人做坏事结果有了好的结果,那功劳也不顶不了多少罪。比如说,一个人要把一个傻子推下山崖摔死,傻子在生死一瞬间忽然头脑清明了,没摔死反而摔聪明了。那能说这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吗?阴差阳错而已,坏人还是坏人,傻子的家人可能会饶恕坏人的罪过,但绝不会当做恩人来敬仰。

      穿越小说里讲宅斗有一种方法叫做“养废”。就是说管家的女主人对原配子女或者庶出子女非常好,绝对的娇生惯养,然后就给养成了大少爷大小姐,全不成人。那从行为过程上看绝对是好的,但因为动机和结果是坏的,所以也是坏的。

      再有,动机可能是一样的,看行为过程也能看出一个人到底是什么人。比如说人人都想赚钱,都想要成功。孔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就是有道德修养的圣人。如果普通人通过劳动,靠多能鄙事去赚钱,按照现在的道德观念,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那么即便是动机没有问题,因为形式的手段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也是不对的。这样的人,也算不得好人。如果我们能看出一个人做事不择手段,那还是远离为妙,因为你很有可能成为他人追求成功的牺牲品。

      最后说结果的问题。现在讲结果导向和我们这里的所说的结果还是有区别的。现在的结果导向是和目标任务相结合的。而孔子这里的“察其所安”,更多是说看一个人安于什么现状,也就是一个做事要求的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的结果。这里一般指大目标。一个人的所求有甚于温饱,那就是这个人不会安于自己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所安。这是圣人之所安。有的人追求高官厚禄,娇妻美妾,这也是所安。再有的人追求学问的境界,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是所安。所以看一点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也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这三个点就跟三维立体图像一样,认真看没有看不清一个人的。孔夫子早就教人怎么看人了。所谓的知人知面不知心,那是自己愿意被他人蒙蔽。自己识人不清,怪不得别人。

      这个我曾经写文告诫小女生怎么挑男朋友,当然,交男朋友是打算升级为老公的。

      首先你要看男朋友和你交往的动机是爱你还是爱他自己,或者说他是为了爱他自己才爱你的。

      一个女孩子去调查男朋友的背景资料,结果据说男孩子以对方不信任自己为由提出要分手。网上许多人竟然会说就是啊,信任一个人就不该去调查他,这个男孩子一定很受伤提出分手那个女孩活该。

      我呵呵呵!分手最好!我要是那个女孩,条件再好我也不要。就为了他这句话就说明人家根本不爱她。

      人家爱的是自己谈恋爱时高高在上的感觉。条件好嘛。自然高高在上。如果是那个男孩子背景有假造,那更不值得信任,估计也说不出那种话,除非脸皮厚到被戳穿了还以我“还不是因为怕失去你才不敢实话实说的”的这种被害者的心态来辩解。总而言之,这样的人,能离多远离多远。

      要是我,还不当场发飙:老娘市场上买棵葱都要从头到尾看看市场上哪颗葱又便宜又水灵,要把自己嫁了还不好好看看自己到底要嫁的是什么人?你发的哪门子疯?调查你说明我谨慎,调查你说明我跟你是认真的。你贷款买房子银行查你征信你怎么不觉得受伤?你要是真爱我,为什么不从我的角度考虑考虑这件事?你还提出分手,太好了,再见,永远不见!

      被调查的男孩子如果是真爱一个女孩儿,首先就会想到她是为了和我结婚啊,是认真的,我女朋友真谨慎啊,我好爱她。以后我也不担心她会被谁骗。

      反过来如果觉得受伤,那只能说明在这个男孩子的观念中,两个人并不平等。市场上的大葱只有被挑拣的义务,哪有挑选买主的资格?

      其次看过程。男女交往的过程是他尽量不给你添麻烦尽量爱护关心你还是经常挑剔你不够温柔体贴,挑剔你给他添了麻烦,没面子等等。这样的人,条件再好也放弃吧,如果结婚的话,受罪的日子在后头呢。

      最后看结果,追你追到手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是否还顾及你的感受,是他完成了一项任务还是他才得到了关心你照顾的你的法定权利。

      以上这些,都是可以从日常的言谈举止自然流露出来的。

      如果这样还不能正确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对你好,那只能说明一个女孩子眼睛看了没看见,耳朵听了没听见。

      职场也一样。

      只要从这三方面去看,任谁都是火眼金睛。领导批评你,动机是为了帮助你还是为了找茬骂人?这个只要分辨一下领导在批评的过程中,是一边批评,一边帮你想办法改正错误还是一味狂骂到底。

      作为领导者更要首先学会判断下属工作的动机。做基本的判断可以像邹忌那样分析分析,是私我也?畏我也?还是有求于我也?在具体工作中也可以具体到是为了温饱混饭吃?为了出人头地?还是为了做一番事业?

      一个领袖人物,一定有识人之能。不能分辨追随者是忠于自己还是忠于自己的信仰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领袖。

      下属在领导者面前表现工作态度积极,是真的积极努力工作还是仅仅为了给我留下好印象?若一下子看不清就去看一个人做事的过程和所要达到的结果。比如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抱怨说自己非常辛苦却没有得到领导的表扬,那很明显,这个人“所安”的不是把工作做好,他真正想要的是领导的“看见”。

      所以要了解一个人,不用学会看相算命。只要认真地看他做事的动机、过程和对待结果的态度就可以全面了解一个人了。再高明的伪装都会被视作透明。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这一小节承接上文。

      上文说怎么去判断一个人会如何如何,这一小节说的是怎么预测一件事的发展和结局。

      “温故而知新”通常被解释成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于是这句话变成了一种值得推广的学习方法,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所推崇。因为人们学习新知识一般都是建立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通行本的翻译是这样的: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样解也不算错,因为古为今用有时候就是会错了意。但那也没关系,只要解出来的道理能够对今人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就好了。

      不过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当时可不是在说一种学习方法。因为后文接“可以为师矣”,所以“温故而知新”说的是一种能力,一种对事物发生发展结果的总结分析判断能力。

      老子说“足不出户知天下”被批判是唯心主义。如果咱们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句话,也许老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说的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那也解得通。所以我认为孔子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回想一下过去所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就会知道(猜到)现在发生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局。

      也是进一步引申前面的算命方法。如果事件发生了,推动事件发生的人的动机与以前发生的类似的事件相同,那么当然可以推断出未来该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结局。不是说历史惊人的相似么,温故而知新就是了解历史就可以预知未来。

      可以为师矣,能有这本领,并且能把这种本领教给学生,那当然够格做老师了。

      不过按照我上面的解释,把这句话理解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温故”可以作为“知新”的老师,也还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看人,学会了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才可以为政。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五)

      父与子

      【原文】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是鲁国三大家之一的家长。据说其爸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既然是向孔子学礼,孔子的这个答案也是从礼的角度来回答的。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孝要怎么做,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孔子极其重视孝,因为孝父子关系或者说家庭关系是当时社会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要想社会有序,就要人们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父子之间,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就是“孝行”。而“孝”本身,是一种原则,与此对应的具体行为规范便由“礼”来规范。所以后世以经代法,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甚至到了“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该上“绞刑架”的高度。

      但从最初来说,比如孔子这里讲孝,就说孝只要符合礼就好了,不要对儿女要求太高。

      看到这里大家会发现我这里的解释,讲孝的立场变了。前面讲孝,包括后面讲孝,都是说子女应当对父母怎么样。而到了孟懿子问孝,孔子调门变了:你的子孙对你尽到了礼便是孝了,意即也不要要求太多。

      这里可以看出来什么叫因材施教了。孔子绝不是个老学究,他为人处世非常通达。因为通达所以幽默,论语中常有调侃的言语。

      这里孟懿子问孝,显然不是问对父母如何能够做到孝,而是从父亲的角度问我儿子对我怎样才算是孝。于是孔子这里给了答案。孟懿子明白了,也就不再问了。到是后面孔子跟要学种地的那个范小子显摆自己,范小子太笨,孔子自己就又解释了两句:“做儿子的对父亲,生前以礼事之,死后以礼葬之,过后以礼祭之”能做到这些,当爹的也就该知足了。”

      大家该知道,古代的礼,包含的内容繁杂,别说去做了,看着礼记就让人头晕,倘是参加个那个时代的葬礼祭礼,估计现代人十有八九都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因为,反正那时候也没什么大事儿,隆重的仪式代表着内心的重视,所以,周礼繁复,果然郁郁乎!

      我所以要这么解释这一段,是因为这一段和下文只有这么解释才解得通。为毛?因为下面那个儿子也来问孝了。

      【原文】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史记有载这个儿子还是能干的呢。(没准儿想要提前夺权),否则他爹来找孔子问我儿子怎么对我才算孝顺,孔子也不会答“无违” 。那话也是在告诉孟懿子要用礼来约束儿子,自己先要做个守礼的模范。再说按礼制,继承人也是孟武伯,孟懿子自己守礼,也就意味着孟武伯的继承权不会受到侵害,这样一来,孟武伯也就没有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前夺权了。

      好了,这回儿子亲自上门来问什么是孝了。孔子看看这个儿子,也还蛮好的么,是个讲“礼”的好孩子,要不怎么也来问什么是“孝”呢。于是就告诫他:“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于“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据说历来有三个翻译版本“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要我看,这三个版本都是瞎解。孔子在这里耍了个滑头,没直说你要怎么做,而是说“你呀,只要好好忧心(想想)你父母害怕担心的事情就好了。”这里的疾,并不是疾病的意思,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疾,这里以动词代指名词。

      一个权倾天下的大家长,一个是未来的继承人,他爹的保健医生一大群,哪里用的着煞有介事地去担心他爹的疾病?或者他爹健康着呢。假设有病,也是心病。至于是啥病,那做儿子的应该心知肚明。于是孔子就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你爹担心啥你还不知道吗?让你爹省省心,就是你的“孝”了。

      或者退一步说,这样的世家公子是要继承家业的。人家是政治人物,未来是要治国平天下的,所以孔子的话也可以理解为你关心下你爹都忧心些什么看能不能帮助解决解决也算是孝顺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里的疾绝不是疾病的意思。

      到底谁在做犬马

      【原文】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孝,孔子用恰当的比喻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子游来问如何做是“孝”。孔子说,现在人所说的孝,以为做到能奉养父母就算做到了呢。那么,犬和马一样有给这些人父母干活呀,心里没有恭敬的态度和孝的自觉性,那么做人子女的和那些给人干活的犬和马有什么区别呢?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翻译历来有分歧。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和儿女奉养父母有相似之处;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把父母比作了被饲养的犬和马。

      我个人更认同第一种解释。因为孝讲的是对待父母要有“事”的态度。下对上为事,奉养是下对上。所以孔子这里说的现在的所谓孝,立场虽然不错,也是下对上,但心态还不够恭敬。没有感恩的心去奉养,爹妈养了你还不是跟养了小狗子一样?

      我们要明白,马牛羊,鸡犬豸,此六畜,人所饲。那时候养狗养马都是用来干活的,不是当宠物的。如果理解成上对下的“养”,那是把父母当牲口养?就是当宠物养也不合适啊。宠为下,得之则辱。所以孔子不能这么举例子,这就好比如果非要把人比作犬马,那也得儿子当,不能老子当。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会儿咱假定孔子的学生排队凑热闹。子游问完了子夏问。从这个对答里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子夏是个急脾气。所以孔夫子没客气地回他:先把你那难看的脸收起来就是孝了。

      这段译文其实是一段责备子夏的话,语气比跟子游说话难听得多。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高高兴兴为父母做事最难。仅仅是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先吃,这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为政的第5、6、7、8小节,都是孔子回答有关孝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因人而异,各层次甚至是具体到人的孝都是不一样的。但孝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愿意尊敬和奉养父母。也就是现在所提倡的,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态。没有内心的情感作支撑,单纯形式上的孝不是真正的孝。

      职场上也一样,要想表现的得对人尊重,内心就得有真正的尊重别人的情感。否则,自己再想表现好,别人也“看着不像”。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四)

      【原文】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夫子说,用官府的政策命令去规范百姓的行为,用刑罚去处罚违反法令的人,即便是百姓免于刑罚,内心却没有建立起自我约束的道德信念,即没有对违反法律法令的羞耻之心,只是害怕惩罚罢了。如果用道德(社会舆论、民间监督)去引导百姓的行为,用礼仪形式去约束和惩处违反道德的人,老百姓自己内心会自我反省(内于心)和约束自己不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形于外),(这样一来,统治秩序自然就有序了)。

      这里再强调一下,耻是个好词儿,知耻近乎勇!知耻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内心的自我反省,过能改,归于无。

      无耻才是个坏词儿,说明一个人三观不正,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而可耻,是外人看一个人不知道自我反省只好大家来帮吐吐吐沫的意思。

      这段话我最初看起来也和大家一样。再看再看,忽然发现孔夫子也是讲群众路线的么!

      你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些事是官府或者说是统治阶级要做的事情。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呢,是发动群众,利用群众的口口相传宣讲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利用群众舆论监督道德的实行。再引导群众重视各种礼仪规范,比如婚丧嫁娶的礼仪,接人待物的礼仪等等,这些事要是都做好了,岂不是天下大同?

      这个也不算是空想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休养生息的政策达到文景之治,岂不是正是孔子当年的“为政以德”的现实推演?

      只要没有外部军事压力,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只可惜,当年的外部环境不允许。所以孔子的失败,并不是他理论的失败,也不是他个人的失败,是他的理论太超前了,超前几百年,甚至超前几千年。

      本小节进一步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为政以德。并且利用了反证法。孙子兵法讲“上将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孔子也用了这种论证方法。上治“以德”,其下“以政”。也就是“攻心为上,刑罚次之”。

      治理老百姓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惩罚犯罪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个是根本。不教而诛谓之虐也是这个意思。

      你不能说制定法令不是为了惩罚犯法的人,但是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法律是告诉人们做事的底线在哪里,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就好了。主席曾说原子弹在发射架上的威力是最大的,也是这个道理。

      天下大治是没有人犯法,而想要没有人犯法,就要加强事前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就是德政。如果等人犯罪了抓起来,已经是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强调预防犯罪比打击犯罪更重要。

      在我看来,企业文件的建设就要从人的思想工作入手,要普遍提高人们的敬业精神才是正途。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人是需要的,但是能不动用尽量不要动用。不是人愿意遵守规章制度,而是人们压根就没有违背企业利益的意愿,那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才算合格。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把大家当成好人,利用吸引力法则,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领导者如果把员工想成思想境界高,那绝大多数员工便不好意思低给领导者看。

      据说有的企业从不规范员工迟到早退这些事,据说也办的挺好的!

      不过当然,大多数企业是不能比的,这和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关。

      我们国家治国向来是儒道法三管齐下。用前面那个心理学公式来讲解就是既在动机上做思想工作,也在过程中设置制度管理障碍,同时也一定要让违法的人承担后果。

      单独侧重于哪一个方面,都失之偏颇。不过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还是思想教育最省钱,性价比最好。

      如果侧重于严刑酷法,在企业就表现在用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员工,这么做的企业老板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觉得自己手下都是一群歪货,不狠管狠罚是不行的。最后,当然结果大家都预见到了:员工会用行动证明给你看,我们确实是一群歪货!

      越管越麻烦!

      人群什么时候都分三六九等。对绝大多数人,用做思想工作的方式让他们不想违反公司的纪律。对于觉悟较低的人,用制度去规范他们的行为,为违规设置障碍。对于不能教育的一群人,利用制度和规章惩处他们。这些都可以有,但是要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工作和改造工作。须知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改造才是。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夫子自述的自我成长之路。这个成长不是成功,是思想上的成长和各种反思。通常的翻译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这种翻译怎么说呢?话是说了,但是并没有把孔夫子阐述的思想变化的路径说清楚。或者说,这种解释的格局太小了。

      首先说15岁立志于学。上述的翻译说是学习。好吧,就算是学习,那么学与习的内容又是什么?现代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可那时候还没有这些科目嘛!这里的学,就是开篇的那个学。是学道,是探究世界普遍运行的规律,是研究社会人群和谐有序共存共荣的发展途径。并且要边学边习,才能有得,也就是要在实践中获得检验。

      三十而立,不是成家立业的立,不是自立的立,而是立志的立,站稳立场的立。三十岁了,通过自己的学与习,算是把志立住了。十五那年,是有志于学,能不能立住志,还是个未知数。这里有句俗话可以表达有志于学与立住志的区别: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三十而立,把志立住了,不漂移,不动摇,坚持到底不放弃。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的信仰。应该说这时的孔子已经享受到了探求真理的乐趣。因为这时候做什么怎么做,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四十不惑,便是三十以后立志守志,到了四十岁,不会被任何与自己追求志向不一致的言语或行为所迷惑。四十岁,已经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和金刚不坏之身。不惑,便是直接用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去判断别人的话,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不惑,便看得更真,不会被别人的语言行为干扰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我自己,三十岁开始真正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那时候只是信仰,还不能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和判断社会上的各色行为和各种舆论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真正是到了四十岁以后,读得懂毛选了,这时候再有人说各样的理论就不会再说:“也挺有道理的呀!” 。尤其是再看西方经济学理论书籍,马上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去批判。

      所以说做到不惑其实是非常难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人如果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价值观,便会觉得,人家说的这个也很有道理呀,哎呀,那个说法也不能说全错。我是不是太偏激了?我是不是要修正一下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迷惑。立场一旦坚定,对便是对,错便是错,在价值判断上不会摇摆不定,不会再有模棱两可的结论。网上似是而非的结论,有些人还同情某些坏蛋,这些大多是用人性去批判革命性。这就是立场不坚定,还没有达到不惑的境界。

      五十知天命。四十岁不会被人所迷惑,但对于道德的作用还有些没参透。到了五十岁才明白,有些事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不是人做得好就一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所以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其余的,都交给老天爷去安排。知天命,便是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既要自己努力,还得承认个人努力的结果受制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那么六十而耳顺呢,便是心态平和了。听人说什么话都能会心一笑。为什么要笑呢?因为就是很好笑啊。要么笑小朋友天真幼稚,要么笑学生错得可爱,再笑哎呀,这种蠢话蠢念头原来我也有过呀,如果学生说的甚合我心,那更是要开怀大笑的么。所以,六十耳顺,听什么都不在意了。不会跳起来撸起袖子跟人吵跟人辨。60岁以后明白了,有些道理就是得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相当的阅历才能明白。所以60岁以后,别人怎么说,说什么都是对的。

      七十岁以后么。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己到了七十岁以后,思想与言行高度融合,已经不需要提醒自己遵守什么礼仪规范了,怎么做都是合乎规矩的。甚至可以说,已经不会做不合乎礼仪的事情了。这便是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大道无形,大德无疆,我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遵从。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也是告诉学生们提高思想修养是一过程。人的思想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科学地面对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高度融合,内化成信条自觉去遵守,甚至不需要自己提醒自己。孔子拿自己举例子,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一个人职场的成长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同样不能一下子完成。说一个人看了几本书听了几场讲座就成为职场高手,那是不现实的。既不唯物,也不辨证。积极努力地学与习只能说缩短这个时间,但不会速成。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三)

      【原文】?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表述都是一样的。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统治者)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上位而群星(其他诸侯百官)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那么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我认为这句话的重心在后半句,也就是“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讲的是有序,是各安其位。

      一般书上都会解释说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告诉统治者,如果实行以德治国,群臣和老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我倒觉得这句话是孔子告诉统治者,要想做到统治秩序和谐有序,就需要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指的是要教化民众,多做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到有点群众路线的意思。只不过,孔子是士大夫,受时代的局限,还不知道什么叫走群众路线。

      提倡“为政以德”就跟咱们现在天天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似。百官和百姓如果思想境界提高了,就不会再去违法乱纪,那社会秩序自然就和谐了。

      孔子为什么要特别提倡从做思想工作入手呢?因为从老子开始的圣人先贤就发现,做思想工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里我举个例子。话说建校初期我们学校后门非周末假期不开放,而学校对面就是其他院校还有超市影院什么的,学生跳墙钻围栏屡禁不止。

      一次,我们校长问我,王老师你说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跳围墙?

      我回答说,不让学生跳围栏无外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动机,过程和结果。

      从动机方面入手,一是开放后门有门走自然就没人愿意跳墙走了。如果不能开放后门,那就让辅导员做学生思想工作,强调一下跳墙是不文明行为,违反学校规定还有危险,这样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过程方面没入手,就是加高围墙,焊紧围栏,加装铁蒺藜,让学生想跳也跳不出去。

      最后就是让学生承担后果。比如说加装录像装置,抓住跳围栏的学生口操行分,甚至给处分。这样害怕承担后果的学生也就不敢跳围栏了。

      我说了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吗?没有。这些我们学校都做过。但是除此无它法,我只是用心理学的公式把这些做法总结了一遍。

      很久以后,学校后门开放,再少有人跳墙走了。

      孔子等先贤早就发现,不见可欲,不使人心发狂。上不贵物,下面的人也就没有偷东西的欲望了。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好法子,加锁只是增加偷东西的难度。事后处罚,只会让惧怕的人却步。从心理动机上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省钱的法子。

      孔子的这种思想与老子是一致的。老子认为法律越繁复,犯罪的人也会越多。当然我们知道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应当是先有侵害别人的犯罪行为,才会有法律来规定这种应到受到惩处。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法治社会,倒是希望法律越健全越好,否则就会有人干了坏事却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

      但以道德教化为主的治国原则,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多做思想工作。比如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各种公序良俗,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社会全体成员的违法犯罪欲望,告诉人们犯罪是不好的,大家都不要去做。对于做了的人,政府会给与他们相应的惩罚。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水平提高了,自然就不去作奸犯科。不去作奸犯科就不需要严刑酷法了。严刑酷法是为了禁绝犯罪,进行道德教育同样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段话是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

      现代企业强调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种做思想工作。只不过器小罢了。因为绝大多数企业文化强调的都是“以利诱之”,也就是靠的是给驴子眼前挂胡萝卜的方法诱使驴子往前走。以利驱人,最后能够为企业所用的多是小人。

      我们国家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根本上做人的思想工作。说国外的抑制腐败是靠制度,我是不大信的。如果成功了,那一定在制度之外还有点别的,单靠制度约束,只不过是过程控制,增加了腐败的难度而已,甚至抓住杀头,也只能吓唬住怕死的人而已。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做思想工作。

      【原文】?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段话译文很简单:孔子说:“《诗经》(我选择的)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现在的学生要是处在孔夫子时代,一定乐坏了,那时候上学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上学只有语文一个学科。其他要学的礼呀,射呀,乐呀,都是副科么,学还不是玩?哪里像现在语数外先压你,压不死再上物理化学生物,再压不死还有历史地理生理,总之,不把学生榨干不罢休。

      那时候学语文学什么呢?孔老师编撰的《诗三百》时一定要学的吧。

      孔子深入研究,他用“思无邪”的标准来整理加工编订《诗经》。

      《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直译即可,不用引申,更不能往歪里想。?

      思无邪,思想纯正。便是该怎么便怎样。该怎么说便怎么说,不遮不掩,不枝不蔓。说实话不丢人,用语言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目的那是“便佞”,那才可耻。

      所以古人讲道德,讲的就是简单真实。

      那么这一段讲“为政”的—为什么要加这一段呢?我认为这就像领导讲话中的另起一行插话“这个我讲句题外话哈,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要讲求一点说话的艺术,但我们说话的艺术不是说要讲求文艺腔,反而是要放下文艺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该怎样就怎样,说话不能拐弯抹角让人家去猜。----”。

      这段话,加在这里是在提醒统治阶级,包括他的学生们,为政以德具体实施的时候要怎么向下表达自己的统治思想。这么解释,才能与下文顺利衔接。

      将职场,也是一样。谨言慎行。少说话不是不说话。话还是要说的,那么在讲话的时候便要实事求是,言简意赅。该怎么样就怎么说,不能拐弯抹角云山雾罩,也不能在讲话的内容里藏私货。

      现在说要讲究说话的艺术,那是“曲从”“便佞”。说话最高境界便是实话实说,言简意赅。若说实话实说会得罪人,那是另外两个问题:要么你讲话的出发点是错的,要么你说话的对象是错的。

      研究这个话要怎么说那个话要怎么讲的人,统统是以利益作为出发点的。研究的再好也不过是小人的行当。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二)

      【原文】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最后这句话是学而篇的一个结语。这句话恰好照应了本小节的第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孔子的处世态度。作为君子,不应该忧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倒是要忧心自己是不是了解了别人。

      如果自己了解了别人,就会判别其他人是否是自己的同道。如果是“朋”,可以互相交流求得“不亦乐乎”,如果不是,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做我的君子就好了,其他人自便!

      有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的表达,我觉得这是想当然。孔子自己可不是这么想的。连叛军召唤他他都想要去治国平天下,怎么可能安于贫而乐?孔子教学生也是“学而优则仕”,孔子和老子最大的区别就是积极入世而不是消极遁世。

      职场人也经常有人抱怨说别人不理解自己。这种人应当把这句话写下来当座右铭!

      首先说职场上谁也没有理解谁的义务,大家都只看结果。

      其次,如果一个人抱怨上司同事不理解自己,那他又了解别人多少呢?

      他知道人家都不理解他的原因吗?

      他能分辨出办公室里谁是能够理解他的人谁又是“说了也不会懂”的人?

      能够深度思考这些问题的人,大概就不会发出“谁知我心”的抱怨了。

      找出自己希望对方理解自己并且判断对方会接纳自己的人主动去沟通就好了。

      抱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掌握主动要瞄准对象迅速出击。

      除非全不在意,干活就看得到结果,否则,不要让“不被理解”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一)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小节说明孔子认为一个人怎样才是真正的好学。

      夫子说,作为真正的君子,对于食物和居住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时刻根据学习的大道修正自己的言行,这也就算是好学了。

      论语的所谓好学,就跟现在说的追求真理一样。要想窥知天道,学会如何顺应天道,就得不挑吃,不挑住,多干活少说话,发现自己的行为有偏差便主动修正。

      我们早就知道一些科学家的名人轶事,比如有人是忘记了吃饭,有人忘记了家在哪里,甚至有人不认得自家的孩子。这都说明了一个人真正钻研什么不会顾得上吃饭睡觉这样的小事儿。一个想要吃好睡好的人,也就这么点子出息了。

      君子之行,俭以养德。所以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职场上的好学就有道而正焉。一个人在职场上,就要看谁好跟谁学。人家职业心态好就跟人家学职业心态,人家业务能力强就跟人家学怎么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时刻修正自己,总会修成正果。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里再说说大佬子贡。前面子禽问于子贡,子贡把老师直接抬上神坛。那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呢?这里就是了,子贡在孔子面前,永远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位置上,永远不打算出师。

      子贡这个人照现在的标准来看,那就是一个巨星级企业家,比孔子的其他学生名气要甩出去几条街。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却不是现代人追求的成功典范。一个人一箪食一瓢饮,他可以不改其乐,老婆孩子可受不了。

      这一段是进一步说明“学”要怎样做。

      子贡问老师:“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别人,富有也不对别人骄纵,怎么样(算得上有修养了吧)?”

      子贡问这话是有些小得意的,因为这是他自己理解的做人的道理。子贡这么问,潜台词就是“您老人家总说君子应当如何如何,我这么理解也算可以了吧?”

      结果子贡没想到老师不仅给了“肯定”,又给了“但是”后面的一长串。

      夫子说:“也还可以,但是与你所说的相比,还不如贫穷却内心安乐学道,富有却愿意内心守礼”。

      问这话时候的子贡看问题还只是流于表面。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都是外在的表象。子贡只看到了这些外在的东西,因而他会说这种话。一个人即使“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些做好了,也可能只是做的表面功夫。所以孔子他老人家教育子贡,你说的这个也对,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一个人真正的修为在于内心。如果贫穷,要内心安于自己的贫穷,如果富有,要内心守住礼法,约束自己不以富骄人,一个人就得这样才行啊!

      听了老师的“但是”,子贡便知道自己的小感悟跟老师的境界比还是差的太远了。于是就发出感慨说,老师啊,我受教了。

      怎么受教了呢?以下这段话是注解。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贡说:(老师)您教我们,用《诗经》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来比喻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里子贡把自己比作一块玉石,或者也可以说是象牙珊瑚什么什么的,这都不需要确定,总之是一块需要切削打磨的原材料,把孔子比作了打磨的匠人,任何玉石都需要在匠人的打磨下才能幻化出璀璨的光彩。用这句诗打比方,是说老师教育我们就跟匠人打磨玉石一样,没有老师我们不会进步。

      这马屁拍得太赤果果了,于是孔夫子可爱的一面显现出来:还能不能好好上课了,嗯?

      孔夫子只好歪楼。

      子曰:赐啊,可以跟你讨论《诗经》啦!跟你说以前发生的事情你都能推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了。

      子贡得到的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孔夫子是个严格的老师,轻易不表扬人,这里吃了子贡一拍,只好回敬这样一个评语。不过子贡确也当得起这样的评语,论世事通达这方面,七十二贤人里也没人比子贡更厉害了,子贡除了是商业巨擘,还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这个《史记》里有记载。

      职场两种人,自己给自己先对号入个座。

      先说职场新人。职场新人就是职场小虾米。职场里同样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塘泥。

      作为新人小虾米就要有小虾米的思想觉悟。内心里要承认这就是职场的现实状况。接受也这样不接受也这样,所以内心就愉快地接受了吧。贫而乐就是这个意思。

      再说你不乐也不关富人什么事儿,接受现实是最好的选择。别人吃肉自己啃骨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只能期望自己慢慢变成小鱼再变成大鱼。抱怨小鱼大鱼不讲理于事无补,只会让自己更受伤。舔伤口只会让伤口更疼,愈合得更慢!

      所以职场新人的最佳选择就是假装自己没有受伤,装到后来伤口愈合再后来羽化为鲲。

      已经化为老鸟的职场人,在职场上自然是呼风唤雨。但是,也不好为所欲为地凌虐其他人。放纵自己到头来只是给自己种祸。要想富贵长久,还是要自我约束。富而好礼,归根结底受益的还是自己!

      再有如果职场上行有余力,就学学子贡拍马屁的本领。

      首先不要把赞美别人说别人好话,尤其是说上司的好话跟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夫子那么反对谄媚小人,子贡这话他也照单全收了。人性如此。

      谄媚如果非要把它解释成坏话,那就是违背自己的心意去逢迎。为了不当个谄媚小人,我们不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真心实意去逢迎上司好了。今天夸他精神好,明天夸他有品位,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上司得意的某个方面去赞美。

      舍不得用溢美之词浇灌上司的人,常想想自己即将枯萎的工资卡。

      当然还有,如果自己被别人赞美,记得一定要善意地接受并给与友好的回复。就比如我家棉被人夸奖衣服漂亮的时候一般都会说“谢谢您,您的衣服也很美丽!”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十)

      和谐最美

      【原文】?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又是有子说的。现在论语翻译的版本,每一小节都是自己译自己的。比如这一句,通行本翻译都不联系上下文。就我看来,古人把这些小节编再在一起,还是上下文有联系的居多。这一小节前面说的是什么?是孔子说士、大夫,诸侯等继承人的“孝”所要遵从的“礼”,即父丧三年,不改旧制。这段话紧接上文可以这样的解读:有子说,“老师说的对呀,礼的用处,就是贵在让大家和谐相处嘛!“和”就是以前君王们制定“礼”的依据,这一点真是太好了。现在大事小事,有些方面不能够和谐有序,(是因为什么呢?)。为了和谐而妥协,不用先王制定的“礼” 来节制,是做不到“和谐”的啦!”

      前面说了,三年不改旧制,是“礼”。如果接了班就把自家老子的套路推翻,那还和谐个鬼呀,肯定鸡飞狗跳的。现实中肯定有人违反这个“礼”,于是有子这里发挥一下,继续解释说,老师说的就是对呀,“礼”就是用来维护和谐秩序的。古代先王就是为了社会和谐才制定了“礼”的嘛!现在有些地方乱来,为了和谐而把“礼”丢在了一边,那哪行得通呢?

      前一个“和”是和谐的和,是为了让大家都各安其位,后一个“和”,是“和稀泥”的和,为了不让大家有意见而妥协退让。和稀泥也是为了和,就是方法不对,没有坚持以“礼”节之。

      职场上说团队合作,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讲团队合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工作气氛和谐,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中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底层员工不能因为怕某人不高兴就大家都忍气吞声,部门领导也不能因为怕影响团队的工作进程就对某些人的不当行为视而不见。问题就摆在那里,退让是不会解决的。解决的方法就是以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家的行为,坚决同影响团队和谐的现象作斗争。

      矛盾无处不在,只有在斗争中才能求得真正的和谐。妥协只是掩盖了矛盾,并不是真正解决了矛盾。表面的一团和气不是真正的和谐,大家都睁一眼闭一眼,最终还是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毛主席说的斗争中求团结,斗争来的团结才是真真当个团结。和稀泥靠妥协反而达不到真正的团结的目的。

      ?【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又说了,对于君子来说,“信”要符合义的的标准,说话才必须践诺。内心对别人恭敬,外在的行为要符合“礼”才能远离耻和辱。因为人的本性不会不爱自己的亲人,所以(孝悌)才是(君子)可以遵从效法的。

      有子不但长得像孔子,其思想也深得孔子思想精髓,这一点,他比曾子还要强。礼记记载,有子问老师对于“离职后该干什么”怎么说?曾子转述孔子的话,有子说这肯定不是老师的原话。后来曾子仔细询问,果然如此。

      有子这段话是《学而》一章前面所阐述理论思想的补充。本章前面的内容强调君子要“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忠信”,所以这里赶紧补充一点说,“信近于义”才“言可复也”。虽然话是说过了,但要如果履行承诺的时候发现违背了“义”,也就是与自己坚守的其他道德信条相悖,也是可以说话不算数的。不能为信而信,而是首先要遵守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比如答应了人一件事,做的时候发现违背了“忠”或者“孝”的行为原则,那就不能再去做了。

      孔子后面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小人才会为了虚名或者利益,追求极端的“言而有信”。君子的“言而无信”,是为了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道理也是一样的。君子要对人心存恭敬。但是,内心的恭敬行显于外时要符合“礼”的要求。不符合“礼”的要求,比如恭敬过度会会招致别人的言语或者态度的侮辱。比如后文就有人说孔子对国君的礼仪太恭敬了,是谄媚。礼仪有所欠缺也是一样的,即便别人不说,自己也会因为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恭敬而内心羞耻。

      耻和辱在古汉语里是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耻,是自己对自己行为不满意的自我反省,辱是别人对自己行为不满意的而表现出来的恶劣态度。辱是批评,而耻是自我批评。

      最后一句的翻译,各版本都好像说不清楚。勉强翻译成现代汉语了,也词不达意,搞不清楚要说的到底是什么。比如有的版本翻译成“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有的版本翻译成“所依靠的,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儒学通典》里的直译更恐怖“所依靠的不失掉亲属,也可靠了”。

      我理解这句话是给前面“孝悌”做补充的。应当翻译为“因为人的本性不会不爱自己的亲人,所以(孝悌)才是(君子)可以遵从效法的”。宗,翻译为遵从,效法。

      人道亲亲也,所以孝悌是不违背人性的。君子可以孝悌为“宗”。这话也有现在人道主义的意思在里面。一个人如果自己的亲人都不爱,是很恐怖的,可以说这样的人没下限。易牙蒸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齐桓公以为爱我,而管仲就凭此认定易牙会行非常之事。后来果然应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话告诉我们,完全说话算数是有条件的。身在职场中,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履行一项承诺的外部客观条件也许会发生重大变故。“信”是我们完成一定目标所应具备的优良品德,但“信”本身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应当为了“信”去践行与我们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承诺。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个前面解释过了,对别人表达恭敬的心意要符合一般礼节,否则就会因自己的行为有瑕疵而招致不必要的---。比如我们敬爱某人,要用合理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过分的话会被看成是骚扰,如果完全没有表达出来,自己内心又会鄙视自己胆小鬼。或者是被人看作是架子大,傲慢,不懂规矩。

      最后的这句话对职场人也算有用。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家亲人完全没有仁爱之心,那么这个人即便看起来再好也是假的。这种人怎么说呢?不能说是坏人,但至少人格是有缺陷的。他从小没有被家里人爱过,所以不爱家里人,或者是家里溺爱太过,完全没有教会他感恩别人。跟这样的人走得近,早晚会被虐的遍体鳞伤。

      通宝推:石狼,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九)

      【原文】?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小节还是在谈论“孝”的问题,开始把孝具体化了。这回孔子说,“一个人孝不孝,他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是不是向父亲学习),他父亲去世以后,要看他具体怎么做。如果(居丧)三年都保持他父亲原来处理政务的方法,那就算孝了。”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个人有个人的道理。我认为,这段话得放到历史的背景下去解读。孔子教学对象主要是士大夫子弟,世袭制度是讲这个话的大前提。

      先秦时代,中国是世卿世禄的制。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士大夫子弟将来要承袭父亲的管职。他们的家庭构成,还包括臣下门人等等,一个大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

      这样家庭的儿子,父亲在的时候,看看他们是不是学习父亲处理政务的方式方法,父亲不在了,要看他们是不是先维持原状,等到三年守丧结束以后,全面了解了自家的情况以后,再决定是否加以改变。

      不是不能改“父之道”,是说要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再决定改与不改。你不能一上来就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在其位,不知其政。看人挑但是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

      没摸清情况就“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结果多半不妙。

      再一个,守丧三年讲究的是心丧三年,这三年最重要的任务是感念父母的恩德,你天天琢磨着怎么推翻父亲以前的做法,也不符合“礼”的要求嘛!若是再胡作非为,气得父亲在地底下不得安生,哪能算“孝”。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精深。一个“孝”字,还还可以约束家庭的继承者先度过三年见习期。三年考察期间,继承者坐到父亲的位置上也许就会发现,原来认为父亲做得不对反而是自己错了,父亲的做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自己三年沿袭旧制也没怎么样嘛,那就还是不要改了吧。

      孔子不赞同改变,他老人家本质上就是个右倾主义者。他赞美冉有,就是因为冉有仍袭旧例。

      当然,这种事现在是行不通的。当年社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社会生活环境几年,十几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瞎折腾对大家都有好处。

      虽然名义上说的是孝,实际上这一小节我们该把它看成是一个“新官上任怎么办”的问题。从古到今,一般说新官上任最好的选择是“仍袭旧制”。

      职场上若是升了职,假定不是原来的领导搞得乌烟瘴气,那顶好也是“仍袭旧制”。过渡一段时间,熟悉了本部门的情况,如有必要再“兴利除弊”。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下车伊始,指手画脚,在哪里都是要不得的。

      网上有个段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领导上任并没有什么作为,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就都暴露了个人的职业常态。再过一段时间,该留的留,该辞的辞,因为已经分辨出哪些是珍贵的花卉,哪些是杂草了,不会错杀。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八)

      职场五字真经

      【原文】?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一说是孔子的学生,一说不是,这个姑且不论。反正子禽这个菜鸟问子贡大佬:“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有人来给他说这个国家的政事(咨询他意见)。(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回答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古文用字之精准令人叹为观止。比如“问”和“闻”。一个是用口,一个是用耳。必闻其政,这里是说孔子去别的国家,不是自己主动去问,人家才会把国事说给他听,而是别人主动说给他听的。这里的“闻其政”如果换作是“问其政”,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孔子自己也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了人家的国家乱打听,岂不是自己打脸?

      子禽问子贡这话,反面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孔子学问之高以及名声之显。如果多人有这待遇,子禽不当有此一问。就因为当时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个待遇,子禽这才好奇孔子这个“泛春秋诸国参政咨事”的身份是怎么谋来的。

      子贡怎么答的呢?子贡这里用五个字给老师画了一幅素描。子贡不说老师学问多深道德多高,只说老师日常给人留下的印象“温、良、恭、俭、让”。做到了这五个字,别人自然就会找山门来。正所谓“你若花开,蝴蝶自来”。

      “温”是温和,面色平易近人。“良”是良善,发自内心的和蔼可亲。恭是恭敬,对人谦恭有礼,不以身份傲人。俭是简朴,不以貌取人,不以势取人。让是不争,不以言词夺人。

      子贡用这外显的五个字,给老师画了一幅素描人像,至于老师内在的高深修养,画不出来,自己去体会好了。

      手持这幅画像,子贡就教训子禽了:你看老师这样的人,他还用去求什么?即便算是求,他的求法也和别人不一样啊!

      下面的意思还可以这样补足:小子,你要是羡慕老师的身份地位,就先照这五个字去学,怕是只学了皮毛,就足以让你小子安身立命了。

      这段话给人的启示就是“不管要求啥,先修练自己”!

      修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需要时间,“温良恭俭让”可是表面功夫!装也要先装得像!

      可能有人会说,这就不是“巧言令色”了吗?这当然不是,这是“贤贤易色”。虽然都是指脸色如何的,但二者的动机不一样。“易色”是因为“贤贤”,“巧言令色”,则是为了去蒙蔽别人。

      许多时候人们可能分辨不清,但这确实是两回事儿。“贤贤易色”的动机很简单,易色本身就是目的;而“巧言令色”的令色呢,目的是为了取悦于人进而达到某种目的。

      所以职场上的修炼一定是发自内心地就是想要做到“温良恭俭让”本身,决不能是有目的地地去装作温良恭俭让的样子给别人看。那样子也装不像,也装不久。

      比如你在办公室对谁说话都温和有礼,不为什么,你就是这个样子的。那就做到了“温”。“温”的反面就是脾气暴躁。一个乱发脾气的人在职场上没前途,前面我举过例子了,这样的人使用成本太高,谁也不欢迎。

      有些人自认为自己是“恃才傲物”,那就更危险了。一次我给学生举恃才傲物没有好下场的例子,我举到了李白。李白才大不大?这个毫无疑问,论作诗的水平,当可睥睨天下,靠山硬不硬?没有比皇帝更硬的靠山了。但是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吧!

      设若一个人没有李白的才,没有李白的运,还想要做职场风云人物,那结局只有一个:风消云散。

      良,是发自内心的最原始的“良善”,善良还可能是后天教化的,良善是先天的。职场上做到“良”很简单,都不用处处与人为善,只要不心存恶意就可以了。没有恶意,就不会口出恶言。

      刻薄嘲讽,在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看人笑话的人,都是心有恶意而有意为之。这样的人,早晚呆不下去。

      恭,是敬而有礼。这里先强调内心要“敬”。内心尊敬自已遇到的每一个人,态度上自然就会“恭”,所以现代汉语教做恭恭敬敬。内心不敬,说话语气和动作情态就会傲慢或者轻佻。比如一个人若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对上级或者前辈的尊敬,那做出来的“有礼”就不会是恭,那会是什么呢?有现成的词,叫做谄媚。之所以不叫恭敬叫谄媚,就是谁看着都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对待上级、前辈要恭,对待同事也要恭,对待清洁工阿姨和倒茶水的小妹也要恭,只是这些“恭”具体做起来可能不完全一致,但内心的敬是一样。具体行为上要符合“礼”,也就是现在通行的礼仪规范。

      如果不符合现代通行礼仪规范会是什么呢?过与不及。过分的“恭”是谄媚,达不到标准的“恭”就是“粗俗”。

      这里要讲讲常见的明明“不恭”大家却习以为常的现象。首先的一个不恭,就是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身体乱动,交头接耳。升国旗奏国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条件许可,都该身体起立行注目礼,或者至少要行注目礼。内心恭敬才能做到外在有礼。没有做到,说明内心缺乏应有的恭敬。

      再有一个就是现在每次开会之前组织者都要强调手机关闭或者调整为静音状态,即便如此,会场上仍然可以听见电话铃声或者有人接打电话。这是对会议组织者和发言人的不恭。办公室领导训话或者同事讲话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信微博,更有甚者玩手机游戏,这也是对讲话者的不尊重。

      再比如一个人爱在办公室讲黄段子,你能说他对女同事敬而有礼?

      更等而下之就是行为粗鲁言语无状,不过这种情况基本很少见了,毕竟现在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

      俭是简朴。孔子家里穷,所以他崇尚简朴。后面还有赞美简单生活的言论,这里暂且不提。

      职场里的人经常会攀比,怕自己的穿衣戴帽手机电脑赶不上潮流被人耻笑。这个怎么说呢?如果业务能力够强,内心足够强大,怎么可能怕被人看不起?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的手机比我好多了,为啥呢?有同学说,不拿好手机怕被同学看不起。我说,不是同学看不起你,是你们自己看不起自己,为了骗自己,骗别人,就买个贵点的手机撑门面。

      以物来抬自己的身价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其实职场上,越是怕被别人看不起,越会被人看不起。吸引力法则,怕什么肯定来什么。

      职场上怎样才算简朴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简朴要有个下限,简朴到“破帽遮颜过闹市”你愿意公司还不愿意呢。简朴的底线是要“守礼”,遵守单位规定活约定俗成的上班的规矩。工人就要穿工作服,服务人员就要穿制服。其他办公人员也要着装得体。贵贱放一边,反正不能因为上班衣冠不整影响单位形象,更不能因为着装问题被单位开除。

      那么简朴的上限是什么呢?是不能因为你的着装让大家反感,或者着装太过奢华影响上司和同事的心情。更不能因为着装过于奢华让客户有压迫感,除非你的行业特殊,就是靠装的。

      在职场着装高调,除非有其他原因,否则不是个好选择。举个反面例子,《欢乐颂》里樊胜美的高调精致是为了钓个金龟婿,但就职场来说,她其实是个失败者。如果把自己带入她的上司或者同事的身份你会发现,你不会对她的遭遇报以同情。恶意的,甚至希望她倒霉的人大有人在。恶趣味也是职场的流行病!

      再说一个我的心得:孔子的简朴让他更叫平易近人,他再简朴也不会怕被人小瞧,也不会有人小瞧他!所以职场上的简朴,要实力来支撑!

      让是谦让。谦同欠,后退一步为让。孔子提倡谦让,他认为除了射箭比赛,其他的事情都没必要去争。

      职场里的谦让,最应该表现在言语上。话少说几句没关系,要是多说了几句那就一定有关系。这个关系发展到最后,很可能就是个坏结果。

      我们在办公室里,最讨厌的人是谁呢?是最笨的的吗?不是。是最丑的吗?不是。要是投票来选,大家一定选说话最讨人厌的那个人。也许这个人能力还行,也许这个人品质也没那么坏,但是他最令人讨厌。

      这个说话讨厌,其实就是在言语上不知道谦让。什么话都要说在头里,什么话都要把意思说尽。俩人有些摩擦,他非要把人逼得哑口无言。

      说以职场上的谦让就是少说话,不说话。非要说话也要退一步,留有余地。

      温良恭俭让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许会觉得做起来好难吧。其实一点也不难。温良恭俭让,说白了就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要自己不起幺蛾子,心存基本的仁义道德,不给同事脸色看,不在工作中乱发脾气,对同事不起坏心眼,不说刻薄话,不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乱动,不在开会的时候玩手机,不与人攀比,不穿着过于奢华,不在言语上非要压倒别人,那也就做到了。

      职场上的温良恭俭让,做是不做,不做是做。

      比如大家看《欢乐颂》,最受欢迎的职业人是谁呢?不是别人,是关雎尔。大家看小说和电视剧自己揣摩一下,小关宝贝是不是“温良恭俭让”做得最好?看她与邻居的相处模式便可以知道她在单位是怎么做的了。

      答案小说里也给了,曲筱绡跟关雎尔说,你要来我这里职位随便选。作为职场人,雇主只看自己雇不雇得起,雇不雇得到,不再怀疑你人品能力的时候,才绝不会有失业之虞,才算是职场的大赢家。

      一个人在职场如果干了10年还需要自己去找工作的话,我觉得是一种失败。除非移居其他城市或者换了所从事的行业。如果一个人做的好,在行业内有口碑,正常的情况下应当是雇主排队才是。人才哪里不缺呢?各企业知识不缺人而已。

      无论何时都有人高价排队等你辞职是职业人的最高追求。

      职业人不要以为自己有随心所欲的自由。不但职业人,恐怕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这种自由。

      我跟同学说,你固然有怎么做的自由,但是人家也有怎么评价你的自由。职业人是要出来出卖劳动力的。雇主更有是否选择你的自由。

      我说大家都没想过你们的日常行为会和今后的就业有关系吧?咱们现在做个试验。假定你是一个企业的财务总监,现在招聘三个员工。来应聘的员工假定就限定在你们班的同学的范围内,你真心地认真地想,你会选哪三个同学呢?尤其是男同学,你会选和你玩的最好的人吗?还是选班级里平时做事认真学习优秀的人呢?你们不用给我答案,因为大家的真实结论都差不多。

      被选中的同学我要恭喜你们,你们未来的工作会很顺利。因为你的同学已经给了你恰当的评价。绝不会被选中的同学估计自己心里也有数:“自己要选会计都不选自己这样的”。这样的同学我只能说,自求多福吧!有自知之明,还不算无药可医。

      通宝推:mezha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