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七)

      【原文】?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段话的译文应当是这样的。子夏说:“跟着贤德的人学习就会提高自己的内心修为从而自己的面部表情也会发生变化;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勇于献身;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便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文化知识,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道”了”。?

      子夏也是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子夏虽然急脾气,但孔子比较看重他,也肯定他文化知识学得比较好。

      把子夏说的话放这里是为了解读上文孔子的话,先做孝悌忠信,后学文化知识。子夏因为这方面学的够好了,所以他有资格这么说。这段话里的学,第一个学,是学文的学,后一个学,是学道的学。子夏的意思是“老师说的对呀,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学习文化知识,但我也要说他已经学习过“道”了”。

      “贤贤易色”,明朱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看重贤德就该远离女色”我只能说这么解释还要大张旗鼓对外宣扬的人格调也是太低了。早年我就曾写过一篇小文《孔子根本不好色》来批驳这种“只顾下三路”的翻译思路。

      这里的“贤贤易色”,只要思无邪,就根本想不到女色上去。前面“巧言令色”的色,已经被解释成“面色,面容”了,推而广之还可以是仪容仪表。那这里的色也是一样的么。贤贤,前一个贤,动词,学习,模仿。后一个贤,名词,有贤德的人,易,变化,改变。贤贤易色,就是我们东北俗话说的,守啥人学啥人。再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贤人去学,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相由心生,自然容貌就变得要么谦恭有礼,要么平易近人,哪里用得着“巧言令色”取悦于人呢?子夏这话,正与前文呼应。

      这段话在职场上也非常值得借鉴。

      首先,在单位里要先带眼识人,谁是贤者,谁是闲着。

      跟热爱公司工作积极的人多交往多学习,一定也会热爱公司努力上进。友爱同事,就要友爱这样的人。跟正能量满满的人在一起,总能分上一杯美酒!

      要是跟总说单位不好总挑剔同事毛病的人在一起呢,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也会习惯性地看到公司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至于公司的好呢?近视眼,看不见。人家满满的负能量也分给你了,不过这回是一杯毒药。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经常挑剔刻薄同事的人,一定不是个好同事。不幸碰到这种人,敬而远之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朋友权华曾经跟我说,怎么我就看不到人家的缺点呢?某某总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就只能看出来谁比我强。

      她和我说这话的时候我笑了:这种能力还是没有的好。看别人比你强,是除了那些强的方面你都不比人家差。反过来一个人总盯着人家的不足,说明这人没啥自信,再说了,总拿自己优点和人家的缺点比来寻找心理平衡,你说这人能有多大出息?

      【原文】?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按照我的理解应当是这样:

      孔子说:“君子,内心不重视学到的“道”,就不会使自己敬服因而内心畏惧自我约束,内心不重视“道”就不能够坚持;“重”就要以忠信为主要处事原则。没有哪个方面是朋友完全不如自己的,(对照朋友的行为)发现自己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此处的“重”,是态度重视,是内心郑重对待自己学到的“道”。“不威”,就不会产生使自己敬服或内心畏惧的约束力。不重视“道”,学到的“道”就不会坚定不移地去践行。

      这里的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说自己管自己,不是装b 吓唬人的。

      主忠信,这三个字还出现过好几次,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忠和信的重要性。此处的“主忠信”是补充前面“重”的内容。“重”道要以重什么为主?以忠信为主。因为前面说过,“道”包含全部能够让万事万物有序运行的行为指导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道”所包含的内容,都是要学要做的。那么这里确定了一个优先原则,你要出仕为统治阶级服务,忠与信是最重要的。孝悌不重要吗?重要,但那是在家里。

      至于“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实在是应当另起一行,因为这儿和前文没啥联系。

      如果硬要联系,那也就按照朱文正公的解法才解得通。前面说“你要做君子就得一本正经地装,装出来吓唬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嘛!后面再说“小子们我要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否则你会让人看不起”。

      呵呵,他就不怕高攀不上人家!你都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了,人家为啥搭理你呢?

      看这段我就想起网上的段子。网友说某人胡说古人:“我把他的棺材板按住了,你接着说。”

      这么胡解《论语》还能大行其道,真不知有多少人才能按住孔夫子的棺材板!

      无友不如己者,“无”是“没有什么,没有哪个方面”,“不如己者”,“是不如自己的”。礼记中“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的“无人为大”就翻译成没有什么东西是比人更重要的。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样的。是朋友就有比自己强的地方,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不要不好意思。

      照原来的解释,孔子哪里是圣人,分明是势利小人嘛!

      这段话人们最该记住的是“主忠信”。职场立身,忠信为主。

      现在人们因为普京而更加认同了一个道理“没有忠诚,能力无足轻重!”

      在企业里,能力怎么样姑且不论,要是没有一个效忠企业的态度,上升的空间绝对有限。首先按照吸引力法则来说,一个人如果不全心全意想要企业好,企业就不会有大发展;再有,即便企业发展得很好,没有表现出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人,企业的所有者也不会把这样的人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

      员工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效忠行为呢?最基本要端谁碗,服谁管吧?吃着谁就得向着谁,咋也不能干一边吃饭一边砸锅的事情 !

      正面举例子就比如我自己,我的QQ签名就是“我爱云工商!”。这就是一种宣誓效忠。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总是跟别人说自己单位部门不是这个不好就是那个不好,那就是不忠。说自己服务的企业不好,不好就是在砸吃饭的锅。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不少,抱怨来抱怨去,最后恨不能单位黄了一拍两散。

      我曾经给学生说过这种现象:你找工作,人家给了你一份工作。不满意走就是了,恨工作进而盼人家赔钱当不成老板,那就是农夫和蛇。不感恩人家曾经给了你一份工作,反而诅咒人家破产,不是蛇是什么。这么做的人大多数结局就是没砸成人家的锅却砸了自己的碗。

      再说“信”。

      人无信不立,想在职场上立足,更是要讲诚信。职场上的诚信不是针对谁的,是360°的诚信,对谁都不要态度敷衍,假话两篇,也不能言而无信,说了不做。

      跟“主忠信”一样,关于职场上的信也是要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绝对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说假话。二是答应完成的工作一定保质保量完成。是在因特殊情况完不成要提前跟上级沟通,给补救工作留出时间量。

      “过则勿惮改”也适用于职场人。出来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立身的本事儿,谁都有自己的优势。职场上最忌把人看扁,这样的人自己就没了进步的空间。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反省自己的缺点或者弱点,才能给自己改过的机会。

      发现自己做错了就去改,不要不好意思。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一针不缝缝十针,有错不改,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后可能追悔莫及!

      通宝推:蓝鸟,三笑,mezhan,
      • 家园 Don't need too much talking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我又来了

        1 讲点逻辑,远离下三路与只顾下三路可是相差太远了。

        棉妈说:

        “贤贤易色”,明朱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看重贤德就该远离女色”我只能说这么解释还要大张旗鼓对外宣扬的人格调也是太低了。早年我就曾写过一篇小文《孔子根本不好色》来批驳这种“只顾下三路”的翻译思路。

        这里的“贤贤易色”,只要思无邪,就根本想不到女色上去。前面“巧言令色”的色,已经被解释成“面色,面容”了,推而广之还可以是仪容仪表。那这里的色也是一样的么。

        我说: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里的色没有歧义吧。

        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孔子所悲叹的现状,是他所反对的。

        那么他倡导的自然是这个现状的反面,即好德而不好色。

        那么贤贤对应好好德,易色对应不好色,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其实,贤贤易色的解释根本不需要大作文章,色,解作面容也好,解作女色也好,

        要倡导的都是接近贤人。假如没有这句话,孔子的这一思想也不会有所缺失,因为,前者可证于 见贤思齐,后者可证于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到底怎么讲,那就是个人偏好的问题了,你喜欢前者,又何必给后者加个只顾下三路的罪名,人家明明是说要远

        离下三路好不好。你要这样说的话,又把后面孔子那句感叹置于何地呢。

        对了,前面有个明朱理学,应为笔误,要么程朱,要么宋明。

        2 讲点语法 之乎者也,实有所助

        棉妈说:

        呵呵,他就不怕高攀不上人家!你都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了,人家为啥搭理你呢?

        无友不如己者,“无”是“没有什么,没有哪个方面”,“不如己者”,“是不如自己的”。礼记中“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的“无人为大”就翻译成没有什么东西是比人更重要的。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样的。是朋友就有比自己强的地方,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不要不好意思。

        我说:

        要澄清一下逻辑矛盾,说话不是写论文,口语论事不能求全责备。

        先举个例子,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又曰君子贞而不谅。

        到底咋办。

        看他要说的主旨就行了。

        无友不如己者,就是强调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以便学习。

        类似的意思,如华罗庚先倡导的下棋找高手,也是长棋的不二法门,如果

        有人说,你不肯和低手下,高手自然也不肯和你下,逻辑是对的,但显然

        没弄明白人家在说什么。人家不过是说要多找高手而已。

        现在来说语法,不妨请个老熟人出来。

        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着‘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湘山野录》

        半部论语定天下的赵普,面对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的诘问无言以对,如果真是水平使然,那论语他一定是读不好的。这里就是一个上好的例子。

        “者”是是助词,助得甚事呢。这里是个名词化标记,其语法功能是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我们看到这个者字,就知道这里的谓词性成分已经变性了,变成名词。

        无友不如己者,这里的者也是这个功能。

        这个句子的结构,

        要么是:

        无 友 不如己者

        不要 与---交友 不如自己的人

        不如己本身是谓词性的,加了者之后,变为名词性的。

        要么是:

        无友不如己 者

        没有朋友不如自己 的

        者 使得 无友不如己 这一整个语段 变成名词性的

        要让这种可能性成立,后面就必须对这个名词性成分进行描述,如

        无友不如己者,世间之至理也,

        无友不如己者,人皆有所长也等等。

        然而在这里的上下文中,没有这样的成分,——过则勿惮改接不上,明显是另一句。

        所以只有前面那一种可能。

        棉妈为了衔接两句,硬把 过则勿惮改 解释成

        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

        过是做错事,并不需要跟人相比。

        跟人相比,比出来的也不是对错,而是高下,强弱。

        如不如也是高下强弱之比,不能跳跃到对错上面。

        当然,这里的关系容易被搅浑水,那么就抓住语法这个中心点好了。

        有了者字的存在,无友不如己者,如果要跟下文衔接,下文应该是

        对者前的部分进行说明,解释,描述,而不能是一个祈使句。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
    • 家园 棉妈树靶子就不怕大家来批!

      我自己的理解写出来,错了有人指出来是好事情。

      所以我不在乎被人批,又不是专业做这个的,错了就错了呗!我来写,大家来批,河友跟着一起涨知识,这多和谐!

      只拒绝谩骂!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六)

      悲剧继续上演------

      【原文】?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段话的文字翻译比较简单:孔子说:“作为我的学生,在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做事,要顺从师长,言语谨慎,说话要诚实可信,以友爱的心态对待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把这些都做到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按照我的理解,文,指的是文字,这里指代文章典籍等书本知识。在孔家学校当学生之前,要先学做人,最起码把孝悌做好了,才有资格到这里来学习书本知识。?

      稍微学过国学的人都应对这段话很熟悉,因为这段话正是《弟子规》的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前面有子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这里孔子又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孔子的意思,跟着我先要做到孝和悌,做不到就不要当我的学生了。

      做他的合格的学生,不仅要做到孝和悌,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言语谨慎,尽量少说话。如果非说不可,就一定是实话实说,做过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第二:以友爱的态度对待众人。这里的众人泛指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所有的和自己一样的统治阶层的人。现在几乎所有的解释都说这个众人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这个,看个人愿意接受哪一个说法,无可无不可。第三,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亲近这里是动词,指的是积极主动地在时间空间和情感上接近。第四,以上这些都做到了,那再来跟我学些诗书礼乐吧!

      这段话是孔子解说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是最主要的,其他的文化知识反而没那么重要。

      这也正是说命了为什么古人学习以立德为主。因为没有德行,能力无足轻重。

      前面几小节说了职场上的忠与孝,这一小节说说职场上“悌”用在什么地方。

      我看各种求职简历的样本上,都会有一条“具团队合作精神”。细究这个团队合作精神,不就是“悌”的精神嘛!

      悌,弟善事兄长,后来为了责任义务相匹配,又把悌解释成兄友弟恭。职场如战场,战场同袍,兄弟也,所以,职场上,你的同事便是你的兄弟。具团队合作精神,便是要以“悌”的态度去对待职场上同事,要是再加以通俗的解释,便是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当年的“悌”,本身就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大家族、大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大家长算作董事长,其他长辈可以是顾问团,可以是理事,监视,其他高管,作为同辈的兄弟也好,叔伯兄弟也好,各领差事,就是一个单位里面的同事关系。按《红楼梦》的说法,四大家族因姻亲关系都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更何况是宗族内部呢?做好了自然大家都好,做坏了那是要连坐的。所以要互相帮助,也要互相督促。

      职场上,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标即便说得小一点,是为了赚钱谋生,那也是同一个目标。往大里说,我们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那更是一个共同的目标。目标相同,方向一致,那就需要大家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朝前走。当年说同志,现在说同事,这些都没错。当年说我们是为了共同的志向走到一起来,现在说我们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来的。

      同事做的好,要善意地赞美。同事做的不好,要善意地提出建议帮助他改进。如果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先要三省自身:是真的想要和同事好好相处吗?和同事相处时自己做的足够好吗?不足的地方自己想要改进了吗?

      这些都想明白也都改好了,那就基本做到了“悌”!你一定是办公室乃至整个工作单位最受欢迎的人。真要是关系还不好,走人的一定是别人!

      我曾给学生们讲为什么一个公司要强调团队合作,为什么要强调个人职业素养。

      我跟学生说,一个人可以本事不大,这个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有时候确实力所不逮,但是一定不能脾气不小。因为脾气这个东西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就好比说,我让你做什么你做不来也就算了,我让你不做什么你还做不到吗?

      要是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别在职场混了,这样的人还没长大,回家找妈妈去吧!

      企业用人就跟买件产品使用一样。同样买工具,贵的好用还有好多附加功能,便宜的因为价钱便宜,功能简单但是能用,这两种产品都能卖得出去。但是如果价钱又贵用起来又不方便,谁还买你?如果不好使,除非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了,否则贵贱都没人买。本事不大没关系,好用也行,乱发脾气谁能受得了?

      我跟学生说学校总提职业素质养成,为毛?什么叫职业化?职业化的深层意思就是你们的劳动力是要出卖的。职业素质养成就是把你们打扮成标准产品的样子,即为了将来好卖,也为了企业将来好用。

      职业化程度低,职业素质差,说白了就是人作为社会劳动力产品,即不好卖也不好用。

      企业强调团队合作意识,是说企业说我们要雇用一个人,我们愿意要通用件和标准件,用在哪里都合用。团队合作意识差的人就好比掉链子,影响机器整体运行。强调个人职业素质,是说企业强调我们雇佣的人要用着顺手,不能增加使用成本。

      一个人在职场的价值等于自己给企业提供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为零或者为负数,就会找不到工作。

      也许有的人说我不会为零或者负数呀,我怎么找不到工作?那是你的个人的想法,企业的经营者拿不准你有没有剩余价值,所以不敢雇用你。这也就是咱学校为什么总是强调职业素质养成的理由。那就是为了让大家至少看起来像有剩余价值的样子啊!

      咱们学会计的,可以用算术表达式算算自己在职场上到底值多少钱。

      剩余价值=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企业使用成本-工资价值

      工资价值是你能拿到的工资数额。

      剩余价值都与什么相关呢?

      首先和你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正相关。

      然后就是和企业使用你的成本负相关。

      企业使用成本,这里不包括工资,是工资以外的甚至可以说是五险一金等等以外的为你个人所耗费的成本。那这个成本包括什么呢?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的考量中,这个成本更多的是风险成本,即使用你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成本。假定财务人员水平低,工作过程中给企业多交了税或者错付了应付款。这个损失实际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财务人员不好找工作,但一但工作稳定也不容易被赶走就是这个原因。

      再就包括一个人和同事合作过程中产生摩擦给上级领导者带来的额外管理成本了,可能是多花钱,也可以是多操心。

      我们用这个数学公式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提高自己的剩余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企业使用自己的成本。

      这个成本减少了,剩余价值确定的时候可以增加工资,工资确定的时候可以给企业增加剩余价值。或者可以即增加工资也增加剩余价值,达到双赢。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

      【原文】?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段话的翻译是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统治者要以慎重的态度处理国家各方面事务,制定的政策法令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具有延续性,在使用财物的时候要想着要用“礼”来约束自己,对待下属要“君使臣以礼”,要爱护下属,尊重下属,役使百姓应注意把握时间”。?

      孔子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国家的统治者而言的,是统治者治理国家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句话讲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是制定政策层面。统治者要以慎重的态度处理国家各方面事务,制定的政策法令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具有延续性;这是在强调统治者要守“信”,守信才能取信于民。

      第二个层面是约束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层面。统治者在使用财物的时候要想着要用“礼”来约束自己。比如祭祀也不能大肆铺张,享乐也不能酒池肉林毫无节制。在使用下属的时候也要“君使臣以礼”,要爱护下属,尊重下属,不能像烽火戏诸侯一样拿下属开玩笑;。这是在强调统治者要守“礼”。节用,是以礼节之。

      第三各层面是执行政策层面。役使百姓应注意把握时间。这个“时”字可以做两方面的解读,一个是时间节奏,一个是时间节点。

      反正古文里的字就是这样,你可以自己意会,人家确实也没说的像现代汉语这么明晰,也没那么多字去解释,看书的人“你懂的”就行了。那时候写书,不像现在电脑一敲、打印命令,一篇文章完成了。那时候每个字都是用刀刻在竹简上,再用绳子穿起来成书的。所以刻字越少越好,字的含义越多越好。孔子著《春秋》,微言大义,就是一个字就让你读懂很多。《论语》也一样,能读出来的意思越多越好,只要你愿意接受。

      我猜汉字之所以是方块字跟写字要刀刻在竹简上有很大关系。

      再回来说“使民以时”。在统治阶级的眼里,民,也就是老百姓,作为被统治阶级,就是给统治阶级用的,让老百姓干活天经地义。但是,这里孔子忠告统治者,役使老百姓也不能毫无章法。使民以时,一要注意时间节点,比如春种秋收的时候不能广泛征召老百姓干活,因为那要耽误农业生产。二要注意时间节奏,不能年年征召不给老百姓一点休息的时间,也不能可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征召,要注意各个地方轮换的节奏。

      秦始皇和隋炀帝用自身的下场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秦修长城,隋修大运河,这都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千秋基业,放到历史的时间长度上是绝对的好事情。秦修长城以御匈奴才有汉代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后才有汉武帝开疆拓土。隋修大运河打通南北运输线,才有唐朝贞观之治和唐版图的剧烈扩张。但是秦朝和隋朝的下场呢?都是二世而亡。二世而亡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为了修长城修大运河过分使用了民力也是不争的事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身死国灭,倒让汉朝和唐朝捡了个大馅饼!

      这里大家再一次看到孔子的仁,爱人,指的是爱自己统治阶层的人,底层的人不算人,是民。针对这段话鲁迅曾经特意解说:“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为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孔子为统治者们提出忠告,对现在的企业领导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比如孔子说统治者要敬事而信,那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高层,在出台一项政策之前,一定要“敬事”,拿这当回事儿,然后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出台的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具有可行性和持续性。

      企业出台政策最要不得的是朝令夕改。今天发布一个制度,一执行起来发现不行,很多细节都有待商榷,于是马上废止。一次两次大家还都能接受,经常这样,颁布的命令就没有“令行禁止”的效力了。效力减弱最后变成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对企业文化来说,绝对是个坏词儿,一项制度要三令五申,那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一定出了问题。

      孔子忠告君上要节用而爱人,那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高层,在公司的经费支出上,就要以身作则,不能带头铺张浪费然后又宣传勤俭节约。现在都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领导者自己就要按照预算的要求进行各项费用支出。但,节用也不是说少用就好。同样的节用,如果下级的经费预算已经做掉了,执行的时候因为企业经费紧张就把下级的某些预算砍掉了,那算不得节用,节用是以预算控制。不是人为的随心所欲。当然私企怎么花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但上下最好宣传一致,也算是一种礼。

      爱人就是爱护下属。企业领导这首先要尊重下属的人格,该给下属的包括基层员工的待遇说了就要兑点,除非想要开人或者企业遇到了大家都能了解的经营困难员工也愿意与企业共度难关。如果能在下属的工作和生活上给与关心帮助那就更好了。

      至于使民以时,因现代企业有《劳动法》规范,不至于出现企业员工因为劳动时间过长以至于造反的事情了。但是,基层的管理者还是需要有这方面的管理情商。比如在企业规章的许可范围内,在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上岗的时候,怎样尽量方便大家的生产生活。据说有的企业会根据员工的月生理情绪周期来安排各项工作,这大概是“使民以时”的极致了吧。

      低情商的基层领导者往往会做出以下领导行为。比如召集非紧急会议却要求大家早出晚归;随意中止员工正常工作开非必要的会议;开会效率不高,内容云山雾罩,气氛冗余沉闷,迟迟达不到开会目的;对集体活动无故迟到的员工不加约束浪费大家的时间;可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非要临到下班才布置然后要求大家加班,这些情况都是“不使民以时”。这样的基层领导,就是再表现得忠诚积极,因“不使民以时”,员工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其工作结果也可以想见。

      再有“不使民以时”就是对特殊情况人员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不加以考虑。比如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的女员工不给予适当的关照,婚假丧假前后安排不适当的工作等。这样的基层领导者如果不是情商低那就是蓄意整人,其结果就是要么员工以公开的方式与领导者起冲突,要么员工以隐蔽的方式报复企业。无论是哪种情况,后果都不和谐。

      是否“使民以时”对于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能力。

      而基层领导者的选拔有时比中高层管理者还要重要。兵头将尾,殊为不易。不但要有“使民以时”的能力,还要“使民以信”的思想高度。

      有些企业的员工积极性不高,我看不是上级政策有问题,是基层经理领会政策执行政策的思路有问题。他们为了不承担领导责任,在政策执行的模糊地带,当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冲突的时候,一切以企业利益为重。这其实是错的,按照我的经验,在没有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利益归属于企业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为我们的社会伦理有一个潜规则,双方出现利益争执的时候,如无明确归属,利益归于弱者。因为强者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损失得起。

      比如《合同法》规定,签订格式合同的双方,如果双方对合同文本的文字理解不一致,那么法院不支持出具格式文本方的解释,反而支持另外一方对格式文本文字的解释。为毛呢?就是因为出具格式合同文本的一方在经济地位上通常都比较强势。如果文字有歧义,应当自己承担后果。

      基层领导者以强势的姿态判定利益归属于企业,企业看似没有损失,那只是暂时的。因员工对基层领导者不满进而对企业不满最后失去对企业的忠诚度而导致的损失,往往无法度量。

      比如基层员工因为政策理解的歧义认为自己少拿了2000元提成奖。那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很有可能是该员工上班积极性不高因而出现工作疏忽或者服务有瑕疵从而导致一个未来几年内能给提供2万元净利润的客户流失。并且,最可怕的是,这种客户不会投诉,他只是不再接受企业的服务罢了。

      通宝推:三笑,mezhan,
      • 家园 是笔写在竹简上,不必刀刻

        下面是里耶秦简的图片,出自[URL= http://m.phbang.cn/hotnews/shenghuobaike/201405/04/50574.html]《里耶秦简》[/UR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我这就叫不学无术:)

          发现错了就纠正,没关系。

          我写东西都是想到了就写,所以出错在所难免。告诉我我不再错下去就好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我已经看见 一出悲剧在上演

      这是个需要鸡汤,更需要品牌鸡汤的年代。

      于丹做得,我做不得?

      不过既然做得,我这几句不中听的话应该也能说得。

      学什么,你怎么就能肯定不是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呢?

      (樊迟问稼至多排除一农艺这种技能吧。六经文艺不是孔子推崇并教学的吗?)

      怎么直接就搭上了道,并具体化为有序,这中间有一点可以服人的论证吗?

      论语是部言论集,只言片语,难免有不清楚的地方,是不是就谁都可以任意挥洒一番

      "我的一家之言,一己之见",而没有任何真伪可言呢?

      我以为并非如此,只言片语,要探讨本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呢,只言片语,可以和其他言论对照来看,只要我们承认一个人的思想在

      大的方面是一致的,其他含义明确的言论,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含义不明确的

      言论(其实很多时候,含义是明确的,只是注者非要灌注己见而已。)

      二呢,一个人不只有言论,还有行为,要理解其言论,应该结合他的事迹来考虑。

      如果对某一言论的理解,与他的事迹相合,就比不相合的理解更为可信。

      好,有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1 论语中有很多学的对象,如学诗,学礼,学易,这些都是具体的文化知识,

      当然你可以泛泛地说,这些都是载道之具,是序之所存,所以还是说得过去。

      然而,或者可以说,正因为如此,如果对这些文化知识,内容记不住,文字读不通,还有什么道可言?

      2 孔子学易,韦编三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书都翻烂了。

      这就是用行动阐释了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吧,如果不是超级天才,有什么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学习内容,不通过反复温习能够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伴有学习内容从生疏到熟悉,

      个人理解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体验,这个体验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就是不亦说乎之说。

      3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纯粹的知识与道德情操混同起来。

      孔子明确说过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哪怕你是个好人,道德完人,忠信如丘,并不自动就能拥有知识,你还能好学

      通过学来获取,通过习来掌握。而知识有它自身的独立价值,并不以服务于

      忠孝节义之类道德情操为目的。

      或者可以说,

      求知欲本身,就是完善人格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1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对纯粹知识的强调。

      2

      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於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於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釐姓。在虞、夏、商为汪罔,於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於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史记孔子世家

      3

      仲尼在陳,有隼極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陳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館聞之。仲尼曰:「隼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于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遠也,以示後人,使永監焉,故銘其栝曰『肅慎氏之貢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親也;分異姓以遠方之職貢,使無忘服也。故分陳以肅慎氏之貢。君若使有司求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櫝,如之。——国语鲁语下

      孔子以博学知名,这一点可以从这两处对冷知识的掌握得到证明。

      好吧,这了这么多,应该足以说明问题了。

      最后再说说下面这段话

      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他自己只是按照《论语》里的话去做了,是谦虚的说法,自己可能只做到了一半,并没有字字做到。大家看看,照着《论语》里的话去做,做到一半就足够宰执天下了。后世人理解歪了,以为熟读《论语》,在书中寻章摘句就可以把别人管好了,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了呢。

      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是夸大的传说,不必深究,但楼主这里的理解恰恰违背了

      赵普的意思。

      「杜少陵詩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羅大經《鶴林玉露》

      “太宗欲相赵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唯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太宗释然,卒相之。”——龚昱《乐庵语录》

      这里可以确定,不是只做到了一半,而是半部定天下,半部治天下。

      其实仔细读这两段记载,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对论语的褒扬,而是对文化的贬抑。

      小兒學問止《論語》,说明论语只是儿童的入门书,赵普文化程度不高,别人反对他

      为相,说他只读过论语,相当于说他只读过小学语文。

      他的回击无异说,小学课本又如何,我当年辅佐太祖定天下才用了小学课本的一半,

      现在治天下用另一半就可以了。

      通宝推:桥上,删ID走人,jdrlgd,秦波仁者,三笑,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四)

      【原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这个人也很厉害,想要进一步了解他的人可以自行百度然后献上膝盖和头盖骨。他也带了自己的学生,后文有表述。

      这段话该怎么理解?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这段话首先要确定曾子这话时以什么身份对谁说的。通常人们都认为这是他作为孔子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说的这些话,所以解来解去最后也没定论。我认为这段话是曾子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学生说的。

      他跟自己的学生说“我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上位者谋划做事是不是全心全意呢?同朋友们的交流是不是做到诚实不欺呢?我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自己是不是先践行了呢?”

      为人谋,这个人,当为上位者,曾子在卫国当过官,曾经被齐、楚、晋等国争着给官,更别提鲁国了。后来回鲁国虽然没有接受实质的官位,但国事顾问的职位是跑不了的。所以他的为人谋都是人家来问的大事。啥是大事呢?大事就是决定国家走什么道路,制定方针政策要依据什么样的原则。至于技术层面具体怎么做,是下位者小人们关心的事情,都是小事。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曾子自问我替别人出谋划策是不是做到“忠”字了呢?

      文革的流毒之一是让人们对“忠”字产生了反感。天天喊月月喊年年喊是一种超限刺激。就跟一个人爱吃蛋糕那也得时不时吃吃才是美味。逼着他天天月月年年吃试试?

      其实“忠”真是一个好字!

      王凤仪老先生自认得道,他总说自己是从“忠”字门入道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道德的八门。

      忠是什么?忠是全心全意为上位者的思想。也就是对待君上应有的思想态度。全心全意,就要毫无私心,毫无偏颇,不参杂任何私心杂念。比如给上位者提建议的时候如果想着“我提了这条建议会不会对我有什么好处啊;我提出这条建议会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祸端啊;这个建议实行了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啊”,这些就都是私心杂念。

      “忠”的具体表现就是替别人做事就全心全意为别人好,不虑及自身的荣辱得失。

      说魏征是忠臣,就是说魏征应聘了谏官的职位人家就做好本职工作。看见听说皇上有些事做得不靠谱就赶紧去劝,不考虑自己说了皇上会不会高兴,惹急了皇上会不会丢官没命。

      下面解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简单翻译就是“我和朋友来往的时候说话做到诚实不欺,办事做到言而有信了吗?”

      信,是古人的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论语里内涵更是宽泛。信,言可复也。可以理解为说过的话都可以复盘。怎么叫复盘?一是你要承认你说过的话,二是你说过的话经得起检验,经不起检验就是说谎骗人,三是你答应了给人家办事就要兑现,不兑现也是说谎骗人。如果是国君的信,还要加上制定的规范或者颁布的法令不能轻易更改,才能取信于人。

      与朋友交往所要遵循的“道”就是一个“信”字。前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两人交谈的话都是真话才能不亦说乎。要是有朋自远方来,假话连篇,跟他讲话不但啥也学不到,反而会因为他的假话更迷惑,那就变成“不亦气乎”了。在一个朋友交往,你总说了做不到,那朋友也没得做。

      古人一根筋,交代过的事情朋友答应了他就当做一定会做到,下面他该做其他的事情了。“朋友,我把背交给你了!”,然后,如果作为朋友答应了守护他的背却没有做到,那就再没有然后了。除非那个朋友为了他的背也失去了生命。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答应过的事情做起来发现违背了“礼”违背了“仁”,作为君子也不能非要把这话兑现不可。非要兑现,就是“硁硁然小人哉”了!

      那要怎么办?夫子早就说了,最好是不轻易作出承诺。君子慎言,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否则就是“苟轻诺,进退错”。做了不仁不义,不做就是失信。

      第三句“传不习乎?”通常论语读本的解释都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南怀瑾老先生《论语别裁》中的解释稍微靠点谱,他把这句解释成“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我认为如果按照前文所说曾子是以老师的身份讲这个话的话,那这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曾子自我检查“我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我自己是不是先践行了呢?”,也就是曾子作为老师,在检讨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光说不练。

      这里的“习”,和开篇的“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一样的,就是实践的意思。《论语》在这里又一次强调了“习”的重要性。

      曾子的这段话非常有名,以至于网络经常有改编的段子流行。

      云南一中学就曾悬挂横幅“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后来网友又增加一段“吾日三省吾身:白否?富否?美否?否!滚去学习!”以示励志不能光管男生不管女生。

      网上也有据此改编的职场段子“吾日三省吾身:升官否?发财否?有美女否?否!滚去干活!”

      段子是娱乐,大家一笑而过。

      但这段话如果改改写在纸上一个人每天睡前看三遍亦无不可:为单位工作尽心了吗?为客户服务尽力了吗?是否有成果?”

      或者内容改为:我对所承担的工作是想做到最好了吗?手头的工作足够努力了吗??领导对我满意吗???

      总之,做人就是应当时刻反省自己:工作的动机是否够“忠”字?,工作过程是否够“信”字?至于工作结果,这个时候反而不重要了,结果就在那里,要以平常心对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再有事业不成功的人尤其该把“吾日三省吾身”这几个字当做座右铭。即便做不到每日三省自身,每周总该做到吧?凡有问题要先找自己的不足。一个人整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那一定会进步。进步到一定程度,事业就会成功。

      事业不成功的人常犯的毛病就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跟别人比懒比滥,哪里会进步,这种心态下只能是退步,所以一个人要时时反省自己的不足。一个人若整天想着怎么改正自己的缺点,就没时间去盯别人的缺点了。

      一个人若是不会反省,就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不知道哪里做的不够好就不知道从哪方面提高自己。盯别人身上的不足是给自己的偷懒找理由。

      每年晒完年终奖都会有一波人辞职。某些人辞职的理由就是自己的年终奖太少了,老板不公平。其实这些人就没想过老板为啥不怕他们辞职?有些人一厢情愿地想着说某些人还不如我干活多呢,年终奖竟然比我多。不行,我生气,这个不公平。找下家!我要换个公平点的工作环境。他就不想想也许人家还做了许多事情他不知道。

      总之,如果一个人永远不知道反省自己的不足,永远盯着别人跟自己比奖金,那么,可以想见的未来永远都是“人家年终“奖”,他是年“终”奖。”职业道路越走越窄!

      通宝推:未知如之何,mezhan,時千峰,三笑,陈王奋起,
      • 家园 再想忠孝

        您前文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觉得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本”就是自我约束。论语里可能还比较含糊,到了朱禧(还是程颢?)直接喊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为什么不忠不孝的人不可交?因为他不懂得约束自己。

        对孩子好,是有利可图,指望他给自己养老,是本能。对老人好,则纯粹是一件没有收益的事情,是违反本能的。去做一件违反本能的事情,当然要对自己的约束力。

        忠也是一样,疾风知劲草,忠不忠只有在逆境下才能看出来。公司快发不出工资了,本能的就是跳槽,能够留下来和老板一起扛到底的,必是能咬牙坚持的人。

        所以,和一个有自我约束力的人相处,可以安心放心,不会被占便宜。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
      • 家园 另外,据说

        魏征对李二说,他不愿做忠臣,要做贤臣。忠于上位者,我觉得是上位者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的一种曲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