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恢复高考 -- 普鲁托

共:💬116 🌺193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恢复高考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开始录取、发通知书。河里一直有恢复高考是谁主导的讨论,在此聊几句。

    一、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中国各大学自主招生;

    1952年6月12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教育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结束了近40年的中国大学自主招生。开始全国统一高考,1952年是在8月15、16、17三天考试:

    点看全图

    二、1966年“五一六通知”之前几天还有一个“五七指示”,这是毛主席给林彪的一封信,讲了“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封信的精神8月1日被赋在人民日报社论《全国都应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中向全国公布,“毛泽东同志提出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随后就有了五七中学、五七大学、五七干校......正是这一年开始,全国大专院校停止招生,至1969年。

    66、67、68三年所谓的“老三届”。

    但是,1968年7月21日,毛主席在对《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中作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这段语录在文革中还被编成了歌曲)”。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北大、清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把1952年开始形成的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废除,而“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1971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27日通过张、姚定稿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8月13日毛主席批示“同意”,彻底夯实了这个招生办法。

    1973年3月10日邓小平复出国务院副总理,和病重的周总理主持国务院,批转了《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意见》,要求增加文化书面考试:政治、语文、数学、理化。随后出了个辽宁的“张铁生事件”:对于张来说,理化题太难,只考了6分,有取消入学资格的风险。于是张在试卷背面陈述了自己考得太差的原因,因为参加集体劳动,没时间复习。其实,张铁生并未交白卷,从陈述原因的文字看,文化水平并不差。

    点看全图

    这件事被四人帮上升为教育战线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文化考试成了参考。

    三、1977年7月21日十届三中全会结束,邓小平正式复出,开始主管科教。邓最初的想法是1977用一年时间准备,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生源一半来自高中毕业生,一半来自社会。这样既照顾了文化水平,又有利于社会稳定。

    在这之前教育部已经召开了全国招生工作会议,8月4日把意见报送了国务院。招生方式仍然是老办法:自愿报考、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查,其中也有一些注重文化水平的措施。

    另一方面。邓小平同一天(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教工作座谈会,吴文俊、邹承鲁、王大珩、周培源、苏步青等33人。这次会议改变了邓小平的最初想法。

    点看全图

    会议中,来自清华大学的代表称现在招进来的学生文化水平太差,有的只有小学水平,学习还得从中学课程补齐。被邓小平戏称“清华中学”。

    这时武汉大学来的一个叫查全性的化学系副教授,情绪激动地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balabala......建议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该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严防漏题,应届高中生、社会青年、相当于高中水平的人均可报考。

    这个建议完全破了教育部已经报送国务院的方案。

    邓小平问在会的教育部负责人刘西尧,今年改革恐怕来不及了吧?

    查全性当即插话:今年宁可晚招两个月,不然又会误招20多万不合格的学生。

    邓还是问刘:来得及不?

    刘:假如推迟开学,还来得及。

    最后邓让刘把报送国务院的报告追回来。查全性第二天被新华社驻会记者戏称扔了个重磅炸弹。

    四、上面这个会议只能算是邓小平为高考决策做的调研。

    8月8日会议结束时邓小平宣布: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直接招生,不再搞群众推荐。当时参会的温元凯针对旧十六字方针建议改为:自愿报考、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邓小平当即回应:第二句有问题,比如考试生很好,队里不同意、或领导脾气坏不同意,怎么办?不要第二句。

    教育部很快报送了《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冬季高考,明年二月开学。这是恢复高考后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接下来的推进并不顺利。当时“两个凡是”才提出半年,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1971年的那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是毛主席圈阅同意的。很多人都在观望中央的教育路线。

    8月13日起,教育部再次召开第二次全国高校招生会议,会议分歧很大、争论不休。

    9月19日,邓小平召集教育部负责人刘西尧、雍文涛等,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里的“两个估计”做了批判,认为是张、姚对毛主席意见的曲解。随后刘、雍等向会议代表传达了邓小平的讲话精神。

    9月25日招生工作会议结束,文件定稿。

    10月3日,邓小平将刘西尧报送的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请示报告》和教育部代拟的《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批送华国锋:

    点看全图

    通宝推:一着,AleaJactaEst,燕人,桥上,
    • 家园 高考路线之争是选拔是按数理化等客观标准还是拼爹的暗箱操作

      高考改革路线之争就是选拔是按数理化等客观标准还是拼爹的暗箱操作

      文革废除高考是压制旧原罪阶层子弟需要,情况特殊,正因为压制旧原罪阶层子弟,中等教育才突飞猛进

      90年代中期二十多年来高考改革则是帮助新原罪阶层压制中下层子弟

      笨狼79年生,对90年代前十几年高考缺乏直观感受,不过从九十年代至今看的还是很清楚的

      90年代中期已经很不公正了,明明基础教育条件更好,全国一张卷时北京考生500出头就能上北大清华(那时山东考生得630往上+加分),一般本科最低线在山东上非委培专科都差几十分

      那时各地区、系统、农村和非农村考生分数也差别极大,还有委培,哪怕同一地区内部分考生也有30-100分的各类照顾,基础教育条件越差的往往录取线越高

      后来更黑,什么标准分、教育产业化、大扩招、分省试卷、自主招生、平时成绩计入高考……最近还有鼓吹废除高考的,统统都是

      2017山东985自主招生分数线平均比直接考上的低百分,海大把叠纸飞机作为定向降60分的理由,居然是最少的,而且那家伙居然降分60分也不够线

      最近北大耍横拒绝符合录取标准的河南考生很有意思,那些学习更差的特长生、外籍生什么的为什么不一视同仁

      • 家园 北大有退档的权力,但这个理由很成问题

        国家专项计划是维护教育公平的一项高考改革措施,北大这个搞法却是维护自己的私利,也昭明了改革措施还有待补漏。

        每年清华北大都在暗自比拼录取分数线。北大之所以不要这个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既拉低了北大的分数线,也不能像特长生一样为学校带来其他利益,比如柯洁上清华、孙杨上浙大……

        • 家园 梦桃源服务员是分数高呢还是好处给的足呢?

          后来顶不住说明北大自己理亏,自己定的规则出尔反尔

          而且退档的理由如果用于特招生和海外生,大部分早滚蛋了

          说白了就是要么给好处要么分数够高

          不过弄成这样,分数高谁稀罕?

          再说梦桃源服务员是分数高呢还是好处给的足呢?

    • 家园 张铁生的原文,写得其实挺有道理的,

      最后却因此出台了那么个政策。

      随后出了个辽宁的“张铁生事件”:对于张来说,理化题太难,只考了6分,有取消入学资格的风险。于是张在试卷背面陈述了自己考得太差的原因,因为参加集体劳动,没时间复习。其实,张铁生并未交白卷,从陈述原因的文字看,文化水平并不差

      • 家园 张铁生说的当然很有道理:他的主题不是说自己应该不做题

        而是说,本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本来是很好的,如果有点时间复习的话,那个考试是不在话下的,但是,由于农忙季节,自己因为思想觉悟高,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而耽误了复习,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只顾着自己复习,偷懒不干活,不得已还要请假,目的就是个人复习考试获得上升的机会。那么,作为组织考试的国家机构,就应该对这样的现象有个正确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公平公正,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就是“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而且,人家没有被树立为典型时,也就是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普通的农村青年。

        从张铁生后来的遭遇,就能映照出一大批装模作样男盗女娼的灯改分子丑恶嘴脸。

      • 家园 张铁生物理化学是近乎零分

        张铁生考试成绩是语文38,数学61,物理化学6分,物理化学全忘光了可以理解,不知道为什么语文也这么低,按说就凭这封信也不至于啊。上大学后,张铁生又成了学习模范,自学日语,大一就主刀给马做直肠手术,还和同学写论文发表在期刊上,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基本为零吧,当然那时候不兴什么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通讯作者,都是注明集体执笔。

        • 家园 除了复习问题,他是农科偏科

          后来从牢里出来,是开农技工司,资产亿计的。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不知道,但其码,不是白字能干的吧。

    • 家园 我的观点

      首先感谢普鲁托的文章,写的很好

      我的文章说的比较笼统,着重于政治方面。https://www.talkcc.net/article/4414794

      我还是那句话,

      “大学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相当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人的选拔,高考,甚至大学本身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还是在于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

      改开四十年,历经黑猫白猫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路线,教育出了一代代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中央民族大学成了分裂大学,伊力哈木买提江之流公然在课堂上传授极端思想,兰州大学的伊斯兰神棍混成了大学教授公然在课堂上歪曲同治回乱的历史事实。山东四川等全国各地一系列高校公然歧视本国学生,搞洋垃圾留学大跃进。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初衷吗?”

      如果大学成了培养唯分数论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资废物的地方,还不如继续从工农兵中选拔呢

    • 家园 恢复高考是对原罪阶层子弟开放阶级上升通道

      恢复高考是对原罪阶层子弟开放阶级上升通道

      有必要但操作者的私心太重

      高中——小学教育居然都不断缩水

      等于只向拥有良好教育条件和传承的干部子弟和知识分子子弟敞开大门,结果十几年后就来了八平方

      三大产业化+抢提留+大下岗+扩招把工农子弟接近彻底排除在外了,屁股后面一滩屎的时候,大部分人不骂政权就怪了

      • 家园 一个问题,这个所谓受益原罪人群,倒底有多少人。

        地富反坏两百万,右五十多万,从建国起算,被处理过的干部三十多万。当时全国人口多少人,十亿人,英才全埋在这三百万人家了,这个人群种也太好了。

        • 家园 远远不止,翻翻早年毛选就知道

          远远不止,翻翻早年毛选就知道

          另外旧知识分子多数都在地富反坏右里面

          另外坏分子比右派多多了,没文化很难够上后者

          • 家园 解放前认字就了不得了,没钱上不了私塾

            毛走家时就走那儿把识字班办到那儿,这个不要钱的,上过中学能算知识分子了,当然也要钱本,解放后又普及教育,这个又给破坏了。

            另外五类分子多半认字,多半有钱,但这个一解放,都谈不上是优势了,开战斗机的也没什么五类分子,可他们不认字么,没学习么。

            更重要的是,你说有什么,该你翻吧,有回我在天涯,有个人就拿主席的话说事,说主席调查证明,民国社会很不错,不过他把一段资料给出来了,我顺着搜 刚才原文,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主席的东西,我实际看的很少,大部分还是反毛的叫出来,我才查来看看。)

            • 家园 找找土改划分成份资料,看看被压制阶层到底占多少?

              解放前普通人上私塾或小学,认不多的字稀松平常

              私塾各家轮流管饭,没别的,后来是保国民小学,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吧

              完全小学或高小一般村没有

              不管乡绅(抗战前)、土顽甚至日伪,抗战前和抗战时都很重视教育,这方面比改开后相关官僚责任心强多了

              也可能各地情况不一样,山东乌鸦相对白点

              “4417126 帖内容

              全看 分页 树展 一览 主题 回复 花↑1 宝推 收藏 统计 更多 囧↓

              2019-08-04 04:55:27

              4417126 复 4415386

              断臂残刀疲败兵

              一个问题,这个所谓受益原罪人群,倒底有多少人。 1 半新

              地富反坏两百万,右五十多万,从建国起算,被处理过的干部三十多万。当时全国人口多少人,十亿人,英才全埋在这三百万人家了,这个人群种也太好了。”

              最好重读一下老毛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再找找土改划分成份资料,看看被压制阶层到底占多少?不客气的说,建国初成绩好的一多半是黑五类子弟,另外没有文革,人家教育领先优势更大

              • 家园 私塾老师没家没业,不娶老婆养孩子么。

                五类分子没人种优势,但有教育条件,这是经济问题,

                这个到现在也不少吧,学习好的,并不都是起根家里就有钱势的子弟,倒是相对贫平的多些吧,而在具体教育上,虽然不至于在小学,但到义教以上,经济条件也还在起作用,富的除公学还有私教私学,穷些的国营大学,也不都是上的起的。

                民国一大特点就是,从起来到跑路,都处于战乱,不少孩子因养不起,一生下来就要杀,活下来的,吃都不容易,教育能多好,这样吧,说几个大人物,受教的例子,你看易么:

                朱德家生十三个孩子,到第八个后,立生立杀,就这样因地主在灾年加租,全家全散逃活路,他和他妈一支,站住后,干粗活,后来借钱上了几天学,当兵后入军校,当了军官后,借的钱才还上。

                彭德怀,家里大人大多不管,一个姑出钱上了几天学,然后因有西派老师说孝是没必要的,这话别人听也就算了,可他们家长辈基本都对他不好,就听进去了,回家还传,这学就不叫他上了。

                民国范苏东化的上神,胡乱邦,现在成天说民国多好,搞什么小宝与老财,原来的回忆可是,全家族穷,本家凑不起学费,全家族各家凑才凑出他一人的,然后上学还老叫条件好的学生打。

                我不认为家庭出身穷的,一定好,胡乱邦就是例子,当了官有了财势,就成天想,用他当年都受不了,要造反的玩艺,给我们现在老百姓过,好捞更多的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