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钢琴、波兰及其它 -- 黄序

共:💬112 🌺13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续4 - 关于调琴

      我原来请的调琴师,早年也长期负责为本地芝加哥交响厅和每年暑期的Ravinia音乐节调琴。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当然表示大为敬佩,跟他说那您一定跟很多大师合作过啊,多有意思啊!跟M们说道说道呗。

      没想到人家很淡定,说俺早就不干了。我问为什么呀,这工作多酷啊。调琴师说这工作压力山大,首先时间上要求特别苛刻,随叫随到,经常是晚上和周末,演出时还得一直陪着,以便随时解决现场的问题。而且你不知道那帮弹琴的有多挑剔,一个个有多事儿妈,俺实在是伺候不起啊!

      这位调琴师去年给我写了封信,说跟老顾客道别啦。干了这么多年,上了岁数,快搬不动那40磅的action了。我猜年纪大了可能只是原因之一,疫情期间好多人都不敢约上门服务了,与其守着冷冷清清的市场,不如干脆彻底退休,安心过晚年生活了🙁。

      说到钢琴家的挑剔我又想起霍洛维茨了。

      他老人家演出前试琴的时候不光挑剔琴的声音,还要挑剔琴的摆放,反复移动希望要找到舞台上的最佳位置,以达到他老人家心目中的最佳音效。他以前在卡耐基音乐厅这么折腾不但把工人整够呛,他自己坐下站起的旁人看着也累。后来师傅们干脆跟他说,霍老,您甭折腾了,就踏实坐在琴凳上别动,您想挪地方俺们把您连凳子一块挪了,您看成么?

      霍老听了居然十分受用。

      再后来舞台经理想了一个好主意,待霍老选定了他的最佳琴位后,吩咐工人在琴脚处钉上几个小牌子,写上霍老的大名。下次老人家又要折腾,经理就指着牌子说霍老,这就是您亲自定的地方,这回琴咱还摆这儿,肯定错不了!

      还别说,霍老还真很爽快地认同了这个做法,让经理和师傅们松了一口气。

      不过呢,这以后霍老的独奏会是不折腾了,协奏曲还没完呢。每部作品的乐队编制不一样,霍老还是经常折腾琴的位置。不光他折腾,他太太也跟着掺和。霍夫人是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千金,说话自然有分量。有一次霍老在台上排练,霍夫人在观众席里怎么听都不对劲。过了一会跟舞台经理说你们啊,得把老爷子的琴,往右,再挪个两尺。

      经理一听犯难了,小心翼翼地跟老太太说: “婶儿啊,您叫把我霍叔的琴往右挪,那不是那边最后一排提琴手就得撤下台啦?”

      老太太一听杏眼一蹬: “咋滴,提琴手不能撤?”

      经理: “内个......呃......不好吧?”

      老太太: “提琴手不能撤,那依您意思,咱把你霍叔撤下来吧!”

      经理: “唉,别啊婶儿!您瞧我这臭嘴!内什么,后边那排提琴手,麻溜的,撤!”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方平,liy41,尚儒,大眼,桥上,
      • 家园 关于调琴,请教一下

        有个朋友,会弹钢琴,但是那个年代很难接受到太正规的训练,因此算是野路子吧。

        有次他下载了一个app,测试调琴结果,发现调琴师调的有误差(他是学自动化的,专业炒股)。后来他就用app测试自己慢慢调(我家的琴也是他调)。但是他这种做法,受到了音乐专业科班出身的人的批评。

        由于我是乐盲,听不出来有什么不同,不敢判断谁对谁错。

        一方面,作为工程师,我相信手巧不如家什巧,仪器测试总比人的耳朵可靠;

        另一方面,隔行如隔山,或许音乐本身并不是单纯的输出频率?

        黄兄怎么看这事?

        • 家园 这个我想先问一下

          你说朋友的调琴方式受到音乐专业科班出身的人的批评,是怎么批评的?

          现在很多专业的调琴师也用App,理论上每根琴弦调准了似乎调音的目的就达到了。但实际上调音师会反复检查不同音程,似乎并不是单独琴弦调准了音程听上去就对,调音师要根据经验做微调。

          下次调音师来的时候我要好好请教一下。

          通宝推:七天,
          • 家园 哥们自己调琴也不是只管单根琴弦,也是和临近琴弦一起调

            但是对于最终结果,他只认app的测试值。他调完后,每组琴弦的app测试结果,都是一条规整的曲线:中间是线性(是不是对数坐标就不知道了),两端梯度增加且梯度相同,这样两组相邻的琴弦测试值曲线可以平滑连接。整琴调完后的测试值曲线则是一条连续可导的曲线。

            而他用app测试调琴师调完的琴,则有不规则的奇点。他认为,自己依靠app调出来的琴比调琴师调出来的琴更准确----这个观点很容易被工科直男接受,而且这个哥们比较能琢磨,又不是纯粹的外行(毕竟会弹琴),因此有一定的信用度。

            而调琴师呢,要么是不知道怎么说服工科直男,要么是不屑说服工科直男。直接说: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认为自己单靠一个app就能把琴调好,是可笑的----这个观点我也可以接受,因为隔行如隔山,人家最起码4年学了一个专业,你一个野路子靠app就能替代?这个比较科幻。

            问题来了:我周围的(包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工科直男99%是乐盲,几乎每家都随大流买了一台Yamaha的B2或B3,这笔调琴生意也不算少。调琴师又是利益相关方,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信谁了😂😂😂。

          • 家园 试试看

            我来试回答一下,因为家里钢琴的调音,现在都是自己在做的。为此除了观摩过一些现场,查过一些资料外,也请教过不少技师。

            每个专业调琴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和诀窍。

            我见过,一个俄罗斯老家伙,只用“音叉”调好基音键后,其它的键就全凭听“和音”了,他特别强调得是,一定要能听到那个“外音”(就是当几个键同时按下后,产生的另一个奇特的“合音”的共鸣声)。如果这个键位音准确了的话,它与其它的不管多少数目的键(同样是音准的话)同时按下去时,也都会产生一个非常明显的“合音”的。而且还需要用不同力度,来判断“合音”是否稳定。

            我同意他的意见,是因为我们在小提琴调弦时,就是听“合音”的。其实按“平均律”调出来的提琴音,不如原来“五度”调出来的好听。但是乐团给钢琴伴奏时,必须按“平均律”。

            但是现在,一点也不用软件调音的青年人很少了。因为用了的话,从频率上说,确实是更“精确”的。但是,钢琴的好听,不仅仅是“音准”问题,更有“音色”、触键感等等许多因素。让老琴焕发青春,让新琴减少青涩,调琴师还要懂得钢琴的的结构和机械原理,他们都有特制的工具,在调音的同时,还需要调整许许多多的地方,甚至要换些东西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我推荐有钢琴的朋友从网上找个piano tuner装到自己的手机里,去测试一下自己的钢琴,挺好玩的。其实,每家钢琴品牌都有自己特别的音频“曲线”,这个公司就收集了许多file。但是在试用的免费版本里,只提供了几个,Steinway A和D, petrof II,Baldwin E 和 R,example split-scale,Mason & Hamlin A。

            我曾经把自己家的那个100年前的老钢琴翻来覆去地倒腾过,过几个月就换一家“曲线”重新调一遍,确实每家公司都是不同的效果。

            顺便也说明一下,无论什么样的乐器(包括钢琴,提琴等)也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音色”上的不同之处。这是专业人士用耳朵就能听出来的(和军舰和潜艇的声纳曲线是同一个道理)。而且一般都不会把低音,中音和高音来同样处理的。一个乐器,在不同的大师们的手里,经过多年后都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和人一样,他们也称其为“调教”。

            通宝推:唐家山,尚儒,自由呼吸F0,夜如何其,铁手,方平,桥上,liy41,七天,黄序,
            • 家园 平均律调音,每个音都有极轻微的失准

              这是系统性误差,因此无解。

            • 家园 试着分析一下调音过程

              钢琴是一系列长短不一的两端固定的弦,由木槌敲击振动发出声音。产生的波是驻波,有基频和倍频。基频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基频和倍频的叠加决定了声音的频谱分布,也就是声音的音色。

              调音软件应该是采集声音的信号,再做傅立叶变换,得到基频,再进行校准。可以选择一个高频音作为基准,然后校准其它的音频对这一基准音频的相对值。由于琴弦相邻很近,会相互影响,可以再采集相邻弦的和声再次校正,如此反复,应该得到不错的效果。

              由于琴弦的材料及制作的不同,再考虑到钢琴的整体构造对发声的影响,再对音色进行调节。这样每架钢琴都会有自己声音指纹。一般人对声音的分辨可以精确到三赫兹,机器可以做的更精确。

              一点浅见。

            • 家园 厉害。小小孩学琴是不是音准就够了?

              你说的曲线,是指App里搜集了一些琴的曲线,然后你按照那个曲线把自家的钢琴调到类似,效果上也就类似?

              • 匿名 错了。我家孩子面试的时候,

                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2+2等于几?

                第二个,会自己上厕所不?

                回答正确,来学吧!

                音准听多了,小小孩耳朵都好使。不是先有音准,后练琴。

                从小学钢琴的好处是锻炼手小肌肉,以后申请上医学院有点优势。

                当然手指翻硬币,也能锻炼。

            • 家园 谢谢!

              这就是我说检查音程的意思,您讲得更清楚详细。

              另外我听说调音师会有意把高音区调得略高,低音区调得更低,这样整个钢琴的音响才更均衡,这种说法您了解么?

              每台琴都有自己的特性,我的调琴师每次来都要做笔记,应该是针对这一特性做的记录。

              通宝推:七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