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 GWA

共:💬24 🌺9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本来是想回帖在黄序河友那个“钢琴”系统的楼里的,细思后觉得这个话题是可以化开来写不少东西的,还是另起一楼吧,就可以就把以后的思索都集中起来了。

    他提到了钢琴家的故事,夫妻两个人,一个他在台上随着钢琴一起运动,挑剔着钢琴的摆放位置;而一个她则坐在台下(我个人认为一定是最好的听众席的位置)同样地折腾着工人们.....。

    1. 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我的推测是:他们都在吹毛求疵地追求着自己的那个“真实”和“完美”,而从不同的角度铨释了“正确”的庐山真面目。

    钢琴家能够听到的是钢琴的“纯”音色,和其发声在舞台上这个小范围内的“共鸣”效果,他需要借此来预先地“把握”和“调节”好,以便在音乐会进行时能够与乐团适度地“配合”,这样到那时候才能获得“谐美”的成效。

    而做为妻子的她(就是因为是她具有传奇的交响乐和歌剧的大指挥家的女儿的出身)听到的则是那个恢宏的大音乐厅所造成的巨大“回响”,她更代表着所有音乐会“听众”们的“追求”和“享受”!

    再补充一个我自己“脑洞”的细节:

    她应该不但是“听”,而且一定会同时在“想”的(也在设想着各种情况):台上会是那一个乐团来伴奏,它的风格会是什么,管乐与弦乐部的特点?如果这里剧场是满座或者部分观众的话,而穿着是五花八门的夏装,或者是冬装时?那样的情况下,“回响”的效果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 实际上,你也能做一下看看:

    场景之一,可以先在自己的家里试试看。

    不管你会不会唱歌,可以先从卫生间开始。把门关紧了,早上在上厕所时,从小声哼哼到大声吼吼,也从拉长音变化到急促的间断声。晚上再在水雾弥漫的淋浴时,做一下同样的事情。你就会惊讶自己的“天赋”了。

    然后换个睡房做同样的事情,区别只是把被子衣服整理和乱放一下,然后集中注意自己听到的声音的细微差异。

    再试试看不同大小和布置的客厅,直到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运动物充满的地方.....。

    然后,你就会接受声音不单是“声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环境”了。

    场景之二,是自己好好地体验一下那个“风”。

    这是需要“季风”的时候了,特别是在风向不断地变化莫测的情况下。你去“穿街走巷”一下,就会感觉到的:在这个巷子里,风是推着你走;而在那个巷子里,风却顶着让你退。在前宽后窄的巷子里,风会越来越急;在前窄后宽的巷子里,风会越来越缓。到了两条大街的交接处,疾风会吹得你打转转,无法直立和行走。而突然进入一个窄角时,却发现那里是风平浪静,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当经历过这一切后,你与那对音乐家夫妇,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感受。

    有时间的话,我会讲一些下面的小故事。

    乐器的选择与操控。

    音响的配备与布置。

    乐团的人员与效果。

    不同的乐曲与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感受。

    专业与业余与“外行”的区别。

    “我要做”与“要我做”带来的不同后果。

    “不懂”,“不会”和“不能享受”不是同一件事情。

    个人可以享受集体,集体也可以享受个人。

    每个人有自己的“歌喉”,都应该唱歌。

    ........。

    我在西河经常是信口开河的,可以用一串成语来形容:浅尝辄止,一得自荐。想入非非,班门弄斧.....。

    望朋友们见谅。

    其实,听众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他们各有自己的口味,各有自己的喜恶。如果缺少了他们的捧场,那个“大师”也活不下去的,因为都是要靠真正的“票房”来成名成家的。

    这次的疫情,对艺术家们的冲击超过了任何其他的群体,集体都生活质量下滑了,个别的也有面临“无米之炊”的。

    政治家也是如此,只是舞台不同而已。

    通宝推:方平,桥上,普鲁托,大眼,
    • 家园 关于音乐家,没有比古尔德的评价更贴切了

      "我一直认为在音乐表演界有这么两类演奏者:一种是将手中乐器发挥到极至的演奏者,另一种是与其相反的。 如果我们可以相信历史记载的话,我们看到李斯特、帕格尼尼,还有近现代很多技巧卓绝的演奏家都是属于第一类的。这类演奏者致力于向观众展示自己与手中乐器的关系,并让这种关系成为所有注意力的焦点。 而另一类演奏者则会完全越过演奏技巧这个层面,创造出一个将他们自己与乐谱直接联系起来的幻觉,这种幻觉给了听者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如同自己投入参与到音乐当中而不是演奏中。在我们的时代,第二类演奏者中恐怕没有比S.里赫特更好的例子了。"

      再听听古尔德的巴赫F大调键盘协奏曲广板,心有戚戚焉

      外链出处

    • 家园 聊乐器的选择与“调教”之一

      聊乐器的选择与“调教”

      1. 先把乐器的年份和品牌的事情聊一聊:

      钢琴与其它乐器是完全不同的,老了基本上就被“淘汰”了。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让它的击弦机构是越来越精简和有效了(而且便于调整和装配),而材料的选择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去靠木材和古老的吸音织物产生的共鸣,现在都被其它的技术而替代了。新钢琴也没有原来那么笨重了,因为合金技术的发展和设计结构的改进,那块需要承担这么多琴弦的巨大拉力的大钢板,也都发生变化了。

      钢琴的品牌差异实际上也不大,还是纯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垄断”行为模式,花钱买“名牌”的现象是常态。这也就是钢琴再贵,价位的差异也不过是十数倍的原因。

      而提琴类,则会把差距拉到那个乘百乘千的“天价”的地步了,价格超过千万的小提琴好像已经超过了个位数。

      小提琴是乐器里,唯一进入了“古董收藏物”的异类,年份和“出身”一定会是“身份”的依据。有些演奏家终生的奋斗成果,就都花在了一把琴上面了。

      但是提琴的价格和其声音的关系,绝对不是成比例的,这完全是个见仁见智的个人感受。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演奏员和音乐爱好者,只能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琴的时候,就需要花大功夫来钻研和寻觅的。小提琴的一般品牌基本上没有差异,但是一家子人里不同的级别是有区别的,但其实也就是材料和工艺的差别罢了。我会在后面花时间聊聊“淘旧货”,如何捡便宜和捡“漏”。

      不同类型的的管乐器的价格差别是不小的,往往家长在孩子选择学那一种乐器时,就要必须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但是基本上也都不会成为天价的。

      我的钢琴是ebay上淘来的,价钱比搬运费还要便宜。如何自己修复的,会另外详述。

      击弦机构是:

      Improved check-repeater action, New front escapement。

      制琴者是:

      L. Eserman, in Hamburger。

      汉堡市的埃森曼

      按照琴的制造序列号,应该是1900年左右的产品。

      通宝推:普鲁托,大眼,
      • 家园 小提琴这个,确实看不懂

        小提琴卖到天价,我猜有几个基础原因:

        1、当年的制琴大师死了;

        2、当年那样的材质没了;

        3、声音确实好。

        疑问:

        1、按说现在的制琴技术肯定比以前好、好得多(卫星都上天了嘛),难道就真的没有高水平、超水平的制琴师了?

        2、以前发现个新大陆都是难事,现在人类已经探遍地球,真的就再没发现更好的材质?

        也@黄序

        ==========

        另外,对于买乐器。

        首先是在经济基础范围内行事

        其次,我听不出1000元和10000元的小提琴的差别,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买贵的。

        • 家园 好像没有@到

          😜

          我倒是听说过有人做过实验,琴手交替演奏300年古董琴和顶级现代新琴,由若干专业人士盲听盲选。

          实验结果好像两种琴的得票差不多😂

          我个人是没法做任何评价的,一来没那副好耳朵,二来我也从来没机会听顶级现代琴的演奏,完全无从比较。

          你说那几条,第一条肯定是对的,流传至今的主要是300年前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家族的某几位琴师的作品,师傅肯定不在了,也没听说有很好的传承。

          第二条也许对,但也许是当年的材质过了300年声音才这么好呢。现代琴究竟能不能更胜一筹,也许得再等300年才能回答😄。

          第三条,参见前两条🙂。

          说到价格,你看我另外一楼说了施坦威九尺钢琴十几二十万刀,可这只相当于一把顶级琴弓的价钱,跟提琴本身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古董琴之所以值钱,除了品质因素,作为古董本身也是一部分原因。那两种名琴的制作高峰时间并不长,手工出产本来产量就不大,琴师自我要求又很严格,制作过程稍有不满意的坚决销毁,绝不让流传出来。再经过300年人世沧桑,存世本来就很稀少了。

          另外如果琴有些传奇经历,或曾被名人名家拥有和演奏也是价格的加分项。

          马友友现在用的一把琴,原来的主人是英国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杜是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前妻。马友友和Barenboim最近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就有不厚道的乐迷跑到社交媒体留言:Daniel,你还认得那把大提琴么?

          点看全图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太有意思的提问了!

            黄序河友的这段描述真是栩栩如生:

            “另外如果琴有些传奇经历,或曾被名人名家拥有和演奏也是价格的加分项。

            马友友现在用的一把琴,原来的主人是英国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杜是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前妻。马友友和Barenboim最近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就有不厚道的乐迷跑到社交媒体留言:Daniel,你还认得那把大提琴么?”

            这一段话我非常赞同!

            我个人觉得黄序河友的耳朵非常棒,经过多年的喜欢音乐,你已经能够分辨出了很多东西。这段话就是个例证。

            每个演奏家都一定会有自己的经历和风格的,不管是久已成名的大师,还是初露锋芒的新秀,他们在不同的“同行”和不同的观众的“耳朵”的判断下,被给出的结论(感觉?)都可能是大相径庭的,还包括对他们的强项和短处的评价。

            我觉得中国语言是真正伟大的语言,因为它用来表现音乐的话,词汇是可以非常细致和传神的。我就试着举些例子吧:

            我可以这样来对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恶搞一下:他既是“如丝如缕,回味无穷”、却也把“甜腻发挥到了'苦涩'的境地”;他是“铨释精典大师,独此一家”、可是“他每次都把自己表现得那么得淋漓尽致了、以至那些作曲家们也都被慢慢地给'消逝'了”。也更可以全是大白话的结论:“帕尔曼的最大的本事,大概就是:自己在'自己'里面打转转吧?”....。

            再看自己对马友友的感受吧,同时可以用许多成语来夸张一下:稳如泰山和疾风骤雨,章法有序和不落俗套;小家闺玉和帝王气派,深入浅出和重彩浓墨,旁若无人和战战兢兢.....。这可都是非常矛盾的对比词啊! 当然是也可以白描一番的:“少年得宠,青年得志,中年发狂,老年就随心所欲地吃老本了”。

            还有那个过去的“神童”,现在已经慢慢地离去了的俊男呢:“他是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快弓速度的,他确实能够把'XX飞舞'给拉了个鸡飞狗跳,但是人们能不能斗胆地来问一下:'蜜蜂们都被您赶到什么地方去了啊?”

            再回到开头的提问吧,那个大指挥家(兼钢琴演奏)是绝对回复不了黄序河友的提问的,因为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你这个叫马友友的家伙,在与我和帕尔曼一起玩'三重奏协奏曲'的那时候,怎么就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呢?”

            那个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是个被音乐折磨了一辈子的“苦菜花”啊,她的孤独,忧郁,悲愤和自残都被那个有名的传记片(我给的译名是“梨花残泪”)给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被她那样拼命“折磨”过一代名琴,到了一生都风调雨顺的马大师的手里,当然也只能违心地接受另一类的不同“调教”了,它怎么能够重现昔日的“沧桑”呢?

            建议河友们有时间的时候,去把贝多芬的那个著名的“三重奏协奏曲”的几个不同版本的第二乐章都享受一下。这是个绝对美妙到让人会不由自主地达到“想入非非”和“如醉如狂”的境地的音乐顶峰之一。

            可以找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的两个版本来听一下,也可以找另外的大师们组合的版本来对比着听听。

            不过,“强强联手”并不一定是“最佳组合”。实际上我觉得全是“自家的三个人”的几个版本,实际上才是更出色的,包括郑明勋 郑京和 郑明和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1984)。

            我个人感到最有“作曲家味”的演绎是另外的西方的某个国家的三姐弟的,好像是油管里排在很靠前的视频呢。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社区交响乐团音乐会里就演过这个曲目,当时请了当地的挺棒的室内乐三重奏组合。我自己就是在指挥的调教下理解贝多芬的“心意”的。

            咱们是没有可能去体验大师们和专业演奏员们的“琴趣”了。

            那么,我就还是回头慢慢地来聊聊家长们和咱们这些“玩票的”,怎样来“量入付出”,选择乐器和自己的音乐“伙伴”吧。

            下次见。

            通宝推:黄序,
        • 家园 也许@的时候前后要带空格,标题显然是无法@的

          @普鲁托

          a@普鲁托b

        • 家园 聪明!

          其次,我听不出1000元和10000元的小提琴的差别,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买贵的。

          假设是正规的琴行,不存在欺诈的情况下,即便你听不出两者的区别,也会有其他行家听得出来,同一等级的琴,定价偏低的话,会被优先卖出。

          所以,贵的价格,表达的隐藏含义,意味着质量更高,这个质量居然不用你来鉴定,你挑贵的来买,是省下了鉴定的费用了。

    • 家园 也信口开河一下:真正的大师(不打引号)不需要观众

      知音的故事其实是这样的,据《吕氏春秋》载:

      伯牙鼓琴,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所以,好多人听不懂、不爱听,也没听众。

      一天,柴人钟子期来了,喝彩:好听!

      伯牙心说:你这秋人听懂没有?别瞎几把鼓掌.......

      钟子期:高山!

      过一会儿,钟子期又:流水!

      嘣、嘣、嘣.......伯牙把琴摔了:知音呀!

      =======

      我对这段记载的解读是:

      伯牙心往高山的时候,随琴声流露,钟子期感受到高山之巍巍;

      伯牙琴心向水的时候,钟子期感受到了流水之徜徉.........

      伯牙操琴本不为钟子期(有骂他瞎几把鼓掌为证),但钟子期感受到了同样的音乐“真实”。这是一种契合!

      ======

      听众有发言权,却不一定有“真实”的发言权。

      曾有摇滚歌手指着台下的观众:NTMD少充内行。观众如果冲着歌手的颜值、发型、对歌手的幻想而去,则真的是观众,而不是听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