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投票【讨论】从风险与收益比谈谈登月的真假:假如你是肯尼迪总统 -- 菜根谭

共:💬192 🌺1222 🌵35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30 / 0

    A. 登月是真的!阿姆斯特朗三人直接登月啦!!
    43/0
    B. 登月是演出!好莱坞演出混合上NASA无人仓无人车登月!
    8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从风险与收益比谈谈登月的真假:假如你是肯尼迪总统

    都在谈登月,我也出来扔块石头。

    昨天看《万里归途》,最后宗大伟和穆斯塔玩俄罗斯轮盘赌,但是实际是穆斯塔作假,手枪里并没有子弹,穆斯塔知道,宗大伟并不知道。联想起来,也许登月就是这么一场类似的”轮盘赌“,只是美国总统知道,我们不知道而已。

    首先来一段statement,这个想法不是我的,我是阅读Jed Mckenna的某本书或者某段文字看到的,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转成中文,不准确的地方在所难免,我不take credit,但是我take blame。

    估计这个投票一出,我会被部分童鞋批评为伪科学代表。不过呢,我个人确实是对登月充满怀疑,我没能力去检查登月的历史记录和各种科研计算,但是出于常人思维,我确实对登月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假如你是肯尼迪总统,你会选择哪个方案?A or B?

    首先说登月直播的收益,收益很大很大,这一点大概无人质疑。但是风险有多大呢?风险与收益比有多大,你能接受这样的风险收益比吗??我想常人都会斟酌一下。那么假设您是肯尼迪总统,要对这个风险收益比做决策了。

    美苏太空争霸正酣,某一天NASA局长来找你汇报,说准备登月,方案A,就是真人三人登月,但是有相当的风险,你问风险有多大,NASA局长告诉你,风险大概有80%,可能是航天飞机发射时爆炸(三名航天员变成烤火鸡,80年代哥伦比亚号示范过一次),也可能是登月过程中飞船迷航(三名航天员成为太空冰尸,永远铭记美国NASA的失败),或者是登月舱坠毁在月球上,或者是降落在月球上了,但是无法再次起飞(月球上美国NASA永久的墓碑),或者返回失败??总之风险肯定在,而且这个风险可不小,(前边有人提过50%,这个可能有点高),anyway,这个风险不小(大概是在10%这个量级上!),并不能忽略。你作为美国总统需要作出决定,登月登还是不登??并且这个登月时要现场直播的,很可能直播的结果就是1. 类似哥伦比亚号的直接爆炸烧火鸡,2. 太空冰尸等等,一旦失败,带来的影响就是全民对航天的抵制,以及航天业的整体衰退。你作为美国总统,这个决心你会下么?

    但是忽然NASA局长告诉你,他们有另外一个方案B,可以联合好莱坞演出一个好戏,登月呢,还是照常进行,只是不载人而已,登月舱登月车照样放,只是无人扔上去,好莱坞拍个三人登月的视频,照样现场直播!并且全世界除了美国,没有其他任何地方具有深空探测能力,被揭穿的风险有多大,风险ZERO!!没人有能力揭穿,并且也没有失败的风险。

    那么请问,你作为美国总统,面对A/B两个选项不同的风险收益比,AB两个方案,你选择哪个呢??

    通宝推:真理,
    • 家园 嫦娥五号月壤揭示月球年轻火山成因之谜

      昨天国内很多网站和公众号都报道,嫦娥五号月壤揭示月球年轻火山成因之谜

      里面提到

      研究发现,与阿波罗样品相比,年轻的嫦娥五号玄武岩的初始岩浆含有更多的钙和钛,这表明嫦娥五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有更多的富钙富钛物质的加入。

      我不太了解阿波罗样品采集地区的岩石和嫦娥五号采集地区的岩石有多大区别,有知道的来说说吗?

      能不能作为阿波罗样品作假的一个证据?

    • 家园 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 家园 然而,阿波罗计划与肯尼迪关系极小。

      肯尼迪先生63年就被白虹贯日了。

      阿波罗计划中包括11次载人任务,从阿波罗7号一直到阿波罗17号,全部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阿波罗4号到阿波罗6号都是无人测试飞行(正式地讲没有阿波罗2号和阿波罗3号)。

      阿波罗1号

      1967年1月27日。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在当晚一场大火中身亡。当时这场大火吞没了他们的阿波罗1号飞船。[6]原计划2月21日飞船发射并把他们送上地球轨道14天,就在进行这次发射的模拟演习中,他们死于地面。

      国家航空与航天管理局官员说,大概是一个电火花点燃了阿波罗飞船座舱的纯氧。[51]这三名宇航员如同真地飞行那样并肩坐在肯尼迪角第34号发射架上的“土星” 1号火箭顶部,就在这天下午6点31分,发生大火。

      这次事故给阿波罗登月计划以严重打击,但阿波罗计划一直努力奋斗以求在60年代末实现登月。

      阿波罗7号

      经过几次不载人的地球轨道飞行之后,1968年10月11日阿波罗7号终于进行了第一次载人飞行,3名宇航员绕地球飞行了163圈。阿波罗7号的任务是,测试指令舱上的对接系统。

      阿波罗8号

      迈出载人月球探测第一步的是阿波罗8号,由弗兰克·博尔曼、吉姆·洛威尔与威廉·安德斯所组成的阿波罗8号团队,12月21日搭乘土星5号火箭升空,它从绕地球轨道进入绕月球轨道,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宇宙飞船的成员从地球飞到月球后又安全地回到了地球。任务是测试阿波罗指挥舱系统在地球和月球轨道之间的太空及绕月轨道上的性能,包括通信、跟踪和生命保障各个方面。评估宇航员在开展绕月轨道任务期间的表现。

      阿波罗9号

      阿波罗9号是第一艘搭载登月舱的飞船,她在绕地球轨道上进行了长时间飞行,并对登月舱进行进一步检验。任务是测试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反应和失重状态。

      阿波罗10号

      阿波罗10号飞绕月球轨道,并使登月舱下降到离月球表面15公里以内,以检验其性能。

      阿波罗11号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 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第三级火箭熄火时将飞船送至环绕地球运行的低高度停泊轨道。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加速,将飞船送入地—月过渡轨道。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开始接近月球,由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

      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驾驶登月舱与母船分离,下降至月面实现软着陆。另一名宇航员仍留在指挥舱内,继续沿环月轨道飞行。[49]登月宇航员在月面上展开太阳电池阵,安设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22千克,然后驾驶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抛弃登月舱,起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再入走廊,抛掉服务舱,使指挥舱的圆拱形底朝前,在强大的气动力作用下减速。进入低空时指挥舱弹出3个降落伞,进一步降低下降速度。阿波罗11号飞船指挥舱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降落。

      阿波罗12-17号

      阿波罗12-17号飞船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三名宇航员驾驶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宇航员均登月成功。

      阿波罗13号

      详见词条:阿波罗13号

      阿波罗13号(Apollo 13)是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三次载人登月任务。发射后两天,服务舱的氧气罐发生的爆炸严重损坏了航天器,使其大量损失氧气和电力;三位宇航员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太空中的救生艇。指令舱系统并没有损坏,但是为了节省电力在返回地球大气层之前都被关闭。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了缺少电力、正常温度以及饮用水的问题,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

      1972年,冯布劳恩辞职,阿波罗后续计划取消。

      最后的J任务中,登月舱原计划在月球表面停留3天。被取消的“阿波罗18”号至“阿波罗20”号都是J任务。

      阿波罗计划分步分期递进展开,开始、中间都有严重失故、死过人。

      通宝推:红十月,
    • 家园 思考观察角度问题 -- 有补充

      一、

      其实,除了具备必要的科技史常识外,这甚至只是个观察思考角度正确与否的问题。

      登月是不是真地,其实就是人类工业化巅峰时代,举国准备十年条件下,冯布劳恩团队、科罗廖夫团队能不能办到送人往返月球?

      如果连他们也都办不到,别的地球人更办不到。

      中国现在的科技、工业化水准,与美苏六七十年巅峰时是相近而非超越。人类科技自那时以来,并没有飞跃而是逐渐停滞。

      西方八十年代以来所谓科技浪潮,本质上只是六七十年代航空航天军工等科技转民用推广。

      中国和其它国家,这几十年在顶尖科技领域一直是追赶。绝大多数领域追的还就是人家五六七十年代的技术,而那些技术本来就是至今仍然大多就是巅峰。因为西方绝大多数技术自那以来,也是抵达巅峰后就逐渐停滞了。

      中国建国以来,是先用二三十年整体追平了西方自工业化至二战前后工业、科技,完成了从零到及格。再用四十多年整体彻底追平了战后以来七八十年工业、科技,完成从及格到九十分、第一二名。现在正争取达成满分,再次长时期内牢牢占据第一名。

      这四十年多来,西方整体上在顶尖科技领域都是从军工转民用推广。而中国整体上是先在民用上以市场换技术,再从军工上倒推追赶争取并跑超越。

      冯布劳恩意味着什么?

      首先,你得是至少千万数级科技人员队伍中最顶级的学霸,你的天赋、意志力、科技兴趣等等条件同级数伙伴数量,是全人类范围内都在个位、十位最多百位数以内。

      其次,你具备一切天才条件后,还得努力学习理论至少二十~三十年。

      第三,你还得在科研部门实践至少十年,彻底通晓一切错误点、线、面及其解决方案。

      当你达到这些基本条件后,作为全球顶级专家的你,至少已经四十岁了。

      然后?

      恭喜你,登上泰山玉皇顶的你,终于切身体会到这条科技线,尽头就是冯布劳恩!

      乔戈里峰就是科罗廖夫、勃朗峰就是五师寂灭……。

      并行\旁枝的新路线,得等天体物理基础理论新发现,新材料、可控核聚、人工智能等等等等有全新突破。

      直到今天,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有哪位专家、带头人、团队敢说可以自比冯布劳恩、科罗寥夫及其团队?更遑论超越了。

      前苏联为什么没能先登月甚至一直没登月?美国为什么现在又登不上去了?

      因为科罗廖夫及其团队六六年就死光了、改组了散伙了。

      美国的冯布劳恩团队七三年之后也散伙、死光了,而美国也完成去工业化了。

      在顶尖科技领域,人的因素极关键。科技项目带头人、团队、体系直接决定成败。

      然而,一茬茬作为学渣的某些人,却时常就兴奋地表示他们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大阴谋,一再要大家转告大家:

      人类工业科技巅峰时代举国准备十年条件下,冯布劳恩团队登月是造假。

      二、

      学渣很难真正理解学霸,这算是一个例证。

      人类历史上,有些天才真地很逆天,他们就是能登上巅峰去捅破天。他们就是不但能空其前、压制同代,还可以长期内绝其后。

      要不然,人定胜天就真地彻底是一句空话。

      冯布劳恩

      1972年辞去副局长职务,担任费尔柴德工业公司的技术发展副经理。

      1972年,美国取消阿波罗18~20号登月计划,从此人类再无登月。

      简历摘要

      1960~1970年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1961年任J.F.肯尼迪总统的空间事务科学顾问,分管“阿波罗”工程,领导“土星”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9年7月,用他领导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火箭)第一次把人送上了月球。

      1970年他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

      1972年辞去副局长职务,担任费尔柴德工业公司的技术发展副经理。

      1972年,美国取消阿波罗18~20号登月计划,从此人类再无登月。

      1977年,冯布劳恩去世,享年65岁。

      阿波罗计划包括11次载人任务,从阿波罗7号一直到阿波罗17号,全部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阿波罗4号到阿波罗6号都是无人测试飞行(正式地讲没有阿波罗2号和阿波罗3号)。

      阿波罗1号

      1967年1月27日。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在当晚一场大火中身亡。原计划2月21日飞船发射并把他们送上地球轨道14天,就在进行这次发射的模拟演习中,他们死于地面。

      这三名宇航员如同真地飞行那样并肩坐在肯尼迪角第34号发射架上的“土星” 1号火箭顶部,就在这天下午6点31分,发生大火。这次事故给阿波罗登月计划以严重打击,但阿波罗计划一直努力奋斗以求在60年代末实现登月。

      阿波罗7号

      经过几次不载人地球轨道飞行,1968年10月11日阿波罗7号终于进行第一次载人飞行,3名宇航员绕地球飞行了163圈。阿波罗7号的任务是,测试指令舱上的对接系统。

      阿波罗8号

      迈出载人月球探测第一步的是阿波罗8号,由弗兰克·博尔曼、吉姆·洛威尔与威廉·安德斯所组成的阿波罗8号团队,12月21日搭乘土星5号火箭升空,它从绕地球轨道进入绕月球轨道,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宇宙飞船的成员从地球飞到月球后又安全地回到了地球。任务是测试阿波罗指挥舱系统在地球和月球轨道之间的太空及绕月轨道上的性能,包括通信、跟踪和生命保障各个方面。评估宇航员在开展绕月轨道任务期间的表现。

      阿波罗9号

      阿波罗9号是第一艘搭载登月舱的飞船,她在绕地球轨道上进行了长时间飞行,并对登月舱进行进一步检验。任务是测试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反应和失重状态。

      阿波罗10号

      阿波罗10号飞绕月球轨道,并使登月舱下降到离月球表面15公里以内,以检验其性能。

      阿波罗11号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 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第三级火箭熄火时将飞船送至环绕地球运行的低高度停泊轨道。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加速,将飞船送入地—月过渡轨道。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开始接近月球,由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

      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驾驶登月舱与母船分离,下降至月面实现软着陆。另一名宇航员仍留在指挥舱内,继续沿环月轨道飞行。登月宇航员在月面上展开太阳电池阵,安设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22千克,然后驾驶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抛弃登月舱,起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再入走廊,抛掉服务舱,使指挥舱的圆拱形底朝前,在强大的气动力作用下减速。进入低空时指挥舱弹出3个降落伞,进一步降低下降速度。阿波罗11号飞船指挥舱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降落。

      阿波罗12-17号

      阿波罗12-17号飞船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三名宇航员驾驶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宇航员均登月成功。

      阿波罗13号

      阿波罗13号(Apollo 13)是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三次载人登月任务。发射后两天,服务舱的氧气罐发生的爆炸严重损坏了航天器,使其大量损失氧气和电力;三位宇航员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太空中的救生艇。指令舱系统并没有损坏,但是为了节省电力在返回地球大气层之前都被关闭。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了缺少电力、正常温度以及饮用水的问题,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

      最后的J任务中,登月舱原计划在月球表面停留3天。被取消的“阿波罗18”号至“阿波罗20”号都是J任务。

      阿波罗计划分步分阶段严谨展开,在开始、中间都出过严重事故、死过人。

      对比之下,一目了然。

      科罗廖夫、扬格利及其团队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俄语: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оролёв,乌克兰语:Сергій Павлович Корольов),1907年1月12日出生,前苏联宇航事业的伟大设计师与组织者,第一枚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火箭(弹道导弹)的设计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的设计者、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的总设计师。

      1929年在卡卢加见到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后,研究兴趣由飞机制造转向了航天火箭。1957年8月3日前苏联首枚洲际弹道导弹P-7试飞成功。当年的10月4日前苏联抢在美国之前,通过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成为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重要标志。

      1965年底,由于长年不知疲倦地辛劳工作和近10年牢狱之灾的折磨,科罗廖夫不幸病倒了,次年1月14日与世长辞,终年59岁。

      1960年10月24日,R16导弹将迎来首次试飞,而苏联官方对这次试飞也相当重视,派出了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杰林亲自赴现场视察发射,但就在火箭完成起竖后,准备完成发射的火箭突然出现故障,而正常的操作流程需要先排除火箭内灌满的剧毒易燃易爆燃料,再对火箭进行电焊等修补维护操作,但当时在场的司令涅杰林却拒绝了科研人员的这一提议,要求科研和维护人员直接对火箭进行维护。

      现场发生剧烈爆炸,在场人员死伤惨重,涅杰林元帅当场身亡,同时丧命的专家及领导小组成员有59人,还有32名火箭专家烧伤后在医院死去。

      扬格利幸免于难,他当时正和约希费扬教授、姆雷金将军躲在一个角落里吸烟。爆炸发生后,他立刻上前抢救,也被烧伤住院。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火箭、登月专家团队清洗、改组。

      1965年,科罗廖夫病重,1966年1月去世。

      1971年,扬格利去世。

      前苏联不但没能率先登月,也从未登月。

      三、趣味一则

      月中嫦娥爱少年?!。

      美国冯布劳恩在60岁后不再参与登月。

      苏联科罗廖夫\扬格利都都60岁就死了。

      月球不许60岁?

      最奇特的来了,扬格利是60岁生日那天死地。

      吓得冯布劳恩赶在60岁时赶紧就辞职了?

      冯布劳恩是1972年1月上交辞职信地,抢在3月的60岁生日之前,但到7月才正式离职。

      好险。

      呵呵呵

      原来月中嫦娥爱少年是真地,老年人还想搞登月地,必须死!

      难怪后羿要找不死药,年过花甲又没艾万可。

      嫦娥不悔偷灵药,年过花甲我必虐!

      通宝推:红十月,自由呼吸F0,七天,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再来一个视角 -- 补充帖

      因为时代、环境、条件等等都完全不同,苏美和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所走的道路也迥异。

      苏美是几个顶尖高手带一批队伍,集中当时几乎全人类的最高端资源技术而绚烂一时乃至曇花一现。

      中国是一代代人在举国奋进中一点点挤资源攒技术,厚积薄发扎实推进。

      前者一旦出重大意外就功败垂成,即便一时成功也人亡事息难以重现。

      后者根基深厚可替代预备队伍人才充裕,每一步目标完成后,中长期内都可反复重建、升级完善。

      从这个角度而言,冯布劳恩科罗廖夫们,实际上根本就是聚当时全人类主要资源、技术,十年锤炼而毕其功。

      事后竟成绝响,也由来有自。

      通宝推:红十月,
      • 家园 美苏与中国在航空天领域走了两条迥异的路线

        考虑当时美苏争霸军备竞赛背景,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美苏两霸占有控制了地球绝大部分资源、人才、技术、工业条件下,竞赛发力,全人类范围内航空天领域最顶尖祖师爷级别权威,在壮盛之年,能否带领超豪华阵容,穷极资源,十年一步一台阶地办成?

        在有些人眼里,

        甚至苏美他们走这条穷兵黩武道路,哪怕他们消耗极大,损失惨重,代价极高,后果极严竣,他们也注定不可能成功。稍有不慎后果惨痛,最终苏联失败了。所以,美国也一定办不到,除非造假。

        只有中国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几年一个台阶,一代代接力扎实推进,现在也没能完成登月,那才是合理地,唯一正确地。

        好吧,不扯这些煽情语句了。

        根本就是因为当时技术、工业条件不具备,苏美他们才办不到!

        相同年代里,中国外被封锁内遭灾祸,节衣缩食,但就是能干出奇迹。没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自力更生,用算盘、用于敏大脑,搞出于敏构型,边教学边科研,完成两弹一星。

        美苏两霸呢?就是有条件、有天赋、有资源也要再创造条件去浪费天赋、资源,他们就是要只搞各种幺娥子,而做不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没了8088,他们就会一切抓瞎,除了造假,别无他法。

        总之,我们越穷越艰难才越有奇迹,他们越富越领先就会越堕落腐朽不可救药,丧失创造力。

        • 家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类科技|工业化的巅峰时代吗?

          美苏争霸的六七十年代,是人类科技\工业化的巅峰时代。

          这个结论有以下理由:

          美苏从那以后,一直都在或停滞慢爬,或僵化\衰退\内卷内斗内耗加剧各种分化分裂直至崩解,总趋势是都在走下坡路。前苏更是多种内外必然偶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彻底崩解。

          其它后起工业化国家都是赶超状态,始终没有能真正超越取而代之。现在唯一的能全面赶超并有希望取而代之的,就是中国。但在技术层面,主线上至今未达到当年美苏曾达到的巅峰。

          美苏当年登顶巅峰是有复杂客观背景条件地,爱因斯坦费米冯诺伊曼等等为代表的一两代科技群星\大量顶尖工程师\充足熟练技术工人\大批优秀企业\战争冷战的激烈竞争背景……,这些背景条件,很难复制、重现。

          从人的角度(顶级科学家、工程师、熟练工匠、企业管理人才等等)而论,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就是人类科技史、工业史上的巅峰时代。

          这个结论虽然会给一些近年来越来越过于膨胀乃至自大狂妄的人头上浇一大盆冷水,但并不会让真正脚踏实地的中国人失去一丁点自信。

          因为美帝西方从巅峰上滑落崩解已是不可扭转的趋势,清晰到可以按年月日倒计时。而重回重现巅峰而再次伟大,对美帝西方言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唯一具备条件能再现当年人类巅峰时代的国家,只有中国。而且中国不但在技术层级能全面赶超当年,更在规模、量级上能远远超越当年。

          这并非亳无意义,恰恰相反,它有决定性意义。因为量变是能引起质变地,规模是有特殊效应地。

          美苏抵达巅峰后五六十年来不是停滞衰退就是崩解,人类科技领域迟迟不能取得质变级别的突破,一个极其重要原因极大概率恰恰就是美苏当年的规模量级仍然有限,达不到人类科技新质变突破所必须的最低限度规模、量级。

      • 家园 釜底抽薪,话题终结

        美国会造假,但冯布劳恩决不会容忍登月荣誉再旁落他人。他不会不得不坐视美国造假之后,从容休养五年。更不会接受虚假的荣誉而一言不发保持沉默,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那是学ZA们才可能或不得不干的事。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顶级学霸会那么干。它极其违背智慧生命的本能,偏离值大到不可容忍。

        说美国登月造假的人,实际上也是质疑冯布劳恩这种顶级学霸的学格、品格、人格。

        冯布劳恩杨振宁,他们也会犯各种错误也有各种污点,但决不会包括这一种类。

        好了,现在质疑美国登月造假,其实不光是质疑冯布劳恩的能力,还直接等价于质疑冯布劳恩造假或质疑他接受了不属于他的荣誉并保持沉默至今!

        那么,学渣们,你们敢把自己的底线\下限拉到这么低吗?

        质疑美国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是拉高自己格调局面档次的事,所以,一直都有很多人此起彼伏乐此不疲前赴后继源源不断。

        但质疑冯布劳恩?

        学渣们,你们真地准备好了吗?

        --

        质疑美国是很轻松,很合众,很有牌面格调的事儿,何况是从技术什么地讨论登月这种大课题?

        但质疑冯布劳恩?

        那就一点也不好玩了。一点也不轻松,极其小众,牌面格调倒是高到常人仰望孤高自赏,至于从技术层面?又不考研写博士论文,你来这个?

        呵呵,简直是学渣们的噩梦。一聊就会死人地好么。

        通宝推:红十月,
        • 家园 一个人类经验常识:已经多次成功的项目工程实施难度绝对是降低的

          甚至是指数级别的降低难度,这样的现代实例比比皆是。特别是中国这几十年来的大国重器工程都符合也同时印证了这一点。

        • 家园 精神问题

          你的抬头哪去了,没搞错的话好像是什么北大,毕业多久了还成天靠学霸虚名自强不息,美国好像也没有像你信心满满全世界辟谣,仿佛还是轻而淡之,好像去年也就剪了个记录片,完全没有你这样以所谓学霸的身份意正词严,看了你的贴

          好像也没说出什么技术性的铁证,不过是捡了些大而无当充满意识形态ppt,反观河友多是从工程技术细节层面的讨论。

        • 家园 冯·布劳恩是纳粹党员,党卫军少校

          这位在德国战败后逃亡途中待价而沽,最后决定投降美国。私生活上,这位是个花花公子,经常性的脚踩几条船。最后和他结婚的老婆是他表妹,比他小17岁。说的难听点根本是光源氏+萝莉控。说这位有啥品格、人格之类的真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至于德国人造假,那是传统异能。德国起家的时候假冒伪劣产品极多,最后弄得各国下令必须在商标上注明产地以防止德国冒牌货。而最近的例子还有大众尾气门事件。

          至于说学格,德国人也没好到哪里去。最著名的例子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海森堡给纳粹造原子弹。结果把参数算错了。德国到最后也没造出原子弹。二战结束后海森堡恬不知耻得声称他一贯反对纳粹所以故意算错了。

          上面是负能量。来点正能量的。当时美苏冷战,冯·布劳恩完全有理由造假,对苏联进行战略欺骗。这种情况下保密到死又不损他一根毫毛。

          • 家园 然后,所有参与的每一个人,都保密到死?

            嗯,是人都有污点,都会被美国政府抓住,都要荣誉利益,人人都会说谎(据自称都是善意),所以,美国政府能保证每一个人参与造假、满意由此而来的利益分配、严守机密,他们及其亲友、师生、同事、同乡、仇敌(据称彼此最了解)全都严守机密五十年?

            当把观察角度放到冯布劳恩上时,实际上就是放到了一个个参与者及其中至今尚存的活人、家人、亲友上,这时候,造假的美国政府将变身为上帝,全知全能。

            九一年之后,美国每一个律师,早就该磨拳擦掌,为美国人民知情权、为被迫造假的每一个参与者争取精神伤害国家赔偿,以及自己的腰包而奋力拼杀了。

            NASA预算一大堆、官僚一大群、事故一大撂,成绩末听闻,这样的肥猪,不杀了吃肉,苏联解体后,莫非连美国律师也全都改吃素了吗?

            这是个观察思考角度问题

            冯氏及他们大多已经死了,这不是测试他们的底线\下限。它测试的是你的底线\下限。

            你写的这一则批冯布劳恩文字,很容易让别人能够联想\想象,你在类大清洗\文革背景下,会怎么写《评洋专家反动权威邓稼轩、于敏》之类的小报告、大字报。你的底线\下限会拉到什么地方。

            你的这些文字甚至没有夸张其词、偏见、极端、狭隘,甚至知者甚众,问题来了,为什么几十年来,没有几个人会从这个角度去定论定性定义冯氏?大家都视而不见,都是傻子吗?

            回到这句话,人类在本质上是智慧生命!

            个人的成就如果有益于提高人类的整体智慧,它就会因为符合所有人类的本能而得到称颂。

            寻找来自于人类的动物本能,由此出发的各种缺点污点错误,以此攻击对手,是拉大家到动物世界中去拼杀,是降低所有人的底线\下限。

            动物们可以无法无天无伦理道德无知无畏,互食、随意强上(跨种属\年龄\辈份),自由爽到暴。

            要不要化身为它们?

            • 家园 抱歉,破坏了您心目中的伟光正形象

              难为你写这么一大篇了。

              至于美国在载人登月造假的动机,直接原因是美国当时在太空竞赛落后了。肯尼迪宣布十年里要送人上月球,这肯定不是他自己吹的牛,而是冯.布劳恩这帮人吹的。到时候没法兑现怎么办呢?

              别真的以为科学家智商高,道德就高。海森堡算错了原子弹数据,还信誓旦旦向希特勒保证美国造不出原子弹。李森科还动不动打击同僚呢。1903年,法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布朗洛宣布他发现了N射线。

              说到德国人造假,

              德国科学家舍恩1998年加入美国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先后与20 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他一口气在《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全球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2002年,他通过伪造数据,用所谓的“分子晶体管”糊弄了包括权威期刊编辑在内的许多人,过于嚣张的他甚至在不同的学术论文中使用一样的数据。

              诺贝尔奖得主也造假:

              1910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进行了一项世界知名的“滴油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氢比一个电子重1836倍。与此同时,比他更有名望的物理学家埃伦菲尔德也在进行相同的实验,但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密立根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实在太漂亮了,任何一个从事过物理学实验的人都有体会,理论上计算出的数据和实验中测量出的数据,一般不会那样近似。为此,埃伦菲尔德曾提出疑议,并由此而引发了物理学的一场论战。 密立根在论战中获胜了, 还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赏---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事隔60年后,一个偶然的发现揭穿了密立根所谓的实验结果,这个结果来自密立根的笔记和手稿,是一位史学家发现后公之于众的。密立根发表的58次观测结果,并非如他信誓旦旦所说的那样是“没有经过选择的”,而是从 140次观测中挑选出来的!他将实验的数据大动干戈,只采集那些对他有利的漂亮数据为“我”所用,对于不利的数据则一概删去,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一发现震动了物理学界,密立根的小动作和他给出的实验结果一样漂亮。

              1986年4月,美国学术刊物《细胞》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论文所阐述的新发现令许多生物学家感到不可思议。论文的作者之一,是大名鼎鼎的大卫·巴尔的摩---1982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然而这一次,巴尔的摩却翻了船。原来论文所依据的实验是巴尔的摩最信任的合作者特里萨·嘉丽一手制造的骗局,而巴尔的摩完全被蒙在鼓里。可悲的是,在长达 5年的调查过程中,巴尔的摩始终利用自己的声望公开威胁调查者,反对外界的干预。巴尔的摩和嘉丽的所作所为在美国公众面前造成极坏的影响,动摇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信赖。可惜在美国科学界不止一个巴尔的摩。

              著名美国科学院院士雷默奇尼有一个学生叫约翰·朗,负责对试管中的霍奇金氏病的肿瘤细胞进行培养。别人培养都未能成功,他却一下子搞出了 4个永久性细胞系,成为了唯一成功地培养出永久性霍奇金细胞系的人。这是1970年的事,10年以后他的作假才被揭露出来。原来他的 4个细胞系全和霍奇金病的肿瘤细胞无关。那么为何10年后才发现约翰作假呢?原因就在于他的老师是他的保护伞。雷默奇尼虽然没有像巴尔的摩那样明显地为自己的学生辩护,但是他对学生利用自己的声望不严肃对待科学研究,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所以,您如果觉得因为冯.布劳恩发明了V2, 是火箭大拿,那就一定不会造假。美国也不会搞类似“星球大战”的战略欺骗,那就继续保持您心中的美好白月光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