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淮阴候的救赎---评韩信的心路历程 -- 机会主义者

共:💬197 🌺2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五---扬名(5.夺军)

              刘邦自知以目前的兵力非能匹敌,乃乘夜幕利用成皋背水的地形,带者夏侯婴从北门逃了出去,渡河来到韩信驻军处修武。史书中关于此段的描写很有趣,在高祖本纪中用了一个“跳”字,而在项羽本纪中则毫不客气用了“逃”字,两相对照,刘邦的狼狈和惶恐跃然纸上,史迁用调侃的笔调好好的戏耍了刘邦一回。刘邦深夜到达修武,按常理应该升帐点将才对,但刘邦耍了个阴着,对守卫自称汉军使者,不知用了什么威逼利诱的方法让守卫私自放他入营。刘邦径自拿走兵符,在不惊动韩信张耳的前提下连夜将部队全部换防完毕,待清晨韩信、张耳醒过来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刘邦夺取了韩信军队的控制权,取得了主动地位。这种做法是前所未有的,也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他破坏了自古以来军队系统的正常的调防原则,用一种很不地道的手段“偷”走了部下的军权,难怪天才如韩信者对此都猝不及防。自古以来只有下克上的先例,“上克下”还是独此一家,刘邦为什么要出此下策呢?其实刘邦最初起兵的时候还是颇具任侠意气的,但自从拜托雍齿守丰却遭到雍齿的无情背叛之后,刘邦“怨雍齿与丰子弟畔之”,这个事件自此改变了刘邦的人生哲学,那就是“无论多亲密的朋友和部属,都必须有所保留”,即使面对信任如张良者,当对方问到是谁给自己出主意固守函谷关“勿纳诸侯”的时候,以及谁让刘邦封六国之后的时候,刘邦都是轻轻将话题带过,并没有如实交代何人所授。刘邦内心又有睚眦必报的一面,有些心结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释怀;而韩信也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两人的性格上有隐性的冲突面,这种冲突会随着交往的深化逐渐表面化和清晰化。刘邦在封张耳为王的时候内心已经有所顾及,当他带着夏侯婴孤身闯韩信大营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处境,不能不对韩信、张耳是否会如以前一样对自己表现出恭敬和服从表示怀疑,因此入营之前,能够先取得军队的控制权,是保证自身安全的最可靠方式。

              从韩信的角度而言,刘邦背后捅刀子的行为深深伤害了韩信的自尊,试想一个得到授权的将军,在独自闯出一片天地的时候,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解除了兵权,君臣之间的互信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也给刘邦跟韩信之间的关系抹上了一道阴影。我虽然理解刘邦的这种做法,但从情感而言,我认为这种手段是不理智的,刘邦许多行为都背离了当时社会的基本准则,并为后世的野心家提供了最鲜活的教材。一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在乱世中纵横捭阖,最终奇迹般的成为皇帝,这在汉以前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要达到这个目标,势必要打破原有的游戏规则,让一切在自己的手腕下舞动。当原有的规则被打破的同时,一部分人很快适应这种变化,自然如鱼得水;另一部分人在新的社会关系中显得无所适从,这种人势必被抛弃或遗忘。老子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当社会朴素的道德原则被现实的功利主义所代替,让一部分人从中获得额外的报酬的时候,其他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适应这种变化,当全社会都成为功利而实用主义的奴隶,那些过去曾经被视为罪恶和下三滥的手段,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结果了。秦汉之际,正是一种思维模式大激荡的时期,刘邦敏锐的感知了社会关系中的变化,并且自己的性格也适应这种变化,他成功了;而那些抱残守缺无法融入新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们,慢慢的被孤立和遗弃。韩信正处于这种混沌之中,功利性和道德的碰撞在他身上有较明显的表露,这在以后的章节中会进一步阐述。

              回头再说刘邦的夺军事件。刚才说到刘邦不按常理出牌,让天才如韩信者都措手不及。整个事件看起来有点不合常理,但一环环丝丝入扣,毫无破绽。韩信在其间有失误吗?应该说没有,项羽的闪电回击,荥阳成皋的陷落,刘邦的逃跑,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按当时的信息传递速度,韩信还未能得知刘邦战败的消息,这也是韩信隔天醒来,看见刘邦象变魔术似的出现在自己眼前,感到非常惊愕的原因。刘邦在大家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摸到韩信驻扎在修武的汉军大营,手持信物要求入营,考虑到前段时期韩信经常发兵诣汉,荥阳-修武之间的汉使往来应该比较频繁,看守也就自然地放刘邦进营,安排其休息第二天晋见韩信。刘邦偷偷溜进韩信的卧室偷走了兵符,连夜召集众将安排换防,将原有的人事安排全部打乱,彻底架空了韩信和张耳,所以待两人早起的时候已经是木已成舟了。兵符既然如此重要,为什么会让刘邦轻易得手呢?兵符在古代战争中是授权调动军队的唯一凭证,一般五十人以上的部队调动就必须要持有兵符,这是一个深入人心的基本常识,对于将士来说,只认兵符不认人是常规训练科目,那么是不是谁持有兵符都有权调动军队呢?也不是,兵符说到底只是一个身份的证明,是君王授权的标志,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战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军队的授权一定是慎之又慎,轻易不会易人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半点威望和资历之人,就凭一个兵符就能调动大军为己所用。一般得到兵符之人,必须在军队中有一定的人脉和威望,才足以服众,兵符是死的,最终还是要看人。信陵君窃符救赵,也是因为将军怀疑授权的合法性差点酿成大祸;功臣诛吕之际,周勃尚且不得进入北军,后由郦况将吕禄诓出大营,才得以自由调动北军。当时周勃是名义上的太尉,又得到皇帝的符节为证,才能骗过吕禄,如果换成刘章自己试图接管军队,恐怕就行不通了。刘邦作为汉军的最高统帅,当然有权调动所有的汉军,但此时的韩信是得到刘邦正式授权的,且手下的大军大多是新招募和归顺韩信的,其中有多少人认识汉王也未可知。正所谓“只知有大将军信,不知有汉王”,对于这一点刘邦不得不有所顾及,如果仅仅亮出汉王的身份,是否足以服众,这确实是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兵符对刘邦以外的人而言,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也就不会想到会有人打兵符的主意。刘邦却是利用了这一点,偷到兵符后连夜升帐,不明就里的将领们从沉睡中被唤入大营,看到正中坐的是汉王(曹参等人可以证明刘邦的身份),而汉王手中又持有军队的令符,人与符身份契合,任谁都不会想到君王会偷自己授予他人的兵符,而只会认为汉王是通过合法途径从韩信手中得到军权的,自然会服从刘邦的调遣。于是一个晚上刘邦就重新控制了军队,韩信张耳也只能徒叹奈何。刘邦也知道自己做的太过火了,于是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安抚韩信张耳的情绪,正式任命张耳为赵王的命令就是此时下达的。

              刘邦得到韩信的大军,“复大振”,有了重新和项羽抗衡的资本。刘邦命张耳镇抚赵地,韩信带着曹参灌婴等人,“收赵兵未发者击齐”,韩信不得不从头再来,再次面临伐赵前类似的局面。这时一个人加入了韩信的阵营,他的出现最终改变了韩信的命运……

          • 家园 韩信不如诸葛孔明(指战略上)

            孔明未出茅庐即知三分天下,战略上胜过韩信。如果韩信能自立为王,也难说三分天下。不过匈奴就会乘机而入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就要重写了。

            • 家园 在我看来诸葛亮的隆中对严格来说很难称之为战略

              战略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战略仅指在会战中交战双方的排兵布阵以及现场调度指挥,也就是一般所指的战术层面;广义的战略是指一切包括政治/经济/心理/军事等手段达到即定的政治目标。

              在这两个层面,韩信作为军人表现的都相当出色。诸葛亮的隆中对严格来说是一个政治布局,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大致的方针,至于执行的细节还要在行动中加以明确和调整,因此很难说是纯粹的战略。当然现在战略这个词的使用相当含糊,似乎一切跟战争有关的策略都可以套用。

              韩信的无法独霸一方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的。历史不能假设,所以设想韩信独立之后的历史没什么意思。

              • 家园 “战术层面的”“狭义的战略”——这个说法不妥

                没听明白。

                《隆中对》是军事史上的一篇划时代的重要文献,其历史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最早的战略计划。不管它有多么简略,它是完整的。

                至于您说的“排兵布阵以及现场调度指挥”——这个是战术的范畴了。

                • 家园 我没有贬低隆中对的意思

                  事实上我对战略的定义是取自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在我看来,战略不但包括勾勒行动的目标,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具体有效的行动模式和步骤,也就是具体的可操作性,而这正是隆中对所欠缺的。

                  隆中对里主要分析各方势力的长短,建议刘备取蜀州和荆州,然后静待天下之变,派一上将直取宛洛,联合东吴消灭曹操,恢复汉室。这个策略包含面实在太大了,远远超出了战略的初衷,而且包含军事以外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严格来说很难称之为“战略”。

                  战略一词,本意是围绕战争而运行的政治、谋略、经济、人事、外交等各方面要素的集合体,但所有一切的服务对象最终只能是战争本身。隆中对显然不符合这个定义,里面居然连进攻曹魏时老百姓“箪食壶浆”的场景都考虑在内了,太过于庞杂的考量就失去了战略的本义了,所以我称之为构想应该更贴切。

                  一个好的战略,应该有可操作性,隆中对只告诉后人要怎么做,至于如何做却没有丝毫提及,或许派一上将直取宛洛这一段带有一丝战略的意味,但如果取不下来呢?有没有后手?没有,一个考虑不周全的构想要称之为战略,不是太让人信服。

                  当然,现在战略这个词被用滥了,远远超越了军事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看称隆中对为战略也未尝不可。但本文中的战略还是严格限定在军事领域,所以……

                  • 家园 克劳塞维茨的时代距诸葛孔明相去甚远

                    在大量的军事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战略如果还和战略计划初创阶段相去不远,那老克的名头岂不是徒有其表?呵呵。

                    您说的“派一上将直取宛洛这一段”确实就是您所要的行动模式,尽管只有一句。至于后手什么的,都是在权衡方案的时候供领导决断用的,没有后手不妨碍计划提出的完整。否则参谋长搞一个上中下策,每策又再来三个变化......估计中国要提前1000年发明计算机了。

                    再就是,中国古军事思想的一些概念与现代军事是无法一一对应的,范畴也不能覆盖,或者是相同的思想被划分到不同的领域,也许这是您对于《隆中对》的考量认为“太过于庞杂”的原因之一吧。

                    • 家园 跟时代不同有什么关系

                      我说的是对“战略”一词的定义的区别,这个词最初被赋予的意义仅限于战争,而现在看来已经泛化了。我在文中仅仅是把它的含义界定在军事领域,拿隆中对做个例子而已。

                      战略这个词在孙子兵法中的意义仅仅是“谋略”的意思,而且古代文献中战与略往往分开各有其意,跟现代战略的含义根本不同。现代人拿战略的概念套用在古代人的谋略上,定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我说的泛化的原因。我没有也不想将古代军事范畴和现代军事范畴一一对应,我之所以要界定战略的含义,是为了在文中统一某些基本概念的需要,将军事和政治考量分离讨论,跟其他无关,不要会错意了。

              • 家园 换个角度,如果刘邦如刘备仁义,韩信会否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
              • 家园 赞同。三国演义神话了猪哥,多智而近妖
          • 家园 赞!花一朵!
        • 家园 再赞!再送花一堆!
        • 家园 为什么韩信成功了?而马谡,张灵甫失败了?

          我感觉背水一战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奇袭部队能否及时对敌人实施出其不意的打击。还有就是主帅的信心和对部队的掌控程度。

          类似的例子还有武田和上杉的第四次川中岛之战。。。

          希望机兄能给予更详细的分析。

          • 家园 其实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

            奇袭是一种获得数量优势的工具,同时也能对于敌人的精神层面以巨大的打击,所以常常被古今中外的指挥官所青睐,但奇袭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施展,所以在战术层面远较战略层面更易于发挥效力。一般来说,只有采取主动的一方,才有可能获得预定的效果,如果用一种错误的手段来对敌人展开奇袭攻击,那么结果可能非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被对手抓住机会痛击。事前的保密工作相当重要,如果出现前面说的这种情况,那也就称不上奇袭了。

            失街亭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都分析的烂透了,川岛和合战有空的时候倒可以讲一讲,再说罢~~

        • 家园 韩信这一出“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实有个很大的漏洞

          那就是汉军如何能服服帖帖地听从他的命令,与赵军死战到底,而不是彻底崩溃不战而降?

          如您所述,汉军将士上下都对韩信有一种不大相信的感觉,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相信也是很迷茫 -- 置之死地而后生,意志比较薄弱的人,被置之死地后其实最有可能的是意志崩溃而不是拼死抵抗...

          要么韩信另有一手,有其他不见经传的办法来控制部队 -- 这个很难想象,即要对自己人保密,又要鼓励他们奋勇作战不要泄气...

          要么韩信就是一场大豪赌... 赌他对自己部队的信任,而他的部队,他自己都说了,不过是一群市井之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