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你抢不到ICU,你连救户车也抢不到 -- 思罔学殆

共:💬346 🌺3137 🌵1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2最后两个月,最令人恶心的一句话。

          别听官方说啥,要看他没说啥。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
        • 家园 而且最让人感到无法理解的是 -- 有补充

          口口声声对一百万,五十万声称满意的,你配吗?

          统治阶级顶层设计者?

          自己家没死人,自己家没有被新冠重击后的后遗症,漂亮话说得真是天花乱坠。

          呸,不要脸的王八蛋!

          通宝推:从来,旧时月色,ccceee,愚弟,达雅,西安笨老虎,思罔学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迥孙当初还算有点人味儿 -- 补充帖

          事前视新冠如无物,被新冠暴打后立刻阵前转向。

          如果是某人新冠后肺纤维话化,身为一线科研者,丧失了大部分战斗力,仍然为放开大唱赞歌,你不得竖个大拇指喊声“好汉!”

          如果某家被新冠灭得家破人亡,其本人硕果仅存,仍然为放开翩翩起舞的,你不得喊他一声“圣人,圣父,圣母!”

          情怀实在忒高----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但是看看那些洋洋得意的,对五十万,一百万欣慰连连的,至少都是没有被新冠重击的吧。再看看人家张网红,钞票赚得多么结棍!

          说真的,到现在还没遇到一个,被新冠打成肺纤维化或者白肺的,还能说自己欣慰不已的。。。。

          等到那些说欣慰的变成一家大白肺或者一家都是纤维肺,看它还装逼。。。。

          通宝推:从来,
        • 见前补充 4847328
          • 家园 你比较一下大下岗

            大下岗,绝大多数人会觉得很负面,哪怕我知道上海不少工人本来也很懒散,不是好的劳动者,但是直接断人生计还是太惨了,更不用说东北大面积下岗,各种惨绝人寰,喝农药的卧轨的全家自杀的走进夜总会的,以及信了轮子的,都是大下岗造的孽。

            而这次放开,你说怎么惨了么?老人病逝,这实在是自然的一部分,说不上惨字。你硬要说这个老人本来能活一百现在少活了二十年,好像也不算什么惨事。

            至于长期后遗症,这跟当年肝炎大流行差不多,对社会有一定影响,但是震动程度还不如三鹿奶粉那次。

            如果是同等数量的小孩或者青年人病逝,恐怕早就闹翻天了。而老年人死,我怎么措辞呢,难以激起社会上太大的热情。老年人长期卧病在床消耗人力物力,才是噩梦,这叫久病床前无孝子。新冠迅速把老人带走,显然在可以接受的底线之上,而不是之下。

            • 家园 这是你的猜测而已

              没有组织的民众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天南地北都有因为疫情原因死者家属这能自己痛,有些在网上发表因为家人去世痛苦文章会迅速消失在海量信息中,甚至被一些人指责是小作文,河里思网友的文章不是就被人指责小作文吗?同样那些a4纸唐飞们有组织有经费而且还有舆论支持。当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也没见受难群众造反,这就是乌合之众韭菜的悲哀,只能自身承受痛苦。这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政府为什么打压北大马克思读书会,就因为这些学子试图和底层工农相结合,犯了当局大忌。如果当年TG不是出了教员这样主张并且这些工农相结合的路线领袖,TG早就淹没历史尘埃中了

            • 家园 少活三五年是有的

              就是少活一两年也是遗憾。

            • 家园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如果去问新冠出院后肺纤维化的人,欣不欣喜,当心要挨刀子,

              如果去问躺在ICU的大白肺,想必是更完全不同的回答,也就欺负人家挥不动刀子而已

              如果去替死去的人做主而狂喜不已,这跟当初挥笔写就“纵做鬼,也幸福”的人基本是同一个妈生的吧

              通宝推:夜如何其,思罔学殆,唐家山,
              • 家园 你这种逻辑不通

                借用一位河友的话:讨论大气运动的时候当然不会去谈单个空气分子,哪怕我们自己也是分子 。

                如果按你这种逻辑,贵州转运死的20多人的亲属是不是出来操要求继续动态清零的人的娘就无敌了?我就问你,他们死的冤不冤?

                通宝推:journal,
                • 家园 20个人死得冤,所以就该换个方式,死20万甚至200万?

                  应该检讨的是,为什么20-21两年清零,除了最早武汉那一波,几乎没死人?

                  到了22年清零死了一次又一次

                  22年的清零和前两年有啥不同?

                  为啥前两年,贵州几乎不知道核酸为何物,很少戴口罩,到了22年会转运死20人

                  如果我没记错,当地想出凌晨转运疲劳驾驶是为了尽早清零,喜迎20大胜利召开

                  实事求是,晚点清零,怎么啦?不给资源,强制疲劳转运,你说应该问谁要20条人命?

      • 家园 同哀

        我们都只是虫子,还是最多的那一种,但很快就不是最多的那种了。有人说,要成为最多有什么好的,吃的多,用的多,还穷,可能还死得多。可是因为多,我们熬过了数千年的苦难。所有的毒与病,终于败给了时光。现在第二多的虫子,不也挺过了最历害的变种的打击,将要成为第一多的种了吗。让我们把那痛与毒,与打落的牙,和着烈酒吞下肚子吧。我就不信我们就连我们的穷邻居也比不过了。都来吧,看谁更厉害!我们不做孬种。

      • 家园 展望2023:行进在历史的无奈与关怀之中

        刚刚粗略算了一下,从开始学着写诗词到现在,不知不觉间正好写了10年。回想粗通格律之时,恨不得唏嘘成篇、草木入诗,每日吟唱不断。后来因了事杂物繁、心懒人怠,也就渐渐写得少了,常常数月才得一首。或许时间的魔力正在于此,它在悄无声息中消磨着一切又重塑着一切,在波澜不惊中维持着一切又改变着一切,在一去不回中温暖着一切又肃杀着一切。就像我已经无法记起是从何时开始不再处处咏叹一般,2022年也同过往的一切年月一样偷偷地逝去了。

        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无比需要用笔去记录下过去发生的种种——那些沉淀下来的文字,便叫做历史。

        这几天,官方有不少关于2022年各种新闻的总结,说来说去无非是东航的飞机坠落了、俄乌的冲突加剧了、美国的枪击频繁了、北京的大会胜利了、天上的宫阙建成了、人间的烟火气回来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但对历史来说,2022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当我们把眼光拉长到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去看,瘟疫、战争、政治、谎言、贫穷、疾病、死亡,一刻也不曾远离过人类。或许很多很多年以后,史书上记载的2022年,也只有“大疫,民死无算”这六个字而已。

        这便是历史的无奈,也是生命的无奈。但是,“人相食,将来是要上史书的”,“人祸甚于天灾,我们是要成历史罪人的”,畜生不如的赵家老爷们对人民群众犯下的罪孽、欠下的血债最终是会得到人民清算的!

        就像那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气万丈的毛主席,在晚年时听到林彪夜奔的消息,也只能是无奈地长叹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听惯了历史的雨,再看现世的风,心中涌现的也是这同样的一句——“随他去吧!”

        不过,无奈之中却蕴含着一股力量,它可以消灭一切矫情,也可以催生前进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的辉煌起初都萌芽于无奈之中。

        有谁会不愿意吃着火锅唱着歌,开开心心的过日子,而去选择突然被麻匪劫了的窘境呢?只是历史走到了那一步,把人逼到了退无可退的角落里去而已。看着眼前的一团乱麻,无奈的人们只好无奈的拼死一搏,迸发出人的力量,最终才能从黑暗中找到光明,从绝望中诞生希望,从死亡中获得新生。

        当我埋首于那段历史的细节中时,我被彻底的震撼了,我实在无法放过那些艰难的过程。透过这些细节,我看到那些宣传上大肆吹嘘的英明神武,其实也不过是诸路不通后的孤注一掷,那些宣传上轻描淡写的水到渠成,其实也不过是头撞南墙的不得不为。而历史的魅力则在于,它让我们见识到了那些它所选择的真正的英雄在那样的困境之中的雄姿英发,它用自己的雄辩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在困境中突围出去。

        在这些细节之中,我看到了毛主席的力量。

        毛主席的伟大在于,他总是坦然的面对现实的无奈,并在无奈之中找到出路。

        1930年元旦,他直面“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面对看似无比强大的敌人,形如流寇的红军简直毫无胜算。这还不够绝望吗?这还不够无奈吗?毛主席却在敌人的强大背后看到了他们那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看到了红旗可以插遍全球的一丝希望,并断言革命的高潮一定会到来。毛主席在那篇后来命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回信中这样说道: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935年9月9日,张国焘向陈昌浩发来“密电”,准备用武力解决党内纷争。毛主席只得带着中央和红1、3军团连夜北上,脱离徐向前、陈昌浩的控制。毛主席没想到,在这样的大是大非的关头,红4方面军居然连一个马夫都不肯跟他走,8万红军此刻只剩下不足8000人的疲惫之师,在敌人面前就像毛主席晚年对刘少奇说的那样,“动动小拇指就可以把你打翻在地。”这还不够绝望吗?这还不够无奈吗?毛主席却在这样的绝境仍然坚持着希望,坚持认为向北向东就会有出路。毛主席在哈达铺会议上这样说道:

        “大家用不着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4军下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哩!”

        后来的历史大家也清楚,毛主席是正确的。

        所以人们才会打心底的佩服毛主席,才会愿意舍命跟着他走。毛主席后来也说:“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这便是领袖之为领袖的基础所在。

        能够做到这些,不是因为毛主席天纵奇才,也不是因为毛主席神机妙算,只是因为他从不回避无奈,只是因为他总是喜欢直面矛盾。

        每当听到那些和稀泥的言论,毛主席的回答总是带着刻薄与嘲讽。因为他知道,不解决矛盾的和稀泥,也不过是扬汤止沸、抱薪救火,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毛主席在历史的无奈之中为我们送来了历史的关怀,那便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毛主席曾说,“政治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但他又无比反感那种毫无原则的示弱示好的绥靖之策。毛主席又说,“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如果说实事求是是“矢”,解决矛盾是“的”,那么敢于斗争的精神便是让“矢”中“的”的那把“弓”。

        有的人看到了“的”,也拿起了“矢”,却丢掉了“弓”,最终只能在那儿顾影自怜,感慨“好箭、好箭!”

        有的人拿起了“矢”,也操起了“弓”,却看不到“的”,最终只能是乱射一通,将来或可在绝境时得到垛神的结草衔环之报。

        有的人操起了“弓”,也看到了“的”,却没有了“矢”,最终只能吓到一点惊弓之鸟,落得个防空炮的美名。

        看了那么多关于2022年发生的事,总感觉无外乎上面所说的三种情形。

        当然,我也不过是上面所说的第一种情形之人而已,所以我也没有什么资格去多评价些什么。说来说去,也不过是想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纷乱象之中,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每人或许都会在心底里问:2023年会好吗?

        我不会算八字、测阴阳,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历史却会告诉我们,一切的黑暗都必将过去,我们要始终相信光明。

        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说: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也是我在这样的时刻能够想到的、最愿送给河友们的话了。

        2022是一个时代的终结,2023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回望过去十年,辗转他乡,所见所感,千言万语,不能穷尽。前些日子,写了一首五律诗,聊作总结。诗云:

        十载烟云事,

        今宵且独看。

        飞红葬秋雨,

        落叶下长安。

        日暮千山黛,

        心明万物丹。

        宣州孤月冷,

        遗我一身寒。

        不管怎样,太阳照常升起。

        你好,2023!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平安健康。

        通宝推:冻雨,风雪,脊梁硬,东方白,方平,思罔学殆,
      • 家园 好文章,句句都是实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
      • 家园 花这篇,河里的颂圣派太可恶

        颂圣那几个id都是小人,佞臣

      • 家园 思网友,请继续发出你的声音

        像我们一样的草根,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如同拜网友一样,重逻辑重事实,绝不人云亦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