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林彪在塔山的排兵布阵,事先已决定了此战有胜无败 -- 忘情

共:💬78 🌺3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散兵坑的性价比可以具体的看

            永备工事在日俄战争中成名。大连鸡冠山可以看到俄修筑的永备工事。墙壁有1米厚,水泥钢筋不同于常见的民用建筑,颜色赤红色,如同特殊耐火砖一样,历经百年仍然让人惊叹,守军还有当时才出的马克沁重机枪,最后是靠280毫米的重炮攻下来。

            而德国在二战末期的齐格菲防线(630公里长)仅仅坚持了4个月。这时的性价比不高了。

            国军在48年以前村落守卫战,共军用大口径迫击炮+平射炮火力准备20分钟,基本就把守军的防御打乱了,然后夜战冲锋,不管是傅作义的虎头师还是莱芜的美械师都守不住1晚上。但是共军面对国军的永备工事就打不动,比如四平。

            48年后共军中步兵炮和直射的山炮,加农炮普及后,可以从射击口把炮弹打进去,封闭的空间内炮弹一爆炸就全完了。城墙就用105美榴打城墙中段,没有美榴就日榴105打。天津的时候,共军出动了日榴240和美榴155,不用近迫作业,直接远轰城墙。显示了高超的炮兵技术。

            这个时候拥有永备工事的济南,天津,锦州,1个阵地最多挡2天。当然了对付步炮协同比较差的渤海纵队,东野独立师,11纵的部队,永备工事还是能挡住的,毕竟军事指挥也是一门学问,步炮协同需要训练。

            面对加强了火力的共军,用散兵坑+机枪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散兵坑可以随时增加机枪的数量,而且反冲锋收复阵地后可以随时变换阵地,挖出新的散兵坑。不至于被共军炮兵按照一个参数炮击,反复犁地。

            比如黄百韬面对共军的集中兵力一点突击,在100米正面上集中了20挺机枪。如果修战壕,20挺机枪一字排开5米一挺,共军的排炮就能轰下来。但是散兵坑可以分布在几百米的纵深内,炮火准备的就需要多10倍的面积。

            9纵打济南外围的永备工事(茂岭山)一个冲锋就打下来了,可是打上述的碾庄伤亡惨重7,8次冲锋也打不下来,后来聂凤智集中了大量的重火力,各种炮火不停的轰击,把这100米轰平了才打下来了。虽然说只要火力够,不管是什么工事都能打下来,但是散兵坑性价比更高。

            关于永城,忘情的另一个帖子里有人讨论说永城的中野守军空虚。

            国军自始自终就没学会打了败仗该怎么跑

            这之后的故事是急忙赶来的华野8纵王建安,就是后来的26军,莱芜在不动村1晚上打掉了美械师。到了永城之后马上对国民党守军的小村庄发起冲锋,因为他们按照老经验知道这种小村子怎么打,但是这时的国民党已经是村外的散兵坑+村内的防御体系了,匆忙赶来的中野部队碰了个大钉子。说明中野部队对散兵坑和攻击散兵坑防御没什么经验。

            估计12兵团黄维也不会,还按照老办法修伏地堡呢,中野的炮火比较缺乏,结果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是散兵坑式防御,华野的炮兵来了也能多坚持几天。

            • 家园 国军有普遍野战防御的战术素养,哪来共产党天下?

              国军有普遍野战防御的战术素养,哪来共产党天下?

              哪怕守城墙时以掷弹筒和60炮为主敢死队反冲击为辅封闭突破口,多数城市很多时候也能守住

              鬼子单兵技术和战术素养都高,一样喜欢修炮楼。这样少量鬼子监视战斗力低下的伪军守备即可,精锐机动

              国军城墙和碉堡工事同理

              有城墙一样可以迅速修散兵坑,有散兵坑城墙没有几个月修不起来

              莱芜战役离开莱芜城前,一纵等共军攻击是受挫的

              另外是九纵和八纵联合伏击南下的77师,半数以上战斗是山地,过路村落(普通村,不是不动村)根本来不及构筑工事,只能凭借建筑防守

              “9纵打济南外围的永备工事(茂岭山)一个冲锋就打下来了,可是打上述的碾庄伤亡惨重7,8次冲锋也打不下来,后来聂凤智集中了大量的重火力,各种炮火不停的轰击,把这100米轰平了才打下来了。虽然说只要火力够,不管是什么工事都能打下来,但是散兵坑性价比更高。”

              茂陵山和碾庄守军密度至少差十几倍,另外茂陵山守军刚换新的不熟悉情况

              打黄伯涛开始粟裕指挥,消耗三个基数弹药大量伤亡后进展极其有限才换谭震林聂凤智指挥

              “估计12兵团黄维也不会,还按照老办法修伏地堡呢,中野的炮火比较缺乏,结果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是散兵坑式防御,华野的炮兵来了也能多坚持几天。”

              淮海战役12兵团防守非常出色

              “比如黄百韬面对共军的集中兵力一点突击,在100米正面上集中了20挺机枪。如果修战壕,20挺机枪一字排开5米一挺,共军的排炮就能轰下来。但是散兵坑可以分布在几百米的纵深内,炮火准备的就需要多10倍的面积。”

              不少城墙机枪密度极大,敲掉后迅速失守。黄伯涛防守战术是明碉不放人,靠壕里的暗堡防守。如果真像你说的,没良心炮一扫一大片

              “48年后共军中步兵炮和直射的山炮,加农炮普及后,可以从射击口把炮弹打进去,封闭的空间内炮弹一爆炸就全完了。城墙就用105美榴打城墙中段,没有美榴就日榴105打。天津的时候,共军出动了日榴240和美榴155,不用近迫作业,直接远轰城墙。显示了高超的炮兵技术。

              这个时候拥有永备工事的济南,天津,锦州,1个阵地最多挡2天。当然了对付步炮协同比较差的渤海纵队,东野独立师,11纵的部队,永备工事还是能挡住的,毕竟军事指挥也是一门学问,步炮协同需要训练。

              面对加强了火力的共军,用散兵坑+机枪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散兵坑可以随时增加机枪的数量,而且反冲锋收复阵地后可以随时变换阵地,挖出新的散兵坑。不至于被共军炮兵按照一个参数炮击,反复犁地。”

              “加农炮普及后,可以从射击口把炮弹打进去,封闭的空间内炮弹一爆炸就全完了”

              共军哪来这么神的射术?多数碉堡直接打就是

              另,国军对共军炮兵直射无可奈何就是无能。

              济南内城墙,要打出斜坡至少150-250发炮弹,需要不短时间。国军那么多迫击炮掷弹筒运用不当才有共军的甜头

              通宝推:网海,
              • 家园 一定要了解48年后国共战场上的最新战术变化

                虽然你很喜欢举一些例子,但是都是人家写的结论,既然是出来辩论,就要善于分析,尤其是横向比较,比一比就知道了,找出里面的蛛丝马迹。

                47年开始共军有炮了,而且发展出了新战术。多看看细节。

                比如1947年2月莱芜战役前,9纵接受韩先楚从朝鲜发来的日军的武器后,已经是鸟枪换炮了,几个月前还在胶济线上被赶得抱头鼠窜的9纵,只出动了2个师,因为这两个师换装了日式武器,训练也完成了。主力部队还有炮兵营配属,不仅有山炮步兵炮,100毫米的迫击炮,还有高射机枪,这些都是压制工事里机枪的最好武器。和庄是77师的1个团加师部,有1个营75美式山炮的加持,下午1点战斗打响,因为伏击部队部署得太远需要翻山越岭赶来,晚上8点才发起总攻。所以守军最少有4个小时构筑工事,和庄是有工事的。聂凤智就回忆9纵打和庄,就和演习一样,几个小时就攻入村内,把77师赶出了和庄,美式山炮全部缴获。第二天又去支援8纵的不动(普通)村,不费什么力气就打下来了。这和训练有关系。共军的精锐恐怖如斯。

                那么你问了,为啥6纵打吐丝口那么费事呢?6纵的武器装备不行是首要因素,6纵就没有高射机枪能打吐丝口的机枪口,另外6纵打鲁南战役伤亡大,新补充的这些人训练不行。吐丝口那里守军的子弹充足,而和庄守军被打乱建制后弹尽援绝也是一个因素。

                你看9纵被74军在孟良崮给打得精锐全丧,以前训练的那批人都没了。之后再打18军胡琏,就伤亡巨大,战果巨小,元气大伤。

                1纵根本就没靠近莱芜城墙。因为在外围就被打残了,怕部队伤了元气,不敢继续投入兵力。实际莱芜战役的时候,1纵莱芜外围被打残,6纵吐丝口被打残,8纵1个师+9纵伏击77师30小时才解决战斗,需要休整。

                李仙洲的对手就是4纵,7纵,8纵的2个师,6纵2个团。李仙洲手里的兵力,不亚于这些部队。被那么简单的打败了,只能说李仙洲指挥能力的问题了。

                至于散兵坑阵地的好处,都一直沿用到现代战争,根本就无需我说明。美军教官都教了,重建的74军的部队都会。就是他们让8纵碰了个大钉子。

                • 家园 永备工事也沿用至今,在俄乌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能给点具体说明吗,别信口开河——

                  “莱芜战役前,9纵接受韩先楚从朝鲜发来的日军的武器后,已经是鸟枪换炮了,几个月前还在胶济线上被赶得抱头鼠窜的9纵,只出动了2个师,因为这两个师换装了日式武器”

                  2、共军不到47年就有炮,而且山东军火产量很高,尤其自产大量迫击炮弹,胶东军工成绩最好

                  你从哪里看到那时九纵有高射机枪并在莱芜战役发挥了巨大作用?

                  3、

                  “为啥6纵打吐丝口那么费事呢?6纵的武器装备不行是首要因素,6纵就没有高射机枪能打吐丝口的机枪口,另外6纵打鲁南战役伤亡大,新补充的这些人训练不行。吐丝口那里守军的子弹充足”

                  吐丝口守军是日械,重机枪迫击炮山野炮极少,人员数量和重装备比六纵差远了,六纵消耗炮弹、子弹比人家多多了。鲁南战役缴获那么多怎么没用上?另鲁南战役六纵伤亡和战果到底多少

                  莱芜战役六纵战斗表现差劲反而宣传的威风八面,星粟派涂脂抹粉至今

                  4、

                  “至于散兵坑阵地的好处,都一直沿用到现代战争”

                  永备工事也沿用至今,在俄乌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5、

                  “虽然你很喜欢举一些例子,但是都是人家写的结论”

                  如果是拾人牙慧,欢迎具体揭批

                  • 家园 你这话说得好像你把莱芜战争史的材料都掌握了一样

                    别看在山东,9纵原来叫(属于)东北人民自治军,军火物资之类的都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名义运输,1946年12月改编成9纵。到莱芜还给北上的新四军带了1万斤大米呢。和庄击落了国民党飞机,说是50多岁民兵用步枪打的一枪凌空打爆炸了。

                    原来共产党不愿说的事情,通过人的回忆都出来了。现在网络那么发达,自己慢慢查吧。

                    具体怎么看这些材料,是不是真的,需要自己的思辨,而不是你没看的材料就没发生,也不是你看到过的材料就是真的,需要相互印证。

                    • 家园 华野九纵啥时候是东北民主联军前身“东北人民自治军”一部分??

                      “原来共产党不愿说的事情,通过人的回忆都出来了。现在网络那么发达,自己慢慢查吧。”

                      不好意思,真没搜索到华野九纵是源自东北的日械,麻烦给个出处

                      另华野九纵啥时候是东北民主联军前身“东北人民自治军”一部分???

                      东北人民自治军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的一支军事武装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前身。它成立于1945年10月31日,1946年1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发展为东北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东北人民自治军

                      领导组织

                      中国共产党

                      成立时间

                      1945年10月31日

                      批准机构

                      中共中央军委

                      别名

                      东北民主联军

                      正规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目录

                      1军队介绍

                      2发展过程

                      折叠

                      编辑本段

                      军队介绍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的一支军事武装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前身。

                      折叠

                      编辑本段

                      发展过程

                      折叠

                      挺进东北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 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收复东北沦陷领土,朱德总司令于8月11日命令晋绥吕正操部、东北义勇军张学思部、山东滨海军区万毅部和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就近迅速向东北挺进。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率先进入东北,会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

                      折叠

                      再调东北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在美国的援助下,向东北大量运兵,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抗日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于9月19日决定再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进入东北,会同东北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同时委派2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去东北工作,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至12月底,由关内各解放区先后调运抵达东北的部队计有:八路军山东军区机关一部及直属队,山东解放军第1、第2、第3、第6师,第7师3个团,第5师一部,鲁中军区独立第3旅、山东军区滨海支队、山东军区田松支队,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三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八路军南下第2支队(后复称第359旅),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晋绥军区第32团、冀中军区第31团、冀鲁豫军区第24团。以上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一部共11万余人。同时,延安及晋察冀、太行、晋绥、华中等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中共中央于10月9日批准组织东北临时性军事机关--东北军区司令部,暂以程子华任司令员,彭真任政治委员,伍修权任参谋长。1945年10月31日,将原在东北境内的和将要进入东北的部队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分别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任第一、第二副总司令,肖劲光任第三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11月2日,任命周保中为第三副总司令,肖劲光改任第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机关设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东北军区总司令部取消)。

                      同年11月进入东北的部队有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一、第二师、第三师、第六师、第七师、第五师一部、鲁中军区、滨海军区、胶东军区和渤海军区 的主力,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三师3万余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359旅等部万余人。

                      折叠

                      部队建立

                      东北人民自治军组成后,对调抵东北的部队迅速进行了整编,冀热辽军区所属部队在山海关、本汐、锦州、辽南、清原、抚顺等地先后扩编组成第19、第21、第22、第23、第24、第25旅及1个支队(其中第22旅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第1、第2团和教导第2旅第1团,冀中军区第31团,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等部队,合编成新的22旅和第27、第30旅及炮兵混成旅,并于12月上旬调归晋察冀军区建制)。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和胶东军区各一部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炮兵旅。冀热辽军区第15团、晋绥军区第32团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第2团等部队,在辽宁地区扩编组成4个保安旅(保安第4旅于1945年11月撤销)。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改称东北挺进纵队,山东解放军第6、第5师及其他部队分别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第3纵队。山东军区机关一部到达凤城后,组成东满人民自卫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南满中长铁路以东的部队;山东军区机关另一部到达沈阳,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冀鲁豫军区第24团在吉林地区扩编为第25旅。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返回东北后,东北抗日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自卫军,部队扩大到7万余人。其他部队到达东北后,保持原番号不变,并有扩编和人员补充。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到年底陆续成立了10个军区。其中在锦州地区成立锦热军区,李运昌任司令员,辖第27、第30、第32旅和炮兵旅;在本汐地区成立辽宁军区,张学思任司令员,白坚任政治委员,辖3个军分区和保安第3旅;在安东(今丹东)地区成立辽东军区,肖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2、第3纵队,通化支队,第3支队,直属支队和宽甸司令部;在辽源、通辽地区成立辽西军区,邓华任司令员,陶铸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5军分区和保安第1旅;在梨树地区成立辽北军区,倪志亮任司令员,郭述申任政治委员,辖第146团;在长春地区成立吉林军区,周保中任司令员,林枫任政治委员,辖永吉、延边军分区和长春卫戍司令部;在哈尔滨地区成立松江军区,卢东生(后聂鹤亭)任司令员,张秀山任政治委员,辖哈东、哈南、哈西、哈北军分区;在佳木斯地区成立三江军区,孙景宇任司令员,李范五任政治委员,辖特务团和依兰、勃利县大队;在齐齐哈尔地区成立嫩江军区,王明贵任司令员,刘锡五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和2个警备旅;在北安地区成立北安军区,叶长庚任代司令员,王鹤寿任政治委员,辖3个支队。

                      截止1945年1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共辖山东解放军第1、第2 、第3、第7师和警备第3旅,东北挺进纵队,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第3纵队,新四军第3师,第359旅及新扩编的12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1个炮兵混成旅,10个军区,2所军事学校,总兵力发展到27.49万人。

                      1946年 1月4日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 家园 不是说了你找的都是别人有结论的东西了

                        人家想告诉你什么结论,就给你看什么材料。你举这些主流材料无法得出新的结论很自然。你要想有新结论,就要找新史料,比如某些人的回忆录中去找。还有民工讲述当时的情景。

                        给你点儿思路,9纵参加了莱芜战役,一共2个师,1个师是聂凤智,现在讲莱芜都是讲聂凤智的,另外1个师回家睡觉了吗?找找有没有回忆录。

                        吐丝口久攻不下的6纵虽然在涟水吃了败仗伤了元气,但是鲁南也没闲着。但是吐丝口战役前为啥师长被撤职了?找找有没有回忆录

                        • 家园 粟裕和粟裕嫡系六纵多么无能看看它们自供和总结才有切实的感触

                          不管吹鼓手们怎么选择性失明,当事人一手资料对比看就是

                          粟裕和粟裕嫡系六纵多么无能看看它们自供和总结才有切实的感触,跟星粟派厚颜无耻的吹捧对比更有意思

                          粟裕1948-8-27给中央电报,他带的兵(一四六纵)到了团以下保命思想普遍的地步,所谓豫东大胜后连才4-6个步枪班

                          六纵在吐丝口多么现眼或显眼,《第六纵队口镇攻坚战、口南堵击战总结》最直观

                          • 家园 许世友王建安是8路军系统的,东北来的日式武器装备先装备他们

                            1946年末-1947年春天,东北也扩军,把冀热辽的10多万人都划归东北管理,扩军的武器装备就来自于日式武器。

                            • 家园 有相关资料欢迎给出,很多事不要想当然

                              有相关资料欢迎给出,很多事不要想当然

                              渤海部队去东北后运回不少日械给新组建的野战部队,胶东的九纵和鲁中八纵没听说过

                              解放战争时期哪怕炮弹在内山东军工产量也远超大连,即使1948

                              东北山东海运要经胶东,但轮不到胶东分配,大部分军火是给胶东以外共军的

                              好像济南战役子弹、炸药缴获还打了埋伏

                              • 家园 你有什么资料能解释46年7月许世友被王耀武从胶济线上赶走,

                                你有什么资料能解释46年7月许世友被王耀武从胶济线上赶走,半年后能打美械师了。

                                8纵打不下来的不动村,还需要9纵去增援。

                                你有什么资料欢迎拿出来。

                                • 家园 东北输送关内的军火胶东转运,供应华东和中原,轮不到许世友支配

                                  东北输送关内的军火和军用物资离不开胶东转运,但是供应华东和中原,轮不到许世友支配

                                  如果九纵和山东兵团要是靠东北转运军火战斗力飙升,星粟派早把资料亮出来了

                                  哪怕48年3月以后山东军火产量也比大连兵工厂多得多,胶东比渤海多

                                  47年夏初胶东新兵五万五,胶东军工六厂四个月紧急生产5万支四五步枪

                                  山东共军精锐被抽调东北,新组建部队在胶济路扛不住正面攻击很正常。破坏铁路后撤退也没什么

                                  莱芜战役和庄战斗是以多打少的山地伏击

                                  • 家园 1946年9月底,7师师长杨国夫送了一批武器弹药回渤海军区

                                    经办人是杨国夫的警卫员王京建。

                                    二千多支步枪,110多挺轻机枪,还有92式重机枪和一批弹药,足足有2节车皮。他回忆到这批武器弹药山东军区留了一半。所以不存在山东军区不能分配武器弹药的事情。这是从哈尔滨送去的,不是苏军和朝鲜直接给的。

                                    1946年6月开始苏军经过山东向华北发了3批武器弹药,其中第三批就有高射机枪20挺,重机枪30挺,子弹300万发。

                                    所以9纵有高射机枪能打枪眼,能打飞机并不奇怪。

                                    苏军直接给华东的武器,毛主席发电,一半留在山东。

                                    莱芜战役后,6纵直接放弃日械改为美械,因为日式弹药没来源,而美式武器弹药有保证。胶东改为生产美式弹药了吗?

                                    这些资料随便检索就有很多。

                                    你不要在那些老资料里面转悠,还是多看看新资料吧。

                                    • 家园 你自己发的资料,你自己不仔细看看吗——

                                      “1946年9月底,7师师长杨国夫送了一批武器弹药回渤海军区

                                      经办人是杨国夫的警卫员王京建。

                                      二千多支步枪,110多挺轻机枪,还有92式重机枪和一批弹药,足足有2节车皮。他回忆到这批武器弹药山东军区留了一半。所以不存在山东军区不能分配武器弹药的事情。这是从哈尔滨送去的,不是苏军和朝鲜直接给的。”

                                      东北搞到的武器,大头也是给东北民主联军-四野的,华东和中原也就指头缝里漏点,哪怕苦哈哈的搞运输,轮不到胶东军区分配

                                      我前面讲的很清楚——

                                      “渤海部队去东北后运回不少日械给新组建的野战部队,胶东的九纵和鲁中八纵没听说过”

                                      你自己发的资料,你自己不仔细看看吗——

                                      “1946年6月开始苏军经过山东向华北发了3批武器弹药,其中第三批就有高射机枪20挺,重机枪30挺,子弹300万发。

                                      所以9纵有高射机枪能打枪眼,能打飞机并不奇怪。

                                      苏军直接给华东的武器,毛主席发电,一半留在山东。”

                                      山东部队多了,九纵只是其中一部分,胶东军区是许世友当家,山东军区是许世友当家吗?

                                      “莱芜战役后,6纵直接放弃日械改为美械,因为日式弹药没来源,而美式武器弹药有保证。胶东改为生产美式弹药了吗?”

                                      “莱芜战役后,6纵直接放弃日械改为美械”你确定?

                                      如果日械弹药没保证,哪来的美械弹药?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军工复装6.5弹不少,冀鲁豫应该也有

                                      另47年上半年胶东军工六厂4个月紧急生产5万步枪也是6.5口径

                                      出于种种原因,不管国共,79弹药为主

                                      • 家园 这是我举的一个例子

                                        有据可查的还有韩先楚呢。吴克华就能闲着吗?有渤海就有其他根据地。胶东鲁中都是山东根据地,物资护送过胶济铁路都要胶东军区安排,9纵也参加了护送。物资过大连海关还需5%的关税,能不给胶东吗?

                                        这些都是基本的人之常情,找个工作还需打人情。毛主席都知道通过山东运输的物资给华野一半呢,越是高层越是讲究人情世故。

                                        上次说了,因为别人给你看的材料都是人家选好的,那些材料就只能得出那个结论。你不会联想,你得出的结论都是别人已经有的。

                                        我提示你找找新材料,你找到了也还是想证明别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

                                        好像是说来说去只有你正确,其实你是想不断证明别人的结论。这是一种陷阱心理,等于是现在的网红搞个特别纯真善良的人设,其实人家晚上天天喝大酒,开party。但是每天白天装清纯等着粉丝打赏。别人告诉粉丝,其实网红天天喝大酒,但是粉丝气得和人家吵起来,说喝大酒是因为酒厂快倒闭了,救济酒厂呢。结果一看喝的是茅台,茅台快倒闭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