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311-李飞飞:我们能看到的与我们所看重的 -- 万年看客

共:💬71 🌺365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的说法不成立

          出国的优秀人才里,男女比例跟国内比并不逆转。但是男性外娶和女性外嫁明显是天壤之别。

          出国过后,一方面自己的“优秀性”急剧打折,毕竟是另一个文化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对于“高”的醒悟,毕竟放哪里,优秀都是少数。第三个原因,远走高飞,基本上远离以前的评价环境,没有了被人评头论足“优秀包袱”,不怕被说“鲜花插到牛粪上”。标准就会更实际了。

          对男女有什么不同吗?

          • 家园 或者你先给个数据来源

            出国的优秀人才里,男女比例跟国内比并不逆转。

            但是男性外娶和女性外嫁明显是天壤之别

            如果你像哆啦A梦一样,不停的掏从外星带来的奇思妙想,作为地球人,我坦白接不住。

            • 家园 这个大约是海外华人的共识了吧

              就是华人男性与外族通婚的比例,远远小于华人女性与外族通婚的比例。具体的数字可能没有,但所谓的身边统计学也很说明问题。另外,海外中文论坛上的例子和讨论比比皆是。

              上面说的是已经在国外的二代华人,这个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背后的原因比单存的第一代移民的婚姻更复杂,比如西方文化对华人文化的歧视和刻板印象,华人男性被矮化等。

              对于第一代移民,外嫁和外娶的差异也很大,这个相对容易解释,女找男本身就比男找女容易。加上语言,文化上的壁垒,使得刚到国外的国男找外女的难度不是一般地大。当然这个也看个人能力,比如现在AI行业红人老黄,据说当年系里的唯一一个白女就嫁给他了(有待考证)。

              还有国女找外男的也不是都是所谓放低要求的,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默多克前妻邓女士,还有英国的现在的财政部长的华人老婆也是留学生出身的。我身边的很多所谓外嫁的华人女性,至少按中国人标准还是门当户对的。当然,奇怪的也有,比如,英国前几年有个中国女留学生,家里还有一个很大的企业,和一个当地的白人混混date上了,那人没有什么正式职业,据说就是一个night club看门的,后来暴力把女孩给打死了。这个就是极端的例子了。

              深层的原因很简单,人类社会基本就是慕强的。经济上的强势必然带来文化,以及配偶选择权上的相对强势。中国也才刚刚发展了几十年,这些所谓的软实力需要更长时间实现。

              • 家园 西方对华人防贼似的

                单就经济实力/平均收入而言,华人属于美国模范少数族裔。但是西方社会对华人的接受度,大概是所有族群中垫底,黑,印,拉,穆,全都比华人受欢迎。

                哪怕华裔是公认高素质劳动力,勤劳,守法,纳税,欧洲宁可收中东难民,也不欢迎华人移民。这摆明了就是敌意,也就是大家下意识地知道,我们跟华人是敌人,将来免不了你死我活,做过一场。这种情况下,华男对外女的吸引力很有限。

      • 家园 是封建文化的问题,不是中国文化的问题

        如果你仔细,就能看到你引文里的【驾驭】两个字。这是本质:封建文化下,是不把女人当成平等的对象的。而是把女人当成牲口一样的奴隶,无非是精神役使罢了。这不单存在于中国。只是有的外国,资本主义清算封建残余比较彻底,所以现在不明显了而已。中国古代和现代都存在这个问题,但有个时间段不存在,就是毛主席领导中国的时候。

        解放后男女平等,特别是女人获得劳动权力后,有了经济基础,才真正保证了自己的人格独立。有一首诗《致橡树》,很好的反映了当时女性的风貌。在西西河的体现,是一个ID丽华天下网友的婚恋观,大意是如果在那个时代,她会嫁给一个劳动者。你可以到她的家园看看,看问题深刻,几乎每篇都是精品。

        而改革开放以后,倒行逆施,重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妇女也是众多受害者之一。【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本质上,是要物化女性,让女性重新回到从属品地位,而取悦男人是她们主要功能。这一方面有舆论宣传的思想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就业没有保障,生活困难的经济原因。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必然导致所谓的【上层男性】产生了错误的【主人意识】,在被大量【下层女性】追捧下,迷失自我。于是出现了你说的这个问题:优秀女性婚恋困难。比这个更严重的,是【下层男性】更大的婚恋困难。这个问题在西西河的一个体现,是某个帖子,竟以【师母年轻漂亮】论证【厉害了我的国/大学】的。

        • 家园 不是封建文化,而是专制文化。

          其实都不是封建文化,而是专制文化。原来的封建文化是: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到后来专制文化,变成了愚忠愚孝。“驾驭”一词,到处使用,所以到处在搞服从性测试。其实还不仅仅是驾驭,“用人”一词就不是把人物化了?一个意思。

          周恩来的“晚节”,和现在的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差不多的意思。从来没有改过,就是改开初期几年好点。《致橡树》就是那时候的作品。

          回到男女婚恋。我有一种可能很不正确的观点,就是现在女性的地位可能还不如原来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时代呢。毕竟那个时候女人不用承担家庭之外的社会责任,不用负责挣钱养家,而现在的女性,自己出去打拼,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还要继续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

          通宝推:青青的蓝,
          • 家园 这是个语言定义问题

            我觉得纠结这个词语定义,目的是把儒家从腐朽的旧社会摘出来。即解放前不是一无是处。其实你说的,【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什么时候实现了?

            我是主张,解放前一无是处的。从晚清开始的救亡图存,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应该遍历了古代工具箱,没有什么能救中国。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家园 伍子胥,范雎如何?

              王能灭其家,其可掘王墓

              魏相羞辱范雎,范雎逼死魏相

              没有臣投他国的选项,就少不了君不正

              • 家园 封建体制下,臣投他国的选项,没有让君正

                伍子胥这种明显失败的不提,后来投靠西夏的张元,让宋强大了吗?

                五四的时候,大家把全世界古今工具箱都翻遍了,只有共产主义能救中国。

                • 家园 大宋已经是专制了

                  从秦以后,就是专制体制了,与周朝的封建不是一码事了,虽然仍然叫封建。

                  即使如此,宋朝对待读书人之好,为什么空前绝后?就是因为读书人有地方可投。

                  据宋王栐《燕翼贻谋录》卷五记载说,正因为张元当年的“走夏州”,即张元叛宋投夏之事,给宋朝以极大震撼与教训,宋嘉佑二年(1057年),北宋改革了当时科举进士中的殿试实行末尾淘汰的录取制度,而对凡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即使那些科举成绩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进士出身”,尽量防止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

                  看看,作用还是有的。

    • 家园 楼主最近这几篇真不错

      这篇更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