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马斯克发推:泽连司机的幽默感令人惊叹 -- 加东

共:💬330 🌺1631 🌵1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睁着眼睛说瞎话是你的自画像

                  楼上信口开河:

                  如果乌克兰独立出去,自成一族,就好像朝鲜、越南之于中国,泽连斯基堪称国父。

                  我指出事实是1991年乌克兰就已经独立,并迅速获得包括中国,俄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承认。克拉夫丘克任乌克兰首任总统。而在独立之前,乌克兰族早就已经自成一族了。

                  楼上信口开河:

                  而乌克兰为什么会输呢?因为乌克兰加入北约,背刺大哥俄罗斯是斯拉夫民族的非正义。

                  我指出事实是乌克兰是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之后提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

                  你说,“大家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发生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大家应该心里都清楚,谁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乌克兰虽然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之后提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但是除非北约废弃现有规章中“不得处于交战状态”,“和邻国没有严重领土纠纷”等条款,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无法获得批准。

                  相比之下,真正加入北约的斯拉夫人国家有: 波兰、 捷克、 保加利亚、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北马其顿等。

                  通宝推:达菲,
                  • 家园 楼上这个ID只有自以为是的立场

                    不谈事实。谈事实就成了缩头乌龟😄。

                    两年前拿简中宣传问我亚速营的事情。在我答复后就缩头在我背后喊巴以分禽兽😄。阿Q一个。

            • 家园 斯拉夫民族本来就四分五裂

              俄罗斯人自己没有当大哥的能力,绝大部分斯拉夫人都和俄罗斯不和,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保加利亚,也就白俄罗斯和他们一条心,而塞尔维亚人历史上和俄罗斯人也不太亲,因此乌克兰人和俄罗斯走不同的路不是什么对斯拉夫民族的不正义,而是斯拉夫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谁都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 家园 这个说法太笼统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均属于东斯拉夫人,语言、习俗、宗教相似。而波兰和中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属于西斯拉夫人(均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捷克人很早进入中欧,与波兰人相比更加沾染了日耳曼文化的色彩。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属于南斯拉夫人,其中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同根同源,仅仅由于宗教信仰不同(天主教和东正教)造成了不同的民族分化。

                说什么俄罗斯人无能做斯拉夫人的老大所以小弟反目成仇, 简直跟说拿破仑的法国要做日耳曼人的共主所以才有了反法同盟一样可笑。

                • 家园 我主要反驳陈王的说法

                  我写这个贴的主要目的是反驳陈王下面这句话。

                  因为乌克兰加入北约,背刺大哥俄罗斯是斯拉夫民族的非正义。

                  这种广义的大民族在国际政治上根本不能作为区别阵营的根据。

              • 家园 历史太短了

                怎么算都不到一千年。中国就算从商朝开始算,都用了差不多两千年实现了整合和认同。

                整个斯拉夫的文明历史就是学西方。那你光学西方能有什么整合。还是得最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东正教算是有点雏形,但宗教本身又式微。

                • 家园 这不对,都是同期的

                  基辅罗斯建立于九世纪。

                  本世纪的主要大事还有:

                  (1)法兰克王国三分,形成今日法德意和低地国家雏形。

                  (2)阿尔弗雷德大帝建伦敦,英国开始摆脱丹麦时期

                  (3)阿拉伯帝国黄金时期,占据伊比利亚半岛

                  (4)东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巴西尔一世在位

                  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还有一百年,威廉征服还有二百年。

                  所谓的学西方,哼哼。当时英法德意(的前身)都在摸索,西班牙还不存在。大家难兄难弟。

                  西方自己都千年整合不好。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昂撒的野蛮人民族群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了

                    比如法国,英国,德国,他们自己独立了出来,好吧,法国可算例外一点,夹杂了大量西南欧民族集团。

                    西班牙和葡萄牙可算一家。

                    这些主要国家通过对外殖民,形成了自己的比较独特的民族结构,不同于其他民族。

                    由于欧洲历史的分裂性影响,俄罗斯没能及时快速整合斯拉夫民族,也由于其他民族(诺曼白人)动手的快速性,俄罗斯没机会整合斯拉夫民族(而且俄罗斯自己还有被诺曼人留里克统治和叶卡二世等德裔亲德控制的时刻),既然如此,国际主义难度就更大了(必然带有大国沙文主义思维),可以说,苏联人的傲慢和赫鲁晓夫的愚蠢(凡事都和斯大林对着干)导致了中苏决裂。

                    斯大林之二 # 历史 # 历史人物 # 历史故事

                    https://v.douyin.com/iD2rutqC/

                    9.28 hOk:/ [email protected] 02/18 斯大林苦心经营的卢布霸权工程(苏联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为何会被赫鲁晓夫扼杀掉? #

                    https://v.douyin.com/iD2r3DrA/

                    「苏联解体」启示录:「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什么? 政治不是感人至深的言情小说,而是赤裸裸的利益与剥夺。 今天我们来说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什么?以及这场前苏联政治精英瓜分国家财富的“光荣革命”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 苏联解体

                    https://v.douyin.com/iD2h9tF9/

                    【苏联往事22】苏联为什么亡?【下集】

                    https://v.douyin.com/iD2hXcte/

                    卢麒元最近很火爆 人民的血汗养了多少饭桶

                    https://v.douyin.com/iD2hLPkx/

                    如果勃列日涅夫直接接手斯大林,和中央领导集团高层共同管理社会主义国家,也许情况会有所不同。所谓说勃列日涅夫只动脖子装作苏联的火车在走,其实是个讽刺,就是指控勃列日涅夫跟随斯大林。

                    斯大林是个优秀的共产主义者,而且相对温和,知道历史的漫长,所以采取了缓进措施,当然,在民族主义者还是激进,比如迁移,比如添加了暴力手段控制东欧。

                    可以认为,虽然手段粗暴,但是苏联还是继承了对东欧的控制,这是对的,所以毛主席对于苏联对东欧也不是全然责备苏联,哪怕是赫鲁晓夫,对苏联始终是团结的。

                    其实东欧本来就是墙头草,谁强倒谁,今天的匈牙利就是典型,如果不是受到压榨太大,欧尔班也不会反弹西方。

                    东欧享受着苏联的低价资源,还要反苏联也是夸张了,以前总是说苏联压榨东欧,其实是错误的,苏联让利很多,现在公知的说法又改了,主要强调意识形态压榨和不尊重东欧。

                    其实苏联的手法确实是有一些粗暴,但是实惠都是到位的,现在公知说我们不在乎这些实惠,要自由,其实,狗屁,今天东欧照样被捆绑在俄美战车上,北约东扩就是典型。

                    当年苏联解散华约,北约也是说要解散的,但是欧美当然没有兑现,这就是欧美的本质。

                    2014年的时候,瓦鲁法基斯问他,“我们还需要北约吗?”“作为欧洲人,我们还需要北约吗?”对方(瓦鲁法基斯提及之前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书时的一位同事,这位同事曾是北约的参谋长、一位共和党的将军)的回答:“不,我们应该在1991年解散北约。”

                    “那为什么还在继续保持北约?”他说有三个原因:第一,为了让美国留在欧洲;第二,阻止俄罗斯人进入欧洲;第三,压制德国。当欧洲任由其糟糕的架构设计持续崩塌时,美国就会得逞。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当时的两大强国,因意识形态差异,美苏两国对立,形成冷战格局。

                    尽管冷战的主要特点是美国和苏联相互证明自己的道路更胜一筹,但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也在不停地为可能爆发的热战做着准备。

                    为应对日后可能爆发的热战,两国特意组建了两个规模庞大的军事组织,目的是给自己拉帮结派,它们就是北约和华约。

                    1989 年东欧局势剧变,1991 年苏联解体,冷战近半个世纪后终告结束。华约没了领头的,主要成员国也大都“叛变”了,这个军事组织也就自然而然地解散了。

                    然而尽管苏联和华约已不复存在,但作为冷战赢家的美国却依然坚挺,其创建的北约也并未解散,反而将矛头指向了苏联的头号继承者俄罗斯,还有另一个特色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真离注,和社会主义没多大关系)。

                    冷战结束后,原华约国家成了北约拉拢的目标。北约为了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不断东扩,把原来的中立国家和华约国家都收入囊中,甚至连波罗的海三国这样的前苏联成员国也被纳入了北约。

                    也许有人会纳闷,既然苏联和华约都没了,那北约咋还在呢?

                    北约在苏联解体后还对东方步步紧逼,根本原因就是忌惮俄罗斯和中国。

                    看看欧洲的历史,俄罗斯人所属的斯拉夫民族一直都没被欧洲人接受过。最开始欧洲是古希腊文明那会儿,斯拉夫人还在冰天雪地里谋生存呢。

                    现在俄罗斯的先祖斯拉夫人由于生活的地方比较寒冷,所以性格大多比较耿直,他们老早就不服罗马帝国,老是跟罗马帝国对着干。

                    罗马帝国消亡后,不管是欧洲其他民族,还是斯拉夫民族,都养成了彼此对抗的习性。就算到了近代,沙俄与其他欧洲国家同为世界强国,却仍不太受其他欧洲国家待见。

                    其实大概率还有东西罗马的问题,东罗马又接受斯拉夫又接受土耳其,西罗马不认可。

                    所以就只能对抗;同时,本来就肮脏下贱的斯拉夫人还混合了蒙古和突厥血统,哪怕是欧洲东欧钦察,都不可以被西方接受,血统也是脏了。

                    其实大家都是人,干吗这么种族主义呢,你可以认为印度人崛起比较艰难和笨蛋(受到种族歧视影响导致的愚蠢),但是不好说斯拉夫民族太笨吧?(斯拉夫整合不利也是西方分裂影响导致的对俄罗斯的极限拉扯,如果和中国合作不就学统一学好了吗)

                    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看不到美国或者特朗普集团或者拜登集团有这种宽容心。

                    所以我很怀疑美国人还是认为我们中国人还是亚洲猴子,等同于越南、东南亚,就像抗美援朝那样。

                    不管怎么说,美国要脱钩,就来吧,继续干!!!

                    要承认历史的差别,咱们也承认你英德法牛皮,但是你们不是一切。

                    • 家园 中国对匈牙利事件和布拉格事件的态度区别

                      又看到你骂赫鲁晓夫抬勃烈日涅夫,而且还涉及到他们东欧政策。我不禁想起毛时代支持苏联对匈牙利事件的处理而反对对布拉格之春的处理。前者是赫鲁晓夫领导的,后者是勃烈日涅夫领导的,看来你和毛的看法完全反过来了。

                      • 家园 请问你的证据呢?

                        主席:我是什么也不听,中国的、外国的广播都不听。

                          看来整个世界还是要乱,因为存在着矛盾、存在着斗争,问题是怎么个乱法,现在很难说。打世界大战?这是一种乱法,不打世界大战,打局部战争,如现在苏联侵犯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总有一天,他们的人民会起来革命的。不是我们也准备他们打仗吗!我们是不希望打的,但他们要打,怎么办?他们要打,只好打了。

                          这一次在中国,文化革命两年半,每一个工厂,每一个地方,差不多每一个县都打过仗,如果不讲每一个,讲许多,因为有许多工厂并没有打仗,有许多农村并没有打仗,有许多县并没有打仗。但有不少地方打仗了。他们没有武器自己造,甚至能够造土坦克。在有化学工厂、机械工厂的地方,造的武器还是不错的,造小炮,造土炮。四川收交的3600门炮中,有2000门是土造的。

                        苏联占领捷克事件一发生,周恩来总理就指示外交部研究对策。当时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建议发表政府声明,配以《人民日报》专论,来表达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并草拟了《关于揭露和谴责苏联武装占领捷克的请示报告》。

                        但是,就在这时,周总理从另一份外交部和对外友协关于庆祝罗马尼亚国庆24周年的联名请示中发现,正巧8月23日是罗马尼亚国庆,届时罗马尼亚驻华大使杜马将举行国庆招待会。

                        周总理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当即果断地作出决定,并在请示报告上批示,提高出席招待会的规格,把原来以郭沫若副委员长为首改为周总理亲自出席并发表讲话,阐述中国对捷克事件的立场。同时,确定出席招待会的人数也由200人增加到300人,并有意增加了出席招待会的军方代表人数。 [8-9]

                        毛泽东晚年的外交战略:探索和矛盾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9-06 17:59

                          新中国成立、毛泽东的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正是世界的时代转化的时期,即二战结束后世界向现代化阶段迈进的时期,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开始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体。人们现在把这个过程叫做全球化。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让自己的国家较快地加入这个进程。我感到斯大林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二战期间,苏联领导人在研究战后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走向时,就强调要和英美合作。解散共产国际、战后处理很多问题包括中国问题、朝鲜问题、希腊共产党问题,都显示出斯大林认识到革命的时代要过去了,今后将是发展的时代。

                          但是冷战发生了。冷战的起因很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意识形态的对立造成了双方的不信任。就在这个时候中国革命成功了。新中国成立后,长时间没有和国际接轨,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客观原因就是冷战爆发和两大阵营的对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它只能选择向苏联“一边倒”,没有别的余地。

                          从主观上讲,毛泽东选择与美国的对抗,因为他认为中国要站在世界上要求革命的被压迫民族的一边,中国有责任来抵抗美帝国主义。他的胆略和智慧足够,影响力和魅力也足够,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变化,没有意识到现在已经不是革命的时代了。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时间内,他还是按照传统的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来指导中国处理国际事务。

                          毛泽东是把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综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我觉得,他有时候很矛盾。他一方面深切地知道中国的贫穷落后,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把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际大国,而且目标就是赶超美国,从1952年、1953年起他就说要超过美国。但是另一方面,他对现代经济不很了解,起初打算用75年的时间超过美国,后来越来越狂热,又缩短为50年、甚至1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环境,所以朝鲜战争结束后他是同意苏联的和平共处观点的,而且每次谈中国经济的发展都说要利用世界大战的间隙。因为他相信列宁的“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观点,反复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早晚都会发生战争,但是世界大战之间是有空隙的,中国要争取利用这个空隙抓紧建设,尽快强大起来,在将来的战争中才能战胜敌人。他的急躁冒进是与此有关系的,因为在他看来战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到来,不赶快发展就会打败仗。所以中国发展原子弹、钢铁、军工,一五计划、二五计划都强调发展重工业,是“重重轻轻“的理论影响,这都是建立在战争迟早要爆发这个认识上。既要和帝国主义斗争,又要争取和平搞经济建设,这就构成了矛盾。

                          毛泽东既认为战争迟早会爆发,又认为单靠中国或苏联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发动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来推翻帝国主义。所以一旦他觉得中国力量强大,就会改变对外政策,就会采取强硬的革命外交。中苏分裂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1957年后双方政策出现了分歧。1956年~1957年一段时间内,双方路线还是一致的,都是要搞经济建设,苏联到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核潜艇下水、农业接连大丰收,赫鲁晓夫认为这就是与资本主义世界和平竞赛和平共处的成绩,因此他觉得要进一步改善苏联与西方的关系,尽快提高苏联的经济水平。而中国一五计划完成、国家工业体系建立起来,毛泽东认为苏联已经这么强大,中国也形势不错,既然革命的力量已经超过反革命力量,就不必再和平共处了。这就和苏共二十大后的路线发生了分歧。

                          所以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和苏联是向帝国主义投降,已经不能领导世界革命。在他的心目中,中国走在了世界革命的最前列,领导世界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中国共产党和他本人来承担。我认为这就是中苏分裂的根本原因。但是后来毛泽东也看到,中国在短期内达到世界前列是不可能的,而且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仍然跟着苏联走。60年代末在“文革”中毛泽东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他是现实的,并非固执己见,所以70年代初他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转变,他意识到再像过去那样按传统理论安排国际事务是不行的。中国当时南北两面受敌,这种客观形势也促使他开始了战略大调整。

                          在传统的革命理念中,与帝国主义的美国建立关系是说不通的,但是这一步对中国发展而言却非常正确,只有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才能融入国际社会,才能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扭转落后的局面,在大的战略上,毛泽东是走了第一步,然后才可能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但是毛泽东没有放弃他的革命理念。所以他提出了“第三世界”的观点。但这个观点与以往相比有了改变,它不再是革命和反革命那样的划分,而是弱小国家与霸权主义的区分,对美苏两霸,是把苏联视为主要敌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特别是1968年8月发生了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毛泽东进一步明确地把苏联作为对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准备完成其从与美国和苏联同时对抗到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外交战略的调整,其间的关键性思路就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具体分析,毛泽东之所以决定把苏联作为主要敌人,做出联美抗苏的抉择,大致上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苏联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对中国的军事威胁。苏联军队进攻并占领中国部分地区的威胁,比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从海上攻击中国的威胁要大得多,也更为现实。至于美国升级越南战争对中国南部安全环境构成的威胁,已由中美两国达成一项默契而基本化解:只要美国地面作战部队不越过17度线,中国的地面作战部队也就不参战。另外,中国传统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也为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的战略提供了支持。

                          其次是苏联对中国政权产生的威胁。尽管随着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两党分歧的加深,苏共的社会主义理论被指责为“修正主义”,中苏两国的同盟关系发生了动摇,但是长期以来具有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国际共运旗手形象的苏联,在政治、经济基础相同的中国仍然很容易找到感情市场。由此,在毛泽东看来,苏联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尤其当他们在中共领导核心中卧有代理人时,这种政权替代威胁也就更为现实。因此,毛泽东对来自苏联这个相同意识形态国家的威胁的忧虑,大大超过了对美国威胁的忧虑。

                          再次,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分歧,使中苏敌对关系比中美关系更难以修复。由于中苏两党的重新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谁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为统一的标准、以谁为领袖的大势,意识形态的分歧已与两党的政治命运、两党领袖的政治地位密切地联系到了一起。当意识形态问题与政治问题挂钩时,两党分裂的命运也就难以扭转。伴随着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大论战而来的是国际共运的严重分裂和中苏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对于毛泽东来说,这几乎成为一个死结。他在发动“文革”时,把“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确立为最危险的内部敌人,进而形成了”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阶级斗争理论。与此同时,在国际上也就把苏联当作了比美国更危险的主要敌人,提出了“反帝必反修”,实际是“反帝必先反修”的口号。

                          毛泽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之时,正是冷战形成后国际政治力量不断重新组合、世界格局不断变幻的时候。时代的特征其实正在发生变化,即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但毛泽东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的革命理念、内心深处的传统意识,以及对外交上敌友转换的务实考量,构成了一组深刻的矛盾。这组矛盾在他观察世界和确立中国的对外战略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他。事实上,就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实质而言,其革命性仍然是最根本的。促进并领导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革命,依旧是他的最终目标和理想。只是在新的形势下,毛泽东开始强调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也要有非常实际的精神,此种务实精神与革命理念相结合的基点就是,利用矛盾,着眼于人民。所谓搞世界革命,就是要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壮大自己,促进革命。

                          中苏关系紧张加剧的国际因素不仅促使毛泽东及早采取措施,扭转了中国外交关系的不利局面,而且还促成了毛泽东晚年对外战略策略思想的重大突破,使“文革”时期的中国外交走上了较为现实可行的道路。

                          考察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毛泽东对中国外交战略策略进行思考、不断探索调整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他曾经有过以下多种提法:

                          “两个中间地带”1962年1月毛泽东对其在40年代提出的“中间地带”观点做了新的补充,指出中间地带国家的性质各不相同,将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拥有强大垄断资本的西德、日本与独立和半独立的非洲、拉美国家区分开来;1963年9月毛泽东又谈到,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1964年1月,毛泽东正式明确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指出: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此后不久,他又将后一部分中间地带的范围扩大到北美、大洋洲和日本,进一步明确了亚、非、拉美是第一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是第二中间地带的概念。两个中间地带的划分,“第二中间地带“概念的提出,在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美国矛盾尖锐化的基点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共同利益的现实性,为突破冷战时期国家关系中意识形态框架的束缚,结成最广泛统一战线抗衡美苏战略构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间接同盟军” 1963年2月毛泽东提出,与美国矛盾日趋激化的法国、西德、英国、日本等国“是一种间接同盟军”。一年后,毛泽东又特别谈到,两个中间地带都反对美国控制,东欧各国则反对苏联控制;强调中国与第二中间地带国家有着根本的共同点,即反对各种形式的外来控制,不管资本主义大国还是社会主义大国,谁要控制、反对我们,我们是不允许的;世界上两个大国交朋友,一个美国、一个苏联,企图控制整个世界,我是不赞成的。进一步表露了中国可以联合第二中间地带这个间接同盟军,反对美苏两个大国控制的战略意图。

                          “中间集团” 1963年9月毛泽东提出:建立国际反美统一战线,应包括中间集团,即法国等六国集团和英国等七国集团,还有日本、加拿大。此概念是“第二中间地带“概念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两个第三世界”与“中间世界” 1963年10月毛泽东谈到西方报纸关于第三世界的两种说法,一种指亚非拉,一种指西欧共同市场;数月后,毛泽东将此说法概括为第一个第三世界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其后又提出“中间世界”即所谓第三世界,中间世界分为两部分,第二个第三世界包括法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一提法虽然还是对“两个中间地带”概念的一种混用,但表明毛泽东已在开始考虑把“第三世界”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的对外战略策略之中了。

                          “中国是不发达国家”,属于第三世界1964年1月毛泽东提出:要从欧洲的伦敦、巴黎到中国、日本,把第三世界扩大起来。毛泽东这里所说的第三世界还是两个中间地带的内涵,但其突破点在于将中国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极分离出来,归入了第三世界的范围。9月,毛泽东又将“第三世界“的定义与”第二中间地带“区分开来,单纯与“不发达国家”的概念相连,指出,有两个中间地带,一种是发达国家,一种是不发达国家,就是你们所说的第三世界,而中国是不发达的国家。这即已明确第三世界就是指不发达国家,并初步将中国划入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行列;1970年代初,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外宾时说:我们愿跟你们非洲站在一个行列。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嘛。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首次明确表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苏联也是纸老虎” 1964年初毛泽东谈到,只有美国和苏联才是大国,一切事都要照他们的办,要到他们那里朝圣。但是毛泽东认为,纸老虎并不仅只美国一只,“苏联也是纸老虎”,指出:我们不信他们那一套,大国来控制我们国家,那不行。这时在毛泽东看来,美苏虽然仍处于两极对立的位置上,但就其与世界各国的控制和反控制的矛盾而言,它们实际已汇合为矛盾的同一面,成为一极。苏联已与美帝这只纸老虎为伍,中国和世界各国不必惧怕它们的威胁,应与其霸权主义政策进行抗争。

                          “中等国家”1970年6月~7月间,毛泽东几次谈到第一、二、三世界,特别留意第一、二世界的提法及其含义,针对“超级大国”的提法,提出了“中等国家”的概念,说美苏那样的超级大国,我们攀不上。强调指出:世界上有那么一两个大国,不仅想吞并非洲,也想吞并中国。但是国际间的事要由大家商量解决,不能由两个大国来决定。这实际进一步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对世界构成的威胁及联合各国反霸的战略意向。

                          “两个中间势力” 1970年10月,毛泽东又指出,“第一中间势力是第三世界“,要争取英、法、西德等“第二中间势力“,“这对我们有利”。这种提法已非“两个中间地带”之说的简单混用,其虽在概念的外延上有着部分重合之处,但在思想内核上则有所区别:原中间地带不包括中国,现中国加入了第三世界的行列;原形式上美国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仍处于世界的两极,现不仅实质而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斗争的主力和斗争的对象都已进一步明确,这时提出两个中间势力问题,就具有了明显的策略意义。它表明第三世界可作为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中的依靠力量,第二中间势力则是需要争取并联合的力量,由此确定了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反对共同敌人的策略取向。

                          “一条线”、“一大片”1970年代初,毛泽东为实现集中力量抵制苏联霸权主义的目标,以改善对美关系为突破口,加速了对中国外交战略进行调整的步伐。毛泽东认为,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由此,他在1973年2月和1974年1月又分别提出了“一条线”及“一大片”的思想,构想将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一线,及这条线周围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三个世界”这样至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卡翁达时,最终借用世界上早已有之的第一、二、三世界的术语,明确、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1974年4月,经毛泽东审阅批准,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中,第一次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的这一新的战略策略思想,在国际论坛上公开表明了毛泽东通过划分三个世界,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同第二世界国家的联合,集约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建立起包括美国在内的最广泛的首要是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主旨,以及“不称霸”的主张。这就将苏联最大限度地孤立了起来。

                          毛泽东上述提法的变化,尽管有一些概念的重合混用,但其外交思路发展的脉络却是清晰可见(哈哈,这明显是改开派的自我感动)的。这个思考过程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建立反帝反修以及反对霸权主义、特别是苏联霸权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的大思路。这种探索、调整中国对外战略策略的历史过程,虽然是以世界格局由两极体系向多级、多元体系转化为前提条件的,但其始动力却是中苏分裂及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策略思想确定的过程,反映着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中苏关系的走向,反映着毛泽东的外交大思路由探索到酝酿成熟的发展轨迹:由反帝反修、以美帝为世界头号敌人,到反修统一战线的份量不断加码,再至“头号敌人”角色的变换,以苏联霸权主义为首要的斗争对象。从反帝反修、两线作战转化为集中世界一切政治力量,一个拳头出击,抗衡苏联,“文革“时期的中国外交局面由此出现了重大的转机。

                          然而,也正是由于毛泽东把处理对外关系和制定对外政策的着眼点过分集中于中苏两国的关系,因此“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策略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表现在外交思维的矛盾性(理论出发点在于摆脱意识形态观念的束缚,而其落脚点却又陷入了极其厚重的意识形态窠臼)、外交行为的矛盾性(一方面在对外交往中突破意识形态框架的束缚,放弃“以美划线“的标准,把对外方针建立在世界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却又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以苏划线“的羁绊)、划分标准模糊且缺乏科学性(既非完全以发达或不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国家的归属,也非完全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划线),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文革“后期的中国外交处于一种僵化的而非灵活的、单一的而非多样的状态。

                          当然,总体上讲,毛泽东根据苏美战略态势和中美苏三国关系的变化而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并做出了新的国际战略抉择和策略选择,还是颇具远见的,是有突破性的。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于国内动乱的局势下,及早着手纠正了外交工作中的偏差,恢复了中国对外交往的正常进程,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出发,在抵御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基础上,适时地实现了中国对外战略策略的重大转变,中国由此彻底摆脱了一度在国际上比较孤立的处境,国际威望不断提高,并作为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一支主要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

                        这是一篇典型的改开思路的文章,无非想证明苏联是坏的,错误的,中国和美国建交是无比正确的,等等,意图借助对毛主席的曲解来表现邓小平的所谓正确。

                        从这里可以看到你对苏联进攻捷克,对毛主席的理解是错误的,这个事情当然不是好事,也有珍宝岛对立情绪的表达,但是,毛主席对于苏联的目标也不是不了解的。他不认同的是具体手段粗糙。

                        你的意思是说我反毛,依据呢?我当然不如毛主席,但是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必和毛主席事事一致,或者说我可以有我的语言,你就很有意思,你也不是毛派,也不是共产主义者,你装模作样体毛主席,没啥意思。

                        毛主席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有一些区别,也有一致,比如大国沙文主义,这可算是一致;也有区别,因为勃列日涅夫继承了一些斯大林政策,赫鲁晓夫几乎全反对,反着来。

                        你的意思是毛主席褒奖赫鲁晓夫,批判勃列日涅夫吗?呵呵呵,我估计你是完全胡说八道的,呵呵呵。

                        实际上,对于20大秘密报告,毛主席对赫鲁晓夫的批判很严厉。我感觉你可能忘记了公知这些年的宣传,这是作为毛主席要继续坚持独裁的历史经典材料出现的,意思是毛主席批判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就是毛主席反对所谓的赫鲁晓夫反独裁。

                        至于管理东欧,我觉得我说的没啥错,捷克或者匈牙利甚至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哪怕保共书记是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反苏反共势力就是很强,出兵基本问题不大,但是手段可以更讲究方法一些。

                        管理控制方向是必须的,但是方法手段可以细致温和一些,另外,苏联也确实有大国沙文主义,即蛮横无礼的一面,这中间需要控制个度。

                        我个人以为,你的能力和你的思想完全无法承接这种高级话题,你的思想境界太低级了,恕我直言,国际共运话题不适合你。

                        你要反共就继续去反吧,别装模作样拿毛主席说事,你真的不配。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侵略被你曲解成手段粗糙了

                          你自己引用的文字,毛说苏联是侵略捷克。但是你自己想当然说毛只是对具体手段粗糙不满。这是你的想法,不一定是毛的想法,你没有证据。

                  • 家园 一千年还是太少

                    中国不算夏朝,都整合至少2000年,在秦汉时期算是形成共识:大家是中华,周边是蛮夷。 欧洲那边蛮夷堂而皇之的认为自己就是罗马,最多就是周天子时期的水平:楚国强了,也敢去问鼎,反正不就是比拳头嘛。

                    罗马这边抄的太多,自己的东西太少。 在文明这个维度上没有对周边形成降维打击。武力稍微一跟不上,直接就被取而代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