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中美民间大对账 -- 121gdi

共:💬471 🌺2274 🌵25新 💬75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临近新年,先祝福方老师新年吉祥安康

                    方老师可以谈谈中美人民大对账后,那些高华的反应吗?

                    • 家园 说一个国内来专门陪读的朋友的感受

                      不敢称“老师”。也给您提前拜年了!祝新年吉祥如意,阖家幸福!

                      所谓“高华”或者“低华”的称谓,我向来敬而远之,徒增纷扰而已。

                      再说了,所谓“高华”,就真的只在国外嘛?未必吧。

                      我还是说一个国内来专门陪读的朋友的感受吧。那位朋友家在北京,住东交民巷那一块儿。妈妈陪孩子在美国读书,爸爸在国内上班挣钱。

                      孩子在美国学费不算,仅两人租房子一个月也近3千美元。这一家对国内尤其是对一尊,没有一句好话。

                      昨天一起喝早茶,她主动谈到“对账”这个事,我还挺诧异,也没接话。她说:“国内好多人问我,美国老百姓是不是过的像小红书上说的那样。我说其实两边都一样”。

                      然后重点来了:“我看国内很快会封了小红书,因为越对账对国内政府越暴露啊”。

                      当然了,这是人家的观点。

                      我倒是认为,中国政府对这件事,顺其自然,挺好。

                      通宝推:strain2,
                      • 家园 上下两句话逻辑矛盾,表现的是内心矛盾

                        她说:“国内好多人问我,美国老百姓是不是过的像小红书上说的那样。我说其实两边都一样”。

                        ——————————————————————————————————

                        中国以前那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现在跟美国两边都一样,这已经是极度高的评价了,我这个老粉红都不敢完全肯定这一点。

                        ……

                        接下来:然后重点来了:“我看国内很快会封了小红书,因为越对账对国内政府越暴露啊”。

                        ——————————————————————————————————

                        这句话很有意思,她不是完全不能明白对账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是有利的,但是她还是习惯了中国不自由不民主的意识形态宣传,习惯性否定中国的一切,虽然她已经在内心知道这里有问题,但是因为坚决不能认错,不能否定对美国的爱情(对,就是这个词)所以就表现出这种逻辑矛盾。

                        很有意思。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有些人确实挺分裂的

                          我有个堂叔,几亿的身家,在苏北农村人看来,他的身家是绝大多数人几辈子几十辈子都挣不到的身家。他发迹,不就是赶上了这二十几年的发展春风,享受了时代的红利么。

                          按道理说,他应该对社团感恩戴德了吧?不,他特喵外表上显示出对社团的一种赤裸裸的仇恨,前几天在家吃饭,就听他喷这个喷那个,喷xxx 瞎搞,不懂经济,所以经济形势差;喷xxx不懂民主,搞一言堂。他在酒桌上喷的时候,一桌人,好几个小辈的,都是社团成员,而且有体制内工作,根本都不愿意、不敢接他的话茬。见别人不接话,他还继续喷。后来,还是在老家当村支部书记的另一位堂叔,端起酒杯说了一句:我们所有人,都要服从党的领导,打了个马虎眼,这才把话题 扯开。

                          这种人,真的就是拧巴。明明是得利的一波,反而处处表现出吃饭砸锅的样子。

                          • 家园 这就是改开的成绩,热比娅就是典型

                            培养了很多这类中国之癌。

                          • 家园 有首老歌说这种人的

                            《不足歌》,别名《十不足歌》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的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 家园 这有啥难理解的

                            以前能挣到,现在挣不到了,不骂才奇怪呢

                          • 家园 断了人家财路,那句老话总结最精简
                        • 家园 知贱证高

                          就好像美日西方的狗一样,明明知道自己只是一条狗,却不敢认。高华心中也知道自己只是美日西方的狗,但为了安慰自己毕竟是美日西方的狗,不是一般的狗,所以要拼命地证明美日西方最高贵,而且比中国高贵到极点。说到底,心里知道自己是贱的。

                        • 家园 算是一类国内市民阶层的代表

                          舍勒的怨恨理论一定程度能解释他们的心理

                          在舍勒看来,以资本主义类型的人为代表的现代人,都是心中充满了怨恨的市民。他们追求最安稳的生活而又必须面对充满恐惧的现实,由于人对人的根本不信任所导致的内心的形而上的无依赖感,而形成怨恨态度并投身于外部事务之中的,而这种倾向和做法最终导致他们破坏了以往形成的所有各种团结共同体及其人际关系的情感纽带。这样一来,他们便只有通过外在的利益和法律、契约才能结合起来。

                          内在精神世界的崩塌以及自然生活共同体的瓦解,导致原子化和物质化的个体的涌现,导致认同或身份的危机,导致本体性安全的缺乏。由此也导致价值标准的外在化、数量化和单一化。其中,现代人最为看重的就是价值平等——当然,在舍勒看来,这是滥用平等为借口,试图把道德价值相对化,从而扭曲了道德品味。

                          现代人如何确定自身的价值?通过“比较”。一般而言,谁都会把自己的价值同他人的价值相比较。但舍勒认为,比较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唯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自身价值,一种是对自身的价值先有了质朴的意识和自信。后者无需通过成就或能力来证明和辩护,而是反过来能够承认别人的优点和美德。高贵者在比较之前就已体验到价值,而庸俗者唯有通过比较方能确定价值——在他们,价值是一件相对的事情,需要通过把自身和别人比较才能达到价值判断。

                          中国改开后自由市场中形成了某种市民人格,中国的市民中也产生了这些现代性的心理。前面有回复说他们是因为一尊不让他们获得好处所以恨他,也未必全是。 很多人其实勤奋努力,作为朋友相处人都不错,也不会做什么坏事。之所以对很多政治相关问题看法偏激,我个人觉得是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计算性,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不平衡和怨气。be like我奋斗了多少年才和某些人一起喝咖啡,某某是某某的儿子孙子出生就在罗马,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别人几辈子没有的之类。尤其体制内的特别常见,因为看到上去的往往(虽然不全是)是擅长逢迎或者人品不太行的(事实上也有不少能力和人情练达兼具),而造成这种不公平的外部因素诸如出身、政治、权力都聚焦到一尊身上,不恨他恨谁😂

                          倒也是人之常情,苛刻点说就是庸俗的中产小市民,生活中难免遇到。说起来这也是我比较佩服方平的地方,毕竟他看到或经历了不少不公平的事情,但对自身的价值有“质朴的意识和自信”,得有比较强健的心性才能做到。

                          通宝推:自由呼吸F0,
                      • 家园 说来说去还是要老公留在国内挣钱

                        按说美国“营商环境这么好”,应该全家润过来才对。

                        • 家园 人家是住东郊民巷的,营商环境好才不好赚钱,

                          在同一条跑道上公平地卷,他们干得过底层杀上来的草莽吗?

                          全家移民到国外卷,他们有金手指吗?

                          • 家园 住东交民巷,也可以是结果不是出身嘛

                            两口子都是平头百姓出身。男主人公多年来天南海北(包括高原)的做工程,一年到头回不了几天家。

                            女主人公更惨一点,小时候挨饿的时候,还“偷”过亲戚家的包子。女主人公当年也是凭本事考到美国读书。因母亲病重,放弃学业回国照顾,于孝不亏。

                            人家老公被“约谈、协查”多次了,照样大大方方经常出国,说明人家没啥问题。

                            真有经济问题,就国内这种反腐形势,哪里出得了海关。

                            比如2024年一大堆在职省部级(包括正部长)就是因为隐瞒子女在国外,不向组织申报,已经被办了。

                            • 家园 利益比出身更能决定人的立场

                              平民出身,奋斗半辈子了,好不容易上位了,结果赶上自我革命、刀尖向内、反腐倡廉,前辈们吃的肚满肠肥,轮到自己上位了,好处都没了,能有好话么?

                              • 家园 日本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平民出身,奋斗半辈子了,好不容易上位了”这算是识得了之前的时务,

                                但是时代变了,未必识得当下、更不用说未来的时务。

                                如果一定要归因到自己能力大,那就是识时务能力还略逊一筹

                                如果归因到时事,那么坦然接受,甚至再次改变也未尝不可。

                                下午看电视,六点时候央视一直在吹嘘自己晚会。一个环节是请后台上前,诉说辛苦,给大家拜年。其中一个是联络演员的负责人,很自豪地说自己负责200多人的联络工作,很是辛苦。对比下,国内随便一个会务公司,开个会议,组织的人都不止这个数字。总感觉这个时间在这个场合讲这个,不是很对的起这个时间段的广告费用。或是说,能在这个时间段制作的广告,花的钱,应该是远大于这个负责人的工资。我更愿意看制作精美的广告。

                                现在连我这样的,都看出来,资源本身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懂得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人,越来越重要(相对于过去)。总台虽然占了好的资源,但是拿不出什么好的节目。四处设置分会场,请非嫡系明星,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帝国也是这样,现在还有最好的资源,最大的资本,最大的资本流动性。但是,没有人才了,没有产生人才的土壤了。所以在面对东大的竞争中,渐渐显出啦疲态。换句话说,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均可支配资源(或是资本)总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国内就是央地之间实力变化,国外就是中外之间实力变化。

                                未来十年,帝国有过或是未曾有过的创业故事,出现过的或是未曾出现的各种奇才,东大这边都会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