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郑悟清先生自而立之年因患不治之疾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和庆喜 -- 赵堡小架

共:💬19 🌺1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郑悟清先生自而立之年因患不治之疾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和庆喜

    广大赵堡太极拳爱好者们:

    经我师父侯天才先生要求由郑钧师爷亲笔撰写的《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一文,通过传真由我师父近日转到我的手中,本人完全依照原文内容重新进行了排版。经郑钧师爷允许发到本论坛,请广大爱好者们参考。

    赵堡太极:长风大侠

    2004年9月21日

    郑悟清 曾用名 郑梧卿(1895-1984)字 凤臣,男,汉族,河南温县赵堡镇人。1938年—1947年间,任西安警备司令部、黄埔军校七分校(授少校军衔)、国民党军政部西安办事处、西北补给处司令部、陕西省政府等处任国术教官;并任西安国术馆委员。1949年后,任西安市体委委员。

    郑悟清先生自而立之年因患不治之疾(童子痨、胃出血)医药无效,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和庆喜。先生立志钻研、刻苦修炼、持之以恒,得太极之真谛。并结识享盛誉于黄河两岸的堪舆家安伯一先生,郑悟清先生在理、数、象学方面受益于安先生。郑悟清先生深究易理,博览群书,将儒、释、道、医、兵、书法、文史等诸子白家学说融于太极拳。运用经络学说,人体力学,根据自己的实践心得,进一步升华太极拳养生延年之功效,使自己三十岁的不愈之体,至九十岁无疾而终,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并将养生健身之法传给众人,使更多人受益。

    郑悟清先生对太极理论有独到见解,拳艺上有革新精神,主要理法为:修炼太极拳以修心炼性为宗旨,顺应自然,轻松灵活:以形顺气,以气正形;忌用滞力,尤忌用意;小而舒展,大而紧凑;正腰正身,自身平衡;中正平圆,轻灵圆活;周身相随,整体协调;无处不生,无处不用,小巧近快灵;击人不露形;修炼以炼气为主。既保持传统木色,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先生拳艺精湛、内功深厚,从未穿过滑冰鞋,却能穿滑冰鞋在冰上练拳,运停自如;钉不入肉;水中投石不起花波;点穴非凡……。技击运用,击人不露形,与人试技,以微妙之变化,击人于丈外。慈禧的卫官宋三、镖师尚成侠,自有功夫以来培未遇敌手,却终一日拜跪在郑悟清先生面前……。

    “其拳法超出象外,得其环中,变化云谲波诡,意趣环生,有人所不知而已独到之妙,遂以高超拳艺噪武坛”(《太极拳师郑悟清先生纪念碑》碑文),在武术界享盛誉为“西北太极二郑”之一。先生的崇高品德更受世人尊崇。先生授太极拳四十余年、从学者遍及各行各业,脱颖而出者不计其数。

    1984年先生逝世,西安市体委给温县体委的电文:郑悟清先生为赵保太极拳的继承和创新做出了贡献。1987年先生国内外诸弟子在赵堡镇建立“太极拳师郑悟清先生纪念碑”,中国武术协会领导人,著名武术家李天骥敬题横额: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碑记,发扬武当精华。《武当》杂志社,武当山拳法研究会撰联:“为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谢世三周年志悼 情寄西京桃李流芳名四海;拳精武当英威遗世壮中华”(谭大江撰书),1994年,在赵堡镇举行“隆重纪念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先生逝世十周年暨百岁诞辰年”纪念活动,原西安市体委主任、武协主席、老武术家刘侠僧书题“内功泰斗”、李天骥等致电、函纪念。先生诸弟子在国内外成立了众多的武术团体,多以先生的名字命名。

    经先生家乡的领导提议,在赵堡镇成立“温县赵堡太极拳郑悟清拳法研究会”(先生之次子郑钧任会长)。诸团体为研究、弘扬先生的太极拳理法,先生的弟子中已有几部太极著出版。《中国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华武术》、《武当》、《中国太极拳》、《武魂》、意大利等国内外报刊及武术专著有专题介绍。传略载入《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中华人物辞典》、《国华精英大会》等典籍。

    郑钧先生电话:0391-6416782 住址:河南 温县 赵堡镇布袋衔35号

    注:本文内容版权归郑钧先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不经允许不得擅自更改其中文字!

    • 家园 精华部分

      将儒、释、道、医、兵、书法、文史等诸子白家学说融于太极拳。

      文史熔入太极拳,实在难得,了不起!

      比如搬拦捶,就熔入了从《山海经》到《赤壁赋》的一系列经典段落。

      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在云手的动作中最能体现,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揉入单鞭后,一念诗敌人就自己倒地不起。所谓“击人不露形”也。当然,声音得足够沙哑才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大清朝历史研究新突破

      慈禧竟有卫官

      名字就叫宋三

      仰慕赵堡太极

      一日拜跪郑前

      慈禧1908年死,

      老宋也得中年,

      其时小郑13岁,

      还属乳臭未干。

      30岁后练太极,

      成名还得加几年.

      那时宋三至少花甲,

      依然跪拜先生前?!

      伟大伟大真伟大!

      清史武林普新篇!

      • 家园 不必吹毛求疵。

        不必吹毛求疵。

        郑老爷子在黄埔军校当教官是四十年代,五十几岁,其时,宋三六十几岁,也未有任何不可能。

        另外,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值得考证的。

        八极名家高浩然曾经提到过有一批老武术家集体向郑老爷子拜师。其中不乏年纪比郑老爷子大的。

        • 家园 学问绝不能囫囵吞枣

          不必吹毛求疵。

          郑老爷子在黄埔军校当教官是四十年代,五十几岁,其时,宋三六十几岁,也未有任何不可能。

          另外,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值得考证的。

          八极名家高浩然曾经提到过有一批老武术家集体向郑老爷子拜师。其中不乏年纪比郑老爷子大的。

          主要是郑均先生说了,慈禧的卫官宋三,拜在他老爷子脚下。

          首先,清朝并没有卫官这个职务,尤其是慈禧是个女的,细节就不说了,反正正史里没有。

          野史里也没有。谁证明他是慈禧卫官?

          其次,宋三怎么也得有个大名,郑先生讲,宋三一生无敌手,名气一定很大,要不也不用拿他出来说事。

          可是,那里有任何关于这个名人的记载?

          高浩然说拜师的有年龄比郑先生大的,不能说明一定有个慈禧卫官宋三。

          从这段文字看,郑均自己文化不高,要做广告设想几个人物可以理解,但编得离了谱。

          您说什么“一理通百理通”,怎么可能?有点自欺欺人。如果真能一理通百理通,那么就有百理通而万理通,郑先生也不用活了90岁还是老死于乡下了。

          • 家园 老兄,一理通百理通不等于长生不老啊!!!!

            老兄,一理通百理通不等于长生不老啊!!!!

            郑均老师文化是不高,但没理由文化高的人才讲真话,文化低就得讲假话.

            Oiler兄,不想同你争了,真的很没意思.浪费时间啊.

    • 家园 咱也题几个字

      武林太斗!

      以后写文章可以加上,就说加拿大华侨,老武术家油人书题“武林太斗”。

    • 家园 来了。
      • 家园 呵呵。

        终于熬过来了。谢谢大家帮忙。见到忆水寒兄真高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