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懒虫读老子,大家一起来读老子吧! -- 大懒虫1号

共:💬261 🌺2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欣赏】十四章

      十四章

      视之不见 名曰夷 听之不闻 名曰希 搏之不得 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不见,叫做“夷”,听它不到,叫做“希”,摸它不着,叫做“微”。这三种状态很难分得清,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它上面不见光明,它下面不见阴暗,它绵绵不断不可言表,它总是归于无形的状态中,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是没有物体的表象,可以叫它“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面,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面。

      把握早就存在的道,来驾御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体察最初的状态,叫做体察到道的某种规律性的存在。

      [评析]

      本章是对道体的一种描述。老子总是惦记着不时地描述一下他自己体验到的那种对道的认识。道似乎是老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伴随着他。也许,人一旦得道,都是那般样子吧。我们认真安静地体会体会,或许真的能够感受到那个玄乎乎的存在状态。不管怎样,道的存在不是一种推理的产物,不是一种理性认识,而是一种实在的无形无象的存在,需要用超感觉去体察它的存在。任何的推理在道的面前是软弱无力的,浅表层的感知也一样流于雾里看花。

    • 家园 【欣赏】十三章

      十三章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重视身体和重视大患一样。

      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呢?因为得宠乃是下等,得宠会惊慌不安,失宠也会惊慌不安,这就是宠辱若惊的缘故。

      为什么重视身体和重视大患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假如我没有身体,我有什么大患呢?

      所以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的态度去治理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惜自己身体一样的态度去治理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评析]

      得宠和受辱为什么都让人感到惊慌呢?因为宠和辱都是来自一种外在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对人其实没有什么好处的,应该都放到一边去。不为得宠和受辱所惊,对付这种外来因素导致的忧患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个看来似乎有点勉强。但仔细体会一下却觉得很自然:内心被外在的东西扰乱,是因为身体的存在,身体是接受这些外在的影响的载体;内心不被扰乱,最起码身体就不应该被扰乱。

      老子是贵身的。对于受伤害的态度,一般人会说:只要我内心不被伤害,身体受点伤害算得了什么。而老子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不仅内心不要被伤害,身体也一样不能被伤害,要说明内心不受到伤害,最基本要做到身体不受到伤害,否则,伤害从何而谈呢?老子把身和心放在一样的层面上来谈论,只能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在老子的观点和实践里,在老子的体系里,身和心是统一的存在。这和前面第十章所提倡的形神合一是一致的。

      在老子看来,只有领会了贵身的道理,那么治理天下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了。按照他的标准,能够领悟贵身的重要性的人,就已经不是一般人了,已经是圣人了,而圣人,就是知道怎样治理天下的人,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治理天下的人。

      其实,若把老子的贵身思想通俗地来理解也是正确的。当一个人身体不健康的时候,势必妨碍了这个人正常的活动,身体活动或者社会活动,这种妨碍势必会影响其心情,改变其生活内容和质量,而且这种影响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在这因为身体的不健康所引发的一系列消极的走向,势必改变着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命运。而要改变这种状态,扭转这种走向,最基本的莫过于提高人的身体健康水准。道理就是这样的简单。

      • 家园 呵呵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这里用佛教的说法解释似乎更通顺一些。

        看来三年前的大懒道兄对佛法有些成见。

        不过你的解释也很好,呵呵。

        • 呵呵
          家园 事实上,呵呵,我对佛学毫无所知,你知道,我能吹牛会尽量吹的,毫不谦虚啦!

          看得出,你读了好多书,真是羡慕~我很羡慕读过很多书的人.文化功底深厚.为人也厚道.

          • 家园 倒。

            呵呵,不好意思。我现在只读两本书,无量寿经和论语。您看我引经据典,貌似有学问之人,其实都是这两本书里的。

            我学佛学的是净宗,净土五经里只读诵无量寿经。不怕道兄笑话,我过去也是学过道的,学的是天人合一的法门,所以也略知些刮风下雨的东西。可惜只学了几年,大概九零年的时候,师父就收山了。 师父他真是高人哪!从那时候一直到几年前,我是很看不起佛法的。后来因为一个机缘结识了一位善知识,让我有幸接触佛法,对佛法的智慧非常赞叹,尤其对“轮回” 的解释让我十分信服。想来我选择“无量寿经” 也是宿世因缘结果,祖上是蛮夷之人,开化未久啊。哈哈。

      • 家园 在这方面我走的更远一些

        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把个人摆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以百姓心为心,处在一种无私的状态。天地无私,效法天地,外其身而身存。

        “要吃、要喝、骄奢淫佚,贪图享受都源于此身,没有身也就没有这些忧患了”不是说不要身体,没身体就没法活了,是不要被这些欲望带着走。

    • 家园 小僧有一个问题请教道姑."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作何解?

      是作"言说"解,还是有别的含义?

      花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