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看参将兄的贴想说的话:写在经济比较进行时 -- 葡萄

共:💬291 🌺491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想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

          历史问题有他一贯的连贯性,四三方案的引进在我看来对邓公形成改革开放的大思路有很大影响.这个在当年大型记录片<邓小平>里也有暗示的,片中说邓公下野的时候曾经反复在一条小径上走,正是这个时候邓公在勾画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这个地方是是,邓公最后一次下野时候的居所.80年代有人相信,毛泽东为保护邓公让邓公下野.也有人相信,毛泽东为了延续文革让邓公下野.如果你想知道我个人倾向呵呵可以换地方.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方案对后来改革中国一步步走到改革开放是有很重要影响的.我请那些怀念文革独立自主发展的人也想想当年的引进技术.对了,最后补充点:中国当时对外贸易出口从1970年的40亿美圆上升到了1975年的157亿美圆(没有核准的数字是当年对外贸易达到500亿美圆).

          • 家园 有理

            对这个数字很感兴趣:中国的外贸数据。究竟是怎样的发展轨迹呢?

            可惜中国的数字常常不准,而且好多还保密呵呵。

            如果有人能下功夫厘清这方面的史实,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就会清楚很多。

            你对史实了解的很多啊,希望多发一些有关资料。

            • 有理
              家园 我不过是平时喜欢分析多注意公开的经济报道想具体说什么

              具体数字具体说,我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而且我个人的也有看数字的选择上的爱好倾向性,例如关心重工业数字,关心金融与对外贸易数字,而对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数字很少去看去关心.所以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我基本是只看不参与.

    • 家园 【文摘】胡乔木:中国为什么犯20年的“左”倾错误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50426/12269927.html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后的经济发展是曲折的。有三段时间经济发展比较好,它们是:1953—1957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61—1965年,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79年到现在,即改革开放时期【注:这三段时间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是:1953——1957年(基期1952年):工业18.0%,农业4.0%。1963——1965年(基期1962年):工业17.9%,农业11.1%。1979——1988年(基期1978年):工业12.3%,农业6.5%。】。这三段时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过去的中国历史上固然没有,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如果过去的四十年都能按这三段时间的状态平稳地发展,中国经济现在的情况无疑将好得多。

        但是1958—1978年的20年间,总起来说是中国经济的动荡和停滞时期,也就是像中国领导人所说犯了20年的“左”倾错误。1961年开始的调整政策是为了挽救1958—1960年大跃进的失败。调整政策本身获得很大成功,但是刚开始不久,中国就进行了先在农村后来扩大到城市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个运动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客观上也为“文化大革命”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因为它在后期提出了“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口号。现在不准备去叙述这20年的历史,也不准备对这20年中的种种错误和荒谬去进行谴责(中国共产党已经并将继续毫不动摇地进行这种谴责),而只试图客观地解答一下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左”倾错误,并使它延续这样久呢?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这个事实的原因。

        形成“左”倾错误的第一个原因,是企图以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增长速度更高的超高速度来推进中国经济,并认为这个速度是可能的。理由是:中国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几亿渴望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人民,而现在又已经有了强有力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早的成功,特别是几亿农民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参加了合作社,使连续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20年以上的毛泽东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将是万能的武器。他认为,这样将使中国既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胜过西方国家,也能胜过不那么重视由下而上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政治觉悟来发展经济的苏联。据他看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中国工业制度和计划方法还是受了太多的苏联影响。中国应当对于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因此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想法很容易地得到了党内富有群众运动经验的大量干部的响应。甚至一向比较务实的领导人也同意,至少无法反对,试试新的方法。这就产生了1958年的大跃进。公平地说,大跃进在若干个别领域确实促进了一些开创性事业,但是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却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和挫折。大跃进继续了三年,使中国吃够了苦头,也使全党一致同意改变方向,实行调整。毛泽东承认对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知识很少,还有很大的盲目性,以后也较少过问经济建设。但是认为中国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超常速度发展的思想,至少在一部分领导人中并不那么容易消失。毛逝世后1977—1978年发生的一次新的冒进,和8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过热现象,就是明显的证据。

        形成“左”倾错误的第二原因,是相信经济建设不能离开阶级斗争。中国50年代前半期确实充满了阶级斗争。贫下中农先是打倒了地主,后来又充当了合作化运动的先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虽然是和平的,但也是紧张的阶级斗争的结果。1956年共产党的“八大”曾经宣布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接着不久在东欧出现了匈牙利的事件,1957年中国也发生了大大扩大了的反右派斗争,这些都被认为是阶级斗争还没有过去的证明。1959年中苏关系的恶化使中国对反对修正主义的口号加给了新的含义。1962年这个口号开始应用到国内和党内。同时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一运动波及每一个农村、企业和经济机构,终于升级为全国范围的“文化大革命”。对于经济领域的口号,先是“政治统帅经济”,后是“抓革命,促生产”。在这个方针之下,经济工作的目标,方法,管理,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选择,以至具体项目和指标的决定,都可以变成含有阶级斗争的意义。这种观念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当时居然可以被说得“顺理成章”。它能够形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多数人所接受,至少在表面上接受,这不能不说是由于阶级斗争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的影响。诚然,这种惯性是被一些错误论点人为地延长了,但是这种惯性作用的存在是难以否认的。

        形成“左”倾错误的第三个原因,是追求某种空想的社会主义目标。随着1958年的大跃进,中国发生了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狂热。1958年出现的把工农商学兵、政治经济社会结合在一种组织内的农村人民公社,企图把乡村乌托邦化。农村人民公社曾被认为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而城市竟被置之度外,这个事实表明当时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多么天真。人民公社实行的“供给制”和其他统一分配的方法虽然被纠正了,但是公社这种政社合一的农村机构却直到80年代才被解散。

        人民公社的空想的分配方法很容易碰壁,但是它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却难以冲破。人民公社也讲“商”,实际上强调自给自足,从而制约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的生产结构和服务结构,也有程度不同的自给自足的倾向。在全国改变中央统得过多过死、实行下放权力以后,对省一级地区也强调形成比较独立和成套的经济体系。同时,中国虽在1956年实行了等级工资制度,但受长期革命战争传统的影响,对物质利益原则在思想上一直采取抵制态度。人民公社的供给制的试验虽然失败,分配上的接近平均仍然被当作基本信条。这些都带有自然经济的色彩,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民公社和大跃进都是依靠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进的。姑不论这种运动有多大程度的真正的群众性,它之不适宜于经济工作是显而易见的。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群众运动的工作方式才逐渐被中国承认为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需品。

      1958年以后中国经济工作所追求的另一个和最重要的主题是革命化或不断革命。在1962年以后,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以反修、防修,批判资产阶级、防止资产阶级复辟为中心,这种观念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按照这种思想,在国内,人们只要追求革命觉悟,而不应该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富裕,因为“富则修”;在国际方面,人们要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霸权主义,而世界形势的格局被规定为不是革命制止战争,就是战争引起革命。很明显,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已经由发展生产力,一变而为纯洁生产关系,再变而为纯洁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不幸的是,这里所说“纯洁”的实际含义,是用空想的原则取代比较切合实际的原则。纯洁的程度愈高,就意味着经济愈停滞。这样,虽然毛泽东始终没有放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愿,但是在事实上,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的事业中的地位愈来愈低,遇到的人为障碍愈来愈多,“抓革命促生产”,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以上所说的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目标,即平均主义、自给自足、不断发动群众运动和不断革命,究竟是来源于何处呢?我想,比较切合实际的解释是,中国以农村为基础的长期革命战争中行之有效的原则和经验,被认为是推动新社会发展的神圣而万能的准则了。既然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战争能团结人民战胜强大敌人和其他种种困难,为什么不用同样的方法和精神来建设社会主义呢?既然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所实行的供给制、官兵平等、自给自足、群众运动和革命信念原则在革命战争中无往而不胜,为什么革命胜利以后不永远坚持和普遍推广这些原则呢?党的干部虽然在经济建设中已经开始学习新的历史条件所要求的新原则,但是传统的原则究竟对他们还有强大的吸引力,或者更准确地说,还有难以摆脱的禁锢力。

          形成“左”倾错误的第四个原因是1950—1970年代的国际环境恶化和对于国际环境的过火反应。左倾错误通常都是某种封闭状态的产物。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威胁在长期内使中国处在备战状态。台湾反攻大陆的企图加剧了中国的危机感。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60年代后期,苏联也对中国采取军事包围和威胁的战略。中国感觉全世界似乎都在打算围困和扼杀剩下的仅有的革命圣地。战争威胁迫使中国把经济建设放在服从于战备的地位,这就产生了全国范围的“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和“小三线”,而且选址要按照所谓“山、散、洞”的原则。这种状况,不但大大扰乱了中国建设的步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的建设投资的分配和新的工业布局变得很不合理。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世界最后的革命堡垒,中国国内必须高度革命化,并且承担各种国际主义的革命义务。这种献身精神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忍受长期左倾政策带来的困难。

        70年代,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策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交流逐步增加,这就为中国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创造了外部条件。

        形成“左”倾错误的第五个原因,是中国的文化的落后和民主的缺乏。

        中国经济政策中有许多明显的幼稚性和极端性,这既是经济落后的表现,又是文化落后的表现。贫困产生某种贫困的文化,其典型的表现是把“一穷二白”当作中国的优点,这种贫困的文化显然加重了消除贫困的困难。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于马克思、列宁学说和社会主义原则的误解,都表明了这一点。在革命战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农民的直接贡献确实比知识分子大得多,大多数知识分子当时被认为是站在资产阶级和地主方面。加入共产党并在党内具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1927年革命失败时有许多人对革命丧失信心。而在革命复兴的过程中,又有一批人成为极端左倾的教条主义分子,使毛泽东和其他革命家的有成效的努力遭到严重损失。这种情况,使毛泽东和党的相当数量的干部形成长期对于知识分子以及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本身的长期的轻视和偏见。这就使文化和经济处在容易被摧残的境地。

      但是,无论存在着发生左倾错误的多少原因,中国左倾错误尤其是极端形式的长时间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不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中国远不是没有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远不是在发展经济和文化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人才和广泛的群众支持。在1956年以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左倾错误可以说不存在,至少不明显。这个时期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说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党内也有正常的民主。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在人民中和党内的政治威望继续上升到新的高度。在1957年以后,中国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的主题需要由革命斗争转向和平建设。这时,党内的一种趋势是适应历史的变化,继续从实际出发,力求中国经济在新的制度下稳定发展,同时继续完善新的制度。这是党内和国内大多数人的愿望。另一种趋势却不能适应历史的变化,坚持要求沿着过去长期的革命轨道前进。毛泽东虽曾在1959年上半年和1961年至1962年上半年领导或支持对左倾错误的纠正,但是他作为第二种趋势的代表的作用却更为突出。这样,他就不可避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可避免地要求助于个人作用和个人威信,最后导致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那么,第一种趋势为什么没有能在1957年以后牢牢地保持优势呢?第二种趋势为什么会由个人的悲剧演变成民族的悲剧呢?很明显,这是由于制度的缺陷,是由于缺乏国家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强有力制度,而建立这种制度却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这种制度一旦建立,个人专断和其他明显的严重的错误就不会发生。大跃进的错误在1959年是可以制止的,它在1959—1960年的继续显然没有群众基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尽管煽起了一阵阵狂热,在党内和社会的任何一个阶级中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支持,经过十年,只是愈来愈遭到群众的反感。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表明了群众的正确判断【注:在总结中国“左”倾错误的教训的时候,不能不同时指出中国在80年代的某些关键时刻也曾犯过右倾的错误,这种错误也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如果不是被及时制止的话。这个事实表明,正确地纠正“左”倾错误不是轻而易举的,中国必须既反对“左”倾,又反对右倾。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它不属于本题范围之内。】。  

        尽管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表现自己的意志的时候,受到过种种条件的限制,有过种种迷惘、困惑和失误,但是客观地审视人民共和国四十年的历史可以发现,他们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并不跟“左”倾错误相联系,而是跟经济进步、文化进步、社会进步、政治进步相联系的。代表这种根本趋势的是1949年—1956年的中国,特别是1979—1989年的中国。1979—1989年的中国发展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中国从20年的动荡和停滞中醒悟过来了,中国纠正了过去的错误,更上一层楼,决定采取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对社会主义注进了新的血液。中国内部和外部的新形势会合到了一起。尽管“左”的倾向仍然需要警惕,但是总的说来,改革和开放不可逆转,就如同一个成熟的人不可能返回少年时期的荒唐一样。

        【注:本文是作者1989年3月至4月访问美国时所作的学术讲演之一,在交本刊发表前,作者对讲话稿作了一些修订。本文已收入《胡乔木文集》第2卷,该书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文原载《学习》杂志创刊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花双宝

      • 家园 基本挺客观的

        主流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觉得这其实是个基本原则。

        关于中国领导人,有种动机不良论就不说了,什么都归结到个人权力欲一类的。

        还有挺流行的观点就是大傻论:一些明明很简单的道理,有些领导人就是不懂,误国误民。其实就是把他们当大傻: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懂,偏偏他们不懂。

        其实人都是理性的,说实话尤其是gcd领袖,都是经历了极其严酷的淘汰的实干家。

        有些决策看起来难以理解,其实是不了解具体的历史背景。或者是毛泽东对梁思成说的那句话:不当家不值柴米贵。不在其位,评论起来总是很轻松。

        个人影响力其实很有限的,即使是老毛这种大牛人。对领导人评头品足常常只是读书人yy罢了,不知这句话过不过线,怕怕哈。

        • 家园 坚称某位领袖的政策完全出于无私高尚的理想主义情怀,也是yy
          • 家园 我可没这么yy吧

            衲兄别替我yy啊。我不觉得跟理想有什么关系。

            • 家园 不是说你.许多护毛人士都这么yy.他们最后的藉口就是'理想主义'
              • 家园 衲兄好快

                我觉得评价政治人物用不着扯到个人道德问题上。重要的还是其作为。现在问题是,老毛等人物虽然火爆,其实真正的决策背景、决策过程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讨论难免流于空泛。

                毕竟,大家都是过过yy的瘾罢了(少数人除外)。真正要研究,需要大量时间,谁有呢?还需要良好的条件,去查看重要的历史档案等等,这就更难了。好多档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解密呢。

                踏踏实实搞些史实,虽然不吸引眼球,其实或许更有意义。

                • 家园 本来我们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考察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就是看'作为'

                  毛在大跃进和文革中的所作所为损害了经济, 这是事实.

                  拥毛派没法容忍毛的错误被指出,于是拼命找理由来为毛辩护, '理想主义','好心做坏事' 都是拥毛派提出的解释.

                  "我觉得评价政治人物用不着扯到个人道德问题上。"

                  在<经济管理>论坛上, 没有人谈到毛的个人道德问题.

                  "重要的还是其作为。现在问题是,老毛等人物虽然火爆,其实真正的决策背景、决策过程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讨论难免流于空泛。"

                  对! 陈经等人就是单单看其作为, 分析政策的实际效果. 恰恰是拥毛派忍不住伟大领袖的错误被曝光, 非得找理由, 扯上诸如"决策背景、决策过程".

                  我们不管毛的决策动机, 只看其决策的效果, 只看作为, 不论道德, 这本是<经济>坛的共识. 这样的讨论才是很实在, 一点都不空泛. 如果只谈主义,只谈理想, 那才是空对空, 没有意义.

                  • 家园 问题是有人直接说过毛的决策就是自己拍脑袋的胡来

                    而证据就是那些花边类的小道消息,这个就是谁和我说的我和他有历史,讨论到了这个层面我想对我帮助不大了,至于他自己怎么想我无权干涉,不是么.

                  • 家园 不同意

                    对! 陈经等人就是单单看其作为, 分析政策的实际效果. 恰恰是拥毛派忍不住伟大领袖的错误被曝光, 非得找理由, 扯上诸如"决策背景、决策过程".

                    “决策背景、决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决策的选择范围。

                    分析所谓“实际效果”,根本离不开“决策背景、决策过程”,因为你必须清楚实际上可能达到的效果,否则就只能是空谈。

                    陈经兄的问题在哪里?最重要的是以改革开放的为标准,来评价计划经济,这就是不了解“决策背景、决策过程”造成的误解。两个时代中国经济的内容、结构和环境完全不可比,事实上,恰恰是前一个时代为后一个时代奠定了基础。

                    古代有个皇帝,老百姓饿死了,他问为什么不吃肉,如此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