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共:💬1694 🌺19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新秩序就会有新规则

            不能去改变,就只有去遵循,如果两者都做不到,也许未必会死,只是逐渐会被时间淡忘而已,

    • 家园 要不我们把这个火给点了,当初索罗斯点火也不过花了20亿美圆

      印度,东南亚这些干柴烈火。

      省得大家都在苦熬,黑老大又不肯下手。

      点完火后,夜黑风高,黑老大,黑老二也救不得了。

      我们也是自救呀。省得还有一堆人指着台海出事呢。

      老美那么多金融打手在世界上晃,咱们也得搞敌后武工队呀,不占地盘,专搞破坏。

    • 家园 【文摘】日本挺进印度打造工业走廊:修高铁 建港口 造基地

      外链出处

      黄力颖

      印度和日本7月2日宣布,两国将于明年1月前开始在新德里和孟买之间建设一系列制造业工业区,形成一个长达1483公里的工业走廊,使印度成为日本公司的出口基地。

      修高铁建港口造基地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卡迈勒·纳特在会见了来访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和日本经济界代表团后说,这项计划名为“德里—孟买工业走廊”,包括建造新工厂和基础设施,主要投资方是日本。

      据新华社报道,这条走廊全长1483公里,贯穿印度北部和西部的6个邦,并与连接新德里和孟买的一条高速铁路和一条高速公路平行。

      为了给铁路提供足够的电力,“德里—孟买工业走廊”计划还将建造一个4000兆瓦的发电站。此外,该计划还将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兴建港口和6个航空物流中心,在拉贾斯坦邦建立庞大的工业基地。

      除了上述初步规划之外,印度政府还计划对该“工业走廊”附近的工业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升级改造。为了配合“德里—孟买工业走廊”计划,新德里政府计划在工业走廊内建设12个产业聚集群、10个物流和后勤服务中心、一个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

      7年引资900亿美元

      据新华社报道,纳特说,印度和日本两国希望在明年1月前启动这个项目,并打算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下月访问印度前敲定有关细节。这个计划最初是去年12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东京时提出的。该方案的第一阶段计划在2012年完工,剩余的计划在2016年完工。

      来访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说,日本和印度两国政府以及从事基础建设的企业将联手修建道路、电站和港口,而日本制造商将会投资建造新工厂。此外,如果有印度公司愿意参与这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日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纳特表示,“德里—孟买工业走廊”一旦建成,走廊内各家工业区有望在7年内引资900亿美元。

      “我认为,这个项目将在印度启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甘利明说,“它将帮助印度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我们希望‘工业走廊’成为日印经济合作的杰作,这不仅将极大提高印度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技术实力,而且有助于改善印度的投资环境。随着一大批产业园、港口、物流中心等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会被吸引而来。”

      甘利明说:“‘德里—孟买工业走廊’将成为印度制造业的中心,也将成为日本公司的海外生产基地。这将把印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15个日本经济界的标志性公司如三井物产、本田汽车、铃木汽车、NEC、索尼、日立等的高级官员也参加了会谈。“这些CEO的出席表明日本商界对印度怀有很浓厚的兴趣。”甘利明说。

      参照东京—大阪工业带模式

      实际上,“德里—孟买工业走廊”计划是参照日本东京—大阪工业带的建设模式而提出的。据悉,东京—大阪工业带成功运行了30年,做出的贡献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3。而新德里既是印度的首都,也是印度制造业中心之一,孟买则是一座港口城市,同时也是印度的金融中心。因此,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估计,“德里—孟买工业走廊”建成后的5年内,将使印度的就业增加15%,工业产值增加28%,出口增加38%。

      印度拥有11亿人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亚洲第三大经济大国,最近几年的年均增长率为9%。然而,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估计,如果印度想在未来5年内继续保持8%到10%的经济增长率,将需要投资约3200亿美元的资金来改善基础设施。日本参与建设这条工业走廊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印度经济实现再腾飞。与此同时,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吸引了不少日本企业,其中一些企业希望将印度打造成对非洲和欧洲出口的基地。

      在“德里—孟买工业走廊”动工后,印度政府还计划把德里—加尔各答货运线沿线地区发展为工业走廊,对这条拟议中的东部走廊的初步研究将从2008年初开始。

      来源:东方早报

      美国敦促印度消除贸易障碍 重视发展美印伙伴关系

      外链出处

      美国高级官员日前指出,美国和印度之间日益发展的经济联系使两国关系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战略伙伴关系。但他们同时指出,两国必须努力克服依然存在的贸易和政治障碍,才能全面实现两国关系的潜能。

      美国国务卿赖斯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印工商委员会会议上指出,美印两国有机会“让这种伙伴关系在全世界发挥作用”。

      赖斯说,促成美印伙伴关系的一项关键举措是2006年12月由布什总统和印度总理辛格签署并获得国会批准的民用核能计划。美印两国仍在就这项协议的技术细节进行谈判,赖斯表示,她相信两国将能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这项协议的谈判工作。

      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也在美印工商委员会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自2003年以来,美国对印度的出口额翻了一番,2006年达到101亿美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又增长了24个百分点。2005年,印度在美国的投资成倍增加,为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印度的经济产量接近1万亿美元,2006年的国际贸易总额达到4370亿美元。印度已经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之一。

      与会人士指出,印度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信息技术服务的范畴,进入了高科技、制药、航空、能源、钢铁和全球零售领域。

      但古铁雷斯和同时与会的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都表示,贸易和投资障碍仍阻碍着美印经济关系的发展。他们提到了印度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印度仍在多种贸易领域实行的严重进口关税。

      赖斯、古铁雷斯和施瓦布一致表示,印度的经济繁荣及其新的全球地位使它成为全球贸易体制中的一名主要成员。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上半年印度吸引私人股权投资首次超过中国

      外链出处

      据印度《经济时报》7月2日报道,根据亚洲私人股权投资研究中心的数据,2007年上半年印度共吸引37亿美元私人股权投资,首次超过中国并排名亚洲第二。日本以49.1亿美元排名第一,中国以26亿美元排名第三。

      另据报道,印度私人股权投资的平均交易规模正在扩大。2006年平均交易金额为3100万美元,而2007年上半年则为4300万美元。

      来源:商务部

      • 家园 两个苦命人

        以印度之大,不是谁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人家好歹也有10多亿人口不是?更何况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几个人天生就象袭人那样心甘情愿做小妾的。从1947年印巴分治到现在已经60年了,美苏也不是没尝试过控制它,尝试了还不止一次,都不成功。印度的如意算盘是在几大势力之间周旋,有好处就捞,就是不让你们控制。公平地讲,印度这个算盘打个还是比较成功的。既使是在中印战争失利的危难关头,印度也没有完全倒向西方,仍然在当时的两大阵容之间搞平衡,要钱要物。从这一点上说,印度也算是深得前主子“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真传。所以,现在美国企图联印扼中,又是给印度核松绑,又是对印出售雷达战机,极尽拉拢之能事,在俺看来全是白瞎。

        日本和印度搞在一起,也是形势逼人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对“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经典注释。在日本如日中天的80年代盛行一时“雁行理论”被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和“亚洲金融危机”废掉之后,日本失去了原来赖以发展的重要基地——东南亚,而且还被朱老板的“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朱老板手段够狠,早在94年先一贬到位了)抢了个先手,原来日本人的车间被中国逐步整合成后院,战略回旋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如果中日关系象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日本也用不着这么急吼吼地和印度套近乎。偏偏中日两国的民族主义风头正劲,两国关系滑入低谷。前几年还勉强称得上是“政冷经热”,但对比近两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幅度和日系生活消费品在华遭受的冷遇,日本人应该很明显能觉察到中日关系有向“政冷经也冷”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情况下,你叫日本如何不着急?毕竟它没有美国那样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撑,也不象美国那样控制了各战略要点,要钱有钱要物有物。日本奉行“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路线也不是一天两天,只不过这两年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比较明显罢了。其制造业的转移也不仅是印度,还包括越南。其动作之大甚至引起了渔夫就职的这家美国公司的警觉,准备下半年派渔夫和渔夫的头去河内和西贡看看日本人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到时渔夫会在报告中对日本多多“美言”两句的。看美国人和日本人打架不是很好玩吗?

        印日合作的基础当然是差了些,付出些代价恐怕在所难免。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现在嘲笑印度和日本为时尚早。如果双方真能精诚合作,在渡过交学费的第一阶段之后,其前景谨慎地讲还是蛮乐观的。别的不好说,日本将工厂搬到印度,离能源原材料供应地和其目标市场都要近一些,物流成本也应该能抵消一部分因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增加的成本支出。这还没算上日本对印度国内市场的占领。邓公当初在南海边上画圈圈的时候,有谁能想到这几个圈圈会带来这么大的变革。所以,现阶段不要关注印日双方的具体收成,关键是要看“势”。如果日本这个种子基金搞成功了,后面跟进的资金和技术那是无法估计的。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印度就可能会对中国的制造业构成直接的挑战,威胁还是挺大的。所以,现在我们不要想着去冷嘲热讽,而要认真研究一下怎么破局。如果没力法破,那不如早早入伙分一杯羹。

        • 家园 两个有趣的国家

          两个斤斤计较,重视蝇头小利的国家能够做出啥好事,哼。

          关键是咱要做好自己的事!

          印度这样的蛇鼠两端、两面沾光的国家战略注定他永远不能成为舞台的主角。

          • 家园 关键是咱要做好自己的事!

            正解!上花!只要我做得比你好,实用主义自然而然的会光顾你的......

        • 家园 【文摘】到时渔夫会在报告中对日本多多“美言”两句的

          这个枕头风吹的,强!就这么干,送花,哈哈

        • 家园 日本的战略规划,从近代以来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一向是战术一流战略末流,这次能例外吗?怀疑中。

          • 家园 您老不厚道,人家小鬼子就不兴撞上一会啥的?

            万一这次碰对了呢捏?

            当年不是还有鲍斯的印度解放军合作的故事么。

          • 家园 有成功的,持续的时间不长

            拿日本在中国的布局来说,日货最风光的时候是80年代,那时候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赚了个盆满钵满。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国制造业兴起了,日本的消费品开始全线败退,但在核心技术上收取的专利许可费和版税那可是直线上升。我的理解是:日本人做生意的理念和中国人不大一样:我们中国人讲究童叟无欺,注意拉回头客,讲酒香不怕巷子深,讲求做百年老店。日本人的可能不太关注锁定客户,它就象泥鳅一样,哪里利润高就往哪钻,所依仗的是日本的精工,货做得好不怕卖不掉,也不愿意为了建立客户忠诚度而牺牲利润率。这也可能与它缺少资源有关系吧。

            • 家园 对于战略布局而言,10年的时间短了点。不够证明什么。

              日本人在中国兴起的同时走下坡。他们没有能够对中国兴起做出足够的反应,做好战略布局转换。

              想来中国这30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如在梦中。我想即使是战略高手如美国英国等都措手不及,何况对此天生短视的日本呢?嗬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