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谈GDP-前言. -- 老广

共:💬342 🌺25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怎么可能是消费经济

        浙江一个小镇,每年生产80亿双袜子。我不知道这样的生产能力,中国人民是否消费的起

        在中国这样的“袜子镇”、“衬衫镇”、“电器镇”,还数不胜数。

        中国的出口依赖型经济,应该是个不用争辩的事实。

        • 家园 中国的消费成分比大家想的要高的多。

          因为中国人不止是要穿袜子的, 衣食住行, 13亿中国人穿衣就是一大块, 吃饭, 中国粮食可能还不够, 住, 中国那么多盖房子的, 这都是为了中国人盖的, 行,看看春运, 这些都是为中国人服务的, 都是中国人消费的。 所以在中国的劳动力中, 为中国人消费而服务的劳动力要占绝大多数。 生产80亿双袜子需要多少劳力, 说句极端的话,恐怕还比不上掏厕所的劳力多。

          中国13亿的大国, 不可能是出口依赖型经济的。 起码中国经济中的消费成分要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是不是用消费经济的提法, 可以存疑吧, 如果看这四个字不顺眼, 可以跳过去。

          • 家园 这个还是展开讲讲好

            前面好像没系统讲这个吧,这个可是很多立论的基础啊,几句话打发了可能有点过不去~~~

            老广终于来填坑了,好啊,拜个晚年!

            • 家园 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怎么俺觉得前面提的都是在说这个啊。

              实际上消费分很多种, 比如民以食为天, 农业,农产品加工业, 食品工业, 餐饮业都是消费吧。 衣食住行, 穿衣这个纺织业, 大家知道是外销很多, 前面那个朋友也举袜子的例子, 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纺织品市场啊, 那80亿双袜子, 中国吃不进80亿双, 30,40亿有没有。 现在国内没有确切的销售数字提供, 但算出来, 可能外销比内销多, 但也多不了多少。 住房消费, 我前面提了, 在美国GDP统计中, 你买了房子自己住, 也是要把同等房租统计到GDP的, 每年这类GDP美国就一万多亿美元。 占他GDP10%。 中国13亿人的房子, 你算吧。 而且住房带动的家具业, 装修业, 建材业,房地产服务业等等, 全国的电梯工估计就几十万。 这个要算消费吧。行, 航空, 铁路,汽车, 船运这些行业雇佣了多少人, 如果都去作袜子, 这些人能作多少, 几百亿双恐怕算少的。 而且这些运输业配套的行业, 比如修铁路的, 维护飞机的, 航空饮食的,培养飞行员的飞行学校, 造船业, 以及给这些交通器械维护加油的人员有多少呐。

              除了衣食住行,你生病了, 要去医院吧, 医疗产业, 医药产业, 保健产业什么的, 算是和消费有关的。 您要是有了小孩, 那教育消费, 你算吧, 从小到大,20多年呐。 你看看这个能给多少人饭碗。 都说国内坏人多, 如果遇到坏人, 恐怕你要打官司, 这就是法律消费。 你要打电话, 这就是电讯消费, 你要是平常看电视, 就是娱乐消费, 新闻消费。 中国那些报纸,杂志不是外销的吧。你要是去银行存款, 这不就是金融消费吗。 现在这版上被股票的话题给掩了,买股票不也是消费金融服务吗。 而且我们在这网上聊天, 其实也是internet消费。 你去商店买东西, 国内商业雇佣人员差不多抵得上所有出口行业雇佣人员了。 现在国家统计的服务产业差不多40%吧, 第二产业46%, 第一产业13%, 第三产业基本是为消费吧,46%的第二产业你也不能都说是外销吧。不要特别细, 现在的数据细了也没用。 粗粗看看也是消费占多数啊。 这个系列的主旨就是按照国际口径考量中国GDP, 如果是这样的, 那中国经济是当的起消费经济这四个字的。 毕竟13亿人在那里, 看看大家都是吃那口饭的,如果吃消费饭的多, 你恐怕很难说服我这个经济不是消费经济。

              还是我那句话, 如果看那消费经济四个字觉得不对, 就跳过去。 当初我也许不该写那四个字的。 :)

      • 家园 超级好文!
    • 家园 闲谈GDP(12)-宏观经济决策与数目字管理 (3)

      刚才看版面上的一篇转载“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采购汽车必须是外国品牌”,那里面李书福的话其实就部分反映了这个情况。 吉利想要在全国设厂, 但有关部门不批, 丰田设厂就一路绿灯。 但老广觉得李书福归纳的原因可能不对, 他认为这是有关部门不支持发展民族汽车产业。 这个到不一定对。 这个其实就是有关部门要压固定资产投资, 所以中国国内上的案子能压就压, 能拖就拖。

      有关部门可能还觉得, 现在经济已经那么热了, 你吉利上投资, 将来你亏了怎么办, 还不是要国家兜着。 丰田吗, 他是外资, 而且不是作衬衫的, 属于有档次的外资, 就算将来过热, 那亏的也是老外的钱。 所以就批了丰田项目, 不批吉利项目, 其实是为了你吉利好, 你现在头脑太热了, 等过几年冷静下来, 你将来会感谢我的。我现在批丰田项目其实也是为了抗日。 你不了解我的苦心。

      每次经济一过热,中国就按照中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的这个假设前提, 开始控制固定资产。 可是实际上他只能控制内资的固定资产投资, 外国投资控制不了, 引进外资是我们的国策。而且一般中国经济过热的时候进来的外资都还是有点层次的外资, 象丰田这样的。不是纳鞋底子作衣服的那种外资, 所以格外的让主管部门下不去手。内资吗,里面也分369等, 政府投资不好控制, 刘跨越你怎么控制, 最后能控制的也只能是民间投资。

      总理决心很大, 狠话估计也放了不少, 别看流眼泪就觉得人好欺负。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比如房地产投资过热, 现在政府就多管齐下, 该摘顶戴摘顶戴。 该行政手段就行政手段。 动作很坚决, 可惜是都是冲内资来的。 比如房地产, 现在外资房地产基金十个亿十个亿美金的往里砸, 好象也没人拦着。其他行业也一样, 比如汽车行业, 吉利投资就不能批, 丰田就批了。 而且越是产业升级的项目对内资控制就越严, 对外资就引进就越厉害,比如汽车,芯片这些东西。 这个长此以往, 每治理整顿一次, 外资就乘机占一块地盘。 这个长久下去, 会成为什么样子?

      老广是觉得, 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交代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 这个固定资产投资是不是调查研究一下, 比如这个固定资产投资是不是就是国外定义里的投资。 如果不是, 那我们的真实投资的比例是多少。 再和日本, 韩国高速发展时期比比, 看看是不是正常。

      中国现在正在城市化, 很多基础设施需要投资, 所以投资比例肯定要高的。 你修一条铁路, 公路, 他不会在一年里显示出效益, 但10年, 20年效益就显示出来了。 朱总在任期间, 不管大家再怎么骂, 一个贡献跑不了, 就是发国债建了一堆基础设施, 现在看来肯定赚到了, 现在如果再修那么多基础设施的话,重置成本肯定比那时修高多了。 而且当时修的一些基础设施现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所以说投资, 也要看什么投资, 比如基础设施投资, 就不一定是坏事。 比如城市地铁, 中国要解决农村问题就需要城市化, 要城市化, 就要建设大型,特大型城市,而建设这些特大城市恐怕就要建地铁。 而且地铁造价肯定会越来越高, 90年代初时, 北京修一公里地铁说要1个亿, 当时觉得是天价, 那里修的起啊。 现在看来, 那个时候咬咬牙, 借了钱修起来的话, 现在肯定是一英明决策, 而且是上回忆录那种。 所以地铁早建可能反而成本低, 地铁建好了, 城市就带动起来了, 消费也好, 内需也好, 不就起来了吗? 这不正是党中央要求的吗?

      国务院现在的经济决策有时真的让人看不明白,中央的意图绝对是真诚的,决心绝对是大的, 但是出来的政策总是感觉和中央的意图有点不大对的上。 比如中央真诚的要控制经济过热, 但是他又坚持人民币不升值, 利率也没怎么上调。 中央非常不想依赖对外贸易,同时坚决人民币不升值, 这个对外贸顺差是越来越大。中央要发展内需, 但他采取的政策又统统是控制内资的政策。中央真诚的要压抑房价, 但他又同样坚决的控制土地开发。

      就拿这个压抑房价来说吧, 如果我们解剖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 里面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房地产投资, 而房地产投资里面很大一部分又是地价。 你如果想要控制房地产投资和压抑房价, 恐怕就要控制地价先。 可惜现在我们又看到国务院通知要严格控制土地开发, 这个和几年前那个通知一样,又是送房地产商印钞机使用。

      所以现在国务院的决策有时真的看不懂, 前任政府, 起码你可以知道他的philosophy, 好象他还真是按他那个philosophy作的, 现在这个看不明白。 你说他要压制房价吧, 好象是来真的, 但冷不丁又控制一下土地。 事实上这次房价上去也是和前几年控制土地有关的。 当时不少房地产商手里屯的地要发不出去了, 差点要烂手里了, 结果来了个土地管制, 地价一下上去了, 然后就开始狂涨。

      中央担心房价窜升, 出的招数是严控房地产开发信贷。 同时又严控土地开发。一边是严控土地, 一边严控房产信贷, 结果放的地, 国内一般地产商拿不了, 财力不够, 可以预见最后拿地的就都是海外资本。 因为美国不控制信贷, 而且进来的地产基金干脆就是摩根这种投资银行的地产资金。你说这是怎么个事。 房地产商是混蛋, 但也是中国混蛋, 这么一搞, 搞了帮洋混蛋进来, 将来人家拍屁股一跑, 你连秋后算帐的机会都没有。

      这里要先费口舌说一下, 老广可不是房地产商的托, 就事论事而已。 老广觉得美国那种不收取土地出让费, 但以后从房地产税里收取可能是好主意, 如果同时政府大力开发廉租房, 并且鼓励公寓开发, 我想中国的房价是可以下来的。 你要想控制房价, 恐怕还是要提供给人其他居住的机会, 现在这样, 全国老百姓过买房独木桥的情况实在是不正常。 给老百姓提供一个租房的管道, 给贫困户提供一个廉租房的渠道, 这样会减少很多人的买房需求。 同时改土地出让费为地产税, 一个是可以发展出一个房产评估产业, 更重要的是给地方政府一个长期的税源。 现在各地土地出让真是有今朝有地今朝醉的架式, 各地政府, 买了地就搞各种建设, 将来地没了怎么办?就合并周围的农业县, 所以现在各个市是越并越大。 常此以往, 味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 中央严控土地开发可能也是怕现在都造完了,将来土地不够。其实这点上,房地产税可以帮上忙, 现在土地开发了, 等于为政府建了个税源, 将来房价涨了, 政府税收也可以涨。而且如果征收房地产税的话, 可以把主要居住的房产税免掉, 或者优惠。 那么那些买个10套,8套房子的在买之前就要三思一下了。

      老广也一直觉得港台对中国改革开放功不可没。 但几个付作用, 坏榜样也真是危害极大, 一个是红黄文化, 红就是红包, 黄就是黄赌毒这套东西。 一个就是香港的卖地, 学名好象是土地经营还是城市经营啊, 这个有点把中国往歧路上带的危险。 中国要早点摆脱这条路子。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统计体系, 属于国家的软基础设施, 这个基础设施不过硬, 统计数字不可靠, 很多事情会出搂子, 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就会出偏差, 作出的决策就有疑问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到升值的问题,有点不敢苟同了

        外贸顺差恐怕也不是单纯靠货币升值和提高利率能解决的吧。

        RMB现在已经在升值了。但是升值是一次升到位?像高盛的梁红说的那样,一次先调个15%嘛,不行再往回调!这货币升值又不是小孩过家家,能行吗?缓慢升值也会造成更大的预期。似乎也不好办。

        利率的上调会使得热钱的无风险套利更加疯狂,热钱流入更会造成货币进一步升值。似乎也是投鼠忌器

      • 家园 看完感觉您是离开中国有年头了

        对国内的政治斗争形势完全跟不上啊。

        国内房地产商的狡猾和残忍,恐怕是超出您想象的。用市场的语言和他们说话,没用。

      • 家园 中国GDP到2010能否世界第一?

        CIA WORLD FACT BOOK 2006年 中国GDP 10万亿美元,年增长率10.5%,

        https://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geos/ch.html

        美国GPD 13万亿美元(12.98 trilion), 年增长率3.4%.

        到2010年(4年后), 如果两国GDP年增长率和2006年一样.

        中国=10*(1.105)^4=14.909

        美国=13*(1.034)^4=14.860

        您觉得CIA 对中国的估计靠谱吗?

        我觉得CIA 对中国宏观的了解不比中国官方差多少.

        请教?

        • 家园 CIA那个数据是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GDP

          名义GDP仍然只是美国五分之一不到。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hina:$10 trillion (2006 est.)

          US:$12.98 trillion (2006 est.)

          GDP (official exchange rate):

          China:$2.512 trillion (2006 est.)

          US: $13.22 trillion (2006 est.)

          俺就是不知道这个PPP是怎么算出来的 

          • 家园 【文摘】从World bank网站上对PPP的定义,懒得翻译了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conversion factors take into account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ve prices of goods and services—particularly non-tradables—and therefore provide a better overall measure of the real value of output produced by an economy compared to other economies. PPP GNI is measured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dollars which, in principal, have the same purchasing power as a dollar spent on GNI in the U.S. economy. Because PPPs provide a better measure of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residents of an economy, they are the basis for the World Bank’s calculations of poverty rates at $1 and $2 a day. The GNI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measured in PPP terms generally exceeds their GNI measured using the Atlas method or using market exchange rates.

      • 家园 我也帮忙,老广快来啊,献花啦
      • 家园 再催催
      • 家园 花催
      • 家园 顶老广

        这篇于我有戚戚焉,上花

        链接出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