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谈GDP-前言. -- 老广

共:💬342 🌺25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谈GDP(5)-中国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续

      接着上篇来介绍, 可能罗嗦点.

      3建筑业

      第二产业还包括建筑业, 建筑业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和装饰装修业。建筑业增加值的也是按生产法计算, 无非三个步骤:

      首先,计算全部建筑业总产出。建筑业总产出等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件制造产值和装修装饰业产值之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其他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 如果看晕了也没关系, 这个就是用来验飞的。 呵呵。

      其次。确定增加值率。利用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企业调查中计算出相应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求出相应增加值率。考虑其他建筑活动增加值率的区别,确定全部建筑业增加值率。

      最后呐, 就两者开乘得出增加值。

      4. 运输邮电业

      运输邮电业包括铁路,公路,管道,水上,航空运输业, 仓储业和邮电通讯业。运输邮电业的增加值计算和工业不同,是采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 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其方法比较复杂一点, 首先是依照铁道部, 交通部, 民航, 中石油, 中石化,邮电部的财务会计资料计算出中央和地方的各类运输的总产出和收入法增加值。总产出基本可以等同于营业收入, 少数部门比如仓储业还要加上折旧。

      收入法的公式就是: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公式中各构成部分根据财务会计决算资料中的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 各种保险费用和支付给职工的其他项目之和。 生产税净额等于会计资料中的营业税金及各种附加.固定资产折旧等于当年提留的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就是营业利润极其

      5. 批发与零售贸易, 餐饮业.

      这里也包括附属批发的仓储业. 批发零售贸易业分为两部分来核算. 一部分是国有,集体商业企业和三资,股份制的大中型商业企业. 分别利用财政部, 商业部等经济管理部门的年度会计报表和国家统计局的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财务状况表来计算. 公式是

      总产出=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代购代销收入-运杂费.

      这样算出总产出后, 按财务报表的数字, 根据收入法公式算出增加值, 收入法公式就是: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同时算出增值率, 增值率=增加值/总产出.

      另一部分是出国有商业和其他经济类型的大中型商业企业以外的商业企业, 集市贸易, 个体商业活动,这部分用以下公式计算:

      总产出=商品零售额*毛利率.

      然后可以用公式 增加值=总产出*增值率 算出增加值

      增值率可以使用上面第一部分算出的增值率算出增加值, 也可以使用三产普查或者最近一次投入产出调查的增值率来计算. 大家可以看出, 第二部分的算法是可以灵活掌握的. 一般是按增值率最低的那个算.

      餐饮业的计算也大同小异. 不同的是总产出不是毛利的概念而是销售额. 仓储业的算法参考运输邮电业的算法.

      6. 金融业.

      金融业包括各类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信用合作组织. 金融业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就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增加值. 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计算公式如下

      总产值=各项利息收入-各项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信托业收入+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外汇业务收入+证券业收入+咨询业务收入+投资分红收入.

      中间消耗=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税金.

      以上是生产法计算的金融业增加值. 也可以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 数据来源是金融机构损益表.

      计算方法和运输邮电收入法增加法相同.

      7. 保险业

      和金融业一样, 保险业增加值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 生产法就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增加值.

      总产出=营业收入-赔款支出-退保金及给付-分保费支出-分保赔款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准备金投转差+投资收益

      中间消耗=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金融服务费.

      也可以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 数据来源是保险机构损益表.计算方法和运输邮电收入法增加法相同.

      8.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经营业, 房地产管理业, 房地产经纪与代理业和居民自由住房服务业.

      房地产增加值主要采用收入法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包括工资福利性收入, 实物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房地产从业人数取自劳动统计的分行业职工人数, 工资收入数字按劳动统计中的相应资料,福利性收入去工资收入的14%. 实物收入按劳动统计中的相应资料和房地产业实际情况确定其他收入按一般利用投入产出调查资料计算出房地产业中的其他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推算.

      公式中的生产税主要指房地产业的各种经营税金及附加. 利用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中的经营税金及附加资料计算. 或者利用三产普查数字推算得到.

      固定资产折旧分为房地产业经营, 房地产业管理和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折旧.

      房地产经营部分折旧按"房地产开发基层标准表"来计算. 房地产管理部分折旧按固定资产*4%来计算. 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折旧则按下列公式计算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折旧=城镇居民自有住房面积*城镇居民自有住房平均造价*4%

      农村居民自有住房折旧=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价值*农村人口*2%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价值分别根据城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推算, 城镇居民有住房造价根据建筑部门有关资料确定. 两者都不包括土地价值.

      营业赢余中房地产经营企业利润, 根据房地产统计报表中的损益资料计算. 其余部分利用三产普查资料.

      从这里可以看出, 房地产业统计数字实在不能反应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 具体什么数字只能靠统计局斟酌了.

      以上是我挑选的一些典型产业的增加值计算方法. 其他产业就不赘述了. 怕大家看烦了. 其他三产大致不是按生产法就是收入法计算出来的. 数字基本是靠财务报表和各类普查资料核算.

      俺也就先写这么多, 算是个开头吧, 跟大家介绍一下背景知识. 否则, 俺侃起来恐怕大家有点不知所以然.

      俺是工科出身, 老师告诉俺定义最重要, 先介绍定义, 然后立论. 不过要等明天立论了.

    • 家园 【原创】其实mps的不科学性在于

      就是不算三产(严格说起来不是完全不算,生产性邮电也要记入)

      不管三产是不是创造价值,其"增加值"都必须和工农业的总产值加总.

      原因很简单,不创造价值三产(金融业和商业)的增加值来源于创造价值的行业的让渡,也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顺便问一句,老广是学统计的?

    • 家园 花顶~

      老广现在还搞计量么?哈哈

      • 家园 谢花

        不搞计量了, 计量是个好东西. 可惜没机会搞了.

    • 家园 【原创】闲谈GDP(5)-中国GDP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前面说过中国的GDP是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两者结合的方法来核算GDP的。 中国把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单位分别划为三大产业和二十大门类行业。分列如下。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 2003年公布的新的“国家产业划分规定”把工业分拆为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加上建筑业是四门类行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下面就尽我所能介绍一下各种产业的核算方法.

      1. 农林牧副渔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拥有完善的农口统计系统. 我国农林牧渔业统计有农林牧副渔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统计。在GDP核算中,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依据政府的资料采用生产法核算, 公式是: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指农村用电, 农机消耗, 化肥以及其他劳务支出。比如2003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大约3.5万亿, 最后产业增加值是2.3万亿。 农口数据是中国最可靠的数据, 质量最高。

      2. 工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工业原来是一个门类,在2003年被分为了三个门类,即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我还是把他们按一个大门类来说,一个是节省篇幅了, 一个是我刚查了2006年统计年鉴,里面的数据还是按工业大门类,里面三个子类来统计的。

      我国统计工业增加值是分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其他类型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和其他工业两部分计算。

      第一部分增加值利用工业统计中的相应生产法数据,做适当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工业普查增加值率、投入产出调查的工业增加值率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率。第二部分增加值利用其他工业总产值乘以增加值率的方法计算。其中的工业总产值利用工业统计中的相应数据,增加值率以第一部分增加值率为基础,并针对其他工业特别是村及村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全部工业增加值等于上述两部分增加值之和。

      用白话解释就是工业普查时会得到工业的增加值率,比如某行业工业普查大概是1000亿产值能有300亿增加值。就是30%的增加值率。统计局就拿这个作为该行业标准,那么每年统计上来的数字和这个增加值率相比较, 差不离就可以了。比如这年统计上来是2000亿产值,根据中间投入数据算出来650亿增加值,那么增加值率是32.5%, 差不多, 统计局就认了, 如果计算出来的增加值是800亿, 那么统计局就要调整一下, 按30%左右,可能给你调整下来200亿增加值, 算你650亿增加值。 如果总理今年要调控, 那给你算个600亿增加值也有可能。 这是通盘考虑的。有人说这不是作假账吗? 统计局有理由啊, 因为这是根据工业普查数据得出来的,统计局更相信工业普查数据的质量。而且不能浮夸吗? 大跃进吃的苦还不够啊。 这样就算出了第一部分的增加值, 第二部分呐, 是500万以下的小工业, 他的工业增加值按统计出来的相应产值在承以相应产业的增加值率就得出第二部分产值。两部分相加就是工业增加值。

      可能有人看出来了, 这个增加值率就很重要了, 而增加值率就是来自全国工业普查,那么工业普查就非常重要了。可能张三要问工业普查多长时间一次啊,答案是十年一次。李四听了就要说: 我靠, 这也太长了吧, 最近一次的工业普查是什么时候啊?

      答案是1996年。

      刚才误操作, 删了很大, 只好先把这个发了, 否则又白敲了。然后在接着说其他产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闲谈GDP(4)-GDP统计的几种方法.

      所谓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指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学术上讲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念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金额,即所有常住单价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三者在实际中应该是统一的。

      在实际核算方法上,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下面逐一介绍.

      1.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都是指常住生产单位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它不仅包括常住生产单位为其他单位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而且包括为本单位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但是,住户为自己最终消费生产的服务,只计算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服务,不包括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最终消费而生产的自给性家庭服务。就是说你老婆为你煮的饭是不统计入GDP的, 但你的自住房屋是要以房租形势计入GDP的。

      2.收入法

      收入法也称为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 支出法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计算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时,是从支出的最终承担者的角度计算的,而不是从最终实际消费者的角度计算的;在计算资本形成总额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只包括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存货增加不包括由于价格因素影响产生的持有收益。 这个怎么理解呐, 一句话, 就是计算固定资产时, 你买地的钱不计入GDP里, 之有你盖厂房的钱计入GDP。

      由于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所以公式也经常写成

      GDP=政府消费十居民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按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的口径范围的限制和计算方法的影响,要保证这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完全相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西方各国的GDP统计都是按照支出法来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 这是由于西方国家在其经济传统上就很重视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观念. 而且也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法律金融技术制度非常成熟, 个人消费和个人收入统计系统非常发达, 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这也是生产力高的表现.

      而我国的核算体系由于是从MPS体系演化过来的, 所以不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偏重于从生产过程中来进行统计. 我国采取的是统计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方法来核算GDP.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中,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对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进行核算,这也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法. 在核算实践中, 在某些产业如农业, 我国使用生产法. 在某些非物质生产产业使用收入法.

      所以我国的GDP核算体系是一种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增加值的体系. 在世界上独此一家, 堪称绝对中国特色. 由于技术和观念的局限, 我国GDP的核算结果同采用西方支出法核算的结果有着很大的误差.

    • 家园 【原创】闲谈GDP (3)- MPS和SNA的区别

      这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发展和内在哲学,个人感觉恐怕也和历史有关。西方欧洲各国之间竞争激烈, 你要生存就要强国, 就要有实力. 而为了增强国力就需要不则手段敛财. 所以凡是经济活动都会有税务官盯着, 偷税不易. 交了税, 这个钱也就算从了良了, 怎么也要给个名目吧, 所以也都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里去了。

      苏联和中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经济落后国家, 粗放式经济, 自然着重于物质生产而轻非物质生产. 在加上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和集权政府的现实自然就更偏重于物质, 所以产生的经济核算体系也偏重物质生产.

      在中国人看来, 也是MPS更附和中国的欣赏习惯. 历代封建帝王都是重农主义,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所谓"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后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以及其后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另一本--工业. 所以才有钢铁元帅升帐, 以钢为纲之类的东东出来. 这个不过是把过去帝王时代的以农为本, 改为以工农为本. 从这个背景来看MPS与中国, 简直是天作之合. 此种思想贻害甚远, 中国始终没有完全克服, 现在在每个人脑袋中都还有或多或少的残留。

      开了这个帖子,就要防备有人拿经济学家吃过的屎来砸我,所以撑个小伞先,经济学家吃的屎在MPS体系里是显然统计不进去的,因为实在没有使用价值。但在SNA体系,如果被收税官缠上了,到有可能,因为有金钱活动吗,所以先交税上来, 所以如果真的有经济学家吃过的屎的话,而且计入GDP, 那他也应该交税先了,估计30%吧。要交了税,当然计入GDP也无可非厚啊。当然这是玩笑了,真正的SNA核算体系是很严肃的,没有科目是计不进去的。

      说了那么多, 可以说我国当时从MPS核算体系转换到SNA核算体系的主要考虑无非是以下几点, 其实他们也是MPS和SNA的区别所在:

      1. 不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

      MPS核算范围限于货物和物质性服务比如交通运输和商业,即物质产品的生产,不包括非物质性服务, 比如医疗养老,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服务的生产. 该体系的核心指标国民收入,只能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不能反映非物质性服务的生产,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体规模. 这种情况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还可以接受, 因为是公有制吗, 或者是是单位制。不是烂在这口锅里, 就是烂在那口锅里,但都是国家所有的锅. 改革开放了, 私人也可以有锅了,所以这个东西就有说头了, 需要统计一下了。

      2. 不能反应不同市场主体及相互关系

      SNA体系把市场主体分为国家, 企业和个人. 而过去MPS体系下所有企业都是国家机关的附属单位, 没有权力进行经济行为, 而个人的经济行为也是受国家严格规定的。但改革开放改变了这一切, 私人可以作生意,外资也进来了, 企业不再只是国家所有,所以要求核算体系也要作一改革以反应此一现实。

      3. 不能准确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和结构

      这个是两者的基层单位定义差异所造成的。比如说原来首钢就是钢铁企业,他下面那怕有再多的附属产业,比如饭馆,旅店, 水泥什么的,统计时也只计入钢铁产业产值。就是说象GE这种公司生产很多产品, 在SNA体系下, 各种产品统计入相应的产业内, 而MPS只能统计入其主营行业. 显然SNA更科学,更有利于行业分析从而产生正确的产业政策。

      4. MPS不能反映对外贸易活动

      很简单MPS不能统计服务贸易.

      5. 不能于多数国家进行横向比较.

      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SNA体系, 伴随着苏东垮台, MPS核算体系国家就更加少了. 开放经济下, 能够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比较是非常重要的. 股市的一个很大作用就是提供对公司运营的一个benchmark, 从而奖优惩劣, 合理分配市场资源。所以股市要遵循同一会计准则, 否则张三公司的利润和李四公司的利润就没法比较。 你能想象如果没有GDP, 我们怎么在本版灌水吗? :)

    • 家园 长知识 顶!

      受教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