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说墨竹(5)-- 赵孟頫夫妇 -- 雪个
你这个平反昭雪和我说的不搭嘎,不予置评。
俺这里说的品格,更倾向于性趣。赵氏仕元,但为人并不卑鄙。
赵字妍媚流畅圆转,真草隶篆皆精,为古今集大成之佼佼者。自得章草笔意横空跨越千年,真行书笔法都极其精到,为五代有宋以来书学王字的佼佼者,乾隆书学王字倒不如说学赵字更多。惟独字如其人,稍嫌绵软乏力。
古人很看重气节,洗凳之说典出赵孟頫见赵孟坚,大有魏晋名士之高风。那时候他们兄弟好象已有二十多年不见,用现在的眼光看,子固也有点过于绝情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况已国破家亡多年乎?\r
宋明鼎革后,维持气节的最低底线是苟活。出仕为官抛头露面无疑是投向异族的重大变节行为。两千年来儒家讲究的就是守节养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焉,于是就有了赵子固的洗凳事,孔尚任的桃花扇。
某地方青年谈朋友,习惯是长江过去不可以,可是奇怪的是再过去却又可以了。好象也没有听到过至圣先师或关圣帝君之后人拒绝元清加封祭祀,时间长了,国仇家恨也会淡化。
气节反过来的说就是节气,农耕蚕桑要应节候气,顺时应变,以利生发。蒋冯阎战争时有伙人聚在西北开会讨论反蒋大事,会议期间有人鼓动大胡子于右任说笑话。于右任说道,Once upon a time, 有户人家薄有积蓄,多了水田几亩,就请了位名儒,教授父子二人。时间长了,有人发现先生给父亲的课程是从左传春秋到大学论语,给小朋友的课程安排却是大学论语到左传春秋,不得其解只好去求教先生。先生拈须一笑,说:倒着讲的是老子,顺着讲的是儿子。
琴棋书画样样拿手,和尚受教并献花仰慕一个...呃,就是脖子有点酸呐!
原先我也是喜欢赵孟頫。赵孟頫的《汲黯传》的大幅照片随时置于案头:)
年岁渐长以后兴趣就转向魏碑。
孟頫之才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现在看来,他的大才又几为太祖之后的身份所掩。 好在西西河里有雪个为他大书特书。。。 (但有不够大够特之嫌啊)
最起初是音乐论坛的大吵。。。几次动笔要写又觉得写不清楚。书画界就不用说了,蔡京,秦侩。。。
艺术超越政治之上,说说容易,到时候恐怕就未必了。正如帖子里写的,越是天崩地裂江山变色民族兴亡的时候就越会强调政治问题,没道理吗?有道理的,只是,凡事过度就不好了。
但越来越觉得功力不够,一直没能下笔。
中国还是倾向于艺术政治相关的多,西方则倾向于无关的多。
也有人说,元朝是一个相对粗率少文的时代,所以像赵孟頫这样一个几乎纯粹的书画大家就成了一流文人的代表
对他的文章和经济之学不了解,关于他的书画,我虽然只写了一段,却已经无以复加。古往今来能超出这评价的画家也没几个。。。
想起来说一句,后来的后来,有个与他身世相类的画家,也是正宗皇室子弟,也有这般雍容的气度,呵呵,那就是溥心畬,南张北溥,南张北溥,张大千已是名满天下,有几人知道溥心畬呢。
友情,勇敢,忠诚,这些人格力量,是可以超越时空、文化和宗教的。同样,才华、感悟、表达、激情,这些艺术的核心内容也超越时空、文化和宗教。在艺术和人品之间,找到共同点是合理的。
人格鄙下者,不可能有大的艺术成就。至于政治,不同时期对政治有不同的理解,而艺术可以永恒,对人品的评价也可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