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方正:曾经的撕心裂肺与倾情回报 -- 浮云

共:💬108 🌺525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真的吗?你的爱心那么广阔?

知道沙飞这个人吗?知道他为什么被判死刑?因为他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杀死了一名日本医生。

知道他为什么精神不正常?

因为就在他拍下那张著名的聂帅牵着美穗子的合影后不久,他们战地服务团因为鬼子的扫荡而从一个村子紧急撤离,连一锅即将烧开的水都来不及处理,鬼子烧杀完了以后,他们又回到了这个村子,发现水还在烧着并已经沸腾,而开水里竟然泡着两个中国孩子的尸体!!!……

中国的妇孺活该比别国的妇孺命贱?

一句话,人的爱心是有限的,用到别国人身上,就不可能用到自己人身上。

家园 总统咋就那么睿智尼

先临之以威 再诱之以利

先轮大棒再送胡萝卜

古往今来 古今中外 也跳不出这几个字

家园 表示怀疑

连一锅即将烧开的水都来不及处理,鬼子烧杀完了以后,他们又回到了这个村子,发现水还在烧着并已经沸腾,

什么燃料能烧那么久?

家园 这个,“方正”二字后头是否加上一个县字?

除了主题的标题,还有这句“方正”二字后头~

方正鲜为人知,但九一八这个日子,却天下皆闻。张学良理直气壮的放弃东三省,1931年开始,东北大地开始了自己的沦亡史。

偶从网站页面底下的链接进来,五分钟后才明白“方正”是一个县名... ...

家园 浮云的意思可能是方正虽然是个县,但不是一个普通的县,所以就没提了
家园 中国行政划分网上有

方正县面积2993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4年)

这么几年,人口怎么没增加啊,难道都移民拉

连接

家园 改成国民政府吧
家园 照浮云说,方正那么牛

谁知道以后不会升格成市呢?所以就把县字省掉了吧。

家园 国内现在也在重视这段历史

以前看过央视的一个系列《掠食者》,就是讲开拓团的历史的。

看到片子里介绍日本人的开拓团制造了多少“挑灶村”(一家人全部死了,当地叫“挑灶”)的时候,恨得牙根痒!

家园 不能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野兽,也要把自己变成野兽

当然,对野兽会伤人的部分不能手软,对野兽的防范和戒备不能松懈。

好像听矛盾的……

家园 die
家园 纯属巧合。

“方正”对黑龙江人来说,第一反应是地名。而且没人在地名后加“县”或者“市”,除非用简称。如“齐市”指齐齐哈尔,口语里不会说“齐齐哈尔市”。

家园 这话说得太难听了
家园 【原创】中华以德抱怨 收留妇女儿童(中补)

据官方统计,方正被遗弃日本妇女儿童4500人。这个遗弃概念比较复杂,但也比较简单:

一个家庭,有四个孩子,两个大的能领走,两个小的,一个三岁,一个在襁褓之中。实在照管不过来,一狠心,就把这抱着的,直接扔路边了。

一大堆人,一起往前走。体弱走不动的,慢慢掉队。

你拉我扯的一帮“开拓团”,东奔西跑数日,散伙了好几个。跟不上也就再跟不上了。

大批被遗弃者,有的自生自灭于路旁。有的辗转仍然回到日本。但此处说的4500人中,概念是当时没死,短期也没回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方正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机遇:被善良的中国农民收留。这种收留基本是两大类,一类是年轻女性,获得中国人的庇护,做了中国媳妇。二类是婴幼儿,被中国家庭收为养子养女。

收留的情况,更多来自一种自然选择。老弱者在颠沛流离中淘汰掉了。成年男性已经入伍。比较年长的孩子,一般家里人要尽力带走。而中国农民的收留,也要考虑到一些具体情况,谁也不会请个活爹回家供起来。

中国农民当时的境遇也并不好。但他们对待收留者,至少做到了底线:对待养子养女,不比自己的孩子更差。如果吃不饱饭,大家一齐挨饿。如果亲生孩子有上学的机会,那么弃婴绝对会享受相同待遇。对待日本女人,不比中国女人差。东北男人有打老婆的习惯,但不会因为老婆是拣来的就多打一顿或两顿。考虑到方正是个小县,1941年人口7万5千人,那么收容日本遗孤和成年女性的数量,当为惊人。

被收留的弃民很快本土化了。日本女性原本吃苦耐劳,而被收留的成年女性又都是出自农民家庭,所以她们能胜任自己的角色——这些绝望中的人获得重生的机会,是非常懂得感恩的。而弃婴的本土化,更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成年后,他们返回日本,经历了又一次痛苦的移民甚至成了日本一大社会问题,这是另一个历史教训了。

一个又一个人间传奇诞生了。

我母亲五十年代中期读的大学,读的农大(那时叫农学院)。后来在政府部门工作。她的同事中有一个丁阿姨,是一个日本弃婴,未满周岁被中国农民收留。养父母家孩子多,吃不饱穿不暖,睡觉时挤在炕梢,冰得遗尿——东北的火炕很有讲究,炕头是烧火这头儿,非常暖和。炕尾是供暖末梢,一般烧不热。打火炕是农村的技术活儿,笨蛋打的炕,炕头也烧不热。高手打的炕,用一点点柴,就能让你睡得盖不住被。

虽然条件不好,幸运的丁阿姨居然一步步念到了大学。她的身世,很早就透露出来,周围的同学朋友多知道她的背景。温厚的东北民众,不仅没有在政治和生活上歧视她,反而给了这个孤女很多关照。她后来嫁给一个男同学。从反右到文革,中华大地经历了无数风波,这个一句日语不会说的日本遗孤,根本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离开中国。

1971年,中日建交。日本遗孤问题,开始摆上桌面。这件事后来成了日本战后一件很大的事情,出的书做的报道不计其数,据说有获国际大奖的报道。此间情况曲折复杂,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势力、媒体与真假非政府机构,纵横披合。不过基调是人道主义。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01年,除去自然死亡者外,有2455名在华残留孤儿被判明身份返回日本。方正开拓团子弟,自然也在其中。成年遗留女性的返日要简单得多,因为相关证据和资料比较易于收集。

遗孤的寻找是双向的。父母寻子,子寻父母。中日两国使馆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丁阿姨的父母出现了。她当然不姓丁,丁是养父母的姓,她的姓,是中田。

中田的父母,有三个孩子,两个大的男孩儿带回国了。当时这个不满周岁的女婴,正在病中,弃在一户中国农民屋檐下,就以为她死了。现在寻找中国遗孤,抱着一线希望,把这个孩子遗弃的时间和地点交给了政府。

中国这边,丁阿姨是日本遗孤,乡里皆闻。中国政府自然逐级上报。虽然有日本政府对遗弃女性,所生育子女只准许携回一人的说法,但八十年代初,丁阿姨还是带着全家返回了日本。她的两个哥哥提供资产,帮她创业,父母也把大部分遗产留在她的名下,以为补尝。这样,她在日本既承祖业又从本行,办了个农场。

1994年,浮云的一个同事去日本参加亚运会。这哥们抽烟,而且依中国人的习惯,吸烟时拿出来互相敬,结果在日本人眼中收获了一些奇特的眼神:“他们当我是吸毒的了!”两天后,在志愿者中遇到一对从哈尔滨去的兄弟,这下乐坏了:“我们互相递烟,可他娘的有中国人了。”

兄弟俩,母亲是遗弃的日本人,爸爸是中国人。这个日本女性,嫁的是一个中国家传中医,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二兄弟子承父业。后来举家迁回日本,哥俩准备报考仙台医学院,就是鲁迅当年读的那个。

远藤勇的中国名字叫刘长河,他很小的时候随全家移民中国,父亲在日本“开拓团”里被日军征兵入伍,祖父母、母亲及姑母死在战败回国途中。1946年春,方正县庆丰村的中国农民刘振权、吕桂云夫妇收养6岁的远藤勇,并供他读完大学。这个农民子弟后来在哈尔滨市第19中学任教。一个农民子弟最终在省会城市当中学教师,这是一个即使在今天也足以光宗耀祖的经历。

1974年,远藤勇偕妻子和孩子回到日本定居。

中国人收留日本活人。也收留日本亡魂。奇特的日本人思维往往令人费解,一方面弄个靖国神社,连从中国台湾强征的军夫也要供起来。另一方面,视大量弃民于不顾,死活不问。但中国要管该管的。

1962年,中国国内3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方正农民开荒时,在距方正县城七公里的炮台山脚下,发现白骨数千具。白骨多为儿童和妇女的骨骼,集中丛埋,浅土一层。此处正是当年的开拓团总部,战败后的集中地……

日本开拓团白骨,惊动了黑龙江省政府并上报至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其事,指令黑龙江省政府划款20万人民币,收集遗骨,修了一座日本人公墓。当时的墓碑,是从哈尔滨废弃的俄国人墓地(这一个漫长的国际故事)中选来一块日本人墓地常见的尖顶柱型石碑,请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了碑文。上书:“一九四五年亡故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一九六三年存立” 。此外,距此不远的麻山,也有一处类似公墓,葬有五百多具日本人遗骨。

文革期间,同外国文化和旧传统有关的一切都遭到破坏,但日本人公墓得到保护。

1970年,因公墓旧址将修建水库,日本人公墓被迁移到了离旧址不远的炮台山 东侧。面积由原来的3000多平方米扩大到14000平方米。麻山日本人公墓也迁入其内。随着后来返日遗孤的不断投资,日本人公墓于1994年改名为中日友好园林。相隔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由日本孤儿出资建造的中国养父母公墓,一座在华工作献身的日本友人藤原长作先生的陵墓,一座日本一民间团体赠送的中日友好纪念碑。入口处的陈列室内陈列着大量图片和实物,向观众详细介绍着日军侵华罪行和中日友好园林发展的由来。

家园 以德报怨,无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