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科举时代的一点事儿: 那些被馅饼砸中和被抢走了馅饼的人 -- 黄河故人
做过校对的都知道,“乙”是前后颠倒过来的标记。此处提示“倒过来,倒过来”的曾公亮,不仅“明练文法”,更“习知朝廷台阁典宪”,我们就从“文法”和“台阁典宪”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下。
首先,用现在的语法来解释一下的话,原文“大礼必简,圜丘自然”的“大礼”是偏正结构,“圜丘”则既可理解为偏正--“圆形之丘”,也可理解为动宾--“环绕山丘”,所以文气略有迟滞。而且台阁体要求对仗工整,这样的上下句,就不能说是完美的对仗了。
“乙”过之后的句子是“礼大必简,丘圜自然”。“礼大”和“丘圜”均为主谓结构,对仗更为工整。更进一步,上下句在对仗之余,各自的语法语义结构还出现了变化。大略可以翻译为“若要礼法宏扬,则须简便;就像山丘成圆,纯出自然。”同为四字一句,而修改后文气由平淡无奇而一变为跌宕起伏。
而且,这么一“乙”,原文中含糊不明之处尽去,上下句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更清晰了。
不但言者有识,闻者也得有那份才气去理解,才能改出这样的好文。
在任官员可以参加考试?
同年还有一个状元,杨朝福,又称杨启福,湖北安庆人。生卒年不详。太平天国三年(1853)翼试状元。
安庆什么时候成湖北的了,省名的由来就是安庆+徽州啊
【康熙六年七月(1667年8月30日),康熙皇帝亲政刚五日,批准了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机构改革奏折,其中有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之内容,使安徽三司健全。从此,安徽省正式确立。但安徽省会直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正式定于安庆城。 】
这个基本上是从网上摘的,没看清楚,极不好意思。
秀才、举人、进士?不会连考三次进士吧?
看不懂“乙起著”,与“倒过来”的连系。
《镜花缘》中写了武则天取女状元的事,是小说编的还是?
乡试第一:解元(省第一)乡市通过这为举人,举人即有资格做官。
会试第一:会元(教育部第一,因礼部主持),通过者贡士,有资格殿试
殿试第一:状元(全国第一)一般殿试不刷人,只排名次。有两榜进士一说。
不同时代不尽相同。
“乙起著”,与“倒过来”的连系。端端的妈妈有介绍的,
记得秀才是乡试。不过秀才资格也就能当个教书先生什么的。
秀才参加乡试,单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参加乡试
这个讲的更详细。
http://baike.baidu.com/view/5138.htm
两代帝师的翁同和就是先当官,后当状元。
举人就可以当官了。比如范进中举,就可以做官了,所以才有送他50两纹银的人放过一任知县一说。要在明初,监生都可以做官。
举人做官是比较苦的,在替补里面优先级很低。大致相当于板凳的板凳,像小董在曼联的样子。做官以后,同僚一看你不是进士,就先看你不起。
当然举人做官也有比较牛的,记得海瑞就是。
不求甚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