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见过中国所有顶级的风洞 -- 梦回青城
不是在墙上打一个洞就完了,洞的直径、角度、墙外的压力分布都会有讲究。NASA现在研究的边界层控制机翼就是在机翼上打无数的洞,把边界层戏掉,最大限度地保证层流,估计道理是相通的。
1。上万安培的电流 不知道用什么做导电材料 怎么解决发热问题
2。欧洲好歹也是航空航天第一集团的 会比我们差这么多
写的不错,很引人入胜,可以当作北航的招生宣传材料
高温高速空气动力学是挺难的,当然,物理上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新理论,就是一个复杂性;如你所说,有连续介质不再“连续”的问题,还有热动力学的因素在里面,另外,在高空还有一个稀薄气体电离化的问题,要考虑一些化学反应。在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的空气动力学家主要就是靠他们无与伦比的物理直觉和数学技巧来描述高温高速气动现象,其实这个物理直觉就是对一些特殊边界现象的气动方程的直觉,比如冯卡门和钱学森的一些理论。就算是连续介质的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也是非线性的,那个时代(可能现在也是这样)的理论研究,就是在飞行器(飞行器是纳维方程的天然边界;所以我们说,空气动力学毕竟还是有有限固定边界的,要是气象动力学,那可就麻烦了,只能用非常粗糙的近似或模拟边界,呵呵,所以气象动力学理论基本上是玩具)附近找近似,所以有时候要解的方程一大堆,当然,不是真解,是更多的近似和技巧。这对工程上的理论指导真的不够,所以就要用高温高速风洞的数据给出更接近实际的边界条件。
数字计算机兴起后,数值计算流体力学以及计算空气动力学在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然,如果没有更好的算法,三维纳维方程的数值解还是遥不可及的,这时候,风洞数据经常成为数值计算的新的近似边界或新算法验证的得力助手。十多年前的时候,老师们有一台386,去风洞试验的数据里挖掘一下,算个几个星期,修改修改计算模型,数据一收敛,就可以发一篇论文,呵呵
现在中国自己的万亿次曙光计算机就要问世,我国的气动研究,应该比我们那时候,有了更大的进步了吧。不过,计算机速度上的数量级进步,比起三维纳维方程复杂性的数量级来,还是差了很多,所以,风洞还是必不可少的。
高温高速飞行,除了火箭导弹以外,太空飞机这个领域也很活跃,前几天澳大利亚和美国宣布成功进行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试飞,我很希望我们中国凭借我们在高温高速气动领域多年的积累,也在这个领域中有所作为。
这个材料问题么,据说是特种钢,而且通电过程很短,应该是特殊应用吧,不可能为此专门搞什么新材料;也许可以用上超导材料?当时看就是一很粗的钢梁
欧航局当然很先进,但是需要是进步之母,如果欧航局不搞载人航天和洲际弹道导弹,那么在这方面落后一些也是自然的
当然,这都是十多年前的情况了
看完以后,发现很多算法就是想当然,基本就是垃圾。
再看看阿三航空航天的难产,虚拟的平台还是要建立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
向踏踏实实隐姓埋名的弟兄们致敬。
模型的精确程度和适用范围、对经验参数的选取和应用范围、数值计算本身带来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之前,依赖数值仿真出了问题都不知道问题是怎么出的。工程上现在很流行数值仿真,遇到一样的问题。对于已经实验证实的数据,用数值仿真复现是可以的,要超越实验数据的界限,问题可能非常大,这和多少亿次计算机没有关系。相反,如果有实验数据可以对数值仿真至少在几个关键点上验证,那数值仿真的可信度要高得多。
老大你就直说了把,这领域日本人比我们差多少年??
大四的时候神舟载人成功,我一个研究室的日本仔就是不停的yy,什么抄苏联的啊云云。懒得理他
不应该只是高温状态下的飞行吧,高温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
电孤用来模拟闪电?如果这样,瞬间功率大小应该不是很重要,这么大的电流什么东西都要被击穿了。
导弹在高速飞行下表面应该是等离子态,模拟这个用的?
外行,见笑了。
请问载人返回舱和不载人的在差别很大吗?过去中国不久很早就有了返回舱了。载人的返回舱对风洞要求高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