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农民-文革-知识分子 -- 萨苏

共:💬615 🌺110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打烂社会重新组织?

我觉得文革前文革后社会组织架构上没什么变化啊。

除了人们心态上平等化了,毕竟曾经打倒过一切。

家园 这个标题不用改

每一个标题后面都已跟着一个署名的id。

更进一步说,每一句话的后面都有一个说话的人。

家园 不是有句话嘛:

灵魂深处爆发出革命。

家园 户籍问题和其他

关于户籍问题,我的看法是城市和农村户籍的分开保证了农村秩序和城市秩序,在确立户籍制度的时候,是为了集中全国的注意力进行工业化。

现在,户籍制度对人们的约束力没有那么大了,但是依然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对农民入城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这个约束作用很重要,避免了中国像拉美国家,印度等等的城市人口过剩---大量的贫民窟,农村耕地却使用得太少的情况---可以说户籍制度是中国在人力流动市场方面的计划,由于改革以前,几乎没有不承认市场的合法地位,所以户籍制度基本上就把农民成为城市人的梦想给击碎-----总体上来看,我认为户籍制度在历史上尽管副作用不小,但是正面作用却要大很多,即使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户籍制度依然起到了相当的规范城市化秩序的作用,当然这个制度需要改良

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必然的导致经济运行的混乱,并且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我们有幸看到马克思的预言又一次正确了)所以他主张社会经济应该成比例的发展(实际上这个提法并不太科学,因为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非线性的,成比例这样的表述只能用于对线性化问题的描述)

苏维埃政权在苏联成功了以后,苏联除了列宁搞过短暂的新经济以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采用计划经济模式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向老大哥学习,当然也就建立了计划经济模式

邓小平在92年南巡讲话的时候专门的强调,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界线---为什么邓小平需要着力的强调这一点,就是因为在此前,社会主义该不该有市场,该不该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共开始承认社会主义也有商品经济的存在的必要性----那个时候仅仅是提出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互补,到了92年邓公南巡以后,就直接的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这个是中共在摸索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的不断的摸石头(即摸索)的过程---说明人们为了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付出了很多的

再来说,计划经济和知识青年上乡下乡的关系----市场经济意味着服务业的发达,而计划经济则基本上取消了服务业,没有了服务业,意味着服务业所能够提供给青年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城市的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减少了,青年就只有下乡了,当然知识青年上乡下乡不仅因为城市就业压力的问题,还有毛泽东出于锻炼青年,让青年以后积极的捍卫社会主义的战略性考虑

家园 文革前后主要是人们的心态认识发生了改变

好的变化是,人们不再把古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不可置疑的对象而顶礼崇拜,改革开放就是因为人们可以接受对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和修改的心理的基础上

什么叫做改革,就是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改革,在思想文化层面,就是对原来的意识形态进行再认识---这在以前,这可是“修正主义”

坏的方面就是党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嬗变,党的威信没有那么大了,党员的素质降低了,邓小平后来曾回忆五十年代党的威信---劝农民返乡的时候,一声令下,农民就从城市里回到了乡下---这是党的威信的高度体现

社会风气的变化这就不用说了

家园 文革成为了最为优质的肥料

毛泽东曾经是一个农民,他喜欢打通俗的比喻,他说右派就像是毒草,铲除了以后还可以肥田,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这实际上是毛泽东的东方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的体现(列子的寓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体现着这样的东方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坏事和好事可以互相转化)

文革总体上来看是错误的,但是人们认识其中的错误以后,过去的错误就成为肥田的肥料了,人们拥有了这样的优质的肥料,就可以进行改革开放的伟业了

当然后来人们把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说成是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是一种政治策略

我还是来抄一段邓选吧:

迈克·华莱士:邓主任刚才谈到“文化大革命”,在那时候你和你的家人遭遇如何?

邓小平: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结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外链出处

家园 好像是这样

河里大牛说过如果照刘主席的路子走下去,就是个小而穷的勃列日涅夫式和谐社会,权力就全集中在党官僚手里。

文革后党的能力被削弱、局限,权力分散多了。

家园 【文摘】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

文革使我们认识到最大的弊端是“终身制”,难道是老毛“舍身成仁”?

家园 难弄啊

那么大票老干部,又有能力又有功勋,简单的到点划线,他说还有余力为党奉献,你如何安置他们。

家园 老邓都能搞掂,老毛比他牛多了,想搞肯定能行

关键是老毛自己想当到死,这是他最差的一点。

家园 中国人为文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说是社会试验也好,说是历史必然也好,这么大的代价下,继续纠缠文革好不好,或者继续悲情完全没有意义.

不管好坏,文革都是我们无法扔掉的遗产.从这遗产里获取最大的收益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

家园 萨还难得写些尖锐点文字

我还以为你只会厚道,只会挖掘历史小故事呢,原来也会写这个。其实我更喜欢看你写的这些文字,有空多写写。如果懒得跟所有的人一一辩驳,您可以不回复。但没必要总是做厚道人而不参与,适当的时候发表一下您的意见还是有意义的,特别是您现在的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更是这样。

家园 老萨这次好文

老萨的机场系列,让老农追到西西河。不过后来发现,老萨在政治方面的言论跟机场系列差距较大。老农农村出生农村长大,对你这篇文章说个好字。

一次萨娘她们去某村办事,和村里干部一起喝粥,走了想起没给粮票,送回去的时候,闻见人家已经关起门来炒鸡蛋了。

比如,我们农民挨饿的时候,干部们就以晚上巡夜抓贼抓反革命为由,除去走一圈,回来吃夜宵。书记和会计管仓库,饿死人的时候,他们也饿,但他们可以在没人的时候打开仓库,那一些萝卜红薯什么的。一个村里没女人能生孩子,就支书的老婆生了一个。

16-17岁,和我们今天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年龄一样。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有很多痛苦,难道说这就代表他们有优越感?

这个倒有不同的理解。老农小时候对知青那个羡慕。他们吃最好的,干最轻松的,把苗当草拔了队长只是笑笑,还泡村里最漂亮的女孩。

家园 最大的弊端不是“终身制”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也连任三届,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也是终身制

在国家面临着危机的关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以其一贯的权威来进行长期性的规划,进行长期性的布局,如果领导层更替得过于频繁,会使得一个国家的政策缺乏连续性

而当国家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以后,更替制度就跟方便于采用了

老毛本来是已经退居二线的,但是他看到一线的刘少奇不行,只好出来,老毛退居二线这个行为的本身已经说明了他是不想搞“终身制”的

家园 西西河文革大讨论又要来了

这话题就是常青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