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要知道袁崇焕的舞台是明朝末期,大厦将崩溃的时候,他能挽狂澜而不倒,实属不易。你读了本三国,然后坐在电脑前,就说袁崇焕怎么怎么不行,你这就是一个赵括嘛。
黑了袁崇焕,再黑岳飞,再黑杨家将,你是不是要将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都黑一遍?
土木堡战败了,所以明军就永远失去了野战能力。
每年都有很多人老死在床上,于是大家都忽然不会躺在床上睡觉了。
以偏概全,以暂时替代永久。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瓦剌乘机扩大战果,刚刚遭受重创的明军确实要依赖城防进行紧急防御战。但是明军随后也逐渐恢复了过来。
简略的说,在土木堡之变以后,明军比较有名的野战行动就有明武宗与鞑靼首领小王子决战的记录,武宗之后的明世宗期间还有马芳这样的名将。明军只是没有类似于明太祖明成祖重兵横扫漠北的超大规模军事行动,而不是没有野战能力。
包括李成梁父子,他们也不是窝在城防里面建立的功勋。李如松的作战风格比较喜欢冒进突袭。由于情报不可能绝对准确,所以易于为敌所乘。
然而,李如松这一战术风格不正好说明,明军在野战中具有较大把握、所以养成了轻视风险的坏毛病吗?
不要只看见不好的一面。这里面透漏出来的信息,其实是明军拥有不错的野战能力。
首先第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土木堡事件的衰落期过后,明军是有野战能力的。
虽然如此,我并不是说明军的野战能力在明朝中期以后始终能够应付大规模高烈度战争。我只是想澄清一下所谓明军无野战军的误解。
明军不是没有野战能力,是野战能力不足。
一个现实的情况是,需要决定投入。
平时状态下的军队,训练水平和指挥水平都达不到战时状态下的水准。
所以,即便拥有野战军,在遇到大战的时候,也要进行临战动员。
如果情况特殊,所要参与的战争的烈度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那么,旧有的野战军还要进行一定时期的适应性训练,以及小规模战事的锤炼。然后才能适应新的战争。
在明金战争时期,在天启特别是崇祯时期,辽东战事已经发展到较为激烈的程度。后金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自己比较成熟的人才体系。明军的野战力量已经不适应辽东战事需求,需要强化训练。
明军的问题是,他们没有投入资源进行强化训练,而是将有限的资源拿走,去做了固定资产投资。
两家企业拼产品的时候,不投资新项目,不升级生产线,不开发新产品,不打开销路,却去搞楼堂馆所,然后资金链断裂,引发企业员工出走潮,最后企业崩掉。事后解释说,我们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新产品、产品不给力!
是,最后失败是因为产品不给力,但是产品为什么不给力?
明朝是因为野战能力不足失败的,但是为什么没有野战能力?因为天生不能发展野战能力?还是因为后天不发展野战能力?
明朝是有野战能力的,只是因为投入不足,所以发展也不足,因此无力应对明金战争。
你提到不建立防御就无法抵御后金的严重破坏。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我不反对建立防御。有力的防御是积累力量的必要手段。然而建立防御是为积累力量服务的。守卫辽西,不但无法积累力量,反而会大幅度消耗力量,此举不可取。
你反对后退山海关,理由是便于后金推进。你的担心出自于一点:后金以辽西为基地,出击距离更短。
这个担忧,忽略了一个基本的要素,和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一个基本的要素是,迂回作战的前进基地不可以直接放在敌军主力前面。正面攻击时才可以不顾后方,因为后方已经在攻击线保护下。如果你不打算攻击当面的敌军,那么你就必须留下来保护自己的后方。只要敌军主力还具有一定得野战能力,那么自己就不能空巢而出的迂回,这会对自己的后方造成巨大的威胁。
还有一个动态变化。弃守辽西,形势会剧变。
一,明军关内防御力量的密度会大幅度提升,突破难度直线上升。六百万的投资,用于加强而不是新建,堡垒密度会提高到什么程度?如果每年六百万可以使辽西稳固,那么只用一半的资金就可以使关内固若金汤。
二,后金如果控制辽西。那么,如果后金在辽西投入力量大,则损害后金自己的后方防御,有助于东江扩大攻击规模;如果后金在辽西投入力量小,则山海关明军可以借机以战代练。这是遛狗的两颗树。
三,如果后金不控制辽西,那么明军就获得了一个数百里的战略缓冲区,正好可以积累力量,从容练兵。而后金的迂回距离会更长、所要面对的防御更严密。毕竟,只花90多万建山海关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山海关内的长城防线,和抽走长城防线的资金花六百万丢去山海关外,防御密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如果要灭后金,那么辽西一地,放弃比不放弃好。在天启崇祯时代,谁拿到辽西,谁就背上了包袱。
即使有大刀刘梃及满桂这样的,只能算武艺高强且可以领导一支部队战斗的指挥员,但却没人能真正指挥部队打一仗战役,萨尔浒大战中杨镐的拙劣表现,刘梃的阵亡,此后白杆兵的全灭,不都说明这个问题么?明朝也许不是练不出野战军所要的兵,可在明朝以文制武的大政策下,可能有野战军所要的帅么?
上策,建立一支野战骑兵部队,这支部队不是用来和后金决战,而是以奇袭骚扰为主。
后金实际上是半农耕社会,他们不可能全年动员庞大的常备军。在后金进攻期,这支骑兵可以断后金粮道,可以偷袭后金后方。在后金守备期,则可以深入敌后破坏后金经济。遇上后金大队,打不过就跑,遇上小队坚决吃下,要休整了回宁远。即使吃几个败仗,只要不是全军覆没,有种子重建就行。这样拖个几年,后金必垮。
中策,就是堡垒政策。这个政策在宋对付西夏时已经证明有用,对明朝来说实际上也是有用的。但必须依靠强大的财政能力来支撑。明朝的财政不够支撑这个策略是财政的问题,而不是策略的问题,以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一年只有几百万两财政收入,那完全是个笑话。
下策,就是退守山海关。只要守好山海关,后金的力量不会一直增强。不管是较早时的金、元,还是后来的清,实际上地盘一大,带来的都是战斗力直线下降,康熙打吴三桂靠的是绿营。但这是比较消极的做法。
这属于体制问题……
以文制武的顶峰是宋代的事情。
明代在这方面不完全一样。
明代卫所形成了完全独立的行政体系。据说卫所的田土是不计入普通行政体系的。
文官对武官的压制主要建立在土木堡之变以后文官政府掌握京营的基础上。然而这个压制并不具有宋代那种绝对优势。明朝都城的军事力量保持了分别掌控的传统。崇祯初年,因为命令一位勋贵全盘掌握京师军事力量,还引发了政治风波。在宫内也在御马监保留了一支武力。明代小说《西游记》还有让“体制”外的孙猴子去御马监工作的设计。
现在的一些资料对我们有一些误导。比如我们可能看到很多历史材料,对武官、主要是军队有比较具体的限制。应该看到,正常的情况下,军队都应该有一些约束。就连文官自己也不是毫无约束的,军队更加不会例外。现有的资料提到对军队进行约束,不代表军队是被任人宰割的肉鸡。
体制问题不宜夸大。
看了一下你的计划,大体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一,以宁远为基地袭扰后金。
二,堡垒线推进。
三,后退山海关。
历史上明朝执行了前两个计划。
第一,以宁远为基地——实际上包括其他辽西城镇——对后金进行袭扰。
孙承宗时期做过类似的举动,大败。
第二,堡垒线。
实践结果是拖垮了财政。不论明朝财力为什么衰弱,总之一句话,堡垒线政策不符合明朝实际。
第三,后退山海关。
历史上一开始没做,后来钱花光了,本钱败光了,才开始做。事实证明山海关防线成本极低。因为本钱败光了以后,剩下那点资源都还够用。
同时,你所说的表面上是三个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半。
先说一个。第一策和第二策是一个计划。只有辽西修筑堡垒线,才可能会有以辽西根据地的出击。而辽西修筑堡垒线,肯定不会光修不用,少量出击肯定是有的。所以这是一个计划。
第三个是半个。
退守山海关,其实是一个极具攻击性的举动。
然而,不光是你,还有一些人,也认为这是消极举动。
一个企业,将所有的资金都抽走,只在车间保留最低限度的维持经费,一般都是准备进行重大战略行动。
一支军队,尽可能的缩小自己的防御面,尽可能的减少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源,就是要挤出尽可能多的机动力量,用来争取主动。
这是极具攻击性的举动。
根据明朝财政的实际情况,王在晋只要用九十多万就可以建成山海关防线,而且不必压缩长城防线的开支,避免后防空虚,避免河北山东遭到后金掳掠,不必加征过多的粮饷削弱国力,可以准备更多资源投入到野战力量准备反击,可以诱使后金拉长防线强化山海关与东江两面袭扰的效果。
然而明朝却要坚定不移地超出自己的财政极限,坚定不移地延长自己的后勤补给线,坚定不移地缩短后金的后勤补给线,送脸下乡二十年。
天启崇祯都以幼冲即位,君主幼小,这一时期简直成为文官集团的狂欢节。
明朝真正灭亡的原因,其实是官僚集团这些雇佣兵们谋夺雇主的财货。
因为财政最多只能支持一策。
如果按照实际上的走势,那么最好的政策根本不是守山海关,而是尽早去江南,把整个国家的重心放到江南,守住江南财赋要地,让流寇和后金去争夺北方。
崇祯只要留下一个儿子去南方,明朝也完不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若回到当时是否有解决之道?至少你所说的编练野战军在帅才缺乏的情况下一是很难成功,二是练成了也难以胜利的
事后读史,出现的一种为历史结局所限制的思维现象。
是一种特殊的上帝视角。
被囚禁的上帝。
帅才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表面上的标准有很多,实际最终标准就一个:
指挥大兵团作战取得胜利。
于是就出现一个怪圈:
没有野战兵团就无法打大规模野战,不打大规模野战就不会有胜利,不胜利也就谈不上有帅才;
没有帅才就无法指挥野战兵团,无法指挥野战兵团就不能取得胜利。
其实帅才是一定会有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李定国出身草根,跟着张献忠杀出一身本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两蹶名王,显然是可以称为帅才的。那么明军就不能在战场上培养自己的帅才吗?满桂就是当时推举的青年将领,因为不满辽西明军的做法又离开了辽西。后来在北京城下被崇祯托付重任,不幸刚刚受命就战死了。满桂没有来得及成长,但是他已经可以独立作战重挫后金了,而且正在获得机会去掌握更大的力量。假以时日,真的毫无机会吗?
关于是否有帅才,我想唐太宗的一句话是有借鉴意义的: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韩愈也写过一句在唐代极其政治正确的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天下是否有帅才呢?
在明金双方都处于同一文明圈和同一时代的情况下,怎么会没有帅才呢?
谁都不是生下来就会走路的。
可是如果根本就不投入,不培养,那就只能趴着。
别的不说,就看看崇祯皇帝定的袁崇焕的罪名: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哪条说得不对?
崇祯的话你也信?这个刚愎自用的无能皇帝。满清后来承认了当时用了反间计,看得出满清对袁崇焕还是挺尊敬的,你一个汉人不要连满清都不如。
专门抹黑民族英雄的人,只会令人齿冷。
搞了那么多文字狱的王朝,信用还不如崇祯好不。
您这转进的本事真是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