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音乐之路暨浅谈中国民族音乐 -- 九霄环珮
在下也是个民乐爱好者,不过看来跟仁兄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邹叙生老先生的洞箫我也买过一支,而且还是最贵的那种九节箫,可惜个人水平实在不高,有点明珠暗投的感觉。
笛子也藏了几支,不过自从我家小子出生以后就再没敢吹过。原因无他:这小子一听我吹笛子就立刻开始哭!可是我吹的箫他倒还挺愿意听。也许是怀孕时的胎教关系......
说到文化内涵之深,古琴虽然是王道,但是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也就只剩下洞箫了。帅哥文学家兼音乐爱好者王褒还特别为它写了篇骈文: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带以象牙,其会合。锼镂里洒,绛唇错杂;邻菌缭纠,罗鳞捷猎;胶致理比,挹抐擫。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
故吻吮值夫宫商兮,和纷离其匹溢。形旖旎以顺吹兮,瞋以纡郁。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或漫衍而络绎兮,沛焉竞溢。惏栗密率,掩以绝灭,霵晔踕,跳然复出。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啾咇而将吟兮,行鍖銋以和啰。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翩绵连以牢落兮,漂乍弃而为他。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
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或杂遝以聚敛兮,或拔摋以奋弃。悲怆怳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被淋灑其靡靡兮,时横潰以阳遂。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愺恅澜漫,亡耦失畴,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是以蟋蟀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栩栩。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乱曰: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哮呷喚,躋躓连绝,淈殄沌兮。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终诗卒曲,尚馀音兮。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连延络绎,变无穷兮。
以音乐怡情悦性而论,一曲箫音能够起到的作用,毫不亚于古琴曲。
琵琶技巧性太强,不敢接触,古筝,古琴嘛,我自觉还不到那个水平呢
我也只是小巫一个,只是一个业余爱好。
如果从音乐本身来说,古琴变化最多,最微妙,也最困难。箫很快就可以上手了,但是古琴就不一样了。我更推崇古琴,可能一个原因是我听过高手在对面弹奏过,效果和听录音大不一样。箫呢,没有听过现场,我自己捣鼓的不算。但是我估计箫听现场和听录音区别不太大。
对于古琴,我一般建议人有条件的尽量不要错过现场。最好是就在你面前一两米左右,不用麦克风扩音。但是这种机遇不多。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是那次买古琴的时候,琴师为我演奏的,讲起来,可以说是个人专场,琴价折合成票价不菲地很哪。聆听现场的另一个途径是跟老师学习,他会弹给你听,但那也是代价比较高的。所以古琴非常小众。
我的感觉是现场版可以听到和看到更多的细节,可以避免音响修饰带来的失真。
同样的一根管子,同样都是运用舌头,手指,气息,可是效果就是不一样。老师的箫声声遏行云,如振金石。我自己的就差以千里了。
说来我也算个国乐爱好者了,可是对古琴还是相当怵。尤其是古曲,实在是太晦涩了,一些现代的曲子比如《春风》之类的听起来感觉倒是还轻松些。(我觉得原因应该在于古琴的旋律性实在太弱,有些曲子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旋律性。)
但无论如何,要学古琴的话,得花的功夫肯定是比古筝多得多了。
主要是古琴音衰减。但是也看是什么曲子,象《酒狂》这个小曲,你可以去网上听一听,就会发现旋律很清楚,很好听,非常直接。
节奏一旦慢下来,就困难一些,需要非常专心听。
读书时做家教,带过一个初二的漂漂小萝莉,是全国古琴少年组第二名,去过日本作表演的.不用假指甲,手指头挺痛的.
现代录音播放设备普及后,中等水平的音乐家的生存空间/市场需求就少了很多,乐器只能拿来自娱自乐了.十块钱一支的笛子一样玩.
真是佩服得紧,能上手这许多乐器,好象吹奏乐居多。
中国民乐中单乐器演奏的成名精品居多,双乐器就少了,乐队几乎没有佳作。
有段时间迷过纯民乐,但现在比较留心的反倒是新民乐。
1。新创作的民乐作品,明显带现代风格,最早注意的是冯晓泉与曾格格。
2。西式乐队中的中国元素。比如二胡的马晓晖,与国外乐队合奏梁祝;唐俊乔在藏龙卧虎电影音乐中的笛子;她们与罗小慈的三人合奏。都比较喜欢,既有乐曲本身,也有演奏方式的现代美感,所以也不反感现代诸多女子乐队的商业化选曲与表演手段,总要多尝试才能大浪淘沙,老吃祖宗饭终是不行的。
3。创作性运用民乐和中国各种音乐元素的混搭作品是目前的最爱。以前注意过排萧与其他乐器合奏的创作民乐,是根据宋元古画的意境发挥而来,非常有中国味,一下子对新民乐好感倍增。
现在正听林海创作的琵琶相,江南评弹的琵琶乐器与曲调与不同元素的混搭,有与西方少儿唱圣歌的童声,也有藏地女声的吟唱,第一次听时就发了呆,配合得太好了,要知道中国民乐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走西式乐队合成的模式,单乐器再好也不免单薄些。我偏爱带有这个时代特征,又带着中国烙印的乐曲,希望听到中国民乐作品或混搭作品同样有饱满而丰富的音乐层次,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一旦爱上就难割舍。
生活在都市,家园的地理与建筑坐标早已被变化的城市改变得面目全非,总希望能找到精神的家园,是中国人的,是我的。
对现在的窦唯和何训田的作品是怎么看的
何训田唯美些通俗些,阿姐鼓的词与音乐的配合确实有突破性,词失去了意义,声占了主导,很拉动情绪。
窦唯纯音乐些好象反而学院派些,听过他好象是暮文良王,没引起很大的情感波动。
嘴巴离大脑近,所以吹奏乐器容易一些,二胡、琵琶、古琴这些就比较难一些,所以动口容易动手难嘛。
古琴这个宝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的曲库,灿若星河,现在据我所知,还没有多少音乐家真正在研究挖掘。好在这些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永远保存都不得坏,也不怕人偷,偷了更好。现在没有人搞,还可以等后来人。等以后人富裕了,研究的应该会多一些。
不过也是相对的,听的多弹的多了旋律感就有了,即使是像耕辛钓渭这样的曲子,还是能够感受到旋律的。琴曲就跟国画一样,讲究的是意境,我自己的感受节奏是最难把握的,尤其是韵多的曲子,韵的长短,空白的长短,意境全在里面。
另外说一句,古琴的入门实在比古筝容易。
如果老师手把手教,理论上可以不需要,但还是应该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