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个海归家庭的忧心家事---浅谈海外华人子女的心理健康 -- 肖盈盈

共:💬11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一个海归家庭的忧心家事---浅谈海外华人子女的心理健康

在生活中或在网上,我们时而会看到或听说一些海外华人子女因患心理疾病,选择逃避现实甚至轻生的真实故事。不久前发生在纽约的惨剧,让无数华人记住了那个因情而困跳楼自杀的华裔女孩。

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有许多渴望知识渴望致富的国人走出了家门,开始了在异国他乡艰难创业的过程。在美国,为了立足,第一代移民总是要付出格外多的辛苦。特别是那些刚出国时年纪就偏大的老“洋插队们” ,他们常常要和家人孩子分离一段时间,他们也可能会在美国不断地飘来飘去,寻找最佳的机会和归宿。在走南闯北的求职中,和大人们一起颠簸的还有那些尚未成年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会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要承受经常搬迁和转学所造成的不适和压力。因为过份忙碌的生活和濒繁的搬迁,有些家长确实没时间也没心思陪孩子玩,更没时间和成长期的孩子做些有益的交流。心理素质好一些的孩子可能不会因此受什么影响,但心理发育尚不稳定的孩子,可能会受到大人们意识不到的心理伤害。

老王是近期从美国回国任职的一名科研人员。他为人真诚,爱家敬业,也特别能吃苦。美中不足的是他有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儿子。他这个在中国出生,美国长大的儿子,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老王最初在国内读博士时,儿子亮亮刚四岁。因为他就读的城市不在家乡,老王不得不和妻儿两地分居了四年。老王博士毕业后,很幸运留校任职。刚刚上小学的儿子就这样从家乡转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家人团聚安顿没多久,老王就飘洋过海到了美国。于是,老王一家人再次两地分居,隔海相望。当他们一家人终于在大洋彼岸再次团聚时,九岁的亮亮经历了跨国转学。面对全新的文化和国度,学龄期的孩子感受到了CULTURE SHOCK。

亮亮刚来美国时,英文水平几乎是零。因为老王工作特别忙,没太多时间辅导他英文,英文不太好的王太太也在忙着打工。这两位家长的过度忙碌,无瑕顾及孩子,导致了亮亮的英文水平一直进步不快。亮亮在学校里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感觉很压抑。为了节省开支,当时他们住的是一个黑人较多的便宜学区。学校里的黑学生经常欺负英文还没过关的亮亮。因为父母都在忙,亮亮的委屈和不适无处宣泄,他的性格慢慢变得孤僻起来。后来,老王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了,他们搬到了好一点儿的学区。这时的亮亮,开始用不安而警觉的眼光看待他周围的环境和同学。他过份小心和有点儿自卑的性格常被班上的PEERS讥笑。亮亮变得越发孤僻了,言行也开始有些怪异。

当时,亮亮所在学校的医生曾提醒老王要带亮亮看看心理医生,帮他渡过这段心理不适期。可能是咱们中国人比较忌讳心理疾病,老王一直不肯带孩子就医。就这样,一向安静的亮亮慢慢变得时而大喊大叫,时而摔东西发泄。这时候的老王,只好把孩子带到了心理医生面前,但好像有些晚了。在药物控制下的亮亮,病情时好时坏。因为药物的副作用,亮亮的身体也胖得变了形。这个变化常常让亮亮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人也变得更加自卑起来。

在飘泊的岁月中,亮亮终于长大了,现在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而这时的老王却觉得自己年纪偏大,在美国很难再有发展,无奈中,他选择了回国。

老王终于停止了漂泊,他唯一的儿子却留在了美国。现在的亮亮,除了偶尔和同龄人外出散散心,大部分的时间他还是把自己关闭起来。美国大学,还离他太远。已经二十岁的他,只能靠自己在麦当劳打工,来挣些小钱。本不富裕的老王,也几乎把自己在美国所有的积蓄留给了亮亮。“我欠孩子太多了” ,一说到这些,老王总是尽量不让自己的泪流出来。

亮亮一个人以后在美国该怎么生存?成了老王心中永远的痛。

在异国他乡打拼,确实有一些一直在奋斗的朋友们。为人父母者,不管多忙多累,请多花些时间,陪孩子玩,做他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微妙心事和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同时鼓励他们有多种爱好和广交朋友,也一定会有益处。千万别忽视了身边正在成长的孩子和他们的正常心理需求,因为孩子的心是幼嫩的,他们需要大人的呵护。

有一句话说得好,“HAPPY CHILDHOOD LASTS LIFE TIME ” 。是的,幸福快乐的童年是家长们能送给子女最好的人生礼物。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哦,是个问题.

此博士的眼界和经历应该很宽阔的呀.

至少在引导激励培养孩子方面不至于那么差吧.

家园 You just made great point!

有时生活真是很无奈,我们被迫要做出很多牺牲。有时代价太承重了,再也没有机会挽回了!

家园 这两天正在看PBS一个节目 "New America"

其中提到一些西班牙裔的移民, 他们的子女到美国

也有语言问题, 但是他们有专门的西班牙语班, 帮助小移民适应新的环境, 在这种班级中, 学生感受到的冲击会少一些,

由于同时进行双语教学, 几年之后, 学生们也能很流利地掌握英语

要是也有这样的汉语教学就好了.

家园 谢谢鼓励。

类似的家庭还有很多。遗憾。。

家园 或者孩子出国前就把英文学起来也会好一些。
家园 他在面临太大的压力时,对管好自己的孩子他已经没耐心没信心了
家园 我觉得还是环境主要的多,懂多少英语倒不是关键的

小孩子对语言的掌握比成人快得多,只要给他一个好的环境相信一段时间后语言就不会成为问题。

家园 唉!可怜的孩子。。。虽说好多东西哽在心头,可就是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家园 阿康的论点很好,不过按现在的人口趋势

中国人在美国想要达到老墨开西语课的水平估计要等八百年,所以大家要努力投身偷渡事业,怎么著也要达到每年一百万的水平,那样我孙子就有希望了。

家园 Based on what niuniu said, I feel

niuniu will be a good parent in future.

Take care!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