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此次全球华人大示威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尴尬处境(二) -- 镭射
三两个自称“新儒家”的角色就可以代表“文化民族主义”了吗?
(一)在哪里啊?我没翻倒
del
del
del
我从《汉武大帝》里看到的,如果是这样,本朝也就可以再续大汉雄风了
他从骨子里散发的腐朽气味。那些以为儒家思想可以与时俱进或者可以自我不断进化的想法太过于一厢情愿。
我推荐那些对儒家思想其实不甚了解的人去看看孙皓晖所写的《儒家文化霸权与中国文明遗失》。孙以新法家自居,对儒家有他的偏颇立场,但对儒家本质的深层分析及如何获取文化霸权的描述却是相当值得一看的。
真正了解儒家的人,是反儒家的人,一如墨子、韩非子;不了解儒家的人或者一知半解的人却拥护儒家,这种情形真令人啼笑皆非也。有些所谓的新儒家把反儒的人扣上反对中华传统文化加洋奴的帽子,却不知原来几千年前,老子墨子韩非子等都在反着儒呢。仁义不是儒家所独有的,不信奉儒家就不仁不义了吗?荒谬绝伦。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儒家才多少年?
节选一段:
儒家文化霸权:中国文明迷失本色
终于,儒家黄袍加身,获得了文化霸权,走上了文化寡人的道路。
一个曾经有过些许健康心理的学派,在三百多年压抑之后竟获得了文化霸权。这当真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次惊人的死灰复燃。深层探究其原因,足以构成专门学问。这里说到的,只能是儒家获得霸权之后的基本作为与基本影响。儒家复活,其潜在能量惊人地爆发出来,开始了大规模重新“整合”中国文明的浩大工程。
第一件事,以修史之权,效《春秋》笔法,对既往历史做绝对符合自家观念的整理记述。纵然不能过分掩盖、扭曲某些众所周知的事实,也必在文后以评点形式给予鲜明褒贬。无论是《史记》的“太史公曰”、“索隐述赞”,还是《资治通鉴》的“臣光曰”,以及全部二十四史的种种作者评点,全部目的只有一个:告诉世人历史就是如此,只应该这样认识历史!应该说,儒家掌控修史大权的实质,是“重塑”中国文明的足迹,是掌控全部意识形态的走向。儒家之心,不可谓不重。修史是儒家的看家功夫,做得老到细致,绝对以真学问面目出现,几乎使你不能不相信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件事,掌控教育制度,确定只能以儒家与符合儒家观念的上古经典为唯一教材。从此,神圣如教义一般的“四书五经”问世,其他所有学派的所有学说一律从教育领域退出。应该说,教育是儒家的基本功之一。从孔子办学开始,儒家唯一可以骄人的实际成就便是办教育。但在先秦时代,实在不能说儒家办学最好。就实而论,先秦学派大都是办学高手。除了老子庄子学生寥寥,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鬼谷子、荀子等等,办学本领与实际水平都丝毫不输于儒家。尤其是墨家,只怕比儒家还强出了三分。惟其如此,儒家深知教育办学的重要,一得霸权,自然要在教育上全力以赴。一家一派掌天下教育大权两千年之久,而能使教育不濒于窒息者,未尝闻也!
第三件事,确立并逐步稳固独尊地位。儒家获得霸权之后,对其他学派学说一律封杀,全部逐出官方视野与学堂庭院,使其以民间形式自生自灭。对诸如墨家法家这等声望过于显赫的死敌,儒家无法强硬抹杀,便极尽冷落排斥,逼你自我萎缩。魏晋南北朝时期,墨家经典已经淹没于“杂书”之中,几乎无法找到文本了。到了清代,涉足法家墨家名家等先秦学派的学者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第四件事,掌控科举制度,从而掌控整个知识阶层的入仕路径。实施方略是:与已经掌控的教育制度相配合,以儒家认可的方式与内容考核知识阶层,从而确定知识分子是否具有做官资格。这一招厉害之极,连根收拾了所有具有“事功”精神的贫寒阶层。你想改变自身命运么,便得经过儒家学问这一关,奈何?自唐代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儒家忽然人才多多,儒学代有翻新,宋明理学大为兴盛,可见其中奥妙。
第五件事,将文化人的求学方向单一化,学问内容单一化,以使知识阶层仅仅成为职业文官基地。儒家的设定是:知识阶层的人生使命只有一个,求学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官。人从启蒙开始,修学的内容只能有一种,那便是当官的学问。据儒家说,这是“治世”之学。出于这般设定,儒家对修学内容全面改造。孔子“六艺”中的射箭、驾车等生存技能,因于当官无涉,全部删除;工、水、医、农等等末支细学,全部不入学堂;修学者只能以四书五经为圭臬,舍此无他。为此,儒家以通俗形式做了社会性说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当了官,一切享受与特权应有尽有,完全不需要生存技能。所以,一切“末支细学”都是有失身分的,统统不能学。此等社会政策之下,中国有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个奇特阶层,谓之“读书人”。这种所谓“读书人”,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表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自己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黄卷青灯,皓首穷经;以及手无缚鸡之力、不修边幅、君子远庖厨等等等等。于是,“读书人”有了一个社会名号——书呆子。对于书呆子现象,“读书人”非但丝毫不以为忤,反倒以此类呆痴作派为能事而多有标榜,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现在儒家根本不具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作为一个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学派,其思想很多已经渗入中国人的骨髓,我们都深受其影响。可是现在的儒家并没有什么现实影响力,他们好像也不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不过某些观点还是可以拿来用的。
你不会不知道吧?讨论就讨论,动不动人身攻击干嘛。
你把大一统和分封制作为区别法家和儒家的手段,跟“分封制是儒家的中心精神”很矛盾么?我的观点很清楚,总的来说,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主张仁义,拥护一统和分封的都有。儒家不等于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