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建议)给此次抗震救灾中的英雄开一个专题帖子吧! -- 黄花菜

共:💬140 🌺4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有一个16,17岁的中学生,组织同学脱险。领导,组织临危不惧能

力了不得。

不和时宜地插一句。9岁的小英雄有姐姐和妹妹。

家园 带着林浩步行七小时出灾区的是他的表姐

同行的另一个是他的堂弟。

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已经赶回去了。

很可爱的小孩儿,很聪明,很独立。

家园 你.....

del

家园 【抗震英雄谱】山东莒县农民救灾志愿者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们是山东莒县一个村的村民。领队的叫刘中明,是一个种田的农民。12日晚上听说四川地震后,他马上与同村的另外九个村民商量,决定立马赶赴四川帮助救援。14日凌晨一点多,带着自家做的山东大煎饼和装满水的水壶,坐上其中一位村民刘守华的一辆三轮车,刘中明等10个农民踏上了抗震救灾之路。他们在三轮车上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上了:“山东莒县农民救灾志愿者”十一个字。可能,他们是这次四川大地震后最早出发的志愿者了。

  

  因为是三轮车,不能上高速,他们只好一路走国道或省道,一路上要交过路费、过桥费。(平均50公里一个收费站)10个人挤在一个小车厢里,饿了吃煎饼,渴了喝口水,就这样,他们赶了三天三夜大概2000多公里的路,来到了四川。因为路不熟,他们是靠问路问过来的,这一路上遭遇了多少白眼和误解,有许多的人嘲笑他们开的车这么破烂,也有人说他们是为了不交路费才打出救灾的牌子,没有人相信这几个农民真的要去四川当志愿者。但是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只想快点到达灾区。

  

  到四川之后他们就直奔灾区,首先来到了广元,几天后又到了绵阳,如今又辗转到了安县,他们每天搭帐篷、为各地来的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卸货,几天来搭建起帐篷200多顶,卸下的救灾物资则已经数不清了。

  

  天涯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刘中明,当我们问到会不会觉得太累了,刘中明腼腆一笑:“我们是农民嘛,有的是力气。”时间已经是22日晚上的九点四十五分了,电话里头的刘中明表示等下还要去卸货,至于什么时候回家,还没有定,因为“这里还有很多事情。”家里的农活,走之前已经让亲戚帮忙了。采访的最后,我们问刘中明此刻的感想,他说:“我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小了……”

  

  下午给我们电话介绍这几位农民志愿者的单先生说:“他们吃了很多的苦,连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战士都对我说被这帮农民工兄弟感动得落泪了。但是他们这一路过来都不被人理解,也没有人在意他们。忙了这么多天,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回去的时候能不能省点过路费,过桥费。”

  

  让我们记住这个救援队的名字:“山东莒县农民救灾志愿者”,记住它的成员:刘中明、刘光波、刘中富、刘中停、刘中彩、刘守华、刘守秋、刘守欣、刘守贵、刘光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
家园 【抗震英雄谱】陈岩:国家救援队的“编外人员”

退伍军人,有救援知识又有过人胆识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此次抗震中救人最多的牛人啊!

http://news.cctv.com/xwlb/20080518/105209.shtml

陈岩,在制服统一的国家地震救援队中,他显得格外醒目,因为他是其中唯一一位身着便装的救援人员。他的真实身份是广东东莞一家企业的老总,而在这里,他是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一名自愿工作人员。

  汶川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陈岩和他的妻子一起,立刻带着捐赠物资赶到绵竹。曾经从事过搜救工作的他,毅然赶到救灾现场,加入到搜救工作中,最艰难的一次救援时间长达40多个小时。

  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已经被成功地救出来了。

  被救学生父亲:最感人的就是,帮我掏那个石头,三天三夜没有下火线。就在上面干活,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是哪个?就是那个没穿队服的那个吗? 对对对。

  志愿救援人员陈岩:因为我在部队上,是从事救援工作,我想他们有专业设备,再加上我的经验, 还有他们的经验,我们得出更好的方案来解救更多的幸存者。

  由于在部队的时候就有丰富的救援经验,陈岩很快就在国家救援队的救援现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陈岩开着自己的车,跟随国家队从都江堰转战汉旺,现在又从汉旺转战北川。

  救援队员:我们是昨天上午到这的时候就看见他在这里,今天来又看见他在这边。我觉得他第一很勇敢,第二也很专业。

  国家救援队队员:我刚开始看他很扎眼,后来很快融入我们,因为他很专业。

  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几夜里,陈岩用他丰富的地震救护经验,和救援人员们一起,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和死神抗争的生命。

  记者:孩子被救出那一刹那,你什么感受

  陈岩:想哭,高兴。

  记者: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陈岩:因为我活着,因为在这次大灾难里,我还活着,所以我要来。我说过,这里只要活着的人有一个存在,我就不会离开,会一直营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防震英雄】叶志平:未雨绸缪的中学校长

他矮,胖胖的。

引子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抱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详情见这里

强人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他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回报!

 

地震发生时,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他是老马丁心中的一位英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同样不合时宜的话。

将来你就明白,他们为国家做贡献了。

家园 三轮车……花农民兄弟!
家园 同意
家园 万事好商量的善心地主爷,能否。。。

将此主题帖置顶一段时间?

家园 花谢英雄!不仅仅是报道赞扬

若是能在全国范围推广这种避险教育(尤其在学校),加上有计划的演练,真可以防患于未然,让灾难对人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家园 真袍哥!
家园 入水第一花

西西河咋也堰塞了?怎么会上不了了?

家园 少年英雄——16岁的梁强

转帖自新华网论坛外链出处

都江堰灾区,让我五体投地的16岁少年(图)

十六岁小兄弟,一个误会,让我对你五体投地

    时间:2008年5月14日14时

    地点: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乡向峨中学

  救工作已经进行了整整48个小时,一块块混凝土预制板被搬开,一具具遇难学生的遗体不时从废墟中被抬到附近的操场上。每当这时,周围几百名焦急等待家长便纷拥上前,辨认是否自家的孩子。在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出后,其他更多的人则静静地散开,继续默默地等待。由于13日下了一天的雨,加上今天半天的暴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痛彻心肺的味道,死亡的味道!仿佛被看不见的针刺入了眼睛,又像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喘不过气,说不出话,只有泪水模糊了视线……

    

    “请家长们来辨认一下遗体,如果是您的孩子,请告诉我姓名和班级!”一个沙哑又带着点稚嫩的声音响起。寻声望去,一个略显单薄的背影映入眼帘,他一边帮着整理遗体,安慰悲痛欲绝的家长,一边一丝不苟地履行他的“职责”——核实、登记遇难学生的信息——他的名字叫做梁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梁强,16岁,2007年毕业于向峨中学,现在都江堰中学读高一。

    

    “你更应该去采访那些抢险的解放军叔叔。”摘下口罩,这是梁强说的第一句话。“他们前天(5月12日)晚上就赶到了,开始的时候没有吊车,他们就用手刨,已经救活了好几个同学了。”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梁强和同学们及时撤离到了都江堰中学的操场上。虽然暂时安全了,但梁强放心不下家里的父母和两个姐姐,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他从都江堰市区步行近4个小时,赶回了向峨乡的家中。家里的房子已经完全垮塌,幸运的是父母和姐姐们都还安然无恙。

    

    “我要回学校看看李老师。”帮父母匆匆搭建起一个简易棚子后,梁强扔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向山坡下的母校向峨中学跑去。昔日美丽母校成为一片废墟,梁强顾不上惊愕和难过,立即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投入到了救援当中,48个小时中只回家过1次。

    

    “开始的时候没有工具,更没有吊车,我就和乡亲们一起用手刨。我找到一根木棒在那些水泥板上敲,一边敲一边喊,下面醒着的同学听到以后就会求救。后来,我又用木棒从每一个缝隙里往下捅,慢慢地仔细地一点一点向下探,如果碰到了柔软的物体,就说明可能是已经昏迷的同学,我就会爬在那里喊,然后叫乡亲们来营救,”梁强说,“后来,解放军叔叔赶来了,乡亲们被替换下来,我就开始负责登记遇难同学的名单,解放军叔叔已经连续抢救了两天两夜了,他们真的很辛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梁强说,他第一次觉得害怕是在从都江堰走回向峨乡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如果我的爸爸妈妈、大姐二姐死了,我该怎么办?父母都已经快60岁了,两个姐姐对我也特别好,家里没有钱,她们就不上学,赚钱供我一个人念书,她们的成绩都比我好……如果他们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等快到家的时候我就不怕了,”梁强说,“我想好了,如果他们都不在了,我会好好的收葬他们,然后自己也要好好活下去。

    

    梁强说,他第二次觉得害怕是在从家里往向峨中学跑的路上。“我一边跑,脑袋里就象放电影一样,电视上、报纸上看过的那些死人的画面飞快的闪过,”梁强说,“我那时候想,死人一定很吓人,我也许还会吐出来。”

    

    “等真正看到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梁强说,“看他们年纪那么小就不在了,我只觉得他们真的特别可怜,我自己真的特别幸运,所以我就不怕了。更重要的是,废墟里已经开始传出断断续续的哭喊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梁强之所以会承担登记遇难者名单的任务,除了开始时救援人员不足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曾经是向峨中学学生会的主席,是当地小伙伴的领袖。“因为都是附近村子的同学,学校里差不多一半的人我都认识。”梁强说。

    

    “我最爱的李轩老师已经不在了,”梁强说,“李老师是我初中时候的班主任,她对我特别好,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我。她被压在了那边的教师宿舍下面,还有她刚刚满7个月的儿子。”

    

    “我最好玩伴王杰也不在了,解放军叔叔把他抬出来的时候,我看衣服像他,又看到他腿上的那道疤痕,我就确认是他了,”梁强说,“当时我想,再也没有人陪我去水田里抓鳝鱼了。王杰虽然小我两岁,每次他都能把鳝鱼堵到一个泥湾里让我去抓,我抓不住,他就把自己抓到的送给我,我真得很笨。”

    

    “四姨家的小表妹也不在了,”梁强说,“看到四姨她哭得很厉害,我只好安慰她,骗她说遇难的人数还没有统计完,小表妹也许还会有生还的希望……”

    

    ……

    

    梁强说,他们村与他同龄的十几个小伙伴基本都已经不在了。“每一次我都很难过,每一个人都会让我想起他们的很多事,但这两天我一直忍着没有哭过,因为我如果哭的话就不能好好地统计了,”梁强说,“我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所以也许过一阵子我会哭,但,现在,我不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采访过程中,梁强拿出了一碗方便面,由于没有热水,他只能吃干的方便面。

    

    看到这里,我说“梁强,你不要再吃方便面了”,然后回身准备掏出随身携带的巧克力送给他。谁知梁强却误会了我的意思,他立刻放下了手里的方便面,然后特别诚恳地说:“对不起,我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还没有吃东西,实在是太饿了,我知道跟人交谈时吃东西是不礼貌的,实在对不起。”在这种环境下,面对这样一种质朴,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五体投地……

    

    梁强到最后还是坚持没有收下巧克力,他说他是大人了,吃干的方便面就可以,把巧克力送给更小的孩子吧,他们更需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