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磨砺记(一) -- 晨枫
传说中流行战斗机的杰作
Me-262是按战斗机设计的,在元首的命令下,强被改作轻型轰炸机,不过没有多少时间,等Me-262真正大量生产开始的时候,已经改回为战斗机了。
但不争的事实是,开战时,除了P-38,没有没有一种够得上时代标准的战斗机。
是Rand对一战以来美国战斗机发展回顾时的结论,不过原文集中在战斗机,把范畴扩大到整个航空技术或许是太大了。
B-29不是二战前的技术吧?
应该改称“流星式没有赶上二战的主要空战……”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今天RP真好,送了四五朵花,得了两个通宝了。哈哈哈哈.......
相对于美国空军,美国海军对喷气化的潮流比较迟钝。美国海军也没有“打搅”忙于战时生产的传统海军战斗机主力公司格鲁曼,而是找上了沃特。但沃特的F6U喷气机失败得一塌糊涂,美国海军转而找上麦克唐纳。只有三年半历史的麦克唐纳属于“二流”公司,在喷气时代之前没有得到过任何海军订单,因此也相对没有历史负担,对新技术比较放得开,战时的采用螺旋桨加原始形式的加力喷气推进的高速双发战斗机XP-67有创意但没有投产,显示出了麦克唐纳的创新精神。麦克唐纳的FH1“鬼怪”战斗机(以后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F-4常被称为“鬼怪”式战斗机,其实严格地说是“鬼怪II”式战斗机)成为美国海军的第一架实战型喷气战斗机,但美国海军只少量装备,主力装备还是依赖螺旋桨战斗机。紧接着推出的F2H“女妖”在FH1的基础上改进,但也是一样,只少量装备。有意思的是,北美F-86最早是为海军设计的,但海军没有要,被空军拿去发扬光大了。
沃特F6U是美国海军的第一架喷气机,但失败得一塌糊涂,下马了
战时麦克唐纳最接近投产的是XP-67,这虽然还是双发螺旋桨,但采用了原始的喷气加力推力来增加速度
麦克唐纳FH1成为美国海军第一架研制成功的喷气战斗机,但海军对喷气机将信将疑,FH1只少量装备
麦克唐纳F2H明显继承了FH1的血统,但同样没有大量装备
在技术上,美国空军以最快的速度拥抱后掠翼技术,后掠翼带来的高空高速性能是F-86在朝鲜战场上得以和同样采用后掠翼的米格-15一较高下的本钱,采用平直翼的F-80、F-84不是米格-15的对手。然而美国海军还是死抱着低空低速性能良好但高空高速性能糟糕的平直翼不放,麦克唐纳FH-2“女妖”、格鲁曼F9F“黑豹”、道格拉斯F3D“天空骑士”都是平直翼,以至于在朝鲜战场上没有可以和米格-15匹敌的战斗机,只得临时抱佛脚,将格鲁曼F9F改装后掠翼,但还是没有赶上在停战前部署可以在技术上压倒米格-15的喷气战斗机。美国海军还试图将后掠翼的F-86海军化,但为舰载能力而改装的F-86增加了500公斤的重量,性能大跌,直到54年底换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后,性能才恢复到一年前已经收费的F-86H的水平。F9F改装后掠翼最后在1954年也完成。但这是朝鲜战争已经打完了。后掠翼的F9F转而作为技术验证,没有投产。
海军最后还是更加信任格鲁曼,战争结束后,格鲁曼空出手来,海军就要格鲁曼设计喷气机,F9F“黑豹”就是第一代格鲁曼喷气战斗机
道格拉斯F3D一如道格拉斯坚实、厚重的传统,但作为格斗战斗机是太笨重了
美国海军的迟钝不仅是出于一贯的保守传统,还由于第一代喷气式飞机在技术上的局限,比如推重比不足,航程不足,可靠性不足等。后掠翼飞机的起飞、着陆速度太快,低空低速机动性不足,对航母上的使用也很不利。美国海军不是没有大胆尝试过,沃特F7U采用缴获的德国思路,用无尾布局,但由于缺乏对这一全新技术的深刻理解,设计上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投产后有1/4损失于飞行事故,使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海军对较冒险的先进技术的胃口大减,但这也使美国海军错过了喷气革命的第一波。道格拉斯F4D“天空射线”在研发过程中问题多多,最后下马。接替的麦克唐纳F3H“恶魔”是美国海军第一种从设计时就是后掠翼的喷气战斗机,但进度也是严重拖延,没有赶上朝鲜战争。
沃特F7U其实在设计概念上挺先进的,但当时对无尾布局的特性还理解不深,匆忙上马,结果问题重重,服役后有1/4在事故中损失,早早退役了
道格拉斯F4D同样是无尾布局,在研发过程中问题多多,修修补补后最好也只能达到候补方案F3H的水平,所以被海军放弃了
麦克唐纳F3H是美国海军第一种从一开始就按后掠翼设计的喷气战斗机,已经可以看出后来F4的影子了
战后初期,美国军费开支急剧缩减,军火订单大幅度削减,但美国空军对喷气式飞机的浓烈兴趣把各飞机公司的注意力转向这项新技术。由于喷气技术的革命性,很多在螺旋桨时代积累的经验突然变得无关紧要,准入门槛大大降低,老资格公司和新兴公司突然可以公平竞争,人人有机会。50年代的美国基本战略是“大规模报复”,一切围绕着核战争。对于战斗机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拦截入侵的核轰炸机,机动性优秀的格斗战斗机不再是重点,重型、高速、远程的截击机才更有用。美国空军招标“远程全天候双发截击机”,传统的战斗机公司没有入选,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诺思罗普和过气的寇蒂斯入选,参加最终竟标。诺思罗普的P-61是战时相当独特的装备雷达的双发远程夜间战斗机,在技术上和战后的电子化潮流相容性较好。寇蒂斯除了在政府的指派下,按照别人的图纸造飞机,在战时没有多少事干,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把螺旋桨和喷气推进结合起来,既提高速度,又降低技术风险。但寇蒂斯的混合动力战斗机设计都不成功,入选或许有安慰奖或者“最后的机会”的因素。诺思罗普XP-89最后入选,寇蒂斯XP-87再次落选。寇蒂斯解决不了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彻底跟不上时代,从此再也没有染指战斗机领域。诺思罗普的设计最终成为F-89“蝎子”战斗机,从XP-79喷气飞翼开始的技术创新传统得以保存,使诺思罗普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技术创新的活力。
诺思罗普P-61是战时罕见的装备雷达的双发夜间战斗机,战时战绩一般,但这种将航电和战斗机作为一体设计的路子使诺思罗普在战后处于独特的有利地位
诺思罗普XP-79喷气飞翼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技术创新精神
诺思罗普XP-89入选为美国空军的远程全天候截击机
并作为F-89投产,是美国空军的第一代重型喷气截击机,具有挂载核弹头空空火箭弹的能力
寇蒂斯XP-87在技术上没有创意不说,寇蒂斯也无力解决喷气时代的新技术问题,只好黯然下马,从此离开战斗机领域
战后到50年代末,这是美国航空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年代。在为战时产能寻找战后出路和由于战时订单鼓胀的腰包的促动下,公司科研如火如荼。美国空军不仅受到战争经验指导儿队喷气技术和所有和高速有关的技术高度热衷,还受到缴获的德国航空技术的促动,在航空科研非常舍得花钱,同时上8个战斗机项目和7个轰炸机项目。更重要的是,NASA担负起航空科研的领导责任,用巨大的能量,和空军以及飞机公司合作,推动了一系列X飞机计划,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航空技术的发展。二战结束时,德国和英国的喷气技术引发了一场航空技术的革命,但德国在这场革命方兴未艾的时候就早早离开了舞台,英国由于国力衰竭,也无力倾力推进航空技术的前沿。美国在膨胀的经济实力和缴获的德国技术的推动下,这个时期的X飞机计划数目超过了战后60年所有X飞机计划的一半。用时间和金钱堆出来的实干突破了很多有前途但很粗糙的先进技术,美国航空学术的思想也空前活跃,使美国在先进航空技术实用化和制定未来的技术方向的路上走在了最前面。雪球开始高速滚动。
SHA FA with 1 flower
梅塞施密特还马马虎虎(念在Me262,以及世界头号王牌哈特曼一直开Me109的份上~~),波尔舍的爬虫可就太对不起元首出于个人交情给他的诸多优惠了。
元首的好友老梅是把262当战斗机设计发展的,问题是元首与其初次见面时兴奋得大叫“新的闪电轰炸机诞生了”(大意如此,来不及翻书复习了,见谅),所以拐了一下轰炸机(按德军对轰炸机的一贯要求,还希望有俯冲能力)的弯路。那时大概是42年吧。德军真正重视战斗轰炸机(Jabo)似乎是在1944年吃够了盟军的苦头之后。
或许晨大哥见过威龙1/48 Master Series的这个模型,机首改成了透明的瞄准手舱,当然咯只停留在试验期;小子有幸淘到了Trimaster的原版(威龙把Trimaster很多金属精密部件改为一般塑料),至今得意,呵呵
F3H
F-101
F-4
还没有拿定主意,是写一篇Me-262,还是写一篇直升机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