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打酱油·记账 -- 陈郢客

共:💬124 🌺3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陈mm,你的文章可真老辣

我本来以为是一50左右,头发秃顶的老爷爷

家园 超市的价格秘密

俺做过一阵子超市的IT,了解一下超市商品的定价秘密。

一般来说,各家超市都有自己的特价商品,也都有自己的利润商品。你可以比较A商品在甲超市便宜,B商品在乙超市便宜。可是如果你是定期采购相同品类和数量的商品,比如每周一次,会发现在A、B两家超市花的总费用差不多。

总体说来,超市定价时会对敏感商品定低价,非敏感商品定高价。比如大米、面粉、可口可乐、啤酒等这些敏感商品,超市往往进价销售,甚至有时低于进价销售,而对日化、服装、床上用品等品类,加价高一点。

但是目前国内超市竞争激烈,利润率大大下降,一般毛利在10%左右吧,纯利也在5%以内,甚至1-2%。

那么超市靠什么挣钱?商品流转次数和渠道费用。

商品流转次数好理解,就是一年会进销几次,一次的纯利1%,10次累计下来就有10%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目前国内的超市最大的好处是押款,基本不占用自己的流动资金,每次都是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账期一般是到货之后的60-90天。所以只需投入一次流动资金(甚至不用投入),商品周转次数越高,总的利润率就越高。

再一个就是渠道费用。供应商的新品上架、促销、做堆头等,都需要额外交费,这点是很多国内超市的主要利润来源。

国内超市与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国际巨头的主要差距在于商品采购方面。

很多国内超市(比如物美)单店的商品品种数量可能大大超过沃尔玛、家乐福。当然这里比较的是中型食品超市,不是比较沃尔玛大卖场。但是给顾客的感觉却相反,进入沃尔玛、家乐福的超市,似乎自己想买的东西都有,而进入国内的超市,往往想买的东西不是断货就是没有,其他不相干的倒很多。这就是采购和卖场管理的差距。

由此在商品周转率上,沃尔玛、家乐福就大大领先国内超市。另外他们与供应商的谈判力度更大,拿到的折扣更好,结果其利润率远高于国内超市。

家园 送花一朵,得宝一个

陈娘子的文章总是让人佩服,读来耳目一新。

学会记账,忽悠便不易。对历史对现实而言,记性好些,总是好的。否则,一个坑掉进去,好了伤疤忘了疼,难免还会有第二次的。谁记到最后,谁记得最好,与所有“记账派”共勉。

共勉。本人言拙,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敬佩之情。总感觉就像读谢道蕴一样。得识陈郢客,足慰一平生。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找得出来!

我就不去。我买日用品基本上都是在华润万家解决的,偶尔会去去好又多,家乐福连头都不去探的。当然,这也可能跟男人一般对小型商品的价格不敏感有关......我一般是在冰箱上贴个单子,定期清理家中存货,写上要采购的物品的名称和最迟要前往采购的日期,到日期了,就扯下单子直奔万家,拿一个购物车按单索骥,拿齐了结帐走人,很少注意这一家的价格跟那一家有什么差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