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印比较的题外话 -- 葡萄
按照这个程度估计的。至于为什么在谈判之前没有开发,我想是因为在最终合同敲定之前,还不知道是怎样一个具体的合作方式的缘故吧。呵呵,或者我还是找1cat河友打听一下吧。
题外话(2)典型的走向混乱或走向现实
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理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 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的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 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写下这段话的不是哪个FQ或者某个极左,写这话的人叫马克思.韦伯。这是他在其生前唯一一部发表的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终篇中对美国及其美国精神的评价。很滑稽的是,这些文字对于中国来说在今天依旧那么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回到现实里说点当下的事情。由于躲过了7月里的一次墨西哥湾飓风的袭击,上周末,石油价格终于从沸腾的顶点向下滑落,并创17年里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和7月刚开始的时候创历史上单日最大升幅一样,这个世界多少人在与石油同悲喜中。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整个墨西哥湾季风季节一直要到11月才结束,其中最频繁发作的时间段集中在7、8两月。大自然会不会在不经意里给我们什么惊喜对与我来说却是无从而知的,这里更不要说同在北半球的西太平洋已经因拉尼娜现象将在今年释放出20多个风球预警了。只是,经河友范适安指点,美国人在8月将要公布的耕地面积几乎将确定之后一年里的粮食价格走向。而恰在此时,美国政府规劝遭受水灾的农民休耕的话语音尤在耳,对于今年大雪、地震有大水的中国人的感受来说不过环球同此凉热。至于美林证券总是不忘记在飧舐次按的伤口的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美圆低估,新兴市场的流出资本当反哺美国。
怎么说呢,已经有人把本次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的石油上涨风潮称呼为石油危机了,并把这第三次石油危机与次按危机并称为21世纪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时,想到的却是熊彼得的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与历史的终结之间的对话。对我而言,美国此刻在应对危机所做的所有行动都在动摇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确立的美国霸权下的游戏规则。其影响与结果,在我看来绝对不亚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时对世界的冲击。有人,把这样的冲击看做是美圆的末日。而在我看来,这是美国一直以来都想从联合国主导下的世界政治体系脱身的一次绝佳机会。(我朋友对此观点极不认同,当然那也和我把此一抽身描述为美国重归光荣孤立主义的描述有关)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诞生于1945年服务于2战重建并雅尔塔体制安排下的联合国体制,一个在60年前服务于20亿世界人口的国际秩序的安排(到2007年末世界人口超过67亿),以及自二战结束以来那些几乎一成不改的口号、习惯或者对于某种秩序的习以为常会对今天的局面淡然或者不知所措都是很正常的。那不过是因为,我们已经无法确定我们曾经的世界是否依旧能和我们熟悉的一样继续下去。但是,就如用中国的语言读上去不甚雅闻G8来说,脱离中国等新兴崛起国家的任何制度与秩序上的安排乃至对这个世界影响深远的各种调整中,其起点与终点都不过圄于一次华丽的冷餐会中,除此无他。而无论是关于石油危机的游戏,还是在国会山中关于次按危机的大小博奕,抑或是关于粮食问题、可再生能源问题、全球气候异常诸如此类火烧眉毛的问题,依旧是按部就班、悠哉悠哉。重要的依旧是,秩序的尊严,言辞的政治的正确以及相关之林林总总,至于所谓人命关天的那些事么,问君可食肉否?
刚看完一个意大利熊彼得信徒写的书《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社会的根源》,该书开头和结尾都这样引用了熊彼得的话:人类在地狱般的(或天堂般的)后资本主义的世界帝国或后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社会里窒息(或享福)之前,很可能会在伴随冷战秩序的瓦解而出现的不断升级的暴力恐怖(或荣光中)化为灰烬。而在我看来,在2008无论是第三次石油危机的顶点还是次按危机的终结日,这个世界正在典型的走向混乱或走向现实,其他么却已经不重要了。
(待续)
注释: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繁体中文界译为熊彼得
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但并不是一位“奥地利学派”的成员),其后移居美国,一直任教于哈佛大学。其终生与凯恩斯间的瑜亮情结是经济学研究者中的一个热门讨论题目,虽然他的经济学说并不如凯因斯在生前就获得很大的回响,但研究者咸认为他对于经济学科的思想史有著很大的贡献。
“景气循环” - 也称“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这是熊彼得最常为后人引用的经济学主张。根据其说法,类似“景气循环”的主张早在19世纪的1830年代就被英国经济学家图克(Thomas Tooke)采用其时代的经济学术语提出过了,后来在重要的经济学家著作中也都约略地提到过这个概念,比如在李嘉图、马歇尔、庞巴维克跟马克思....等 人的著作中。熊彼得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将景气循环的定义与作用给明确地展示出来之人而已。
“创新”(Innovation) 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capitalism)- 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熊彼得的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 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capitalism) - 当景气循环到谷底的同时,也是某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只要将多余的竞争者筛除或是有一些成功的“创 新”产生,便会使景气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当某一产业又重新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它又会吸引新的竞争者投入,然后又是一次利润递减的过程,回到之前的状 态....。所以说每一次的萧条都包括著一次技术革新的可能,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陈述为:技术革新的结果便是可预期的下一次萧条。在熊彼得看来,资本主义 的创造性与毁灭性因此是同源的。但熊彼得并不认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便是由于其自己产生的动力将而不停地推动自身发展,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将因为无法承 受其快速膨胀带来的能量而崩溃于其自身的规模。
“菁英民主理论”- 或称为“菁英竞争式民主理论”。在其代表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得采用他那德国历史学派的老成语调提出了他对于民主理论的观察。他主 张:西方两百年间主要的民主理论皆建立在不真实的前题之上,比如说这些民主理论不经考察投票人是否具有对投票内容的专业认识便以为多数的意见优于少数的意 见。他认为这样的民主学说仅仅是空想,与事实完全脱节,更没有真实地阐述政府权力的来源。熊彼得认为他的看法才是符合人类历史经验的:民主仅是产生治理者 的一个过程,而且还不是一个必要过程,无论人民参与民主的程度有多少,政治权力始终都是在菁英阶层当中转让。与其主张资本主义即将崩塌时一样,这两个主张 都被认为是历史主义者的悲观论点。无论如何,熊彼得的“菁英竞争式民主理论”引起了政治学者的观注,其中以反驳者居多,另外有人将熊彼得的学说与意大利社 会学家巴烈图的“菁英循环”说并列为菁英政治学说的两大经典。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1.美国经济能不能在短期里遏止住就业的恶化?消费景气指数不断衰退,在次按危机损失基本明朗的第三季度季报表出来的时候次按问题的不断蔓延的趋势能不能减缓,还有美圆会不会创新低以及在圣诞节前石油的价格会不会回到去年同期水平(85美圆不到一点)?简单的问的就是今年美国经济是否将正式步入衰退.
2.在美国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前景下,中国经济转型将走出什么样的应对措施?简单点说就是通涨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中国周边国家经济已经在整个上半年饱受经济上涨受阻,进口生活必须品\粮食以及石油和各种原料矿石上涨之苦进而在高通涨中进退两难的经济政策能不能熬过下半年?简单的说就是在美国经济景气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在中国周围的亚洲地区爆发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的概率有多大?
最后,把六月问大家的一些问题再贴一下
http://www.cchere.net/article/1647793
一些假设
1.假设到年底石油突破200美圆
2.假设到年底美圆开始对除人民币以外货币升值
3.假设到年底人民币突破6.5:1美圆关口
4.假设到年底前推出股指期货
5.假设到年底前放松房地产政策
6.假设到年底前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脚步
7.假设到年底前游资加速进入中国
8.假设到年底前在中国与这个世界同时出现了高通涨与高通缩并存的情况
问:假使到年底出现这些中情况任意组合或出现以上所有情况的,诸位有何良策?
小记,现在的西西河一般更喜欢写帖子的人给一个清晰明了且又老少咸宜的皇帝答案.所以,6月问的那几个问题很快就沉去了河底.只是曾经记得,一个商人问穆罕默德:您如何在朝拜真神的时候管好自己的骆驼?穆罕默德回答说:信奉安拉,并抓住你的缰绳.
同样我此时想和很多与我一样对这个国家充满信心的人说.相信中国,并看好你们的口袋.(这里我绝对没有把自己和什么圣人比较的意思,只是借助他的话说明下我的一点担心,觉得顺口而已)
另附新闻几则:
美国经济恶化 商业贷款可能是下一颗炸弹
http://www.singtaonet.com/fin/200807/t20080725_820924.html
美国又有两银行倒闭 金融业雪上加霜
http://www.singtaonet.com/fin/200807/t20080727_836192.html
难敌物价飞涨 上半年人均收入增速低于GDP
http://www.singtaonet.com/chinafin/200807/t20080725_820991.html
日本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经济下滑露坏兆头
http://www.singtaonet.com/fin/200807/t20080725_820875.html
此外还有几则短信,韩国已经批准汇丰收购一家韩国银行,韩国外资净抛售类似97年水平,越南上月通涨达到27%,还有泰国和印度都因为通涨问题引起不小的骚动....
中国即使及时启动大规模经济基础建设强行劳动经济刺激什么内需,此时还可以独善其身么?1997年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的媒体当时振振有辞的说我们的经济没有受多大影响.可转年,1998年上半年出口增长一度跌进0.8%的增长水平.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大意是今天很残酷,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凌晨,我们还有没有97年那样的胆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最大的影响是人们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我认识的一些不关心政经的主妇们都开始对未来有危机感。不知道这样子的心理和对消费的削减会对整个经济有多大影响。
欧洲银行受次贷的影响的结果,美国市场衰退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都还没有出来。看起来整个危机才开始。
现在管这个叫系统性风险
其实这件事情前几年就已经定下来了,但是棒子政府死活不批准,一直拖到现在。目下棒子又想尽快促成交易,但是汇丰不干了,说要到年底前重新议价。此一时,彼一时啊。
题外话(4)乌衣巷前后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 刘禹锡
好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可一诗定千古文名却不是那《陋室铭》能成就的。乌衣巷里的王、谢说的不是一个叫王谢的名人,却是南北朝时期数一、数二的两大世家: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又称陈留谢氏。本是一个普通士族,到了谢尚时期,尚有求婚诸葛恢被拒之事。随琅邪王导比附琅邪王而起,至谢安治北府兵以为全盛。前后传12代,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颖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
至于琅邪王氏以王融为初祖,兴起却是以孝悌起家的王祥(小诸葛亮三岁)、王览兄弟。说起他们的名字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们兄弟一个以“卧冰求鲤”记于《二十四孝图》,一个敬兄如一载入《二十四悌图》。王氏以孝悌起家,得势自王祥到后来却是王览的后人多掌门阀,不过三百年琅邪王氏能兴盛不衰这个与其家族和睦相互提携是分不开的其间说道别话这里就不在繁述了。后琅邪王于永嘉之乱后南渡,因为其在宗室内还籍籍无名,当时吴门那些童仆成军、闭门成市的大门阀多有轻视,王导在此时挺身而出得劝进首功,后王导、王敦兄弟一为丞相一为大将军,权势一时无二。世人皆称:王与马,共天下。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所以琅邪王氏又有千古第一豪门之赞。据说当年琅邪王氏依山穿水而筑山城,山城兴起之初有术士言:淮水枯,王氏绝。三百年后淮水夺道有侯景之乱,遂灭王、谢二族一语成谶,却不知其中是有有多少后人附会,这高门终究还是散了。
中国古代自周公制礼、乐起就有士、农、工、商这四民的分教,这个四阶层的等级秩序却是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才真正解体。古代社会,一直有贵族与庶族的区别,而划分贵族与庶族的分水岭却是在士这一阶级之中。简单点说,士就是贵族的预备役,既是贵族的最低阶也是庶族的最高阶。不去了解士这个阶级,是很难理解中国几千年来历史上的兴亡替代。
一部中国古代史实际是一部,皇族(春秋战国前为王族)、大贵族与士族的权力争夺与再分配的历史。春秋战国贵族养门客以制衡王族,在那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彼取而代之的事件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到两汉,为了制约大贵族的势力以汉武帝独尊儒术其,儒家子弟渐成门阀得举荐之便利几乎垄断了官僚阶级的分配,到东晋门阀氏族更是到了兴盛的顶端。至隋文帝开科取士,遂有唐太宗之: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的兴奋。之后,大门阀势力随着对官僚阶级的垄断地位的丧失而逐渐没落,士大夫阶层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一支主导力量。到明太祖得江淮士族而兴,但是又为了约束士大夫阶层的力量罢黜丞相以分六部另设内庭与特务机关以抗衡,终究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种子。而清承明制,满清又结合历代兴替的经验总算杜绝了外戚、藩镇、朋党与中官这四大害的屠戮可以说是集古代封建治术之大成,只可惜忙了半天,资本主义驾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万里海疆。不过,说到底,当时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说的得天下老百姓的民心,而是说得到天下士族或者士这个阶级的拥护。这一争取,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从来都没有变化过的。
研究士族这个阶级对中国的持久影响是个庞大的命题,不是我个人力所能及的,也不是本篇所及要旨。这里我想说明的观点是,为什么士族这个阶级为什么在中国漫长的几千年历史时期里成长期成为中国社会的中间阶级与主导力量而到近现代这个阶级会迅速的土崩瓦解直到今天还不能恢复旧时盛况,这里却是要从我们常常在网络中所及的精英和利益集团说起了。
(待续)
题外话(4)乌衣巷前后(中)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728465
题外话(4)乌衣巷前后(下)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07400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对于“士”的问题,研究最多的是余英时。其实余英时几乎所有的著作,都是和士有关的。比较概括的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论》,《论士衡史》。(另外,有一个站点,比较反动,但是有很多学术书籍和资料,特别是历史方面的,可以下载。不过估计国内朋友访问会有点问题 http://myboooks.googlepages.com/)
“士”这个字,其实在不同的时代,它代表的阶层是不一样的。但是呢,在精神方面,又是传承的。
最开始,也就是西周时期,士是属于贵族的。当时的贵族大致分 君,卿,大夫,士。士是最低等的贵族,但也是贵族,是帮助领导管理国家的一帮人,或者按现在话来说,就是公务员。结果就是,第一,他们会受教育,第二,他们比较清高,觉得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后来的士阶层虽然不断变化,但是这两条可以说是基本的特征,一直到现在的“知识分子”都有点这个意思。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数增多,地位下降,不再被认为是贵族,成了“民”,但是也是四民之首。
春秋战国时期的好多风云人物,其实都是士阶层出身,开个玩笑,其实就是一帮下岗了的士不甘寂寞在穷折腾。混得比较好的比如孙子,吴起,乐毅(管仲应该还是属于贵族阶层)这样可以出将入相的,还有苏秦张仪这样的外交家,大部分呢还是诸子百家这样的,其实儒家,可以说,就是孔子办的一个“士”的职业培训班。混得不太好的,混迹于乡野市井之间,但还是会清高的不得了,就是所谓的“布衣之士”,其中有的有机会就成了豫让,专诸,聂政,荆轲这样的恐怖分子。据潇水说,能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陈胜,其实也是士的后代。
秦和西汉前期,我感觉士阶层基本上在政治舞台是缺席的。那时候管理国家的主要是熟悉法律文书的“吏”。吏是啥样的,看萧何、曹参就知道,他们都是吏出身,他们身上的气质和士还是明显不一样的,比较精明,现实,和下层社会联系比较多。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但儒家主要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国家的还是“酷吏”为主。一直到汉宣帝,儒家地位越来越高,经学博士越来越多,但汉宣帝还是会说出“王霸道杂之”的话。
汉元帝(也就是汉宣帝所说的“乱天下者”的“太子”)以后,儒家才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士族的兴起也差不多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一直到唐代,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都是相当的重要。士族,其实就是既垄断知识,又垄断财富,在一定程度上还垄断政治的阶层。不过说实话,他们的统治实在是不能算成功。这段时间,虽说思想活跃,英雄辈出,但是作为统治者,那绝对是不合格的。葡萄下面要说的特殊利益集团,应当就是要以这段历史为戒。
隋唐的政治基础不是真正的士族,而是所谓关陇贵族。关陇贵族其实原来出身于六镇鲜卑部落的,所以擅长领兵打仗,并不是儒家经典。唐太宗就一直在打压山东士族。隋文帝建立科举制度,但开始时候,科举出身寒族的“士”还是很少的。一直到武则天。武则天自己就是出身寒族,所以开始真正用科举考试来提把自己的干部。开元盛世时期的名相,姚崇、宋璟、张说其实都要算武则天提拔起来的寒族的“士”。
五代时期是可能是历史上知识分子地位最低时候,阉割进士就是那时候的事情吧。可以想象,即使那时候还有士族存在,在一帮大兵哥的折腾下,估计也糟蹋得差不多了。
宋太祖虽然也是大兵哥出身,但是知道大兵哥的可怕,于是搞掉了他们的兵权。宋太宗不是军队出身,即位后更是害怕他们,所以就开始了重文轻武。彻底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士。并且很尊重他们。所以这时候的士基本上就等于掌握儒学的知识分子了,家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学派变得重要。士的各种“党”,往往也是按照学派,书院分的,而不像唐以前是按照家族分。知识分子组成的“士大夫”阶层,很快就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礼了,到了“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的地步。明代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葡萄后面要说的精英阶层,是不是就类似于宋明的“士大夫”呢
最后总结一下士的精神的发展:
卿士(西周) ==> 游士(春秋战国)==> 士族 (西汉末到唐)==> “士大夫”(宋到清)==> 知识分子(近现代)
毕竟这个是经济论坛,我的话题终究是是那个经济,士不过是个由头.只是兄妙文补缺,多有所得,受教了,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