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印比较的题外话 -- 葡萄
窃以为秦汉也可算入游士阶段。
秦从秦孝公至秦王政,七世以来,游士仕秦的很多,像商鞅,范雎,张仪,李斯等。秦朝短短十五年,中枢人事变动不大。
刘邦从丰沛带出来的人,确实没几个像士,但后来投奔他的一些人,像张良、韩信、陈平、郦食其、随何、陆贾、张苍、叔孙通这些人,跟春秋战国时候的游士还是有些像。不过他们人数不多,且当时为汉朝初兴,把持朝政的还是军功阶层。
文景时期,枚乘,邹阳,庄忌,枚皋,司马相如这些人也像游士。他们都是一时风流人物,不过多以词赋见长,对政事的参与很少。
陶朱,猗顿,端木赐,这些都是大商了
抱歉想不起叫什么了,似乎就是商人,也似乎就是殷人后裔,但我想说的是四民这种概念的出现,似乎不应该在春秋前中期以前,在这前后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结构,我觉得四民的概念是反映了之后的社会结构的。当然如您所说,这个变化可能在春秋战国之交就已完成了,我吃不准。
是我误解了。我不确定“士农工商”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史记·货殖列传》里有
这里的《周书》,也就是《逸周书》,成书的年代也是个糊涂外链出处——
另:犒师的是弦高,弦高是春秋中期的人。
资本主义认可对世界的观点是变化的 也认为人们对事情评价的看法是变化的 所以有资本的多样性 结构性
次贷危机国内的看法毕竟是隔岸观火 我手头有份Global Insight的报告 有句提到 “世界经济如此脆弱 一个小事件也足够逼
它到悬崖边上”
题外话(4)乌衣巷前后(中)
和孝仪看灯
欲换明妆自忖量,莫教难认暗衣裳。
忽然省得钟情句,不辨花丛却辨香。
王彦泓. 明
这诗写自明末,且做个由头,接下来说的却是清初的一个逸闻。某年某月某日,一翩翩贵公子混进喇嘛群中(那时分尚无QQ)入得宫中私会其表妹。相见却是无言,于是就有了下面这首好词。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是的,这个翩翩贵公子就是纳兰容弱。开篇的那绝句就是纳兰的《采桑子》中:不辨花丛那辨香的一个出处。不过此句,还可以考到唐. 元稹的诗句,这是别话也就不多深究了。不过这纳兰公子确实其身后众多文人所赞的,至于兰粉也是至今不绝的。只是,这纳兰公子31岁的时候就撒手人间事,却也叫人想起了前代另一位佳公子。此人却是,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也是在42岁的正当年时分去世的。两人各有才名,尽管后世美誉大不同,却也是各得其所了,想二人都应无甚遗憾。
王羲之有七子,有名气的只有五个,老大王玄之早死,余下就是王凝之、王徽之、王桢之、王献之。 王徽之是谢道韫的小叔,王羲之的第三子,向来 卓荦不羁。他当桓温的参军的时候,终日只是喝酒胡混,某年某月某日桓温的弟弟桓冲实在看不过眼,问他,“你到 底是负责什么的”,徽之答道,“管马”,桓冲问,“你到底管几匹马?”,徽之曰,“不知马,何由知数”, 桓冲又问,“你的马死了几只?”,徽之对道,“未知生,焉知死!”这个就是所谓千古名言:未知生,焉知死的一个所谓的佳话了。不知还没封王的圣人知道这孝悌起家的千古第一豪门里有这样一个人物,又做何感想。写到此时,不由的想起看马未都先生介绍瓷器中有说,中国古代所谓美之极至就是一种病态的。而作为这种病态美的推崇者们:历代文人,其借着正名教去迎合各个朝代的通知者。变的是柔软的幻化身段,不变的却始终是压抑的与扭曲的病态美。
说到底,士这个阶级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甚至一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足以对抗绝对皇权主义的优势地位,他们的权力渊源不过是.挟皇权以制百家。是的,罗贯中笔下的那个曹操尽管被批为汉贼做了不少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不过相比那个以儒教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士大夫阶级,曹操之罪只是动了人家的禁脔罢了。而不管是儒士、儒家到后来都需要以所谓明刑弼教来维持其鼓吹的所谓绝对完美的那个圣教体最终形成了影响东亚与世界的儒教,只是当那些不识教化的野蛮人跨海来时,儒士、儒家还有儒教在中国压倒一切的的统治终于也是走到头了。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不过都没这么好读。
有所启发。
未知生,焉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