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奥匈帝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 -- 蒂罗尔射手

共:💬252 🌺14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关于土耳其参战时间发生错误的修正和致歉

更正:土耳其在1914年10月就参战了,在德国提供1亿法郎贷款和移交祖熊分舰队之后。

由于最近只关注于奥匈的资料,所以发生低级错误,特此致歉。

不过同盟国进行第二次塞尔维亚战役的战略目的之一就是连通土耳其。

再次致歉。

同时感谢指正。

正文就不修改了,让错误保留着,也算对自己的一个提醒。

家园 【原创】对于文献的理解失误和查阅资料上的懒惰

在我的主要参考书籍:《奥匈的最后一战:1914-1918》(作者:奥匈步兵上将,奥地利共和国副总理,冯.赫尔斯腾纳;奥地利陆军与战争文献部出版,共七卷,1930年首版)中对第二次塞尔维亚战役的描述,提到了战略目标包含连通土耳其,激励土耳其的战争决心和激情,所以没有查阅其他资料的情况下,误以为土耳其当时尚未参战,惭愧惭愧。

家园 你的一战系列写的精彩极了

我非常喜欢,并逐一收藏了。希望您能继续下去,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我们这些小鱼小虾也好沾光。

家园 【原创】续21:第二次至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

1915年7月17日,意大利军重新集结35万人,840门大炮,再次在伊松佐河流域发动进攻,意大利第2集团军进攻方向是圣米歇尔山,意大利第3集团军则继续进攻戈尔茨桥头堡。

对意军比较有利的是,当面奥匈军素质下降十分剧烈,为了维持在俄属波兰的攻势和准备对塞尔维亚的进攻,奥匈军较精锐的部队都被调走,补充上来的部队基本都是全部由补充营建立的新建部队,战斗力十分低下,士气不振。

意军此次仅进行了两天炮火准备就发动进攻,由于当面奥匈军战斗力低下,意军此次进攻较为顺利,苦战8天后突破了奥匈军第一道战线,兵力捉襟见肘的博罗耶维奇紧急调来25个营的零碎部队,添油式地投入战场补漏,这更加增大了奥匈军的伤亡。博罗耶维奇果断地决心放弃部分阵地,把部队转到更适合防守的高山阵地上去,依赖于仅存的精锐部队:蒂罗尔射手部队的逆袭,奥匈军终于和当面意军脱离接触,结束了血腥的持续性消耗,兵力仅为意军三分之一的奥匈军是经不起这种消耗的。

8月3日,意军停止进攻,在付出42000人的损失之后,意军在4公里长的战线上前进了100到500米,并且占领了2163号高地,和第一次伊松佐河战役相比,总算有所成就。

受到此次“胜利”的鼓励,意军决定继续发动进攻。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意军集中了空前的兵力,45万步兵,130个骑兵中队,1372门大炮,于10月18日发动进攻。

意军当面的奥匈军仅有13万余人,40门重炮。

意军的进攻线路和第二次伊松佐河战役完全一样。

摆在意军面前的道路更加崎岖,几乎是垂直的峭壁完全不可攀爬,在雨点般的手榴弹和机关枪射击下,意军毫无意义地成片倒下,炮火轰击崩下的碎石反而给意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意大利第2集团军沿着圣米歇尔山方向夺取了几个奥匈军机枪阵地,而企图占领戈尔茨桥头堡的行动再度遭受了血淋淋地失败,伊松佐河中飘满了渡河士兵的尸体。

11月4日,意军停止了进攻,付出了6万人的代价,意军向着圣米歇尔山方向前进了300米,夺取了几个机枪阵地。

5天之后,意军集中37万人,1300门大炮,在意王之弟奥古斯塔公爵的统一指挥之下,沿着以前的进攻路线再度发动进攻。

意军当面的奥匈军已经整编成了新的第5集团军,司令为骑兵上将罗尔,总兵力15万5千,包括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部队,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部队和波黑部队,全部是二,三流部队,最前线仅仅部署了两个师,战斗力还算不错的第57师和战斗力低下的第93后备师。

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有个意大利别名叫做“议会战役”,因为意军总参谋长卡尔多纳的目标就是不顾任何苦难和损失,在议会选举之前取得一次能够振奋全国的胜利,来缓解这之前由于损失巨大的无效进攻而造成的意大利国内的深刻的政治危机。

11月9日,在猛烈的炮击之后,意军开始全线进攻,主攻方向是一座611米高的小山库克,从山顶阵地可以控制整个戈尔茨东侧的渡口,经过了7次伤亡惨重的冲锋之后,意军于10日攻占了库克山,这使意军能够进一步威胁到扎格拉小镇的南部,这是意军参加战争之后的第一次,然而随后意军对扎格拉,对萨波提诺山的进攻及第二次进攻都被奥匈军击退。

意军随即转向,向着戈尔茨北部的小村奥斯拉维嘉发动了冲锋式进攻,冲锋部队在机枪扫射下以唐吉科德式的愚勇前进着,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之后,意军终于冲入村庄,此时奥匈军调来了在第5集团军中屈指可数的几个战前常备军步兵团之一:克雷恩第17步兵团“米尔德骑士步兵团”,该团虽然是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组成,但是毕竟是久经训练的常备军步兵团,拥有一流的战斗力和忠诚精神,该团随即发动反冲锋,经过激烈的近战甚至白刃格斗,意军被重新逐出奥斯拉维嘉。

此时,经过了德国援助,奥匈军的前线炮兵实力已经大为加强,已经拥有了634门大炮,而意军对此居然毫不知情,其情报工作的麻木迟钝简直无以复加。

由于前线损失惨重,意军紧急向前线增援,从卢希尼科地区徒步赶来的后备部队在进入战场之前,沿着奥匈军阵线行军,突然遭到奥匈炮兵的轰击,伤亡惨重,没有受伤的也由于剧烈的震撼和恐惧而丧失了战斗力。

从11月10日开始,意军发起了对杜布诺北部高地的进攻高潮,从10日上午11点到11日下午16点,意军发动反复冲锋,然而高地始终被匈牙利部队所据守,意军付出7000人伤亡仍然无法占领高地。

在圣米歇尔山北部,潮水般涌来的意军撞上了在圣玛提诺高地布防的两个奥匈常备军步兵团:匈牙利第39步兵团“康拉德男爵”和匈牙利第46步兵团的阻击,意军在17次进攻受挫之后,又转向西南,攻击迪希布希山,据守该山的奥匈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第26步兵团是来自奥地利本土施蒂尔马克州的全德意志人部队,该部队击败了意军10次进攻,使迪希布希山阵地屹立不摇。该团的团长懂意大利语,因此只要听到意军中响起“Anvati”的喊声就立即警告部队准备,并且部署机枪交叉火力,因此意军攻击伤亡惨重而无效。

14日,意军集中重兵反复冲击圣米歇尔山北部,倚仗着巨大的兵力优势,意军步步推进,夺取了圣玛提诺高地前部数个机枪阵地,然而迅速被奥匈军的反冲击所夺回。15日意军继续进攻,夺占奥匈军前沿第一道战壕,然而在傍晚又被奥匈军夺回。

18日开始,意军再度猛攻奥斯拉维嘉村,企图打通从圣弗洛里安经奥斯拉维嘉到戈尔茨的通道,意军排成纵队,疯狂冲击奥匈军的支撑点,每个支撑点都动用一个纵队进行冲锋,这种愚蠢的行为的结果是惊人的伤亡,在一个支撑点前俱记录有460具尸体。

奥匈军经过加强的炮兵此时加强了对奥斯拉维嘉方向的火力支援,集中轰击意军用来掩护集结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是奥匈军构筑的,两天前失守,被意军用来掩护进攻部队的集结。该支撑点在猛烈的炮击中被完全摧毁,里面的意军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得失去了战斗了,随后奥匈军出动一个由前大学助教,后备军上尉约瑟夫.弗莱塔格博士指挥的不满员的连,不损一兵一卒就夺回了该支撑点,俘获大量意军。

惨重的伤亡使意军在这个方向彻底失去了进攻能力,奥匈军不失时机的调来新锐部队:波希米亚第18步兵团“萨尔瓦多大公步兵团”和加利西亚第77步兵团“符腾堡公爵菲利普步兵团”于18日发动反攻,在炮兵支援下,将意军全部逐回出发阵地,俘获大约6000意军。

随后的11月28日到29日,意军再次发动多次进攻,然而都无法前进一步。

11月24日,心急如焚的前线总指挥奥古斯特公爵驱动他的部队不停地发动进攻,试图获取任何一点成果,使得这次战役能够被称为“胜利”,残酷地阵地绞杀战毫无意义的持续着,意军反复冲击之下,终于突入奥斯拉维嘉村,夺取了该村教堂的后墙,然而也就仅此而已,精疲力竭的意军无法前进一步,兵力严重不足的奥匈军也无力将意军赶回去。

前线的战斗终于逐渐沉寂下去了,到了12月17日,战役终于结束,意军付出5万人的代价,前进了一公里,夺取了一堵教堂的后墙。

通宝推:浣花岛主,
家园 原来黑山和塞尔维亚是这样的关系

总算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铁了,呵呵

……我想,他一定在苦撑的同时千百遍地在心中咒骂惹祸的“黑影”,估计这也是他在撤退到萨洛尼卡后对“黑影”成员痛下杀手,斩草除根的重要原因

这种为了一己泄愤,不惜把国家拖入战争的ff,不杀那就不足以平民愤!

……这国王心一横,抱着牺牲两女儿幸福全国人的觉悟,把女儿嫁给了年纪足以当自己哥哥的两位俄国大公……

出身帝王家的无奈啊……

家园 奥匈帝国的体制真有趣

帝国政府、奥地利帝国政府、匈牙利王国政府、各种名目的各地方政府,相应的极其复杂的军队、法律、民政系统等等,感觉好好研究一番做为架空小说或者游戏的背景真实再合适不过了,呵呵。

家园 还是在狂杀自己人啊

意军用人海战术杀人的效率简直超过国军。意大利的指挥者根本不把自己的士兵当人,完全就是物件、消耗品:

11月24日,心急如焚的前线总指挥奥古斯特公爵驱动他的部队不停地发动进攻,试图获取任何一点成果,使得这次战役能够被称为“胜利”,残酷地阵地绞杀战毫无意义的持续着,意军反复冲击之下,终于突入奥斯拉维嘉村,夺取了该村教堂的后墙,然而也就仅此而已,精疲力竭的意军无法前进一步,兵力严重不足的奥匈军也无力将意军赶回去。

前线的战斗终于逐渐沉寂下去了,到了12月17日,战役终于结束,意军付出5万人的代价,前进了一公里,夺取了一堵教堂的后墙。

看来我这个ID应该拱手送给他们才是。

家园 真是火大啊

攒了些经验值打算把以前“欠”的花补一下,结果过了单人献花的上限,眼睁睁看着这个帖子蹦出来却没法儿献第一朵花!

送花
家园 查了一下wiki,黑山国王的两个女儿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cholas_I_of_Montenegro

1 Princess Milica (Cetinje, Montenegro, July 26, 1866 - Alexandria, Egypt, September 5, 1951) was married to Grand Duke Peter Nicolaievich Romanov of Russia, brother of Grand Duke Nicholas Nicolaevich;

2 Princess Anastasiya (Cetinje, Montenegro, January 4, 1868 - Antibes, France, November 15, 1935) (also known as Princess Stana) was married first with George, Duke of Leuchtenberg and after divorce secondly to the World War I general Grand Duke Nicholas Nicolaevich of Russia, the younger; both her husbands were grandsons of Emperor Nicholas I and she had two children by her first marriage;

第一个的俄国老公是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nd_Duke_Peter_Nicolaievich_of_Russia

出生于1864,比美女大两岁

第二个的俄国老公是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nd_Duke_Nicholas_Nicolaievich

出生于1856,比美女大十二岁

美女的老爹,黑山国王出生于1841年。

请作者大人核实。

家园 【讨论】演义小说害死人

感谢老兄指正。

查证后,有夜莺称号的是嫁给后来的俄军司令尼古拉大公的安娜斯塔西亚公主,大公出生于1856年。

无论哪个俄罗斯大公都比黑山国王小。

对国王小于俄国大公的记述来自原来看的演义小说

实在被害死了

今后专心军事

不写其他不熟悉的东西了。

谢谢老兄

家园 加油

现在到1915年年中还有两年多才完呢,加油蒂兄!!!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封建是个烂泥塘啊~

“奥匈对俄国的战争在两国昏庸的宫廷和颟顸的军部不懈努力下,从1914年开始就沦为了一场比烂竞赛,在这里,作战的胜利不是因为自己的优秀,而是因为敌人比自己更烂。”花

封建是个烂泥塘啊~

家园 请教一下

记得克罗地亚在奥匈是属于匈牙利王国啊,为什么这里说是属于奥地利帝国呢?

家园 【讨论】克罗地亚和加利西亚特殊

属于匈牙利部分,然而政府自治性质更强,属于“特殊形式”,更多接受奥地利政府指导。

家园 原来如此

多谢指教!

维持这么个大杂烩可真不容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