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奥匈帝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 -- 蒂罗尔射手

共:💬252 🌺14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坐个小沙发先
家园 没有大炮了

要塞里面没有武器和给养了

家园 汗,才1915年初……

一个老大帝国,开战转过年来就丧失了独立作战能力……

家园 看帖不仔细呦

利曼诺瓦的突破让他兴奋异常,为了加大进攻力度,12月21日,他下令,将普米热尔要塞的全部野战炮和意大利方向布防部队的全部炮兵部队,甚至,连在奥瑞边境担任防御的那支小部队的炮兵,全部调到加利西亚前线,充实野战部队。

烤猪看帖不仔细,自己说咋办吧!

家园 你才看贴不仔细,哼

利曼诺瓦的突破让他兴奋异常,为了加大进攻力度,12月21日,他下令,将普米热尔要塞的全部野战炮和意大利方向布防部队的全部炮兵部队,甚至,连在奥瑞边境担任防御的那支小部队的炮兵,全部调到加利西亚前线,充实野战部队。

野战炮调走了而已,要塞炮还在的。

还是楼主自己说的好:失去解围的希望——坚守没有目标;物资储备不足——坚守没有条件;没有士气——压根就不想坚守

家园 【原创】续15:喀尔巴纤山口保卫战

取得胜利的俄军,尽情地在加利西亚享受着他们的胜利,粮食,牲畜,女人,都是他们的战利品,当时的俄罗斯一名随军记者曾经引用托翁《战争与和平》中的原话形容说:“正教军队变成了一群无法无天的匪徒。”

这种情况使俄军高层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士兵自发的抢掠大大缓解了俄军后勤的压力,担心的是,部分俄军部队完全跑散,收拢极为困难。

4月上旬,俄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将部队收拢起来,此时,俄军在进攻方向上发生了争论,部分俄军将领主张,转兵西北,攻击德属西里西亚,而部分俄军将领则希望继续向西南进攻,攻击奥属匈牙利腹地。

时间,在无益地争论中一天天过去,俄军并不知道,德军新参谋总长法尔肯海因上将已经决策,先东后西,西线已经形成的堑壕战格局不利于德军发挥其运动战的长处,因此,德军主力将在1915年5月完成东调,力争于俄属波兰这个天然的突出部内聚歼俄军主力,迫使俄军退出战争。

4月中旬,整个德国东西向的铁路线上,挤满了军列,德军西线精锐纷纷向东移动,由兴登堡元帅的东线总司令部统辖,秣马厉兵,准备进攻。

此时的俄军,才开始步履蹒跚地向奥匈喀尔巴纤山各个隘口发动试探性进攻。

由于俄军的暴行,造成了奥属加利西亚的难民潮,这些难民极大地阻碍了俄军的前进交通,同时,奥军对铁路的彻底破坏也给俄军的运输造成了非常大的苦难,1个月前,波姆-艾尔莫利撤退的时候,就是撤一段就拆毁一段铁路,桥梁涵洞车站设施甚至路基都一概炸掉。

庞大的俄军跟在难民后面,身穿从波兰人那里抢来的衣服鞋袜,吃着抢来的黄油熏肉,赶着抢来的牲畜拉的木板大车,滚滚向前,仿佛也是一支难民队伍一般。

4月12日,俄第13集团军发现前面的难民不走了,把交通完全塞死,于是派出哥萨克骑兵部队驱赶,当终于清出一条道路的时候,俄军才傻眼地发现,极具战略意义的塞姆加隘口的铁路隧道已经被奥匈军炸毁。

早在4月10日,根据奥匈参谋总部的命令,喀尔巴纤山所有隘口的铁路隧道全部被炸毁。

守卫塞姆加隘口的是奥匈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的第91步兵师(新建)和第131独立步兵旅(新建),兵源来源全部是隘口附近几个县的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的补充营,这些后备补充兵都是当地人,在耳闻目睹了俄军在加利西亚的行径后(守军和难民队伍有接触),不禁毛骨悚然,尽管士兵中的波兰人和乌克兰人对奥匈帝国政府没有什么忠诚度,可是他们也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家人遭受加利西亚人曾经遭受过的一切,他们决心死战到底,决不让俄军通过,因为背后就是家乡!

战斗在13日打响,俄军决心不顾一切,穿越隘口,守军一个营固守由被炸毁的铁路隧道形成的瓦砾堆,其余部队占据隘口两厢的高地,对隘口中央的鞍部地带形成覆盖性交叉火力。

俄军在雨中三步两滑地攀登着鞍部的瓦砾堆,不停的被两边高地的交叉火力所覆盖,伤亡极为惨重,当俄军终于攀上瓦砾堆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则是雨点般的手榴弹,俄军被硬生生地砸了下去,由于交通条件的及其恶劣,俄军没有能够携带任何重炮,而守军因为是新编部队,师炮兵营也没有大炮,其实是当步兵营使用,双方展开了一场奇异的轻武器对抗。

一直打到下午,俄军高层才反应过来,应该先扫清隘口两侧的高地上的奥匈军!于是俄军开始转而攻击隘口两侧的高地,奥匈军占据高地地利,利用猛烈的机枪火力,压得俄军根本抬不起头来,没有炮火支援的俄军仰攻陡峭的山壁,十分吃力,就算没有守军,在雨中攀登如此陡峭的岩壁,也是吃力,更何况上面机枪火力极为凶狠。

俄军第一天的攻击无果而终后,第13集团军参谋长当晚赶到前线,亲自部署第二天的进攻。

第二天,俄军根据集团军参谋长的统一部署,利用兵力优势,开始进攻,俄军用两个团的兵力,正面硬冲隧道废墟,以三个团兵力向左侧高地冲击,以三个团兵力向右侧高地攻击,以三个团作预备队,集中集团军下属第17军和第23军的全部迫击炮进行火力支援,力争拿下隘口。

守军全部兵力才6个团,而俄军投入攻击的兵力就有8个团,还有3个团担任预备队,应该说,俄军是具备了压倒性的兵力优势的。

俄军用迫击炮轰击两个小时后,冲击开始,进攻铁路隧道废墟的俄军进攻正面极为狭窄,兵力雍塞成一团,刚开始进攻就被打得伤亡惨重,然而俄军不顾伤亡,踩着尸体,疯狂地向前拥;进攻两侧高地的俄军甚至抛弃了步枪,赤手空拳,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爬。

俄军对高地的进攻基本没有任何效果,然而毕竟牵制了高地上奥匈军的注意力,减小了奥匈军两侧交叉火力对隧道废墟的支援,正面进攻的俄军不顾伤亡,反复冲击,下午14点,俄军发动第4次进攻,踩着尸体堆成的慢坡冲上了废墟顶端。

出乎俄军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守卫废墟顶部的奥匈军并没有崩溃,他们以十倍于以往的英勇冲出战壕,和俄军进行刺刀见红的白刃格斗,甚至参谋军官也挥舞着没开锋的礼仪军刀,红了眼的扑上来,刺刀断了,就用枪托砸,营部的勤杂兵也拿起工兵刀进行搏斗。

血肉横飞的白刃战仅仅持续了20分钟,然而双方伤亡都惨重至极,奥匈军一个营基本拼光,俄军起码付出了一个半营的代价和宝贵的时间。

增援上来的奥匈军对废墟上所有还站立着的人进行无差别射击,将俄军硬打了下去。

被打下去的俄军迅速又冲了上来,在隘口的铁路隧道废墟上形成了绞肉机式的反复争夺,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的士兵们,这些或者四十出头胡子巴沙的半老头子们,或者17岁以上不到21岁胎毛还没退净的少年们,以超出所有帝国精锐部队的战斗精神英勇地战斗着,甚至是疯狂地战斗着,战斗一次又一次倒退回冷兵器时代,刺刀的碰撞声和士兵的嘶喊声盖过了枪炮的轰鸣。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俄军终于退却了,守军利用堆积在隘口后面村庄中的枕木和石料(奥匈军在炸毁隧道之前居然预备了重修的工料,真不知道是高瞻远瞩还是愚蠢透顶),重新构筑了工事。

这种战斗周而复始地又进行了3天,俄军每天都感到自己似乎是接近胜利了,然而却总是差那么一口气,被守军击退,当然守军兵力也被大量消耗,俄军判断,守军不超过8个团(倒是满准),耗光守军兵力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18日,守军全部预备队已经顶了上来,再也无兵可调了,俄军根本不顾伤亡,3比1甚至4比1都赔得起,集团军参谋长仍然沿用第一天地兵力部署,发动进攻,今天,一定要淹没奥军,跨越隘口,广阔富饶的匈牙利平原就在眼前了!

18日下午13时到15时之间(具体时间有争议),突然,重炮的声音响了,炮弹散乱地飞入俄军的进攻队列,尽管炮击十分散乱,然而对俄军士气打击是巨大的,俄军进攻部队立刻垮了下去:守军哪里来的重炮?

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炮击又停止了,俄军顾不得疑惑,突破就在眼前,重整后的俄军再次发动了进攻,高呼着乌拉的人潮扑向确定无疑的毁灭。

炮声又响了,然而落弹却不再散乱,而是准确而凶狠地落到俄军进攻部队的头上,密集的炮弹完全淹没了俄军,瞬间的急剧伤亡甚至让俄军不知所措到忘记了逃跑,由于欺负守军没有重炮,俄军的出发阵地非常靠前,现在一起被炮轰,集团军参谋长重伤,担任预备队的部队也伤亡惨重,俄军士气终于崩溃,第13集团军开始溃退。

原来,隘口守军的5天坚守,给奥匈军野战部队争取了宝贵的重整时间,17日,本来就在撤退中保持完整的波姆-艾尔莫利集团军完成物资补充后开始向隘口靠拢,18日下午,他将自己的重炮部队部署在隘口后的村子里,眼看战况紧急的他下令不等测量和计算诸元完成,也不等炮位固定完成,先开炮再说,这就是下午那阵散乱炮击的由来,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炮兵技术支援部队迅速完成了固定炮位,储备弹药等作业,终于开始正式炮击俄军,久攻不克的俄军被炮击打垮。

随着奥匈军野战部队的重整和增援,俄军趁胜夺取喀尔巴纤山隘口,进入匈牙利腹地的时机也就丧失了,这个时候,德军已经完成部署,准备进攻了。

通宝推:玉垒关2,
家园 偶来抢沙发~
家园 奥匈帝国终于牛了一次!

两个国家平时是半斤对八两!喀尔巴纤山口保卫战中奥匈帝国竟然依靠6个团实现少有的逆转。看来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的军队还是很团结的。个人发现一个规律:如果一支军队组成越复杂,那么他的战斗力就越弱。比如:英国的印度军队(需要好几种配给),俄国的部队和奥匈帝国的也是如此。不过好在人多,所以能够多抗一会。只是如果国家本身很是虚弱的话,国家搞不好就要解体了。

家园 沙发被邪恶的烤猪占了
家园 偶有个地方不大明白

为什么奥军要准备修复被炸毁的隧道?

俺的意思是,按照一般理解,隧道是在山里挖的一个洞洞,炸掉了就是山把这个洞埋掉了,要修复就再挖开好了。可是看文中的意思倒是像是一个关口的样子,就是好像潼关什么的……

家园 大概是象群山中开条路出来,这样修老路方便的多
家园 送花得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创】续16:戈利斯-特尔诺夫战役

1915年4月底,东线德军完成最后的战前准备,组成了用于进攻的马肯森集团军群,由前第11集团军司令冯.马肯森将军指挥,后来的德军重建之父冯.西克特担任集团军群总参谋长,全集团军群下辖德第11集团军,奥匈第4集团军。由于德军选择的突击方向既不是东普鲁士正面,也不是加利西亚正面,而是位于东普鲁士和加利西亚之间的西里西亚方向,所以奥匈军参战的是自己现在的最左翼部队第4集团军(原最左翼的第3集团军已经由于边境的极端紧张局势而开始向奥意边境运输),该集团军在卡尔帕腾损失惨重,刚刚重整完毕。

其中,德国第11集团军由3个军又两个师组成(普鲁士近卫军,第10基干军(战前常备军部队),第41后备军(战前预备单位),第118和119巴伐利亚志愿步兵师)。

其中,德军普鲁士近卫军是名义上的普王兼德皇的近卫部队,平时主力驻扎柏林和波茨坦,这次除了留下宫廷警卫连和皇帝贴身侍卫分队以外,全部拉上了前线,德军也算拼出血本,志在必得了。

德军普鲁士近卫军编制如下:

近卫军军部

第1近卫师

第2近卫师

近卫骑兵旅

第1近卫机枪分队,第2近卫机枪分队

近卫步兵炮兵团(无挽马)

近卫工兵营

近卫火车旅(下辖火车头分队,和第1近卫火车团,第2近卫火车团)

第1近卫电报通讯营

第1近卫飞艇营

第2近卫飞艇营

近卫重型卡车营

近卫铁道营

实验性近卫野战交通分队

可以看出,这是一只以一战技术角度来看,技术支援部队空前强大的作战部队,基本带有实验部队性质,其中的所谓“步兵炮兵团”,没有配备挽马,却决不是人力拖曳,而是和近卫重型卡车营,实验性近卫野战交通分队配合使用,利用机动车拖曳,带有很浓的未来机械化部队味道。

德军为了增加进攻实力,甚至把近卫军后方单位中的近卫野战炮兵训练队(挽马炮队)和近卫步兵炮兵训练队(机动车拖曳)两个训练单位都投入了战场,决心之大,令人咋舌。

卡尔帕腾战役失败之后,德军参谋总长法尔肯海因上将就计划毫不客气地剥夺奥匈总参谋部的军令指挥权,他命令自己前任小毛奇的副手前往奥匈参谋总部担任“顾问”,同时又要求奥俄前线的奥军服从德军东线总司令部的指挥,这样双管齐下,将对俄作战的奥匈军全部纳入德军的指挥之下。

4月29日,德军东线总司令部向马肯森集团军群司令部下达了攻击命令。

德军东线总司令兴登堡元帅敏锐地发现,面对东普鲁士的俄军西北方面军和进入加利西亚的俄军西南方面军,这两个重兵集团,由于俄军西南方面军持续地向匈牙利方向进攻而拉得太开,两个方面军的接合部仅仅部署了俄第3集团军,就是那支第一次攻击普米热尔要塞失败的部队,兵力薄弱,战线绵长,是突破的最好选择。

5月2日,马肯森集团军集中齐装满员地18个步兵师(德军10个,奥匈军8个)又1个骑兵师(奥匈军),猛扑向迪米特里耶夫将军的18个步兵师(不满员)和5个骑兵师(不满员)。

虽然双方兵力差距不大,然而技术兵器差距极大,德奥联军拥有334门超大口径重炮(155以上口径),俄军拥有4门;德奥联军拥有1272门大口径重炮(105-155口径),俄军拥有675门;德军还拥有52具掷雷器,这种弓形的弹射装置可以将100磅重的高爆炸药和金属碎片的混合包裹投入对方堑壕中,将堑壕成段地系统摧毁,飞溅地金属碎片几乎可以在一瞬间杀死一个连的人,而俄军不要说拥有,就是听说也还没有听说过这种武器。

德奥联军在前线,每130米就部署一门大炮,每40米就部署一挺机枪,为了增强奥匈军战斗力,德军拨出4个师担任奥匈军的进攻箭头,担任第一突击波次的每个步兵营都配备4具掷雷器担任支援。

5月2日6时,德奥联军恐怖的炮击开始了,在东线的俄军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凶猛的火力,俄军构筑的不符合西线标准的浅战壕被成片的夷为平地,掷雷器成为堑壕中俄军步兵的死神,而德军的超重型大炮则将俄军的坚固支撑点一个个化为齑粉。

7时,由德军上尉冯.洛伊贝尔指挥的两个由掷雷器掩护的近卫军步兵营悄悄潜入俄军前沿,潜伏在德奥联军预定进攻正面的俄军一线支撑点附近。

3个小时之内,德奥联军当面的俄军阵地几乎完全不复存在,最前线的6个团平均伤亡超过百分之70,在炮火掩护下的德军已经渗入俄军最前沿阵地而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10时,德奥联军炮火开始延伸,早已等待多时的冯.洛伊贝尔命令所有掷雷器向俄军堑壕密集投掷高爆炸药包,在15分钟内,几百个高爆炸药包集注投入俄军第一线堑壕中,当德军近卫军开始冲锋的时候,几乎没有活人向他们射击,他们遭受到的最大抵抗只是崎岖不平,弹坑密布如同月球表面的地形而已。半小时内,冯.洛伊贝尔的两个营竟然前进了6公里,损失轻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1时,4万多德军就已经涌入这个缺口,给他们造成最大伤亡的原因居然是友军误击而已,德国士兵们几乎是在行军而不是战斗,头3公里在德军看来简直就是无人区,在这片蛮荒之地上,除了弹坑什么都没有,连尸体都没有看到,因为在这种火力下甚至尸体都不会存留,随后的3公里路程则呈现出地狱般的景象,半毁的堑壕和倒塌的堡垒中,俄军尸体堆积如山,掷雷器投掷的炸药包爆炸后的金属碎片流横扫之下,距离爆炸点近的俄军被搅成一团肉酱,而距离稍远的俄军则残肢断臂四处飞散,许多倒塌的堡垒里面伸出手和脚,仿佛还在试图逃命,血浆和尸体碎块几乎要淹没脚背,连一些在西线作过战的德军老兵也不禁呕吐起来。

德军在进攻中还投入了飞艇进行轰炸,德军代号为“奥本通信部队(德军对外宣称这个军邮运输飞艇)”的20艘轰炸飞艇轰炸了戈利斯城的俄军后勤基地,将其完全摧毁。

战役开始的第一天,俄军战线就全部被突破,德奥联军前进了14公里,俘获17000俄国俘虏,2天之内,俄军战线缺口被扩大到35公里,成千上万的德奥联军从缺口涌入,溃退的俄军从堑壕和堡垒中逃出逃向原野,却更加方便了德奥联军的炮兵和飞艇的轰击,俄军第10军在头两天内损失了3万人,这个战役开始前4万人的军几乎是全完丧失了战斗了,而第9军也损失了1万人,遭受重创。

位于白俄罗斯斯特夫卡的俄军总司令部却下令俄军不准退却,因为俄军第3集团军一旦退却,俄军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就会完全被割裂,俄军在战略上就等于被中央突破了,此时无论德奥联军向左旋还是向右旋,面对的都是俄军柔弱的侧翼和后方,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政治因素也不允许俄军后退,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已经是如此的接近参战了,协约国不希望这些未来的伙伴们被一次大败所惊吓,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严令俄军死守。

没有任何办法的迪米特里耶夫将军只得把自己的部队成师地投入缺口,由于交通的恶劣和德军的飞艇轰炸,俄军只能添油般向缺口投入兵力,而这些可怜的部队如同向堤坝溃决的缺口投入的小石子般地迅速被德奥联军的进攻洪流所淹没。

随后的3天里,俄军整个第3高加索军被投入缺口,然后无声无息地消失,似乎连个水泡都不冒一个。当第3高加索军终于获准后退的时候,却已经没有多少部队来执行这个命令了。

5月7日,德奥联军兵不血刃占领俄第3集团军后方兵站杜卡拉,科尔诺夫将军的俄第48师全师投降。

5月8日,实质上俄第3集团军仅仅是存在于纸面上的部队了,德奥联军中央突破的态势已经形成,德奥联军前锋进抵维斯瓦河。

河东侧的俄军惊惶失措,没有工事,没有武器,甚至没有指挥。

迪米特里耶夫将军向西北方面军司令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甚至俄军总司令部求援,却仅仅得到一个师的增援部队,还是口头承诺,直到战役结束才就位两个团而已。

7日,俄军勉力投入第3高加索军残部和第24军部队进行反攻,这次俄军总司令部寄托极大希望的反攻带来的是毁灭性的后果,和德军近卫军迎头相撞的俄军第24军被撞成碎片,随即两翼的德军第10基干军和第41后备军包围上来,俄第24军被成建制全歼。而俄第3高加索军残部则被奥匈军歼灭,这是奥匈军第一次成建制消灭俄军一个军,尽管只是军部和少量战斗部队而已。

8日,俄军第9和第10军残部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开始溃逃,德军则力求追歼,奥匈军转向西南方向,切如俄军西南方面军侧后。

9日,俄军西南方面军开始收缩,然而速度缓慢,奥匈第4集团军在俄军后方地域纵横驰骋,歼灭俄军后方部队,破坏俄军仓储运输,忙得不亦乐乎。

9日下午,俄军战线全线崩溃,21万人被歼灭,其中14万人被俘,被缴获大炮160门,机枪400挺。

9日晚,发现德奥联军有全军右旋,将自己部队全歼在奥属加利西亚企图的俄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在电话中向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苦苦哀求准许撤退,却不被允许。

10日,德军也开始右旋运动,奥匈军收复战前界城布科维兹,向奥匈-罗马尼亚边境急进,如入无人之境,一旦德奥联军抵达奥匈-罗马尼亚边境,整个俄西南方面军4个集团军就全部被包围在奥属加利西亚无处可逃了。

11日,尼古拉大公终于同意西南方面军后撤,百万俄军如同漏斗中的水一般,从辽阔的加利西亚内地涌向唯一还畅通的撤退孔道:桑河河谷,还未能控制河谷的奥匈军只能用炮火无情的轰击河谷,根本不需要瞄准,因为俄军人数太多,道路太狭窄,每一发炮弹都能带来惊人的伤亡。

撤退的俄军无法还击,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他们烧毁了河谷两侧的所有村庄,杀死牲畜,杀死男人,强奸女人,整个河谷呈现出地狱般的场景。

13日,俄军全部退出奥属加利西亚,9个多月血战得来的战果全部丢光,还赔上了维斯瓦河以西的小半个俄属波兰,俄军死伤24万人,被俘33万人,损失大炮1300余门,几乎丢光了西南方面军的所有技术兵器,逃回的部队甚至连军服都不全,而沙皇再也找不到足够的军火来重新装备他的部队了。

通宝推:浣花岛主,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一个,鲜花一朵。
家园 送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