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周末经济观察】正常的中国社会 -- 陈经
老婆爱看韩剧,这些破片子里常常有富豪和贫民的婚姻。里面富人的趾高气扬和穷人的诚惶诚恐让人印象深刻(虽然穷人还是用尽一切方法保证自己的尊严)。
虽然能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但是看看身边的情况,顿时觉得在国内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大存在。大学的时候高干子弟和山区里的穷孩子之间不看不出尊卑的区别,同学间也不会因为穷富而另眼相看。工作之后也只觉得老板和员工之间有着上下级的关系但从来没有感觉到财富区别带来的压力。出国之后发现所谓的太子党和大家一样靠着奖学金节俭度日,一起找coupon,买deal。
说到上不起学的学生,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他来自湖南农村,家里很穷,是村里乡亲一起凑的路费来了我们学校,学费也是没有的。来校后四年学费全免,每年八千助学金和在校每月两百六的食堂补助。但是,他一直沉迷游戏,年年挂n科,我们都毕业走人的时候他大概还有三分之一多的学分需要重修。虽然是个例,但是在我们学校绝非仅此一例,我认得的延期毕业的四个学生中,有2个是全靠助学金一个是领贫困补助的。想起这个,总是有些莫名的感慨。
给这么多,我以前在上海读书,一个学期的花费(包括伙食费)平均2000不到呢。你们学校真大方啊。
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周遭的环境让我觉得中国的形势前所未有的好,呵呵。
快大四的时候才晓得的,之前还常常纳闷,这哥们穷的叮当响成绩这么差哪里来的整天网吧的钱。
后来就开始注意学校给的补助的数额,虽然拿到的人都很忌讳提这个。我知道的最大单次补助是额外的一万一年,拿到的哥们除了家里穷,也是个一天打18个小时游戏的主。这个事情在他们系还大闹了一把,因为我们学校一等奖学金也才五千。
很多超市会在外边摆供客人休息的桌椅,在那些地方只要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很多以捡食为生的人,而且这里面还有不少是年轻小男孩,我最奇怪的很多是广东的。在我的常识里他们该有村里发的分红,不该靠捡食为生才对。后来偶儿问过一个,原来他们也有穷的地方,书又读不好,工作不好找又辛苦,一帮同类在一起混好像也没那么惨。
周边娱乐城里现在到处都在广告拉客,双飞基本都是150。野外做人肉生生意的,传说惠州一直有“5块就5块,纸巾自己带”的,深圳的野外价格也就30。
只要不带情绪、不偏激,保持冷静的观察和客观的描述即可。如果大家都以这种那个态度来观察,那对于我们全面的认识社会是相当有益的。
听说有上千万从事特殊职业的女性,不了解。也许正常的社会应该有这么一伙人。
大大这个不了解, 让本人觉得很纳闷,是真不了解还是有另一意思呢?
如果下岗效益好一点的,就是每天打打麻将,乐呵呵的。
如果效益不好没有钱的,就是摆个小摊,虽然辛苦,偶尔两句牢骚话,但不至于要造反(其实我相信乱起来肯定还是他们倒霉,起码就不会有人吃夜市的混沌了)
我们家给外婆请的保姆,很让我感慨。现在的是四十多岁的一个下岗工人,就是彻底没钱的那种,干货特细心、仔细,对人也特别好;倒是之前的小年轻,压根没数,给外婆做的菜特别辣,问之干嘛搞这么辣给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吃,结果说我是湖南人,不辣我吃不下饭,一句话把我们家气个半死。
我其实也觉得社会没有那么大的分裂,特别是上了些年纪的又不是刁民,人挺好的。倒是不读书的那些农村的年轻人,很头疼,也不是读不起,就是不读。
顺便说一句,长沙那个写博客的摩的司机,骂土共、既得利益集团、长沙领导骂的震天,不照样是有时间就想着法子赚钱?呵呵
陈大这篇文章,改成中国城市社会可能还勉强说得通。但是要说中国社会,农村是不能被忽略的。
我的记忆已经是过去的记忆了,随便说几点吧。农村不能生大病,一个壮劳力要是生病了,一家人都毁了。我的同学里面就有几个。现在有了医保,稍微好一点。还有取消农业税,虽然取消的时候已经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还是心底里感谢胡温。
我们还是遇上教育改革的一代。农村出来读书压力更大。当初为了我兄弟俩上学,我父母出外做小生意,十多年没添过新衣服,浑身是病。他们还是十里八乡公认的能人。而我的很多同学,都出去打工了。
我当时好多同学出去打工,在当时真的是无奈。不过现在好多小孩子是主动弃学出去了。为什么,因为读到后来照样承担不起读书的学费,现在出去打工还能找到很多钱。每个月好的可能能到1500或1600。但是以后呢?他们国内国外混起来的几率是多大?
我个人觉得,现在的问题,在于表面上用劳动力流出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问题,但是向上提升的机会的窗口相对以往却越来越窄,他们被限制在特定的路上,只在城市需要的地方和城市发生接触。如果认为这个是天经地义,那么我们可以说社会已经万事大吉,十平八稳。但是这个真的天经地义吗?我不这样认为。
政委的文章我是一贯佩服的,官办经济都打印出来仔细研究过几遍。看了这篇文章随手写的几句,没细想,还请各位不要拍我。
大学同宿舍里有好几个是农村的。班里面也有很多,大多数都很早就开始打工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宿舍的老三因为功课耽误的太多,最后都没有拿到学位证。不过后来他发达了之后,捐给了学校一笔钱,学校就走过场的让他考试,然后又给了。
老三后来给我们说,他不是不想学习。但是家里面实在是供不起他,当年出来的火车票和学费,都是满村人给凑的。一年的所有生活费,只够一个月用的。剩下的,都是要靠自己想办法。
老三是个能人,最终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算是发了起来。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当年投身到这个灯红酒绿的新城市的时候,心中多的是对于人生的苦涩还是兴奋呢。
其实,我们那个年代,只交一点点象征性的学费,国家每个月还是给发饭票的,只是那点钱吃不饱而已。我大学前三年,花了4000块钱。这是吃穿住用,来回的路费,出去玩的花销,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包括在内的。大四因为出去实习和面试,花费就大了。
再后来上大学都要收费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可想而知是何等的艰苦。
有谁见过他们怎么吃,怎么睡,怎么干活吗?
学费人民币/年:
我的前1届1500,我2000,下一届3000,毕业时开始5000。一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