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食物的变迁 -- 五度
奶粉事儿出来以后,看了许多河友的分析,我是纯外行,所以只是过来发几句牢骚。
还得说我小时候的北京。那时候到了冬天就冷得不行,我穿着厚厚的棉袄,带着陈佩斯演小品时候带的那种毛线帽子,还是不行。经常下雪,下了就不化,那时候也没有多少融雪的措施,原因是马路上的车也没有那么多,无非就是骑车走路费点劲儿。我和小伙伴手拉手,或者扯着衣服怕摔倒,或者在融雪后的冰面上溜冰。当然还有搓雪球,互相丢。
那个时候就听说过全球气候变暖,都是在一些莫名奇妙的书里面。当时给人的感觉大概就相当于是今天的石油总有一天会用完,人类如何如何的论调。到了今天,过了这么多年,北京不怎么下雪了,冬天不用穿后棉衣了,气候反常了,偶尔就会想起当时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书。所以也不能拿绿色地球之类的论调当作莫名其妙,有些事情,是真的会发生的。
因为是一点一点在变化,所以你才会注意不到。就好像现在吃的东西。有时候我看到一些朋友说到乡村或者类似的地方,吃了个苹果吃了个梨,说好吃的不得了。其实我们小时候吃的水果都是这样,或者更好吃的。那个时候科技还不先进,没有那么多增产的方法,也没有那么多好用的化学肥料,很多时候还是农家肥大粪之类的东西。听起来虽然倒胃口,但却是比现在农药催长药剂好一百倍。在这种肥料下长出来的东西首先是好吃,吃起来就是菜是水果的味道,而不是今天有些吃起来一股白开水味。尤其是现在的有些大草莓,个头和苹果一样大,吃起来却淡淡无味,而原来只有五分之一大的小草莓却和现在三四个大草莓浓缩一样。原来一直以为供应量大了,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发现供应量大了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一平米地比如能长出10个草莓,你非要长50个,问题是肯定会出来的。
这个问题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平时吃东西的方方面面。我了解的比如鸡肉,看了生产过程就有种不想再碰的感觉。那些鸡,从蛋到鸡,不到一个月,全是激素催出来的,真不知道最后的检测是怎么过的。
以前网上有个毒系列,毒大米毒油条毒馒头毒大闸蟹,看了一会儿懒得看了,看完了直接喝空气过日子了,还得考虑空气污染指数还不能太高。这些东西,靠普通人自己鉴别,是根本不可能的。接着奶粉的大动干戈,也许是到中国食品行业来个洗牌的时候了。
生在这样的年代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
赶上一大堆改革,不过老日子见过,现在高科技见过,还算是一种幸运
ld做医生的,我也算是混过食品安全这行
两年前,聊天,聊到食品安全。我开始讲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中国农民怎么种韭菜发豆芽,讲到美国议员怎么让病牛烂菜继续在市场销售,听得ld最后连饭都吃不下了,因为饭桌上的所有食物看上去都很危险。我倒是没啥,搞食品安全的人常常边吃饭边聊这个话题,习惯了。
于是,ld问我,到底什么手段才能制止工业社会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俺当时说了个没心没肺的方法:凡是开食品厂,把自己孩子送去给政府做人质,别的不要求,每天吃一点自己厂子生产的东西就行了。ld于是大骂俺没有人性。
两年后,回头看,如果当时我说的方法真实现了,多少孩子可以少受点苦啊。
现在有的东西以前完全没有
以前有的东西,现在还能找到
比如五度说的水果,现在有真正的有机水果,完全可以找回以前的感觉。我有位师兄,每年都会往我家送上几十箱柑橘,用猪粪种植的柑橘,口味不是强一点半点。只可惜这东西专供香港,内地市面基本没有,想想挺不爽,自己生产的好东西,自己还吃不到
没办法,就这么点儿可耕地要养活十几亿人,全国人民要吃饱,渐渐还要吃好,在现有科技条件下不用各种化肥,激素,农药,添加剂,转基因种子不太可能。都搞有机农业,中国一半人就要饿饭了。有机农产品只能小部分地区搞,卖给少数高消费群体。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来自客观因素,地少人多。
俺在美国, 比较胆小, 有可能就买 'Certified Organic' 的水果, 蔬菜, 鸡肉啥的。
可是俺有时挺疑惑:那些超市(Kroger, Whole Food Market)里卖的 Organic的苹果, 桃子, 葡萄, 香蕉啥的, 长得和非Organic差不多大, 而且味道也没啥不同, 那是咋回事呢?
还有鸡肉。Costco里Organic的鸡胸卖到 5.99 一镑, 可拿回家做菜好象也没太大的不同, 而且每个的SIZE也是满吓人的说。
俺有时还真有点怀疑那些Organic是否与一般的食品确实不同。您是行家, 能和俺聊聊吗?
到美国以后就不混food science这行了,所以对美国的东西了解不多。
这几天去向行家打听一下,再做做功课,然后再聊,如何?
花送到您楼上的长帖里了。
is not regu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