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国有企业的盈利是因为垄断吗? -- 思想的行者

共:💬60 🌺45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红头文件直接管生产指标的,

以钢厂用煤为例,山西全年的出煤是个定数,小煤矿国家不管,大煤矿出煤多少,要多少车皮,其中多少煤给哪家钢厂,多少煤给哪家电厂,都订有计划,包括车皮.

山西的煤出来,钢厂直接有车皮的指标,有时他们用不掉这个指标,就会放出来卖掉,三年前一吨大概150块左右(山西发电用煤出矿的价格是两百块).

大钢厂拿煤的价格,钢厂在指标内拿车皮的价格都是定死的.私营小钢厂拿不到车皮指标,只能去订散装的车皮或者大钢厂放出来的指标,不然就自己用卡车拉出山西再装火车或者轮船.如果是散的车皮,运到浙江的运杂费是五十块,所有环节的回扣大约是二百五十块,也就是说成本是五百块(200煤价+50运费+250回扣).如果能拿到大厂放出来的指标,那就是200煤价+50运费+150回扣=400.

因为私营小钢厂是处于竞争的状态,其成本和出货价格是随行就市的.大钢厂的出货一般一两年前就有订单定下来了,基本就是发改委安排的全国统一价,你钢厂要是自己乱抬价,那国营船厂等下游企业可就受不了,发改委的通胀控制目标也要受影响.

你不能自定产量,不能自定价格,一切都要在发改委指导下进行行业协调,这不是垄断共谋是什么?

家园 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就是垄断了?

你的意思是说一个行业里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那就是垄断了?

那彩电业以前爆发价格战,那也是垄断?

企业的产权形式的一致并不能证明它们就进行了垄断

家园 行政垄断这个词是生造的

给不给牌照不构成垄断的判断标准

在美国你要进入某个行业同样也需要牌照,比如中国工商银行要在美国开业就需要牌照

每个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一个行业的集中度,避免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都是进行一定的行业准入限制的

家园 垄断取决于价格和产量的操控

企业之间有明示或暗示的操控,中国大多是发改委指导下的明示,米国的反托拉斯案例里经常有暗示的共谋.

中国国情是产权一致,共谋起来名正言顺,而且也是客观事实.

行业准入限制就是垄断啊....以银行为例,每一个新的网点都要发牌,这就是垄断啊.垄断中的自然垄断,还有为防止过度竞争而设定的行政限制性垄断(典型就是美国航空业几十年的管制,河里有长篇介绍的),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这些在课本上都有讨论的.

楼主不是经济科班出身,鉴定完毕.

家园 红头文件管生产指标那只是少数行业里的事情了

红头文件管生产指标这个是计划经济的做法,除了在少数行业(例如煤炭行业)还这么做以外,大部分的行业都是不管的了

就拿造船业来说吧,船厂的产能由你所签订的订单来决定,国家才不会制定一个指标给你

其他例如汽车行业,纺织行业之类的红头文件根本就不可能给你制定生产指标,需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自信决定

改革以后,中央相当的重视提高企业的自主决策权,取消对企业的生产指标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家园 行业准入限制就是垄断?

废话,我当然不是 经济学科班毕业的,经济学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基本上是错误百出

行业准入限制就是垄断?你这是哪个学派的理论啊?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搞行业准入限制?

经济学书上互相矛盾的观点多了,你以为书上说的就是真理?

家园 老罗在网天被封的惨了。到这里来了。
家园 红头文件只管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也就是国企所在的行业

"改革后"这个词太含糊了,很多是入关后才改的.事实上国家还是管很多.

银行不可以随意推出新业务,要人行批.不可以随意设新网点和ATM,要人行批.

汽车的目录制度还在,虽然在新车审批上放宽了很多,但你有种象吉利一样开个新公司试试?不会批你的.

外贸的放开是入关前后放开的,之前一切都要通过进出口公司.外服在今天还是垄断的,不经过外服外企就不许招工用人.

造船业盈利很高么?我怎么听说我们都在造低价船?低速发动机倒是听说上海有家厂是世界第三,占了全球5%,不过德国的老大和冰岛的老二合起来占了90%.

纺织业是放开的,不过似乎这个本来就是微利行业,RMB一涨就有许多厂关门了.而且老朱当年抓大放小,似乎这个行业私有化是相当彻底的,我不知哪家是国营的.

家园 难道国有企业就没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进步?

超额利润率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垄断.垄断形式包括技术,资源,行政(如地方保护,版权)三种.如果一家企业有超额利润率,而你又找不到它在资源和技术上的垄断,那你必然就能找到它在行政上的垄断.这是基本的经济常识.

--------第一,国有企业的利润现在不算是超额利润

第二,技术革新管理进步,产能扩大等等(所谓的要素投入的增加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都可以促进企业利润的提高

第三,超额利润只来源于垄断这样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家园 书本基本上是错误百出,那就是对错自由心证了?

关于垄断的研究有上百年了,算是相当成熟的一个课题,我倒是不知道关于这个题目,书上的东西是错误百出了.

垄断的害处最基本的就是福利损失,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关于这个题目都会有张图给你标出一块阴影的,行业准入限制必然会导致福利损失.

现在我们说自由经济假设的失败,是因为我们需要导入更多的外部条件变化,比如说国企的管理人的微观利益驱动机制和西方不一样.完全否定自由经济假设,却又提不出一个新的体系,这不是满清清流么?

家园 超额利润率是指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率

超额利润率是老马的政经学里的概念,西方经济学里把平均水平叫做机会成本.如果你达不到机会成本,那你就是在亏损资本的时间价值.

国企的利润算不算超额?这个要具体计算过才知道.简化的方法是按国债利率计,如果国企的盈利率低于国债水平...不过中国的国债利率是扭曲的,银行和国债一样是国家信用风险.

技术进步或其它生产要素如果不能形成持久的垄断,那这个超额利润就不能长久保持.OPEC是自然资源垄断,微软是市场地位垄断,wal mart是渠道垄断.反例如02年CDMA的直放站毛利率是100%,03年波导说要上生产线,产能占了联通需求的一半,毛利率一下就掉到了20%.

产能扩大形成规模经济然后形成自然垄断,其实也只是一种市场地位垄断,只是门槛比较低而已.事实上只要有足够多的钱,没有什么门槛是不可跨越的.

持久的超额利润来源于三大形式的垄断,这是偶国内同学的一篇毕业论文.偶觉得是常识,不过不是教科书,多怀疑几下也无妨^_^

家园 垄断有好也有坏

行业准入限制属于一种政府行为是吧

现在西方经济学有一个基调就是在否定政府行为的必要性,实际上有政治目的的,因此在这个领域当中我认为存在很多故意做出来的假学术(在这点上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的观点就是相反的,斯蒂格利茨明确的指出政府准入限制是有必要的)

垄断这个词语确实需要准确的定义,其实我是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垄断的,中国的国有企业不是垄断太少而是垄断得不足

中国的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它的规模比起私营企业的要大,有规模优势,规模优势与垄断有关

垄断有有益的一面,那就是促进了生产的协作,垄断所带来的协作效应我个人认为现在在西方经济学当中研究得是非常的少的,实际上我只看了相当少的经济学的书,但是我看一本自学教育的经济学的书,我已经在里面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至少是我认为存在错误的地方

垄断的害处那就是垄断方可能对消费者或者下游厂商进行盘剥了---也许这就是你所说的福利损失了

实际上西方国家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纷纷走向了垄断,直至今日,大企业之间的并购都还在不断的发生,说明垄断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的

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对竞争研究了不少,对协作研究得太少

家园 政府管制和垄断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对银行业务进行审批对汽车进行目录管理制度这些都是必要的

这些是国家产业政策的一个部分,比如要规避金融风险,制止重复建设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产能过剩,这个时候当然需要进行审批

就拿美国政府来说,他们对电信行业也是进行了强有力的政府管制的,这个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搜索到很多的文章

比如:http://tech.sina.com.cn/t/2007-03-09/10281408665.shtml

你可以自己去归纳一下美国电信监管政策的特点,与中国的监管政策的异同

根据我的看法是美国的产业政策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还是立法司法部门的事情,这个是美国这样的三权分立体制的国家的特点,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家园 IP都被封了

我的ip 都被他们给封了,人家既然这么不欢迎我,那就算了,不要让他们难堪了

家园 如今那边像换了次血一样,我看很多老id都不来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