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京都大骗局——序:从GW到GCC -- 范德辛

共:💬276 🌺1445 🌵3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气象局网站上看到过预测,升温后中国降水会普遍增加
家园 TG万岁!

其实我觉得老兄有点太低估(还是高估?)TG了。我原来并没有把《京都议定书》看作骗局,但仅仅从最基本的道义出发,我也想到了TG的两条原则: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现在,不看历史。只要脑子没被彻底烧糊,任何一个熟悉发展中国家被欺压的历史的人想到这两条,不需要太高的智力吧?

家园 看来您对气候变化很感兴趣,这个贴子竟然都看了一遍

其实,实话不怕告诉您,这种预测,聊胜于无罢了,可参考性极低。预测结果多了去了,十几、二十几种随便数。您见到的结果,我估计是对外发布的,那个结论,其实是气象局揣摩“圣意”一番之后,选择一个比较符合“圣意”的结论,为我国目前的政策提供一个依据。

真正的专家会上意见那有那么统一,(从周公那传下来的传统是,每年汛期前,都会有一次专门的系统会议,把来自气象局、各拥有气象专业的高校、总参气象局等的气象专家们聚在一起。目的只有一个:今天汛期的降水情况。这个会开了快六十年了,几乎每年各专家的意见都是五花八门,很少有统一的时候……当然,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幸运的“砖家”“猜”得差不离

说了这么多,只是告诉您,这预测气候,跟那预测经济一样,都是没多少谱的事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家园 看来您是搞气象的了,我的一个搞气象的朋友说过类似的话
家园 Bingo!!
家园 那正好,请教,水汽和云是什么关系,前面有人说

水汽会加强温室效应,记得似乎云会加强反射,降低温度。另外,大气温度上升对海水蒸发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我对温室效应不明白的地方。当然我是棒槌,可能这些问题极不专业,如此,您也不必普及了。

家园 水汽和云,这个解释起来好像很简单啊,

不过简单的问题,往往是只有大牛才能准确地回答地……大气中专门有一门云物理,来研究这个云这东西。

咱不是牛所以,这里只是试着给您解释一下。

云,繁体是雲,说文解字里说:

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轉形。凡雲之屬皆从雲。

气象上的云,指的就是大气中飘浮着的水滴与冰晶。众所周知,空气中包含着水蒸汽/水汽,也就是水的气态形式,而水各种相态之间是有一个平衡关系的。这种平衡关系反映在大气中就是水汽和云的关系。有了水汽才会有云,有了云,就知道那一块大气中的水汽已经达到了饱和。反正,这个就是我的理解。

现在我的问题是,您干吗问这个呢?

家园 谢谢回复,花!看来是我没问清楚,问的目的是好奇而已,

因为前面河友提到水汽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所以想到其实可能还有相反的影响,即水汽多了云会多,反射增强,温度下降。外行的想法,您包涵。

家园 云的存在确实有你说的两种作用

一般来说,白天与夜晚,云的作用是不同的,另外低层云系与高层云系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个是需要计算的。

不过,只要云足够多,且不会出现很怪异的时空分布(比如说白天云量总比夜晚多的情况)云带来的温室效应是肯定增强的,您可以参考一下金星的情况。

家园 谢谢,花
家园 击节叫好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很有意思啊

这样的骗局不知道还要上演多少次?

家园 至少项目是真的。

这些批文什么的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项目在程序上和国外区别较大。关于批文问题,发改委多次把DOE叫来开会,告诉他们CDM项目发改委核准的就是合法的,批文有问题不干你们的事,不要在这上头较劲。

现在DOE也主要审项目本身。

计算减排量并不难,至少风电水电很简单,就一个方法学ACM0002(小的ACM.I.D)。基准线就是假设没有这个项目的情况,产生的减排量就是所发电量替代当地电网中的电量,也就是实际上网电量再乘以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每年发改委都公布,如果愿意自己算一天一个区网是很容易的(一共全国才六个)。

项目联合国不会自己审的,委托国际审核机构(中国也有一家),审核机构在中国有分支机构,现场审核员都是中国人,然后汇总,出报告给联合国,有问题就REVIEW,没问题就注册。以后发了电再审核一下,合乎规定就签发减排量,然后卖钱。

打完收工。

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呢?

我是大学学中药,硕士微生物,现在就干这个。从听说CDM这个词到现在不到一年(不是CDMA),除了忙,没觉得难。

本来想蒸包子,实在没空了。

家园 不花不行了,这一部分写得太好了
家园 回来再看,还是扯淡

年轻吧,怎么说呢。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虽然应该鼓励邯郸学步,但还是先自己在家里练练算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