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8)邓公往事第八回-上 -- 史文恭
说这个故事可以突出文学化戏剧化的效果,但是对党史人物这么处理可能不大妥当。
不管怎样南宁会议是该打毛泽东的板子,可能“右派50米”威胁始终让那些高级干部念念不忘。到后来两次郑州会议毛泽东自己要“压缩空气”了,刘少奇以下还一路浮夸高歌猛进。
个人还是中意前7篇的风格。不过文恭大作总是有趣。随兴而写吧。
毛为什么偏离实际那么大距离是很值得探讨的。
anyway,多谢提醒啊。
不过国人的一大毛病是把历史写成小说,又把小说当成真实的历史看,好像如此才过瘾。
会注意的,谢谢。
照你这种说法的话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可戏剧效果不就没有啦?哪来的周公和陈云虎躯一振胸口一甜啊?哪来的世说新语啊?
话说你这种写法还真一点不出我意料呢。
我虽然知道还不是架不住要出声。
真无奈。让人厌倦。
58年1月南宁会议批周公是个节点,而批周公又可以牵扯到其他背景。
批周公之后,一帮高级干部就比赛谁更浮夸,计划一个比一个高。刘少奇提出搞公社化,王鹤寿提出62年炼钢3000万吨这个疯狂的指标。大炼钢铁和王鹤寿的混帐报告脱离不了关系。
应该说除了陈云之外,毛泽东自己转向是最早的,开始夸王的计划“抒情诗”,等到发现浮夸风的危害后又痛骂王鹤寿。又召集两次郑州会议纠左,甚至发那个著名的党内通信鼓励基层报低产甚至瞒产。
可是,这时候浮夸指标已经和高级干部们的政治生命联系在一起了,他们根本就不想收缩。
到这一篇,俏皮下面的严谨已经无存。
通宝紧缩乎?
但是对史料的裁剪太随意了,好像按照一个提纲取舍,当然可以给读者你想要的效果。
但是跟事实相去甚远。
邓发明了一个做法叫“拔白旗插红旗”,也就是用组织措施,把干部的政治生命与浮夸指标挂钩起来,逼得大家不能后退。
这个问题今天是被刻意掩盖的。
平常心平常心。
邓生不是一样放卫星放得HIGH。找不到任何证明主席相信亩产万斤的证据,邓生的亩产万斤乐呵呵照倒是有的,但那么多人偏偏就是相信主席放卫星,主席浮夸风,你说为何呢?
他承认在钢铁产量指标上的错误,但你要他为三千万吨负责,那是忽略了其他领导人“伟岸”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