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袁隆平不能当院士的原因 -- 大明湖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评选如同1955年的解放军授军衔一样,是有个山头(关系)的问题,也有平衡各学科和各部门的比例问题。但总体来讲,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客观与公正的。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中国科学界还没有任何人有当初毛主席那么一言九鼎的权威,一个人说了算(55年毛主席也还算民主),也是因为绝大多数的院士目前还仅仅是做学问的。
首先,申请人必需要有真东西:国家级大奖和排名,国家级攻关课题的主持人,国家主要学科学会的理事长,国家级学报主编等。其中第一项最主要,但至少应有上述的两项(大致如此)。学历和外语方面,以前没有明确要求。
其次,要有两个以上院部级(含省科学院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者国家级学会的推荐。外籍院士需已取得所在国院士和对中国有学术贡献两项。5名院士具名推荐也可以算一项。
当然,这样做还是便宜了当官的和能白话的。笔者身边许多诸如此类的例子。有些人学问作的很好,各项条件也打倒了,但却一直提不上院士。原因不外是:1)不会组织答辩材料或口才不好;2)本单位本专业有人捷足先登;3)学科面太窄,太专,其它院士都不懂;和4)交叉学科,招不到对口门类,两边踢皮球。主要还是第一点,其它原因第一次不行,以后总能行。但是话又说过来,在当今做学问,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没有组织才能和不会白话行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前比较难进入,是因为在评选过程中,如果收到反对的意见,(尤其是同行权威和本单位的人反对),基本上这一次就算是泡汤了。所以很多人如袁隆平虽然符合条件,但如果在学术上有争议,往往很难被提上科学院的院士。中国工程院由于成立的比较晚,学术上的歧见(山头)还比较少见。最近几年工程院采取到原单位调查和张榜公布措施,因而很多弄虚作假的高官连初选都进不了。
至于水平,我认为大多数院士(包括一些部长院士)还是比较不错的。是否能同国际上看齐,不好说,因为没有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比准。就向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没有大陆的作家获得(XX是例外)但不能说中国的作家水平都不行。SCI文章?本身就是有争议的。
想起多年前一个真实的笑话。某知名教授连年没能人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因为本单位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导师告诉他的学生们说每次都是在最关键的火候(让你没有时间去调查真假),单位便有人以他博士生的名义写匿名信。1994年该教授人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众博士生都很高兴,纷纷为导师庆贺。趁教授去厕所的功夫,教授最欣赏的大师兄开言说,以前我们只知道教授有假的,现在看起来,院士也有假的!
顺便说一句,36名双院士是当初中国工程院成立时,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精选的,没有申请和评选这一说。据我所知,后来还真的没有什么人成功的申请成双院士(也许我孤陋寡闻)。
一个很大的遗憾是,当今不论中国科学院抑或上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评选,都不包括社会科学方面。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并感谢夸奖。
这科学院是为了后者的。
《中国青年报》
院士在我国属于科学界巅峰人物。让更多名副其实的科技人才加入院士队伍,将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院士评选屡遭质疑的焦点,在于有些官员和企业家的涉足。他们削尖脑袋往里挤的动机,有可能是冲着院士的“皇冠”和由“皇冠”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另外,根据国家规定,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相当于副部级。虽然国家津贴仅有200元,但地方政府和院士所属单位都会提供极好的物质待遇。诸如“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相当于副部级”,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之所以候选人名单里会出现在职或已卸任的部级以上官员的名字,那是因为当官不能当一辈子,当上院士就是给自己找到了最好的退路,一旦加盟院士队伍就可以永远享受部级待遇。有了院士荣誉的“皇冠”,等于拥有了“法定的”学术权威,随之经济利益便接踵而至。据《国际先驱报》报道,今年新疆出台的“两院院士待遇9条规定”中规定,凡在新疆工作的院士,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外,每月额外发放院士津贴1500元;住房面积按150-180平方米标准执行;院士出境开展学术交流要保证经费。广东一所普通大学则为所有愿前来兼职授课的院士提供每月1万元的津贴。还有更诱人的,去年广西曾出台一项引进人才的政策,规定凡是愿意到广西工作的院士,给予100万元的经费。
实际上,当上院士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由于中国学术界很大程度上还是按照行政模式来管理的,下级服从上级的风气由来已久,院士的话就成了“金科玉律”,后生小辈想有所作为或提出质疑是相当困难的。院士“权威论断”一锤定音,有时即使存在争议或谬误,非院士也只能万马齐喑。假如当上院士之后,认为自己地位高了、权力大了,那就更不得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很容易形成畸形的学术垄断。
有些单位还会借助两院院士在我国享有的崇高地位和威望,把院士当成广告招牌,牟取不当利益。时下,很多单位把拥有院士的多少作为学术实力炫耀。有的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在招生广告中,经常拿“我们的校长是院士”做筹码,暗示考生报考。校长又不讲课(或很少讲课),怎么能代表学校的师资力量呢?
而那些形形色色的商业鉴定、产品评奖,被雇用的院士很多时候不过是一个个“花瓶”而已。
学术研究领域需要公开和争鸣,不是等级制度下的惟我独尊。不是院士的无名之辈的科技成果,不一定比院士差;科学技术也是以技术成果的适用性、领先性论英雄,不是以学位的高低来评定。“最高学术权威”不可能代表一个院士的终生,因为科学研究的发展,随时都会对过去的东西提出新的挑战。王选院士说过:人过了50岁以后就很难创新了。这是对那些多年没有什么成果的人的一个总结。有些省工程院士很多,但是专利成果却非常少,中国科技大奖的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都说明了什么?
据悉,整个(瑞士)科学院除常务秘书一人专职处理日常事务外,包括院长在内的所有院士都是业余的,不享受任何直接的经济好处。而且,院士们所参与的科学院工作也都是业余性质的,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他们的院士只是荣誉称号,和经济利益完全不搭界。如果院士头衔和经济利益搀和在一起,必将玷污科学的神圣和纯洁。
院士本来是个荣誉称号,结果到了中国成了获取利益的本钱。滋生了很多学术腐败,我想这也不是真正的院士们所乐见的。
现在的院士太多了,鱼龙混杂,不值钱了。
反对袁隆平当院士的人提出了三条理由:袁隆平的英文不行;袁隆平是中专毕业生;袁隆平没有论文。
事实上,袁隆平的母亲是教会学校的老师,他的英文从小就很好。他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是新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只不过后来被分配到中专教书,而他的论著甚至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历经三次申请,他才最终当选院士。
40年的研究生涯中,袁隆平对无数次打击不以为意。文革中他也被人整过,罪名是毛泽东制定了农业八字办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他却偏偏认为要加一个"时"字。加上整天摆弄那些别人看不懂的瓶瓶罐罐,于是被打成反革命。
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未曾泯灭,而且愈挫愈奋,这正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也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袁隆平手里常常掌握着几千万元科研经费,生活却极其简朴。他没有名车豪宅,没有海滨别墅。南繁育种季节,他就与五十多名工作人员吃住在海南试验基地。这个基地坐落在三亚市东郊荔枝沟警备区农场。没有水泥公路,一条机耕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两层楼房像普通农舍一样,掩映在椰林丛中,椰子树之间扯起一根铁丝晾晒衣物。
2004年1月13日73岁高龄的袁隆平和一位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史蒂文DL潭克斯利教授共同获得2004年度沃尔夫农业奖,以表彰他们"对杂交水稻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和发现杂交优势的基因原理".以色列"沃尔夫奖励基金会"颁发的沃尔夫主要是奖励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在农业、化学、数学、医药和物理领域,或者艺术领域中的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
沃尔夫奖评审委员会认为,现年73岁的袁隆平教授"是现代农业研究史上一个科学巨人,他对世界性的食物生产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他的领导下,来自不同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数百名科学家,经过10年的合作研究,使水稻产量总体提高了20%,中国的水稻产量提高了50%。为帮助增加世界食物供给,他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供了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他是继陈省身(获得沃尔夫数学奖)及吴剑雄(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之后第三个 华裔获得此项国际大奖。
在获得这项奖之前,2001年2月19日,国务院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袁隆平获得中国首次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2001年8月袁隆平获得菲律宾「麦格塞塞奖」的政府服务奖。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最后王选当上了,也让湖南郁闷不已,据说有一个理由是王选的形象比老农似的袁隆平好。
我以前单位的老板是大连理工学院毕业的,通过各种关系混进了工程学院,当了院士.当上了院士后就开始摆谱了,开始炫耀了,开始带博士了.我一哥们,报考大连理工学院读热处理博士,七转八转,一下有了俩博导,一个是大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学校教他半年;另一个就是我的老板,在单位里指导他实习半年.据说,哥们的俩老板在大连读书时是睡上下铺的关系.这哥们一下子在单位里就牛啦,马上提干,到什么地方去,开口就是老板让他来的,那一段时间我们跟着沾光,出了什么事,基本上那哥们出面顶着.有一天学院里的老板莅临我们单位,单位里的老板请客,我哥们作陪,酒过三巡,两老头开始互揭老底,单位里的老板到底是见多识广,几个老底下来,学院里的老板面子挂不住啦,就趁酒兴说:"你们知道吗,以前我们俩是一个宿舍的室友,平时最多的时候是他给我思想上的帮助,但考试的时候我给他学习上的帮助".
其实人上了岁数,尤其是知识分子,讲话和开玩笑都是蛮风趣的。
席琳单位的两个老学部委员,一个叫另一个是“老土匪头子”,而“老土匪头子”则当众揭露另外一个在30年代当教授时,坐公车不买车票,被售票员当场逮着,名字上了《燕京日报》。
呵呵!
长沙晚报
本报讯北京时间2006年4月25日晚9时许,刚刚结束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为布朗指点迷津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面对世界的不安与困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给出的答案不容置疑——中国人通过科技进步和共同努力,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十多年后的今天,布朗关于中国粮食安全危机的预言非但没有发生,相反,由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选育的杂交水稻,已撒播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是基于袁隆平推动杂交水稻发展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亚洲区提名组于去年底进行的无记名投票中,对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一致支持,并向美国科学院正式提名,最终当选。
世界平民的福星
至本世纪初,为布朗们指点迷津的袁隆平靠智慧加行动,率领中国科研团队发明的“东方魔稻”,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首创的杂交稻技术,正在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茁壮成长,成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福星”。
截至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从1979年中国赠送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至今,中国杂交水稻已在越南、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40多个国家开始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
曾对中国粮食安全怀有恐慌心理的布朗们更难想到,曾经是亚洲稻米进口大国的越南,1993年引种中国杂交水稻4万公顷,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当年增收水稻1亿公斤。目前,越南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65万公顷,单产增产40%,成为亚洲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稻米出口国。此外,印度借鉴中国技术培育出适应当地条件的杂交水稻组合;菲律宾在袁隆平委派的专家援助下,杂交稻单产提高了二到三倍,开始脱离粮食进口国阵营……
面对未来,年过古稀的袁隆平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10%提高到20%,即国外推广面积由现在的150万公顷增加到1500万公顷,以每公顷增产2吨计,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
不能当院士的原因,你说的只有第3条我相信,因为院士评比,既是考核你的研究水平,又是考核你的人际关系.着我是有些了解的.特别是现在中国的情况是,整体研究水平一般,真正突出的人也很少,如果你很突出,那评院士也没的可说.如果几个候选人水平差不多,那么主要靠你的"群众关系"了.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在国外,一个系教授位置很少,评上教授,水平之外关系也很重要.
你说掐了他五次才通过?院士好像2年一评,这岂不是10年,他95年当的工程院士(时年65岁,当上院士往往都60岁左右,所以不奇怪),可是工程院94年成立的.所以我觉得你的说法不准确.
院士当中,我相信真才实学者还是多数,虽说学术腐败之风的确存在,不过社会如此,你凭什么指望学术界就是一方净土呢?就我的接触,总的来讲,原始评比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你要知道,科学家往往都是倔老头,不是很容易买通的.
而且很多问题并不是院士制度本身带来的,比如很多学校和省都想挖院士去,动辄百万人民币几百平方的房子.真正要批评的是这些单位,而不是院士制度.院士制度并没有要求提供这些待遇给院士呀?这是中国风气使然.
我举个例子,李政道每年都回来中国2次以上.每次来时,在美国家人开车送上飞机,自己提箱子,也没人在乎你.到了北京,一定会有首都机场的贵宾厅已经为他预订了,几十个人迎接.原因很简单,他有诺贝尔奖,这是不是说明诺贝尔奖制度不合理呢?
我觉得很多人抨击院士制度,往往出于一时嘴上痛快.实际上对评比制度本身不是很了解.而且在你推翻一个行政制度前,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袁没当上院士不是他的问题,而是科学院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