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再论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之渊源 -- 京城马国兴

共:💬1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再论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之渊源

我提出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论学说及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相当程度上,相当的历史时期,是受儒家学说理论的影响而发展、成熟,最终完善起来的。使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这样一种观点,是我深刻研究各家拳谱,并亲自以形鉴真而体会到的结论,换句话说:“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学拳门中的具体结晶”。这个论断谁都能够承认,谁也能够接受。因为儒家学说又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地位显着,影响极大的重要一支。况儒家学说又是以《易经》为诸经之首的学派,而《易经》乃天人合一之学说,这一点,只有老庄道学可与之媲美,道家虽尊“有无”之道学,亦尊《易经》学说。但要知道,先秦文化中,儒道又是不分家的,将传统文化分支立派乃是秦朝以后的事情。这一点相当重要,说明我所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包括后来所说的各家之流派在内的。即言“天人合一”之道者,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范畴之内的。但儒家学说影响较大而已,故儒家学说给予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成熟、发展,最终完善了拳学理论体系的影响较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陈述时没有否定什么,只是肯定的表达了这个观点。由这点认识,也就可以说明了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发展、成熟、完善,是与儒家学说有着重要的、密切的渊源关系的,并说明传统拳学中这方面内容的例证相当多,观古拳谱中,俯首即拾。我在文中已经列举了相当多的数目的例证了,本想节约笔墨,也就不再举证了。另一方面,也可让有志于传统拳学的有心之习拳者,顺我阐发之意思,自己设题专项探求,看些儒家学说之著作,达到开慧启悟之作用和效果,此举对此种习拳者必有益处。

  然有些习拳者,不知我著《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之渊源论》一文之此意,来电来信询问,我一一阐明告之,无不欣慰。但有猥知鲁莽的习拳之人,来信设疑,文字中又夹有相笑相诘之意。知其器小,叹其无知,虑其迷蒙,不能自己醒悟。故再著此文,举实证以答之。以醒其心气、聪明其耳目;戒其私欲,方可使其唯道适从。以求与其能达到共识。欲求成人之美吧!

  其人乃修炼太极拳的,今就以太极拳中的“鼓荡”二字为题,再论《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的渊源》。以正视听。

  太极拳中有“鼓荡”二字,以此而论功夫艺境。即拳之练用,要有鼓荡之机势,方有攻防之效用。简单的说“鼓荡”二字,是指内气、外形的“体、用”之练、用方法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要求自身“外形要虚空如鼓,则内气可有腾挪之用”,方可产生极良好的攻防之拳势,达到攻防之用的目的和健身强体之效果。前贤之论拳以“鼓荡”二字,即形象又简明的道出此中练、用之精义,可谓神来之笔。能有此神来之笔,必定有其出处。

  然“鼓荡”二字,在拳学中,有数处之出处,一是《九要论》:“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亦在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此论说明身法鼓荡之势来源于步法的腾挪之中,步法进退虚实变化产生“鼓荡”之拳势。

  在《浑元剑经剑髓千言》有歌诀云:

休逞欢来歇力行,免将过役倦容生。

中庸万古传心法,中以庸行戒律清。

气欲足兮精为本,神光无滞天地春。

四肢鼓荡皆符道,力量增加要日新。

  此歌诀中所言“鼓荡”,重点在四肢,实含手法、身法、步法的三法合一之“身法”而言的。自然是“内气、外形”匹配合一的“鼓荡”之势的。此其一也。歌诀中明言以“中庸”之道做为剑道的精髓而言的,即自身内气、外形的中和之道,方是手战之道的精髓之所在。提出:没有中庸万古所传 “知、止、定、静、安、虑、得”之七妙心法,则不明中和之道,就不能达虚灵妙境,也就不可能有“鼓荡”之拳势产生。多么精辟的见解。

  拳有“神宜鼓荡,气宜内敛”。此是说:如果行拳用招,心意不能贯彻于动作之间而别有所思,表现出意痴神呆,则听探不明,是不能意在人先,则神就不易鼓荡;同时内气不能内敛以从心,结果造成气势散乱,劲无含蓄,身法涣散,拳势无顺化攻防之效用。结果,不能行听探、顺化之“知能”,不能“以柔用刚”之为用。

  而“神宜鼓荡,气宜内敛”的原义之出处,在少林拳经中是:“人身筋力本不多,在乎练法莫蹉跎。心之所在力随往,上下一线是金梭”这段歌诀之意旨。心者,神也。心之上下,亦谓之鼓荡,此乃表明神宜鼓荡之精义了。

  而“神宜鼓荡,气宜内敛”在太极拳中的原义之出处是对“刻刻留意(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的解释。因为“命意源头在腰间”,故要“处处留心在腰间”。腰、乃一身上下动变之枢纽,四肢手足上下相随的虚实动变之根本,腰的左右虚实决定着左右手足虚实的四象变化之法则的实施。只有左右手足虚实的四象变化正确,才有“腹内松静气腾然”的拳势“鼓荡”的攻防之效用。而“腹内松静虚空如鼓”,才能有内气左右前后上下的升降涨渺的腾挪之应用。这就是自身内气、外形的“鼓荡”之全部内容,是传统拳学中“鼓荡”二字之出处和运用的内容之实情。“鼓”之谓外形之中空而言,“荡”之谓内气腾挪之象而说。故合而说之是为“鼓荡”,以言拳势之内气、外形匹配合一的体、用尔。

  然传统拳学中的“鼓荡”二字之出处,及“鼓荡”二字所指传统拳学中的内气、外形匹配合一之机制的出处、根源,却是在《易经》中。“系辞上传”中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此段话是《易经》以六爻八卦之易理阐述的自然界之天地、阴阳、刚柔的“摩、荡、鼓”之机制和变化的道理、现象、作用、效果的根本源由。是陈述自然界天地万物生化机理内容的。此不必细论,已人所共知。

  如果依此《易经》阐述的道理,参以天人合一之理法,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之内涵精义来论,又无不与之相合。前贤多以此法而论之。今我亦试解之如下:内气阳刚,从乾,象天;外形阴柔,从坤象地。柔外刚中,则内气、外形“刚柔相互摩擦,产生攻防之拳势。功至外形虚空,内气在虚空的外形中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八方之极处内荡来荡去,则所生成之攻防拳势具有极佳的攻防之效用。之所以内气能够在体内荡来荡去,是因外形体内虚空如鼓,故能产生极具威力的雷霆之拳势,外可御敌以防身,内可健身以强体,此正是内清虚而外脱换之精义。

  “鼓荡”,亦是拳家所说的“皮囊劲”的功夫艺境。拳诀:“皮打抖弹震死牛”说的就是“鼓荡”劲势用法的效果。乃内气、外形匹配而用的“顺逆和化”之四德法所综合修炼而成的一个艺境。内气、外形之阴阳匹配的相互摩擦、鼓荡,所产生的攻防拳势的轻沉缓疾之变化,一如自然界的天地相配、日月交替、阴阳相济、寒暑往来的季节之气候变化一般,因是同此阴阳之理法。而在传统拳术中,一般皆以“腾挪”二字来论述内劲之用的,但在此观之,不如“鼓荡”二字来的形象、生动。但要知道:“腾挪”和“鼓荡”两个词,在内劲的运用之含义上,还是有区别的,腾挪法具有广义的用法;鼓荡则较之为狭义一些了。外形不虚空如鼓者,不以鼓荡论之。

  由此推论太极拳中的“鼓荡”之功夫艺境之内容,决非太极拳门中所独有的。凡传统拳术各门派、各拳种的拳术功夫修炼者,皆可按法而修炼的出来的。这可以从“鼓荡”二字的多家手战之道的道理法中皆取此而用,即可知之了。

  由上述所论推出:太极拳中的“鼓荡”之功夫艺境,及“鼓荡”二字的出处、运用之处,再根据《太极拳经》、《太极拳论》和《纳卦经》三篇古拳论和毕坤所著《浑元剑经》、俞大猷所著《剑经》等兵器之论述内容,无不是遵从《易经》《中庸》等儒家学说之宗旨而开宗明义的,而以此阐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之基本法则的。孔子说过:“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凡古拳论中莫不是尊此而论述传统拳术中的“自身的内气、外形之两仪,阴阳匹配合一而至用的。而此“内气、外形之阴阳两仪的匹配合一而至攻防之用”的观点,正是传统拳学中对“太极是生两仪”的具体解释和应用。正因为传统拳学的理法和《易经》学说有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渊源关系,儒家学说又是以《易经》为诸经之首,故说: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有着亲密的渊源关系。况且,传统拳学又直接运用《中庸》学说内容,做为练、用之经典。故说:传统拳学在某种程度和历史时期受儒家学说影响而发展、成熟、最终完善的,此言在恰当不过了。一点也无过分之处。

还是那句话,如有兴趣者,自己验证,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以“鼓荡”二字的功夫艺境之精义,及其出处为由,再论传统拳学与儒家学说的渊源关系。实是破囿见、戒私欲,在传统拳学中要唯道适从,方可使习拳者达到共识。是为“齐不齐”之举。承认传统拳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这才是治学的态度,这才是继承、发扬、热爱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无私之精神的具体表现。否则,就另当别论了。一家之言绝对替代不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历史发展的事实的。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吧!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

2002年06月05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