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高层机构之间的关系 -- 常乐

共:💬97 🌺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高层机构之间的关系

高层机构之间的关系,有不成文的传统。对机构之间关系没有清楚的认识,就没法理解它们的运作。下面用图表显示高层机构之间的关系。图表太大,请用树展方式看。

全国党代会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会议

(五年开一次会) (一年开一次会) (一年开一次会)

中委会

(一年开一次会)

中纪委 政治局

(一年开一次会) (定期开会)

中纪委常委会 政治局常委会

(定期开会) (定期开会)

书记处

(工作日办公,成员为总书记和书记)

中纪委书记和副书记 中央各领导小组 中央政法委 中共中央军委 国家军委 国务院 全国人大常委会

(工作日办公) (定期开会)

最高法 最高检 各部委 全国政协常委会

(定期开会)

很多关系图上很难显示,简单说说:国务院和人大常委会受书记处领导。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安部、司法部、民政部主要受中央政法委领导。监察部和中纪委常设机构合署办公。国务院其它部委也要受归口的中央领导小组领导。全国政协常委会受中央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武警是分析军政单位级别对应关系的很好切入点

军政单位和官员的级别分析,看似无聊,但有其作用。不了解这些,就没法了解军政机构和官员的力量消长,所以中国传统史书有记载官制演变的职官志之类的部分。

军队单位和党政单位的级别都有较大演变,对应关系不容易分析。武警部队由国务院和军委双重领导,在执行公安任务和相关业务建设方面,武警部队接受同级公安部门的领导和指挥。武警要纳入军队和地方的级别系统,是分析军政单位级别对应关系的很好切入点。

武警的全称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其隶属和名称几经变化:(1)建国初期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人民公安机关及公安武装。(2)1951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内卫边防、地方公安部队改编为由其管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3)后改名为公安军。其建制属公安部,由中央军委和公安部双重领导。1957年中共中央将“公安军”更名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1958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将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63年中共中央将其改名为公安部队。1979年,中共中央决定,把现行的义务兵役制与地方职业民警制两种体制统一起来,一律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体制,按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组成一支统一的人民边防武装警察部队。1982年中共中央决定,解放军担负地方内卫任务及内卫值勤的部队移交公安部门,同公安部门原来实行义务兵役制的边防、消防等警种统一起来,重新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来根据形势需要,将交通、水电、黄金三支基建部队一并编为武警系列)。

50年代的公安军,是学苏联的。苏联叫做内务部队,包括内卫部队和边防军,隶属于内务部(相当于中国的公安部),苏联红军则隶属于国防部。顺便说说,50年代中国的内务部,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因为曾庆红之父曾山当过部长而前些年有人喜欢说起,望文生义地把这个部说成警察或情报部门)。与苏联不同的是,公安军受公安部和军委/国防部(彭德怀主持军队工作时,学苏联而把军权向国防部转移,他下台后军权又回到军委)双重领导,第一政委由公安部长兼任。武警继承了受双重领导的传统。

武警总部名义上的主要领导者是公安部,但部长照惯例都兼国务委员,后者是副总理级。公安部名义上的主要上级是国务院,实际主要上级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后者是副国务院级(它领导的最高法和最高检也是副国务院级),但书记照惯例是政治局常委,后者是总理级。公安部长照惯例又兼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武警总部的实际主要上级是军委,后者是国务院级。公安部(省部级)和军委(国务院级)领导下的武警总部,是大军区级(省部级)。

武警总部有一些直属单位,如内卫部队、森林部队、交通(基建)部队、水电(基建)部队、黄金(基建)部队、机动师等。

各省(及直辖市、自治区)的武警,受公安厅(局)和武警总部的双重领导。公安厅是司局级,但厅长照惯例是省委常委,后者是副部级。类似于公安部的隶属,公安厅名义上的主要上级是省政府,实际主要上级是省政法委,后者是副部级。公安厅长照惯例又兼任省政法委副书记或书记。各省武警单位有武警总队(大多是副军/地司级,少数是正军级,如新疆的)、消防总队(副军级或正师/县处级)、边防总队(副军或正师)。

武警总队是从师处级升上来的。“总队”是个便于单位或部门升级的名称。公安厅也把下属一些处改名为总队,升为副地司级。

武警总队、消防总队下面是支队(团/乡科级)、大队(营/股级)、中队(连)、小队(排)、班。

军队的等级比党政的多,所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的套级别是个麻烦。一般是加以优待,提高些,但只是工资待遇,带“长”的官位是很难获得的,因为军队工作比较单纯,而地方工作复杂多了。一个正师干部,转业时提高到副地司级,但不可能干得了地级市副市长、副书记的工作,连县级市或县的市长、县长、书记也不可能干得了。在党政机关里做部门的头儿,比做一个地方的头儿容易多了,但比做军队机关的部门头儿还是要困难。

家园 【原创】军队单位级别及其与地方单位的对应

军队单位的级别,看似复杂,但与地方单位的级别对应着看,比较容易了解。

最高的是军委,相当于国务院级。正副主席是正副总理级,军委委员对应于国务委员,也是副总理级。军衔都为上将。

军委的部门有四总部、军纪委、办公厅和国防部(名义上隶属于国务院)。按照军委之下的军队单位的各部门套单位的副职级别的规矩,那么军委的各部门就是副国务院级。军委的一个副主席兼任国防部长,而国防部在国务院里是正部级。依此类推,则军委各部门是正大军区级(正部级)。这个只好存疑。正职军衔为上将。

下面是正大军区级。相当于正部级。单位有海军、空军、二炮、七大军区、国防大学、军科院、武警总部等。正职军衔为上将或中将。

下面是副大军区级,单位有三大舰队、七大军区空军。正职军衔为中将。

下面是正军级,相当于正司级。单位有陆军集团军、空降十五军、总装备部和二炮的基地、省军区、少数武警总队。正职军衔为少将。

下面是副军级。单位有多数武警总队。正职军衔为少将。

下面是正师级,相当于正处级。单位有各军兵种的师、海军的支队和保障基地、军分区、武警的野战师、边防总队、森林警察总队、黄金警察总队。正职军衔为大校。

下面是旅(副师)级,相当于副处级。单位有陆军和二炮的旅。正职军衔为大校或上校。

下面是团级,相当于科级。单位有各军兵种的团、海军的大队、县武装部、武警的支队。正团为上校,副团为中校。

下面是营级,相当于股级。单位有各军兵种的营、武警的大队。正营为少校,副营为少校或上尉。

下面还有连(正连为上尉,副连为中尉)、排(排长为少尉)、班(班长为一等兵)。

家园 【原创】官员的工资级别、职务、职务级别和军衔

现行文官和军官的职务和级别,与50年代官制有关,而那套官制,又与古代官制有关。

古代官制包含两套等级:俸禄品级和官职。如“七品县令”,就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定位。

50年代官制也包含了两套等级:工资级别(25级)和职务。军衔当然是外来的。军地干部用的是同一套工资级别,军地单位的级别对应,可以从主官的工资级别分析。

文革后,原工资级别不用了,干部工资主要依据职务。升职了就加工资,但赋闲了并不减工资。没有实职的干部,定工资要相当于哪一级职务。这样就有了职务级别,以政府职务级别为准,其他机构的职务级别套用政府的。军队自成一套职务级别,但可以通过武警等分析出与政府职务级别的对应关系。政府职务级别及其套用如下:

总理级:总理、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总书记、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

副总理级:副总理、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查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政治局委员及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书记处之下的超级部门头儿(中纪委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各领导小组组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务委员级:国务委员、军委委员。

正部级:部长和党组书记、省长和省委书记、书记处之下的部长和超级部门的办公室主任、正大军区级。

副部级:副部长和党组成员、副省长和省委副书记及常委、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如深圳)的市长和市委书记、书记处之下的副部长和超级部门的办公室副主任、副大军区级。

以下正副司级、处级、科级、股级可以类推。

近两年出台了公务员工资级别,有兴趣者可以搜索。

授予军衔,文革前还考虑资历和功勋,文革后基本上就按照职务。

家园 最高层机构的总理级成员数量

政治局常委会有九个总理级成员。

书记处有两个总理级成员:总书记和第二号书记(习近平)。分别兼任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国务院有两个总理级成员:总理和常务副总理。

军委、全国人大常委会、书记处之下的各超级部门(中央各领导小组、中纪委、中央政法委)、全国政协各有一个总理级成员。

家园 省军,地师,县团

同样资历的人,在军队的级别要比地方高一级。相应的,转业回地方后,级别也要下降一级

家园 推荐一本书,很有参考价值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朱光磊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家园 团级是处级

师是地级,撤地改市以后师级一般是正厅或副厅,正厅居多。团是处级,营是科级,正营以下转业不安排

家园 国家主席不是正国级么?怎么成了总理级了?
家园 【原创】党的领导机构的源流

党的领导机构的来源,一个是苏共。党代会和中委会,有外国共产党及其他政党的先例,当然中共开始也是学习苏共的。政治局是苏共的发明,是议事机构,对应于执行机构组织局,后者后来改名为书记处。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选择执行机构头儿总书记,对写东西多而声望高的政治局委员都不太满意(托洛茨基比较左,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反对过十月革命,布哈林比较右),选中了表现平庸的斯大林。列宁死后,斯大林成为苏共领袖,总书记变成了苏共中委会、政治局和执行机构的首脑职位。

中共一大设立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是议行合一的机构,负责人称为书记。中共二大、三大,选举了议事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并沿用中央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25年四大时改称总书记。

27年五大第一次设立议事机构政治局和执行机构中央常委会。政治局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一人为总书记及中央正式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政治局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中央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组织中央常务委员会处理党的日常事务。”总书记是常委之一,既主持政治局也主持常委会。不久,中共中央搬到上海,常委分散在各地,不能自由来往于上海。11月,中央成立执行机构组织局,主任先是罗亦农,后是周恩来。28年六大沿用五大的惯例,仍是政治局议事,常委会执行,从常委中选举总书记一人。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由其本身委员选出政治局,以指导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前后期间内党的政治工作,并选举常务委员会以进行日常工作。”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此后设立执行机构中央书记处,确切时间难以知道。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时,因将装文件的担子挑错了,中共中央的会议记录、向共产国际的报告,都留在苏区。中央苏区环境险恶,留下的项英下令将中央留下的文件全部烧毁,不留片纸。共产国际的档案中应该有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成立时间。从建党到1934年6月前,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一直保持电讯联系,共产国际会保存中共中央给国际的报告。这部分档案尚未公开。能见到的最早材料是34年六届五中全会选举的中央书记处成员有: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书记处负责人或总书记,遵义会议前是博古,遵义会议后是张闻天。

1943年中央机构调整,决定在两次中央委员会会议之间,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推定毛泽东为主席;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书记处由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毛泽东为主席。政治局和书记处负责人名称,用“主席”代替“总书记”。1945年七大的党章规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与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中央政治局,在中央委员会前后两届全体会议期间,是党的中央指导机关,指导党的一切工作。”“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决议之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中央委员会主席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与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七大选举的书记处成员有5个,都是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1945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增补陈云、彭真为书记处候补书记。抗战胜利后,陈、彭被派往东北,毛、朱、刘、周、任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基本都住在一起(延安、西柏坡、北平),只有1947年春到1948年春一年的时间分开。

建国后书记处作用减弱,国务院成为国务主要执行机构,但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讲话反毛的冒进,引起毛对周的警觉和防范,要消减周的权力。54年中央调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进京,任中央秘书长,建立秘书处。副秘书长有:李富春、谭震林、李雪峰、刘澜涛、宋任穷、马明方、林枫、杨尚昆、胡乔木。毛召集一次秘书长会议,授以“中央”名义:你们是干事的,对外一律用中央名义,不用秘书长、副秘书长名义。毛要求秘书处不要像清代的内奏事处那样的秘书机构,而要像军机处那样的议行合一的机构。此后毛决定将秘书处改为议行合一的书记处,秘书长改为总书记。“还要设一个书记处,书记处的人数可能要多几个,书记、候补书记可以有十几个人。很多事情要在那里处理,在那里提出议案。”毛强调书记处是党中央的办事机构,什么事都要管,中央的事由你们做,发文用中央的名义。毛决定书记处与政治局平级,行文不用报告,而用平咨,并率先示范对书记处不用指示而用平咨。书记处之下设立五个中央领导小组,分别领导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这样就把周的权力消减到只剩下外事了。

1956年八大,毛称准备退居二线,党章规定设名誉主席。新设中委会副主席和议事机构政治局常委会。新的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总书记一人。”“中央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时是中央政治局的主席和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主席、副主席、总书记组成议事机构政治局常委会。选出的副主席有:刘、周、朱德、陈云。邓当选为主管书记处的总书记。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副主席。“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之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中央书记处权力之大,从58年毛起草的一个党内指示可以看到:“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及其党组有建议之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凡是党政军各方面送中央常委的报告、文件都要先送书记处。一般问题,书记处讨论决定,即可下达、执行。重大问题,书记处先拿意见再报中央常委讨论、决定。因此,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任总理的国务院要接受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书记处成员: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彭真协助邓小平负责全面工作;王稼祥兼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负责外事;谭震林负责农业;谭政是总政治部主任,负责军队干部;黄克诚是总参谋长;李雪峰负责工业。从56年到“文革”初期书记处成员有出有进,先后增补了副总理李富春、李先念、陆定一,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副总理罗瑞卿,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到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夕,中央书记处成员有:邓小平、王稼祥、李富春、李先念、叶剑英、谭震林、康生、陶铸、李雪峰。候补书记:刘澜涛、胡乔木。59年八届七中全会上,毛说:小平是副统帅。新书记处设立后,邓总书记的实权仅次于毛。

文革开始后,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进行中央领导的补选和选举,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原来副主席的职务不再提及,副主席只保留了林彪一个人。领导人前六名排名为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刘少奇、朱德下降为第九、第十位,陈云下降为第十二位。书记处增补了谢富治、刘宁一,但因邓小平受到批评,书记处很快就停止工作。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已有新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组取代书记处的趋势。中央文革小组中,第一副组长江青是实际负责人,成员很多是搞意识形态工作的,如组长陈伯达、副组长张春桥、成员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各中央局派一副书记或常委参加。中央文革小组取代书记处后,江青的实权仅次于毛。

文革后,华国锋时期和邓小平时期的开始,政治局常委会成为议行合一的机构。华国锋和胡耀邦先后担任中央主席,主持议事机构中委会、政治局和议行合一机构政治局常委会。

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恢复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所决定并在十年间证明是必要和有效的制度,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经常工作机构,并且选举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总书记是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中委会会议的主持人,也是书记处的头儿。中央书记处下辖多个超级部门:军委、中央各领导小组(外事工作、台湾工作、港澳工作、财经工作、农村工作、统战工作、宣传工作)、中纪委、政法委。各超级部门下辖办事机构和中央、国务院和军委归口部门。这个体制延续至今。

家园 我怎么记得国家主席是机构,不是公务员,没有职级

好像国家主席在编制上属于机构,不在公务员职级序列,公务员最高到总理级

家园 大军区-国务院级、军委-联合国级:)

“省军,地师,县团”是80年代以前的对应关系,再向上的对应关系是大军区-大区、军委-国务院。大区有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和华东,50年代撤销了,但保留了六个党中央派出机构——中央局,直到文革开始。大军区-中央局对应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后者的部比中央的低半级)。但是省最多比中央局低半级,如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在河南饥荒后调任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副职)。所以省军也不是严格的级别对应。

大军区级别来源于解放战争时的五个野战军和大军区,50年代前期下辖陆军兵团,兵团下辖军。志愿军回国后,陆军兵团撤销,但三大舰队和十一大军区空军是兵团级。大军区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是准大军区级,副职和后勤部长不是正兵团级,而是正军级。

80年代开始,因为没有了中央局,所以地方单位和军队单位的对应关系就是:

国务院-军委

部-省-大军区

司-地-军

处-县-师

科-乡-团

股-营

我的帖子分析的是单位级别对应关系。转业安置是另一个问题。部队干部的基本工资比地方干部高约30%,转业时要提高级别,正师提到副司地级,等等。

家园 单位对应还是转业安置?

单位对应的话,处-县-师、科-乡-团。转业安置的话,正师提高到副司地级,等等。我下面详细回了类似的帖。

家园 实际上,邓当时被彭真架空了

新书记处设立后,邓总书记成为党内仅次于毛和接班人刘少奇的第三号实权人物。

家园 疑问:怎么经常听说县团级的说法?

国务院-军委

部-省-大军区

司-地-军http://www.ccthere.com/thread/2052676

处-县-师

科-乡-团

股-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