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引子 -- 萨苏

共:💬417 🌺269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家园 向老前辈们致敬

我们这些搞计算机的都不行啊,这些原理级别的东西都很少接触了。

家园 本质上,计算机只做加法的。减法是转换成补码后,再算加法。

本质上,计算机只做加法的。

减法是把被减数转换成补码(取反加一)后,再算加法。

乘法是错位加法。

除法是错位减法,最后还是加法。

可能是当时器件太零散,故障率高,没法长时间调试。理论上只要一种计算可以进行,其它都应该可以。有时间调试的话,都能解决的。

家园 中间那个戴眼镜的女的谁啊

眉清目秀啊。

家园 这个办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网上有人讲,顶多干到 486 的水平,往下就不行了。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送花得宝!

两个花两个宝,一人一个!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有人在静静的写,有人在静静的看,静静的缅怀
家园
家园 看到萨大说这个,冒个泡,

阿壳的外公是第一代计算机研制工作人员之一,

我婆婆告诉我她小时候见过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很大,进去看的时候要先消毒,穿超净服。

他们那一代人太可惜........

龙芯出来的时候我还让阿壳买一个去八宝山给外公看看。呵呵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毕竟老先生这批人是幸运的,是幸福的
家园 献花

为萨大,为萨爹,也为全力扛起五星红旗的老一代科学家们

家园 一定要花
家园 可惜偶外公是搞茶叶的

抗日时的学士,建国初的硕士,怎么说也是高知了,只是方向没找准,没能象萨爹和阿壳外公一样作出大的贡献.不然就是搞个茶叶蛋,也能和搞导弹的相提并论一下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偶外公当年读过的杨梅都督大学,建国后被撤销了,算是TG对KMT的清算的一部分吧,现在的校友最小也快八十了.

其实偶外公也还是搞过水稻和棉花的,不过技术官僚,比不过学校里能出科研成果啊.

家园 说的好!

有了钱和正确的发展方向,技术,人才,都是可以用钱堆出来的,就像神枪手可以用子弹喂出来一样。

家园 【原创】二。龙芯还有一个名字叫夏芯

前面的文字中提到101大型机系列,有一张计算所三室人员合影,有朋友问中间很有神韵的那位女性是谁。说实话这个我也不知道,但是小的时候听人提到我国早期计算机研制者中,的确有一个出色又很有风度的女工程师,这就是出身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夏培肃,我很怀疑这张照片中的,就是夏培肃。

点看全图

象不象?

夏培肃的主要贡献是直接领导了101系列中107机的研制,107机的传奇曾久久在科研人员中传颂。

107大型机在当时是一个震撼式的成果,大家说107机太厉害了,内存大得惊人,持续工作时间也长得惊人。当然价格也贵的惊人,全国,只造了两台,每一台,要占四个四十平米的机房(这可不算大,104机安装起来要400平米呢),其中一台交给了中国科技大学,为了避免技术的泄漏和“阶级敌人破坏”,专门为它成立了一个保卫处!

事实上,也就是当时还不流行BT这个词,不然,准得给107机安上。

变态到何等程度呢?

内存达到了1024字节,持续工作时间达到了20个小时。

这个成果震动了全国计算机界(在世界上,当时已经不能算很先进了。可是107机摆脱了完全依赖苏联设计规范的时代,可算是我国计算机研制的一大进步)

我们家今天的计算机内存1G,等于1024X1024X1024个字节,是107机的一百万倍。。。

幸好107机是1960年研制的。

应该感叹的,不是今天我们家的计算机多先进,而是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太惊人了,让人很容易将祖师爷当成骗子。

夏培肃先生“里通外国”的出身要在别的地方可能会有点儿问题,但在科学院这个地方算不得什么,大约因为解放前能够获得深造的多半家境较好,当时科学院出身有问题的人很多。比如我国第一代发光二极管的研制核心胡佩生先生,父亲就是江西一个国民党政府的教育局长,和蒋经国颇有些不清不明的关系,后来死在狱中。但胡先生后来成为物理所最优秀的研究人员之一。他们能够在很长时间里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据说得益于两个人甚多,一个是周恩来总理,一个是当时的科学院党委书记张劲夫。张劲夫为人正直,与这些知识分子关系融洽,而且十分保护,曾说,我不论你家什么出身,只看你的报国之志。

为此,张劲夫文革的时候也吃了不少苦头。

面对这种保护,知识分子,也是以国士报之的。夏培肃先生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因为缺乏照顾,出意外死在她研制107机的期间,第二个儿子,也因为父母工作太忙难以顾及而身体一直不太好。

萨爹和夏培肃先生的工作没有太多交集,但1960年,他到科学院工作的时候,曾随队到门头沟搞四清,夏培肃先生也在队里。因为四清生活太艰苦,从山里出来,回来的路上,夏培肃先生出钱大家“洗劫”了第一个卖油条的小铺子。那时候的夏先生,和大家一起如狼似虎地大嚼油条,一点儿也没有英国博士的风度。

谈到夏先生,她出国前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南京大学此后一直没有多少人参加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只有一位酷似潘虹的杨立芝研究员(也是长城203的核心研制人员之一)从那里来,而且原因颇为偶然。估计,是全国各大学学术重点不同造成的。因为夏先生的丈夫是杨立铭院士,还有人询问杨立芝研究员与杨立铭院士是不是亲戚。

这纯属巧合,两个人的籍贯根本不是一个地方,中国计算机界似乎一直也没有裙带的风气,遗传的倒是不少,今天很多老研究员的子弟也在干他们家老爷子老太太的行当,而且成果大多不错。

前几天,到院里办事,听说八十多岁的夏培肃先生还在带研究生呢,这也真让人感到惊讶和欣慰。

龙芯电脑的核心芯片,就叫做“夏芯片” – 夏培肃芯片,

夏培肃先生不是龙芯芯片的研制者,主持研制龙芯的,是她的两个学生 – 李国杰和胡伟武,龙芯的命名,就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和纪念。

我国早期计算机研究受苏联影响很大,夏培肃先生的技术功底来自英国,让它带了一点西方的影子,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最早的台式计算机,还有一个货真价实的意大利舅姥爷。

[待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