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说说杨迪回忆录中关于毛岸英的几个细节 -- benho

共:💬75 🌺26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明白鸟,原来痔疮也能长在嘴里。
家园 彭总说:该进洞而不进洞的是纪律问题

彭总是最高首长,他当然有对人马列,对己自由的特权(仅指防空一事)

毛岸英正式身份是秘书,应该遵守彭总的命令吧?他的资历和彭总有得比吗?

搞清这细节,对分清毛岸英牺牲的责任还是有好处的.

家园 铁手认为....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讨论历史问题时,最好不要拿文学作品来说事

武立金,笔名苏北。1952年生于“兵家必争之地”徐州。毕业于南京外语学院,吉林大学研究生。1969年在珍宝鸟之战的感召下应征入伍,1975年至 1978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工作,曾荣获金日成颁发的军功章一枚。现为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性喜藏书、读书、写书。写过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编过词典。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遇险实录》、《毛泽东诗词与他的夫人》、《险难中的邓小平》、《数文化鉴赏词典》、《东北亚地名名典》等。

家园 多少牺牲
家园 桃子此话也是我的心声啊! 花之! 亦花之“最可爱的人!”

多年前,我从未见面过的叔爷就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泼在那个地方了,以至于我爷爷一直到临终都喃喃不息的说起他这个最小的弟弟起来还是老泪纵横...

家园 行了,你口口声声说是为彭总辩诬

请问这里谁说是彭总的责任了?

你想暗示什么大家都清楚,没必要当大家是傻瓜。

家园 近几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否定朝鲜战争意义的文字

我越来越怀疑背景不是那么单纯,不能排除有人为了5美分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家园 花你这一段

还是同梭子的那段话:

半个世纪风雪过去了,反思那场战争的得失现在更多了,说什么的都有,什么样的面孔都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在这里,一切婉转和掩盖都是不必要的。如何看待那些在寒冷的冰面上冲锋和烈火的山头阻击的中国人,在根本的意义上,是现代中国人做人的底线。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081813

这就是那些在朝鲜殊死而战的中国人,他们改变了中国的位置,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面孔,他们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有恩,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他们所获得的,超越了一切其他得失的评判。那些死在寒冷和烈火中的志愿军将士,是中国在世界史上死得最有价值的中国人。我们谁有资格去"怜悯"这些英雄的生命的丧失?真正珍视他们生命的价值的,是坚持他们为之献身的那种精神财富。借口志愿军死伤重大而言他的人,其实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灵魂。在这里,人的内心阴阳晨暮,均洞若观火。这是因为那生和死筑成的分水岭,是国家和人的价值的标尺,是人心的明镜。当你听到有人恣意嘲笑志愿军的时候,你只能感到对这些不具有基本的羞耻感的懦夫们的厌恶和怜悯。这种人只有叁种可能:或者是极端的愚昧,或者是极端的奴性,或者两种兼而有之。曾经有一位以"忠贞报国"和"民主自由" 的口号来为林彪翻案的人,在同一篇文章里嘲弄志愿军不怕死是"愚昧"。你我只能为他也是黄种人也能讲中文而感到极大遗憾。除了与之割席而坐,你别无选择。

对于那种人,除了与之割席而坐,别无选择

家园 说的解气,花。最近很多争论真看得莫名其妙。
家园 为彭总辨污,也要用事实,不是想象。
家园 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那场战争如歌如泣

那些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没有人有资格怜悯英雄!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再说一下"炒鸡蛋"以及其他几个人的回忆录

很多人看到杨迪的书义愤填膺,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炒鸡蛋的情节,大概他们和那些恶意曲解的人一样,把拿了彭总的鸡蛋当成了毛岸英"骄横"的表现.

实际上,这鸡蛋很可能是彭总送给毛岸英的.因为几个相关人士的回忆录都提到过彭总对毛岸英生活上的关照(如想让毛一起吃小灶).拿到了鸡蛋分给毛岸英,当然也是很自然的事.毛岸英把鸡蛋拿到办公室和大家一起吃,也是一种"有福同享"的体现.杨迪的说法,于情与理都没有说不通的地方.

另外04年的时候,为了驳斥那篇胡编乱造的"美軍差点綁架毛岸英",杨凤安、王天成、龚杰三人在"时代潮"上发过一篇澄清事实的文章,对毛岸英的工作安排和牺牲当天的情形是这样写的: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41227/12033426_1.html

"彭总对我们办公室的人员很体贴,特别是对岸英同志更为关心。彭总与岸英和我们办公室的人员在一个办公室,白天在一起办公,晚上彭总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休息,杨凤安和毛岸英等在地铺上睡觉。白天夜晚参谋人员轮流值班。岸英同志平易近人,办公室的成员对他也很尊重,除俄语翻译外,办公室未分配他作战值班任务,但岸英同志积极主动地参与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1950年11月中旬,志愿军党委常委专门开会,根据军委的指示精神,研究彭总的安全和志司防空的问题。会议决定,志司机关人员于25日拂晓前疏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并注意防空。25日拂晓前,洪副司令员急急忙忙来到彭总作战办公室,请彭总到山腰上一个防空洞去办公。彭总倔强地说:“我不走。”洪副司令劝说不行,也不顾彭总发脾气,拉着彭总就出了门。接着洪副司令喊:“杨凤安!把彭总的办公用品(毛笔、墨盒、电报稿纸)拿来!警卫员把彭总的铺盖卷起来,和行军床一起拿到防空洞里去。”邓华副司令早已在那里等候。三人进洞后,就研究第二次战役打响的时间及打响后如何向纵深穿插和实施包围迂回等问题。过了2个多小时,彭总叫杨凤安到办公室去问前线情况。他刚一进门,敌人两架B一26轰炸机由西南向东北稍偏办公室上空飞过。杨说了声“注意防空”,随即向成普副处长、徐西元参谋询问前线情况。这时,毛岸英和高瑞欣参谋正在围着火炉热早饭。杨凤安问完情况准备回去向彭总报告,一开房门,看见又有敌机飞来,便喊了一声:“不好,快跑!”这时敌机凝固汽油弹已离机舱,有几十枚投在彭总办公室及其周围,乌烟冲天。成普和徐西元以及彭总的两个警卫员从火海中跑了出来,成普面部受了轻伤。毛岸英、高瑞欣未来得及跑出,不幸牺牲了。毛岸英同志牺牲时还穿着杨凤安的呢子大衣。"

----------

这里面也提到了"热早饭"一事.只是没说鸡蛋而已.

杨迪一大早看到他们炒鸡蛋,和几个钟头后看到他们在热饭也说不上什么矛盾(时间点根本就不一样)

而且这三人的文章也很明确的说了毛岸英是没有值班任务的.

另外这三个人的回忆也提到一点,杨迪还负责志司的警卫团:

"另外还有一个警卫团,负责总部的警卫,昼夜在首长住地站岗放哨,由志司作战处杨迪副处长负责。"

按照这个说法,杨迪说的邓华让他检查落实防空措施很正常---这也应该是警卫工作的一部分.

家园 武立金的书是毛岸英遗孀刘思齐亲自作序推荐的

她老人家都不认为那本书有什么影响毛岸英形象之处,您着什么急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