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杨迪笔下的邓华上将(之九) 邓华司令在朝鲜 -- 史文恭

共:💬20 🌺1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杨迪笔下的邓华上将(之九) 邓华司令在朝鲜

解放海南之后,是邓华军事生涯最耀眼的时刻。---我们上面提到了,在派当时军委的机动兵团去东北为朝鲜战局做准备时,林总临阵换将,生生地把黄永胜上将调离十三兵团,换上了邓华上将。---这个调动,是对邓华漂亮的攻占海南岛最好的奖赏,也是林总对邓华军事才能和综合素质最好的肯定。

而众所周知,第一批志愿军部队来自东北边防军,当时边防军副司令是肖劲光大将,而司令本来是准备派粟裕大将的,但粟大将此时病中,所以,整个边防军的司令部是一个空架子,而边防军的主要部队十三兵团才是主力,邓华在彭总上任之前,就是这个部队的灵魂。邓华在7月下旬上任到十月初彭总来期间,对赴朝参战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部署大量准备工作。期间,邓华曾上中南海面见东哥,汇报备战情况,东哥对他指挥解放海南岛战役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海南岛“要是晚打两个月,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同时肯定了邓华对朝鲜战局的分析,并对保卫东北边防、准备跟美国人打仗做了具体指示:“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还要准备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

此后,等彭总到来之后,向东哥请示并得到批准。中央军委将十三兵团领导机构,改为志愿军领导机构。邓华上将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 兼副政治委员,并担任志愿军党委副书记。之后,邓上将和洪学智上将,韩先楚上将协助彭总在指挥第一到第五次战役间作了大量的工作,期间,在第二次战役后,(1950年底)邓华曾遇到车祸,头部负轻伤,送到沈阳治疗,1951年初回志司总部后,出任第四次战役东集团指挥任务,指挥了著名的横城反击战和砥平里攻击战。横城之战打得很好,歼灭美军和韩军共1.2万人,而砥平里之战,则是一次失败的攻坚战。----原以为驻守砥平里是韩军4个营,谁知道是法军和美军联合部队,邓华调了分属三个军的八个团去围攻,打了两个晚上,未能围歼敌军,而援军以至,只得忍痛撤围。---值得一提的是,为此,邓华主动向彭总,志司总部和各军军长发了检讨。----据杨迪说,各军军长看到电报后很感动,本来对邓司令有意见的,看到司令作了检讨,承担了责任,自己都没有意见了。

等到打完了五次战役后,彭总因病回国治疗,病愈后即留在国内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邓华上将于1951年6月11 日,就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全面主持工作。 ----此后,值得一提的就是上甘岭之战,虽然指挥员很多,比如秦基伟开国中将,李德生开国少将,王近山开国中将等等都是该战指挥者,但此战最高首长,应该还是邓华上将。

此后,美国方面,杜鲁门下台,艾克当选,为打破朝鲜战争此时相持态势,据说准备集中7个师兵力(这个是我方的记录,是否如此,还要查对美方解密的历史资料)在朝鲜战线后方实施登陆作战,为此,1952年十二月四日,邓华向东哥报送关于朝鲜战局形势与明年方针任务的报告,提出美国在我侧后登陆以及登陆的几种可能性。东哥立即对报告写了三段批示:

(一)“应肯定敌以五至七个师在汉川鸭绿江线大举登陆,并在我后方空降,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我应十分加强地堡和坑道,部署五个军于这一线,其中要有四个有经验的军,划定防区,坚决阻敌登陆,不可有误。”

(二)“第二个登陆危险区是通川元山线,第三个危险区是镇南浦汉川线”。

(三)“决不能许敌在西海岸登陆,尤其不能许其在汉川鸭绿江线登陆。”

 十二月七日晚十时,东哥单独约见邓华谈话。

 十二月九日,东哥致信邓华:“应估计敌已决策在汉川至清川江线登陆,并在积极准备中,我方必须火急准备对敌,粉碎其登陆计划。”

此后,东哥任命邓华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上将表示:“请中央放心,我保证完全任务。” “现在朝鲜战场形势,完全不同于1950年9月仁川登陆,艾森豪威尔真要出此下策,对于美国人来说,肯定会是一场灾难。”朱总司令称赞邓华:“是大将气派!

为了这个反登陆作战部署,邓华上将就和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梁兴初中将一起去西海岸沿线进行战役勘察,这次战役勘察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随行的杨迪记录下了很多好玩的小故事,而且带来我们很多思索,具体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史注:上面的章节引用了《百年潮》2001年第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邓华将军》作者:张东岳

关键词(Tags): #杨迪笔下的邓华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抢沙发得宝

砥平里是败走麦城呵,这个大负数中和掉邓华多少正面战绩,有了砥平里后世评论邓华也就只能是共军众多杰出战将中的一员。

文史恭书读得多,我看过的有限几本回忆录中提到此战指挥低级错误不少,当然客观原因总是有的,战役第二阶段,战事进行中产生的机会,不象战役第一阶段可以从容计划准备。

家园 地板支持!!
家园 有几个问题请教史兄和河友

在海南战役中来自国军32军的俘虏有多少被补进40军?40军120师大概带了多少解放战士去朝鲜?

另外,《40军在朝鲜》里提到砥平里120师359团3营在美军狂轰滥炸下几乎全营打光,哪里可以找到更详细的战役过程?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更正,应该是《39军在朝鲜》吧?

其他问题,应该是40军军史范围。。。。俺在网上是没有看过啊。。大鹏兄的研究很深入啊。。

家园 宝多,速来

哈哈。

----------------------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40军在朝鲜》不太出名,不过铁血里见过这个帖子

外链出处

我倒不是研究军史,是想求证一下一个老兵的经历是否属实,他可能就是359团3营的生还者之一,据他说全营700多人只活下来7个

家园 哦,如果是《40军在朝鲜》的话。。俺的确没有见过啊。。

谢谢大鹏兄给的链接。。

家园 来了来了!宝果然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好像第十三兵团的每个军都有一本标题格式为《XX军在朝鲜》

的书

三十八军在朝鲜

朝鲜战场1000天--三十九军在朝鲜

揭开战争序幕的先锋--四十军在朝鲜

驰骋汉江南北--四十二军在朝鲜

家园 谢谢爱吃肉.太阁兄。。

所以说。。党史这种活,认真起来。。。是有很多功夫要下。。还好,俺是业余的。。。

家园 邓华和林总翻脸确实搞的不太明智
家园 陈赓插过队

彭总因病回国治疗,病愈后即留在国内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邓华上将于1951年6月11 日,就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全面主持工作。

彭走后是陈,好像只有几个月,陈回国后才是邓华

家园 陈赓是后面。。。

“1952年4月,陈赓接替彭德怀主持志愿军司令部工作。”

邓华,如文中所述,是1951年6月。任代司令员。

实际上,当陈赓到了志愿军后,邓华曾主动向彭总表示,考虑到陈赓大将的资历和军功,他希望陈赓任第一副司令,他居后。而彭总考虑到邓华对志愿军整体情况的把握,依然坚持邓华为第一副司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